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大帝国 >

第147章

中华大帝国-第147章

小说: 中华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斯德上校神情坚毅的答道:“第六十六师正进入攻击阵位,现在就可以发起进攻。”
    “恩,那就好,巴斯德上校,这场战役必将以整个战争的转折而被载入史册啊。”
    巴斯德上校频频点头:
    “司令您说的是。”
    “从今天开始,法国人要有大苦头吃了。”
    与言语中表现出的信心相比,福尔贝克并没有太多的信心,尽管有浓雾掩护,白天突袭的可能性仍然很小。但是,尽管如此还是需要做出一种姿态,一种奋战的姿态,来迷惑法国军队,为自己赢得时间”
    。
    巴斯德率领的第六十六师并不知道他们已经被抛弃了,或者,并不在意被抛弃。
    两分钟后,巴斯德率领六千步兵在浓雾的掩护下一声不吭的冲向法国军队。
    德军的第一轮密集排枪光临了法国的战壕,担任防守的是巴黎第二军,全军三万人。与六千人相比,人数占绝对优势,但是人数不代表实力,第二军的防御就像一张纸那样被捅破了。
    先是惊慌的嚎叫,接着是痛苦的嘶叫,然后是绝望的狂吠,最后是幸存者的呻吟。
    尸体………堆积成山,血流漂橹。
    死亡………简单迅。|
    人类………凶残狠|L
    战争本是由无数必然性和偶然性组成的复杂生物,但是无论如何有一种东西是胜利者必备的………勇气。
    法军的第一波进攻胎死腹中,德国人的攻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福尔贝克知道,无论开始打得多好,也只是多争取一些时间而已,自己手上的实力并不足以等到援军的到来。
    不讨论以后的战果,这次战斗的结果主要是由哪方面决定的呢?
    死去的人是不必去想这类问题了,活着的人则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剩下几个历史学家为此吵个不停——战争其实还有维持若干历史学家生计的作用。
    当时的情景是,作为哀兵的第六十六师利用了当时的天气(浓雾)最大限度的限制法国军队炮兵的作用。发挥了枪支的优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显示了令人惊叹的勇气,六千人全部上刺刀进行肉搏战。
    第二军本来就低落的士气一泻千里,在少数连队抵抗失败之后,三万战士组成的防线彻底崩溃了,溃兵还冲击了当时第三集团军主力第五军的防线。这让法国人的进攻推迟了一天,多么宝贵的一天!
    战争出现的新事物…堑壕战对于德军来说也是新鲜装备本是用来打一场在6个星期内获胜的运动战,但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新形势,开始着手把自己的堑壕搞得舒适一些,相比较而言,法军的堑壕要简陋得多。
    但对于双方士兵而言,堑壕都是真正的噩梦。进攻者往往失利,而防守者必须与泥泞和脚气苦苦作战,堑壕足成了当时士兵们常见的一种脚气病。
    堑壕网的出现使得作战越来越有利于防守方,阵地之间荒凉的无人地带,被无数黑洞洞的枪口虎视眈眈地瞄准着,攻击部队只要出现在无人区,对方战壕内的敌人就能清楚看见,并予以歼灭。所以在白天,只要一方稍有举动,落入敌方视野的话,必然会引起一阵炮火。因此,夜晚成了工作时间,白天则被有于休息和恢复体力。
    只用了一天功夫,福尔贝克就成功的将自己变成了一只鼹鼠,在他的营地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堑壕,任何人想要攻击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第八卷 世界大战卷 第九节 血战拉法
     更新时间:2008…8…22 13:52:43 本章字数:6151
    己所处的境地,福尔贝克命令第九集团军开始挖战壕军的进攻。德军没有挖掘工具,士兵们只好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搜罗铁,而部队也没有经过阵地战的训练,开始时只是挖浅坑,以提供暂时的掩蔽。但不久,壕沟就挖到两米多深,还开始对壕沟进行了伪装和连通。
