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在张宗昌督办大肆搜刮扩军备战之时,莱芜基地内的各个实验室和研究所纷纷建立起来,原先美国政府死死卡着不放的一些部门在确定依然挖干净潜力、并证明没有什么大的危害性之后,逐步放还一些常规科目的研究人员。这些与美华集团签约十年地来自德国以及欧洲各处的科研人员跋涉万里到达中国,在新建的实验室中继续自己的研究科目。
同时,历时五年的资助留学行动开始收获累累硕果,数以千计的留学生陆续归国,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在美国的“美华实验室”和各大财团的相关部门中经过实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回来之后马上成为济南“大学城”中各科目教师中地骨干,以及莱芜基地中的主要研究者。
至此,陈晓奇谋划已久的第二基地计划正式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之中。而停滞了近乎一年的研究工作也再次走上快车道。围绕着建立一整套地国防工业技术。设立上百个大的研究所和上千个科研小组,负责的技术可谓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之极。
按照后续军事发展的需要。陈晓奇亲自参与制定的武器门类繁多,以火炮为例,除了现在已经成熟的75、105系列火炮之外,要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坦克炮、反坦克炮的类型,其次两个要着重研究的口径便是后世世界上最成熟的122毫米25至35倍身管榴弹炮,以及155毫米35倍至54倍身管地榴弹炮。相对于后世PLA系统内口径过于繁杂地火炮种类,这时代的后勤保障体系是绝对支撑不起来地,因此口径务求简略、高地轻重搭配适宜才是重要的出路。
除此之外,各种口径的加农炮、加榴炮也在计划之中,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各种上舰型号,超过280毫米口径的舰炮、要塞炮非是这时候该集团所能做的到的,相关技术他们还得想办法去买或者偷,此时却是用不上的。
防空炮上面,着重发展37毫米和88毫米两种口径,陈晓奇本人是特别推崇德国武器的,因此二战时期赫赫有名的一些德系武器他也是了解偏多,这两个类型的高射、高平两用、战防等等系列火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中国战场上,这样口径的火炮基本上可以干掉任何种类的小日本装甲车辆,特别是37毫米炮,携带轻便运输便捷,特别适合于当前中国恶劣的路况和复杂多变的地形环境。
此外,专门给空军配备的2毫米航炮也列入重点研发序列。
枪械方面,一直慢慢改进之中的仿SS半自动步枪样枪都造出来了,但是目前面临的是钢材和子弹不大合格地问题,发展一个系列新的武器并不是那么容易地,而且这也关乎后勤补给能力。A47陈晓奇不是干不出来,但是搞出来之后。倒霉的肯定是自己,便是SS他也不打算尽快的提上战场,甚至在美国人的M1面之前,他都打算这么憋着不动弹。但是技术储备和设备研发是绝对不能停滞下来的。
此外,就是他熟悉的7。62毫米口径枪族地系列化问题,这里面除了自动步枪之外。狙击步枪、通用机枪都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小口径武器的研发工作也成立专门的小组进行预研,有了后世的经验,陈晓奇自然知道小口径武器在性能、杀伤力、勤务、成本等等方面的优势,这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大强国都是在二战末期便开始着手研究这些东西,光一个口径的论证问题就要积累好多年,但是他现在是不用了。他直接提出来5。8毫米枪弹地研究计划,但是不指望十年之内出成绩。
除此之外,已经经过战场验证的M1923式冲锋枪的改进提上日程,陈晓奇后来偶然想起来这款枪械的原版,就是后世连发狙击步枪的鼻祖,而自己搞得反倒有些倒退了,因此为了亡羊补牢,他提出要求将这款冲锋枪的改良计划分成两头,一头是朝着高射速、轻枪体和低后坐力的方向发展。另一个方向则是基于已经在研发中的7。62X39毫米枪弹的半自动步枪甚至是连发狙击步枪地方向发展。
