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大帝国 >

第371章

中华大帝国-第371章

小说: 中华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自称愿意依完全平等的基础,与其他“自然的生存空间”各国,共享世界霸权。德国可能会设法成立一个新的“国际联盟”,使欧洲各国的关系,表面上像是自动而平等的合作。德国也许会召集那个“御用国联”的代表们,通过领袖们的建议,一如今日的德国国会。
    德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别创设了一个德国式的国际劳工局。1919年以前,每逢有欧洲的或国际会议;工人的,或是其他性质的,德国无不极力争取支配权。1921年德国劳阵线主持人雷博士已经设立一个“国际社会组织的中央局”。可见德国如果胜利,必将创造一种国际主义,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一个德国的国联可以负担若干技术工作,例如讨论贸易问题,及规定德国国联不直接支配的地域之势力范围等事。有一事值得我们注意者,即大战发生以后,德国仍继续作国际联盟的中央禁烟局之会员。在某种程度内,德国已经是欧洲国际组织的核心。签字于协定的不仅德国,还有一些小的卫星国。
    直至如今,欧洲的讨论和谈判方法是由各独裁者举行会议,各小国的领袖于必要时,常“被邀”出席,签字割弃自己的独立,领土或其他权利为所有物。德国为了宣传,他们也许会将现行的独裁者会商,改为一般的国际会议,使其更显出自由与自动合作的面目。上述各节并非将来德国统治必取的形态。
    依德国的理论,嗜好,和习惯说,德国无疑宁肯公开作统治者,而不肯装作合作者。如果德国胜利,他们大概会公开摆出统治者的面目。然而,今天德国在各征服区进行政治的“协调”时尚不得不小心翼翼,足见将来如果德国要消内乱和战争,他们对于各征服国更须谨慎从事,至少必须以今日同等的谨慎态度推行政令。
    德国这种谨慎作风,由于其本身空虚无意义,而必然徒劳无功。在德国统治下的虚伪平等,并长期欺骗一切人民?德国坚信最强者应握统治之权,这种思想与平等完全背道而驰。即令战后的世界是按德国的策划,由各强国重加分割,其中若干强国亦会比其他强国更强大,因此有“权”奴役并统治次强者。
    德国当然会企图使德国成为强中的最强国,而支配万邦。于是德国体系内这种不安定的关系必然破坏德国世界的均衡。换言之,德国德国必须继续扩展,否则它做世界强国的命运必然告终。
    接下来枯燥无味的资料片即将结束,欧洲与亚洲的两大巨人的较力,将会引起那个大洲的滔天波澜呢
    第十二卷 冷战铁幕卷 第十六章 美国的悲哀
     更新时间:2008…9…29 21:17:29 本章字数:3138
    而,在事实上,美国的经济是依赖若干区域的物资接区域很可能为德国所支配。美国需要欧洲,非洲与亚洲所特产的种种原料与半制造品。美国工业有许多种必不可少的基本原料如纤维类产品,矿物和油类,只可以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购得,或是只能在那里以合理的价格购得,或是只能在那里购得充足的数额;而这些地方一半在政治与经济上将受胜利的德国支配,而另外一半则收中国支配。国防的需要表露了美国依赖国外原料的程度是何等深大19203月美国军需局的报告附有一表,群列该局所谓战略的与重要的物资。
    依军需局的定义,凡“国防所必需的”物资,“其战时的供给必须全部或局部倚赖于美国在美洲大陆的国境外的来源,而美洲必须严密加以保存,并管制其分配者,”即为战略物资。凡“国防所必需的”物资,“其战时的取得问题比较稍易(或因其必要的程度较差,或因可以在国内取得较充足的供给),而保存与分配的管制亦比较程度可以稍小者”是为极重要的物资。美国军需局的表,共列出十四种战略物资与十五种重要物资。前者为,,椰子、纤维,水银,云母,,石英,水晶,金鸡纳,树胶,丝,锡,钨,后者为铝,石棉,软木,石墨,兽皮,,木棉花,鸦片,光学玻璃,困醇。白金,制革硝料,一困,,羊毛。