    经过两天不眠不休的的疯狂建设,第九集团军的阵地变成了一块条布满战壕、隧道、掩蔽所和铁丝网的坚固防御线。至此,堑壕战拉开了序幕。与战前的堑壕相比,这些堑壕被更宽更深,防御体系强大无比。
    配备了大量的机关枪之后,整个拉法俨然成为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而这座堡垒的制高点就是371高地,它位于拉法的西北部,俯视着巴黎全城。
    法军目前的战略部署,攻占拉法是整个军事行动的重中之重。法国认为,只要拉法还在德国人手中,法军就不能展开任何行动,因此,必须将它夺下。
    在经过一个短暂的调整后,法军加速向拉法逼近。为了尽快攻克拉法,法军统帅部特地调兵遣将,成立了第三军,由加利埃尼担纲主攻拉法。这个军由第二十一、第十七两个师和3炮兵团组成,配备有攻城用的重炮。
    于是16万法军开始了对拉法的围攻,包括182门大11英寸口径的攻城炮在内的各类火炮600以及372挺机枪,完成了对拉法的包围。
    为了改变拉法德军地处境。德军以大部分的兵力支援拉法。然而,德军在与负责阻击德援军地法军交战中进展不利。虽然牵制了正面的法军,但是无法突破,这使得拉法德军陷于更加孤立的境地之中。
    很快的,德军就丧失了全部外围防御阵地。当时守军的力量是人员4人、火炮11门和1262挺机枪。福尔贝克的对策是死守拉法,等待援军前来解围。当然如果可以的话,顺便消灭法国地有生力量
    在拉法城下,疯狂的两军都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打败对手。法军将拉法的得失视为整场战争成败的关键,而固守城池的德军则身处背水一战的境地,因此,他们在这里的争夺从一开始就非常激烈。
    德军虽然屡屡败北,且战且退,但是,他们凭借坚固工事所进行的顽强抵抗给进攻的法军造成惨重伤亡。在拉法外围争夺战中,法军耗费了一天,才以死伤17400人地代价达到了这一目的。
    当这个伤亡数据送达法军大本营时。法军将领们大吃一惊,以为前线报告有误,可能是因笔误而多加了一个零。从表面看,在拉法城下。法德两军的实力相差无几,各有所长,双方的官兵也都是以凶猛与顽强而闻名,但是。两军地作战则截然相反。
    法军是主动进攻的一方,加利埃尼是法军的著名常胜战将,身经百战,一向以拼杀凶猛而著称,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声名赫赫,而德军执行的则是防御,而且人数占据绝对地劣势。福尔贝克在当时默默无闻,虽然成功抵近了巴黎,但还是被人看成幸运,而不是认为是其实力的表现,所以就连德军总参谋部都认为福尔贝克挺不过一周,为此主张激战法军。
    而法军则旨在趁热打铁,一举夺取拉法。于是,加利埃尼指挥第三军向拉法发起了总攻。在总攻前,法军要求德国守军投降,自然遭到福尔贝克的拒绝。然后,法军向371高地的进攻拉开了拉法攻坚战的序幕。
    面对一轮紧接着一轮法军敢死队的进攻,德军凭借修筑的防御工事,寸步不让,居高临下,顽强抵抗,致使法军攻势留下地仅是伤亡,而没有进展。
    德军的工事异常坚固,法军的炮弹仅伤及表面,而无法将它摧毁。而合理的战壕群体结构则使德军的火力,特别是机枪的火力得以构成一片密集的火力网,法军难以逾越这道钢铁弹幕。
    为了减少伤亡,法军旋即改为夜间进攻,但仍收效甚微,伤亡数继续直线上升,加利埃尼的两个师伤亡惨重,不得不将一些志愿军填充进来。战斗的惨烈丝毫没有动摇加利埃尼的斗志。
    他声称:被包围的德军死一个少一个,而法军要补充多少都可以。事实也就如此,进攻了三天之后,法军伤亡三万多人,可是补充进来的士兵有六万多,在自己的家门口打仗,法国人确实是越打越多。
    激战到第三天晚上,已经杀红了眼的加利埃尼决定孤注一掷,趁夜色发动大规模强攻,并动用了他所标榜的“肉弹”战术,从正面攻击,于是,最激烈的进攻开始了。
    一位生还的德军士兵在法记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一个由活人构成的山崩向我们滚滚而来,从谷地和沟壑中都有法国人冲出来。步枪和机枪纷纷发射,弹幕封锁了一切,使法国兵睁不开眼。他们前进,扑倒,跳起来又向前奔,然后再倒下去。
