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大帝国 >

第154章

中华大帝国-第154章

小说: 中华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斯拉夫派否定西欧派关于人类文明是统一的基本看法。他们坚持认为,每个国家都体现和表达了其人民的特殊的民族精神,如果试图使一个国家模仿另一国家,必然结果将是矛盾和不一致。
    他们认为,俄国和西方之间的差别是根本的、内在的,反映了民族精神方面而不是进步程度方面的深深的不同点。因此,斯拉夫派把圣彼得以前时期的谐和一致的俄国社会加以理想化,并把彼得看作是俄罗斯文明和民族团结的主要敌人。他们完全不认为西方社会要好些,他们不接受西方社会,认为它是唯物主义的、无信仰的、被冲突和革命撕裂了的。
    “和俄罗斯的力量、团结及和谐成对比,”斯拉夫派的一个成员写道,“那里只有争吵、分裂和软弱,面对这些东西,我们的伟大显得更加突出——正象光亮对着阴影一样。……”因此,站在反对方面的一个西欧派成员反驳道:
    “那里西欧」的文明全是劳动的成果;科学和技术已花费了那么多代人的那么多的汗!如果你们丢掉迷信,如果你们抛弃偏见,如果你们不唯恐失掉自己野蛮的过去,如果你们不夸耀自己千百年来的无知,如果你们志在占有所有民族的成果和世界各地的人类精神所获得的财富,那么。那一切全都能成为你们地。”
    西欧派的这一预言证明在每一方面都是正确地。俄国被打败了,这场失败起了暴露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的作用。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是。形势令人绝望地对俄国士兵不利:他们所使用的步枪的射程只有西方军队的步枪射程地三分之一。他们只有用帆船来对付英国和法国的汽船。他们没有名符其实的医疗服务或军粮供应服务。由于克里米亚半岛上缺乏铁路,他们不得不用大车来拉军需品,不得不在抵达前线以前步行数百哩。总之,战争失败了,其原因正如西欧派所察觉的,“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止不前。”
    旧
    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至在战争以前也一直是极不安定的。事实上。在1825至1855尼古拉一世统治的30年间,已爆发了500次农民骚动。随着克里米亚地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作代替革命地唯一办法。亚历山大作这决定时也受到许多贵族的鼓励,这些贵族赞成解放农奴是为了利用日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欧洲对谷物的不断增长地需求。他们发现,只要全部土地是分配给农奴,他们就无法生产大量的供出口的剩余粮食,因为农奴种植的粮食在勉强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后,能给贵族地主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因此。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牧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束缚在小块土地上地契约中解放出来。这样,贵族打算将小块土地联成一片,采用有效的、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并仅仅雇佣那些其劳动力实际上为他们所需要的从前的农奴做散工。如此,他们就无须供养整个迅速增长的农奴人口。换句话说,思想进步的俄国贵族赞成解放农奴的原因与英国贵族在前三个世纪中支持和实行圈地的原因是同样的。
    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根据该法令的条款。所有农牧都被宣布为是自由的,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进行分配。贵族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而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库券。作为回报,农民必须交》环境。根据关于1895年莫斯科工人阶级住房建筑的一份报告,“不加张地说,这些地方只能与养牛的地方相比。即使在冬天,门窗打开时,空气也是沉闷的;沿墙壁一带和在睡觉用的长凳上,可见到发霉的痕迹。地板是看不见的。因为上面盖满了污物。”
    当沙皇在1899年以后不得不接受一+_它对议会程序的知识和明确表述而在审议方面起了领导作用。然而,立宪民主党从未赢得可与社会民主党和社会革命党的拥护者相比较的大批追随者。一个原因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俄国的中产阶级人数较少。