    关于战略原料,美国是依赖世界若干国家之供给。例如,美国大部分的是来自南美与中美,主要为墨西哥与玻利维亚两国供给。铬是一种最重要地工业原料。出产于西伯利亚。南洛里西亚。南非联邦,土耳其与古巴,这五个地方所产的占全世界产量百分之八十。
    1918年,美国由南非联邦,马来行~土耳其输入35万2000~:=|是由俄国,非洲黄金岸输入,但巴西,英属印度与古巴亦供给美国若干。吕宋纤维(麻)几乎完全自马来行省输入。一大部分的水银是产于西班牙与墨西哥,而美国为世界最大的水银消费者。世界金鸡纳霜树皮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出在荷属东印度。美国所需的橡皮大部分来自马来半岛,这两处地出产占世界橡皮生产总额百分之九十以上。
    美国自1916年至38输入5500产于马来半岛各国。荷属东印度及玻利维亚。自1910年至1920间美国从外国输入地钨。比国内出产的钨,多过一半。供给钨的各国为中国,缅甸。玻利维亚,葡萄牙,马来与澳洲。关于重要原料方面,美国所需的羊皮,主要依赖欧洲,乌拉圭,阿根廷,澳洲,南非洲,与加拿大。
    软木大部分来自葡萄牙,西班牙与非洲。铝由南美洲的英属及荷属几尼亚输入不少。美国还输入南美洲的咖啡与可可,印度与锡兰的茶叶,中美地糖,南美与澳洲的羊毛,挪威的沙丁鱼,法国的香烟纸,土耳其的烟草,瑞典的珠宝(作裱的装饰)等等。这些物品的输入在年至18年比1906年:)增加多地多。倘若没有这些输入增加,则1910年至20年间
    上表可以表明若干欧洲国家,特别是东亚与非洲各地,以某种方式供给美国,其贡献是何等重大。以橡皮,吕宋纤维(麻),金鸡纳霜,,钨,锡而论,远东为主要或重要的来源地。不错,这些原料中有若干种可以在南美或中美种植,或大加发展地;另有若干种可以寻出代用品。这种事业并非多年的努力不能有效,而在别处生产这些物品或代替品,其生产成本比较要高得多。
    美国对国外原料输入的依赖,只是对外贸易与美国人民福利有莫大关系的一项证明。另一种证明为美国输出贸易之广大。在所谓正常时期内,美国可移动的生产,约有百分之十是输出国外。从这一点可以窥见输出贸易对美国关系之重要。1909年美国输出品的总值为52金;1919年美国输出品总值为31万7700美金。这个估计尚不能完全表示国外市场对于许多美国工业部门之重要关系,更不能完全说明若干美国工业对国外市场之根本依赖性。
    +有1919年的为例外),棉花全部生产额~额的百分之四十亦是输出国外的。在工厂制成品中美国的缝衣机器,印刷机与装订机器,公事房用品,农事机器,与飞机等每年约有三分之一产量赖国外市场。
    美国的汽车每年约有十分之一的产品是销售于国外。尚有各种工业产品依赖国外的大量购销。美国的输出品约有三分之二是销售于国外某些地方,这些地方,如果德国战胜,大概会陷入德国的直接政治掌握中。1918年,欧洲各国吸收了美国输出总额百分之四十二又小数点八(总额共值1311433480金);亚洲吸收百分之十六又小数七;大洋洲吸收百分之三;非洲吸收百分之三点八。
    同年,欧洲从美国购入未炼制的物资,约值346787934美及制成的食品值274005789美金;半制造品值228901866美金;制造品值461737900美金。欧洲各国中购进美国货最多者为英联合王国,占美国对欧输出总额百分之十六又小数八。美国商品的最重要主顾在亚洲为日本,中国,马来行省与印度,在非洲为英属南非洲。
    如果德国计划成功,欧洲也许能够生产更多的农作物,以供给自己的需要。不过,即令如此,欧洲在很长时期中,仍然缺乏许多种食粮,即大量的工业原料。但德国将来可以采行它过去的办法,为达到特种经济或政治目的,不计价格的高低,将上述食粮及原料的收购,从甲国改到乙国。德国可以设法减轻其对美国供给的依赖。
    自1913年以后,美国商品的欧洲销。》减轻其对美国物资的依赖,则欧洲市场对于美国商品的吸收必更趋疲弱。为换取外面的进口品,欧洲将来必须输出制造品。在“欧洲新秩序”下,德国会变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制造品生产者,以其工业产品供欧洲的消费,并输出欧洲以外。