    ”德军战壕工事前铺满了倒卧在地的受伤和阵亡的法军官兵,在枪炮声和爆炸声中,夹杂着凄惨的伤员哀号。而法军的进攻浪潮依然汹涌澎湃。法军的后继部队踏着同伴的躯体冲锋陷阵。激战持续到第二天深夜,法军伤亡枕籍,但仅占领了前沿阵地上部分战壕,371高地依然在德军手中。
    在这近一周的进攻中,法军伤亡数达到8多人,约占总兵力的12而德军的伤亡也达1
    +1高地前,堆满了法军的尸体和濒地影响到法军的士气。
    这样地局面迫使加利埃尼不得不放弃对371高地地强攻,转而改为加强对拉法地其他防御地段的进攻。等待出现突破后再作攻击。
    法军强攻被挫败。令德军士气一振。德军参谋部地如意算盘是利用拉法的有利地势和坚固工事。一方面牵制诸如法军第三军这类的敌军,以加大德军对其他战场上法军的优势。另一方面固守待援,在不断消耗法军的同时,造成一战而定法国地局面。
    而在强攻失败后,法军大本营的作战意图愈加明确:必须尽快占领拉法。因为只要胜利地结束在拉法战斗,第三军才能从拉法解脱出来。进而同其他法军汇合,在巴黎同德国主力展开决战。
    如果上述作战意图落空,后果无非是这样的:一、第三军继续在拉法城下进行消耗。严重地减员将使它在德军面前捉襟见肘;二、如果不能彻底消灭拉法德军,法国就不可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等到德军缓过来,法国已经取得的战果势必因此而丧失殆尽。
    很快,法军第三军开始了第二次强攻,强攻的主要目标仍是地。为了这次强攻,法军事先在拉法外围构建了新的炮兵阵地。装备了一批13英寸大口径攻城炮。与第一次强攻是以步兵的潮水般冲锋开始不同,在第二次强攻中,法军注重了炮战。
    而德军则处于不利地局面,他们没有任何大口径火炮。于是很快就收到了法国炮兵的压制。伤亡也开始直线上升。
    在371高地前沿,法军在炮火的掩护下,采用开凿地道的办法来接近德军阵地。然后实行爆破。这些地道地最近处只距德军阵地不到米。但德军对此早有察觉,他们或开炮或抛掷炸药包以阻拦法军。同时也效仿法军,同样用开凿地道地办法来接近法军阵地,破坏法军的工事。
    激战多法,双方僵持在371高地前沿阵地。法军使用了所有的办法。但德军仍牢牢掌握着371高地。位参战者事后写道:“这不是人与人之问地斗争。而是人与钢铁、燃烧着的石油、炸药和尸臭地斗争。”
    法军两度强攻的失利,在法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军界对近8官兵的阵亡极其不满,他们将这归咎于加利埃尼的无能。不少人要求将他撤换。加利埃尼地住宅也不时遭到袭击,玻璃窗和屋顶上地瓦片时常被石块砸碎。他还收到大约有无数2400多封质问他居心何在的信件,要他辞职或自杀。
    然而,对于法国来说更为严峻的是,到了现在。德军对法军的压力开始变得越来越大。法国前线总司令频频向法军大本营告急:如果在半个月内拉法战况仍无明显变化,法军将无法抵挡德军的进攻,在某些地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已经降到了1:2。他还以个人名义致信加利埃尼,要求他尽快攻克拉法,扭转对法军愈加不利的形势。
    此时此刻,为了夺取拉法,法国孤注一掷了。5法军发动了第三次强攻,主攻目标仍是371高地,充当先锋地是敢死队。在敢死队出征前,加利埃尼亲自为他们送行,鼓励他们为国捐躯。敢死队趁着夜色,以密集的队形,秘密接近德军阵地,企图出奇制胜地突破德军前沿阵地。
    然而,德军早已发现了法军的动向。在敢死队接近前沿时,德军突然打开探照灯,以凶狠的火力迎击敌人。敢死队虽然个个英勇,但已无法再向前推进,接二连三地被打倒。加利埃尼又连续组织了几次进攻,但都被打退。
    371高地上筑有无数战壕,堡垒四周布满带有利刺的铁丝网。该高地与附近山丘的空隙中也精心筑有几道工事。371高地附近的山丘上也筑有坚固的堡垒群和防御法军进攻的堑壕线。德军凭借着有利的地形和牢固的工事打退了法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有效地阻击了法军的推进。
    当晚,法军集中全部力量进攻371高地。当时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漫山遍野的法国兵向山顶扑去,一轮紧接一轮,没有间隙,双方都已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