机枪方面,除了跟踪研究勃朗宁系列之外,将12。7毫米重机枪风冷化、车载、机载等等各种类型着重研究,提高其勤务性能。
而陈晓奇在枪械中特别提出一个系列的研究方向——MINIGUN!也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加特林、密集阵等等高射速武器系列!看惯了施瓦辛格大叔壮硕的手臂捧着一挺MINIGUN狂扫地英姿之后。无人不被这种疯狂的武器系统所倾倒。这种理论射速可以达到六千发每分钟的变态家伙,绝对是火力压制、防空防御的大杀器,同时也是后勤补给的噩梦。但是放在陈晓奇这里就无比的重要的,他所需要的阵地防御火力、车载防空火力,乃是日后的舰上防空系统中,这都是必不可缺地重点帮手,而这三种应用途径是不必担心弹药供给不上地,这年代的战斗机俯冲扫射、俯冲轰炸若是碰上超过四挺这种武器系统地集火攒射,那结果不敢想象。
从7。62毫米到12。7毫米。到最大的上舰型号20毫米口径一个不拉。即使现在没有雷达帮忙没有电脑自动计算弹道瞄准,就是在人工瞄准加液压动力推动的条件下。对付战斗机也是顶顶的利器。
在一个系列武器,就是必不可缺的火箭炮了。这种武器的杀伤力和发展前景毋庸讳言,陈晓奇最喜欢看的就是大片中美国大兵一边大叫“RPG”一面扑地躲避的场面,而一部《黑鹰坠落》也让无数人领路到了这种瞄不准武器的风采,因此作为未来绝对不可或缺的单兵反装甲反碉堡武器,火箭筒是优先提上研究日程的。武器外形和大略的原理是个军事迷都说的出来,剩下的研究工作自然有专业人士来搞,并不是那么的难,而关键的推进剂这方面,正好是陈晓奇的本行,自然不会置之不管。
提到火箭炮,那不能不提6式107火箭炮,这种在后世立功无数的超轻便火箭武器是无数爱好国货的军迷津津乐道的典型之一,是我**工产业的一大奇迹,其各项指标即使在半个世纪之后都不落后。107毫米火箭炮不仅总重量轻,还可以快速分解和结合,拆开后的单个部件重量不超过30公斤。为满足人背的要求,分解部分在结构尺寸上具备如下特点:上不过颈(便于抬头),下不过臀(便于跨步),宽不过肩(便于通过),重心贴身(防止扭腰)。在这些方面,可以说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火箭炮可以与107火箭炮相比。陈晓奇提出这些技术指标后交由武器部门进行研究,他相信凭着这些先行者的聪明才智,决计不会搞不出来这种革命性武器的。
持此之外,列入研究序列的还有122mm履带式、轮式自行火箭炮以及300mm轮式、履带式火箭炮等等,反正这个家族系列将来的发展前景无穷,在陈晓奇的提前点拨之下,必然会早早的迎来更大的辉煌。
武器之外,有了原先制造坦克的底子,继续研究也不是什么问题,陈晓奇依据自己的见识,提出来的研究目标就是赫赫有名的“虎王”,自重超过五十吨,火炮口径超过100毫米,正面装甲超过150毫米的庞然大物,在次一级的另一个目标,就是75毫米火炮、自重在30吨以内的轻型坦克。与之相配合的,是基于8X8底盘的轮战,以及履带轻型战车,要求不高,能防得住20毫米反坦克枪就可以,重量要轻、自载37毫米炮以及至少四挺机枪,装甲不能太厚还必须得抗大,这就要难为冶金项目组的人了。
继续求票!推荐朋友上架书《超时空湮灭》
第一百零三章 全面开发
想起另一时空小鬼子的铁皮罐子,陈晓奇觉得便是这样的轻型装甲运兵车也能将其干挺,更不用说其他的自行反坦克车辆了。***转载自
各类装载火炮、火箭等等的车辆是不必说的,有了重型卡车和重型工程机械的长足发展做底子,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指标达成只是时间问题。
另一个很重要的战争武器系列,飞机,在美国时期已经能够制造双翼的单引擎飞机,加上差速器也能通过机枪扫射,但是这种在这时代几乎没有国别和技术差的东西,连中国的军阀们都能自性建造,在二战时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此陈晓奇上来提出来的研究目标就是BF…109这样的单翼战机,但是在实力足够以前,他是不准备把这种东西搞出来漫天乱飞的,他另行给出来的研究目标,有双引擎重型战斗机、双引擎轻型轰炸机以及四引擎的重型轰炸机。按照他的构想,这些飞机将采用高强度铝合金骨架,部分蒙皮采用铝合金或者高强度钢,总体要求技术现在达不到,但这是未来的必然发展方向,而最终的单翼螺旋桨活塞式发动机战斗机P51也是所有此类战机的终结者。