    德国会努力将它那更广大工业所生产各种商品,销售于东南欧,意大利,俄罗斯,以及拉丁美洲,亚洲与非洲。为控制其欧洲市场计,德国可能会设法减少欧洲输入的美国商品。为取得并保持欧洲以外的新市场计,德国廉价出售它的商品,或用其他胜过竞争者的办法。结果导致美国工业制成品的欧洲市场日益衰落,而在欧洲以外的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各国,德国商品与美国商品的竞争必日趋激烈。
    美国有一个改善他对德国欧洲的贸易地位之机会。如果欧洲需要美国商品,或需要美国资本,那都可以作为美国改进其对欧洲贸易的账本。但德国手中握有若干种武器,可以削弱美国讲价还价交涉的力量。因为,在“欧洲新秩序”体系下,德国可以将欧洲做一个单位与外边通商,而将这一切买卖垄断在自己手里,以期对美国获得最有力的贸易条件。
    德国可以令他们支配下的任何国,为德国利益计,随意减低,或延迟或停止美国商品的输入该国,而不管这种举动对该国人民发生什么影响。在德国的“欧洲新秩序”中,欧洲各国和美国贸易关系最大者尤其英国与法国,将被迫而降低其生活水准,减少其输入并发展其对德国统治下各区的贸易关系。德国又可以使“新欧洲”减轻其对美国资本的依赖。
    1916年底,美国在欧洲各国的“直。500万美金;间接投资比“直接投资”的数目更大得多。这些“直接投资”代表美国私人,商家及公司在欧洲的汽车,石油化学品,机器,电话设备,及其他各种工业中保有的利益。
    德国如今正扩展其对欧洲各种工业的金融支配权,美国投资者在欧洲的重要性与势力日益减低。亦如当第一次大战时一样,德国此次可以设法停止已经投入欧洲工业的资金向外流出,而强迫各种到期应付的股息与利息,再投入欧洲。大德意志将来控制荷兰,瑞士,英国及法国在欧洲积存的资本后,便可以用这一大批资金,进行大规模扩展工业的计划,而无需依赖美国资本的援助。
    第十二卷 冷战铁幕卷 第十七章 中美联盟
     更新时间:2008…9…29 21:18:38 本章字数:3793
    一了欧洲之后,德国认为南美洲,亦如东欧一样,是业德国的不足之一个地域。他们认为南美洲是一个廉价食粮与原料的一大来源,又是德国化学品,电器机械,玻璃,瓷器工业品的一大市场。
    如果德国发展其对南美的贸易,不仅以增加“新秩序”下的欧洲繁荣,并且可以刺激南美与美国的贸易。关于德国这一方面的意见,年529日纽约时报刊有顾德伊(Johncy)下列的报道:“德国工程师将用德国的设备,开掘隧道,铲平丘陵,开辟公路与交通路线,而南美洲日益发展的工业将购置德国机器。”
    这实际上排斥南美洲的美国商业,虽然德国专家坚称这决不是排斥美国在南美的商业。他们说:现在销行于南美各市场的美国商品都是美国大规模生产的典型美国产品,并且是美国特别擅长而胜过别国的商品——例如客运汽车,大货车,电器冷藏器,无线电机,与商用机器。这些美国商品之出现于南美市场,与德国的特种商品如颜料,刀剑类利器,纺织物等,并无竞争。
    德国专家表示:购买力的提高可以使一个正在扩张的经济有广大发展,一如欧洲各国间两国单行贸易协定将引起广大发展一样。德国如将售货于南美所得的收益购进南美的羊毛,棉花,肉类,铜。兽皮及其他南美原料,那么南美可以获得有利的差额,用以多购大量地北美商品。
    所以,德国增加他的商业贸易,可以使各方面——即德国,南美洲与美国——均蒙其利。德国这一类的宣传十分美妙,但是其曲解事实,一望而知。在此处只须补充说明一点。即是:无论就过去的经验而言。或就将来的趋势而言。德国所称美国工业与德国工业各有其专门化,而这种不同处将会使美德两国在南美市场合作而不相竞争之说,完全无事实根据。
    二次大战之后,无论德国人民或被德国征服各国人民,均将迫切需要他们久已不能获得的农产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