    中产阶级还因为国民经济的很大一部分为外国势力所控制而受到进一步的削弱。此外,立宪民主党特别易屈服于沙皇独裁政府的压力,因为出于他们的中产阶级的背景,他们不太愿意用暴力对付暴力。
    当时的一位英国观察者对他们的地位之软弱作了如下分析:“立宪民主党虽然应该得到他们是帝国中组织得最好的一个政党的声誉,但没有牢牢控制住国家,因为他们不具备这种控制力。他们不能实践自己的观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地世界哲学。没有在人民中生根。因此,他们没有得到农民和工人对他们这一政党的支持,他们仅代表他们自己。”
    20世纪初西方对俄国地影响就是如此。西方的侵入已逐渐破坏了一个独特的、谐和一致的社会;在重新达到平衡之前,俄国的社会已经处于动荡之中。荡变成了震荡!
    在经过了最初的几次屠杀之后,韩兴华意外地发现,与以往人们的认识相比。俄国竟然弱的出奇,虽然俄国人的身材都比较高大强壮,但是无序的管理者,贫穷愚昧的农民,野蛮的冒险者,以及到处可见的荒芜农田,构成了俄国人独有的社会特色。
    在这种制度下。俄国统治者甚至不能强迫当地地豪门缴税,而且不能行使审判权。不止一次的,韩兴华看到俄国派来的执法官被人殴打。这种情况不是因为现在俄国战争机器失效才出现,而是很早之前就存在的。在韩兴华看来,这些俄国官员活得实在屈辱,他们地作用似乎只是稻田上的旗杆。用来标出边界的作用。
    韩兴华的认识与真实情况相差不远,也看穿了俄国人真正地脉门,那就是俄国实际上并不具备消化这些疆界的能力。
    正如俄国和欧洲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由欧洲的经济、技术优势决定的一样,俄国和亚洲之间的关系由俄国的优势决定。由于这一优势地缘故。乃至18纪的俄国已能制服西伯利亚的部落民,向东扩张到太平洋。但是,在东南部,俄国人由于强大的、人口稠密的中国帝国而停止前进,不得不接受了把他们限制在阿穆尔河以北地区的尼布楚条约。
    18、19世纪期间,俄国人重新向东阿穆尔河流域和中亚。从而完成了他们的帝国。阿拉斯加的获得只不过是较早时期横越西伯利亚、向较空寂的地区推进的一个继续。
    但是,在阿穆尔河流域,俄国人战胜了中国帝国,在中亚,他们把自己的统治强加于古老的穆斯林开国。这些成功之所以能取得,是因为俄国在技术上稳步前进。这种进步同西方相比是不充分的——实际上是从西方得到的——不过它足以使俄国人在与东亚的中国人和中亚的穆斯林交往时占有决定性的优势。
    因此,俄国人继续扩展他们的帝国疆界,直至受到那些技术方面不相上下或占优势的势力的阻挡为止——那些势力也就是在阿拉斯加的美国人、在印度和波斯的英国人以及在重新崛起的中国人。
    如果从当时阻挡俄国人前进的势力来看的话,俄国人的虚弱一眼便知。
    阿拉斯加俄国人向阿拉斯加的推进是在彼得大帝统治期间开始进行的。这位西方化的沙皇对远东和对欧洲一样感兴趣,因此,他挑选丹麦血统的海军军官、维图斯•;白令船长率领一支探险队前往美洲大陆。彼得的指示简明、扼要,这也是他作指示的一个特点。
    这一扩张导致俄国与西班牙和美国的不和。最后,俄国人决定放弃他们在美洲占有的土地,这主要是当时的实力对比造成的,俄国人实力远远比不上美国和西班牙。而这两个国家的势力在当时不值一提。
    阿穆尔河流域其时,俄国人在北美洲的活动重新引起俄国人对阿穆尔河流域的兴趣。俄国人需要在太平洋有一个出
    向他们的美洲殖民地供应物资的基地。他们的确有了港,但这是完全不够的,因为这港口每年一直冰冻到6月,而且几乎不断地被雾笼罩。
    此外,这港口濒临一条浅河,河内有危险的沙堤阻塞河口。因而,俄国人又重新以渴望的目光瞄上了宽阔的、可通航的阿穆尔河,因为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已将他们从这条河
    俄国人的兴趣由于中、英之间18391842的鸦片战争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作为战争的结果,英国并吞了香港,并在长江流域有了极大的势力。俄国人这时决心在阿穆尔河流域定居。以免英国人下一步获得对阿穆尔河河口地控制,从而堵住他们通往太平洋的天然出口。
    在仅仅10年地时间里。俄国人实现了他们在这一极其重要的地区的所有目标。他们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年青购民古拉•;穆拉维约夫伯爵的野心和干劲,他于1847年38时被任命为东西伯利亚总督。另一原因是中国的软弱,那时的中国与17世纪中将俄国人从阿穆》L走地强大帝国相比,只是一个空壳子。
    穆拉维约夫伯爵拥有总督的广泛权力,但是,他仍越权派遣从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