发动机技术,美华集团此时掌握的跟其他各国同一时代水平差不多,但是后续发展就看能不能跟得上了,深悉后世吃了多大亏的陈晓奇自然不会掉以轻心。
除了活塞式发动机外,一项在全世界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的燃气轮机技术此时在各国中也已经开始研究,这种后世衍生出喷气式战斗机、喷气式大型运输机、客机,以及船用、发电厂用的大功率燃气轮机发动机,其中的技术关键此时都还没能解决,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是解决之道,而透平效率、高温材料上的研究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段,就看谁在这上面投入的早、投入地多、目标精准了。陈晓奇对于未来的发展是心知肚明的。因此更多的在这上面投入了经费和精力,并给出来自己的中肯意见。
除此之外,直升机的研究也是刻不容缓的,他的工作原理来自于中国的竹蜻蜓和达芬奇的草图,竹蜻蜓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就有人玩了,而人们确信这种原理在很早以前传入欧洲,达芬奇据此在14世纪划出了直升机地草图。1907年8月,法国人保罗…科尔尼研制出一架全尺寸载人直升机,并在同年11月13日试飞成功。
相对于现代人,陈晓奇知道几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直升机的涡轮轴发动机、全金属桨叶、单旋翼、尾桨,以及机体的主要结构,从小玩航模的孩子不会不知道这东西的大体外形和构造,材料、发动机等方面自然要慢慢解决,但是比起这时代的其他人已经领先很多了。
相关配套的武器装备自不必说,这都跟各研究机构相互合作不可分割。而归根到底这一切都离不开地就是冶金技术的研究发展。从回到这时代开始,陈晓奇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另一时空的在材料上和冶金技术上的全面落后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一个战舰装甲钢板,在二战时期“俾斯麦”级战列舰用的钢板屈服度就达到550MP的高点,而这个指标在21世纪奥运场馆时期公布出来时,居然惊倒一片爱国网友——在此之前有很多人都怀疑自己国家能不能制造出这样地高强度低合金钢材。陈晓奇自己所知道的另一时空父亲工作的那个大型钢厂,在研究出某型号屈服度350550MP地船用钢板后,曾激动的大肆宣扬了好几年,但那已经是21世纪了。****
冶金材料问题曾经将那时的困顿了许多年,无论是发动机还是战斗机,无论是战舰还是火炮,一切都离不开冶金技术这个根本。陈晓奇深知其关键。所以在美国时期跟人家大财团合作就拼命的学习相关技术,从德国大力收拢相关人才也是为此,在二战之前。世界各国之间此类的技术除了配方和详细技术轻易不外泄之外,其实都是可以学习到的,封锁远没有后世那么厉害,因此他大力赞助人出去留学,大力的跟各大财团合作,图的还不就是将人家秘不外传的的这些先进技术学到手么!
要不是为了将来这些注定要牵扯到各类复杂高精尖技术地产品,他又何必上来就将炼钢厂搞成特钢厂,更煞费苦心的去进口高质量的矿石和原材料,一切都是源于无奈何必须这一前提。
可以想象,这么多的科研项目那一个都涉及到冶金技术的前沿。在这方面他要投入该有多大,为了维持这样的研究投入,他甚至都不敢大力发展自己的军队——按照他地标准去建军,这时代地军阀们都得破产!
这方面陈晓奇有两个先进的提案可供利用,一个是“电渣重熔技术”,这是制造各种合金钢、高强度钢、轴承钢等地绝佳出发点,历史上是1940年提出来的。进入门槛并不高。而今他作为了解的先行者给出来建议和原理,其他的自有专业人士攻关。另一项技术是基于顶吹氧转炉炼钢技术。此技术已不新鲜,但是成功者目前没有,因为大功率的空气压缩分离机还没有诞生,不能提供大量的足够氧气来给炼钢炉使用,而陈晓奇自然知道自己长大的那个钢厂里面这些必备的技术会带来什么效益,他相信早走一步必定有益处。^^^^
子弹炮弹的消耗是历来的难题,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