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清-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个时候的普鲁士并不具备什么大国的气质,就是郭嵩焘对普鲁士也不是很看好,在郭嵩焘的眼里和英国人进行结盟其实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英国人在欧洲也是没有几个人惹得起的。
加上普鲁士在之前对郭嵩焘一行的冷遇,郭嵩焘对普鲁士其实没有好感,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清帝国打赢了,而且英国和法国实际在内部已经进行了停战的一切的手续,剩下的就是双方的谈判问题。这些和郭嵩焘一行人没有什么关系,郭嵩焘就开始和普鲁士进行深度接触。
……
普鲁士外交部。
郭嵩焘怀着一定可以结盟的想法,将燕无良给他的采购目录和结盟的样本交给了对面的普鲁士外交部长,这个留着大胡子的家伙也叫做腓特烈,他是一个典型的普鲁士保守贵族,虽然知道大清帝国打赢了英国和法国,但是他的自高自大以及目空一切的傻×精神,使他根本就没有去看那个结盟样本,而是拿着采购目录给周围的随员看了看,连那本结盟样本看都没看就推了回去。这令郭嵩焘十分的失望和愤怒,当时就索回了采购目录,并且挥手示意清国人员退场,而那个傻×部长居然不进行阻拦。
他不拦,不代表普鲁士没有明白人,刚刚因为威廉一世继位回到普鲁士的普鲁士驻俄罗斯大使——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刚刚扫了一遍采购目录,可是很明白的,你如果不给人家一些甜头,如何能够让人家采购咱们的军械?这可是40个标准师的军械!上百个基础工程建设,以及几万里的铁路!至少可以获得3000万两白银的直接收入!至于其他的后期利益更是少不了得!这对于在欧洲家底比较薄的普鲁士简直就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你连看也不看人家的结盟样本就要让人家买你的东西?你是不是疯了!(这里一点也没有夸张,德意志帝国早期的贵族都是傻乎乎的!)
俾斯麦连忙将他们喊住:“请等一下,我可以和您交流一下吗?”
王兴把他的话翻译给郭嵩焘,郭嵩焘回过头来:“可以,我们在柏林旅店等您,如果贵国没有诚意,我们可以去奥地利采购相应的物资!本使就等贵国10天,10天之内没有确切答复,本使就启程东去维也纳。”这是来的时候燕无良交代他的,如果普鲁士不和我们结盟就说我们去和奥地利进行合作。
王兴把这句话翻译成德文后,那个傻×外交部长真傻了,就是所有的普鲁士外交部人员也都被这句话给踩了尾巴,连俾斯麦都没有想到,清国人的态度居然激烈到这种地步。
俾斯麦连忙就说,“我明天就去和您谈一下,希望您有时间!”
听了王兴的翻译后,郭嵩焘感觉这个人还是不错的,“请问您是?”
俾斯麦连忙说:“鄙人奥托…冯…俾斯麦,普鲁士驻俄国大使。”
等王兴向郭嵩焘说了俾斯麦的名字后,郭嵩焘立刻就警觉了,因为燕无良告诉他到了普鲁士后就是和威廉闹翻了也不怕,只要和俾斯麦搞好关系,别的都不在乎,所以郭嵩焘就很是仔细的打量了一下俾斯麦,然后点了点头,就走了。
而这个时候俾斯麦回头看了看腓特烈,什么也没有说,摇了摇头就直接去找威廉一世了。
……
“您说什么,我亲爱的俾斯麦!3000万两白银的采购合同!”威廉一世听俾斯麦说郭嵩焘拿出来的采购合同价值3000万两,当时就把手里的咖啡洒在了自己的裤子上,自己还浑然不觉。
“是的,但是这份合同我们可能得不到,而且清国人说了他们就等待10天,如果我们不能答应他们的其他条件,他们立刻就要到维也纳去!”俾斯麦丝毫不留情面的说出了郭嵩焘的原话。
“不管是什么条件我们都要答应!普鲁士需要这些白银!”脾气较好的威廉一世,也激动了一回。
俾斯麦接着添油加醋地说,“但是我们的外交部长阁下甚至不看清国人的结盟样本!清国人对这种无礼的举动十分愤怒,当时就离开了会场!”
威廉听到这里很是愤怒了一把,“该死的贵族!”他是知道这些普鲁士贵族的德性的,但是普鲁士的宪法规定只有外交部长有权力改变、决定王国的外交政策!所以他也没有办法。
威廉正为“自己的白银”就这样飞了而郁闷,听见俾斯麦说了一句话:“我提出了与清国的使者进行一次交流,清国的郭同意了,但是我定的时间是明天。”
威廉心里立刻升起了希望,“谈一定要谈!不管什么代价一定要谈!普鲁士太需要这笔白银了!”
俾斯麦这个时候抬出了一个问题:“我没有权利和人家进行谈判吧?”
“这个!”威廉这个时候想起来了,这位同仁现在不过是本国的驻俄罗斯帝国大使,确实是不具备与清国的全权代表进行谈判的。
“我要求外交部长给你授权!由他授权你去进行谈判,不管是多大的代价一定要把这笔白银留在我们普鲁士!”威廉翘了一下自己的大胡子,彻底的定下了决心。
俾斯麦再次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外交部长不同意呢?”
威廉的脸**了一下,看了看俾斯麦:“只要你能将这笔白银留在我国,我可以让你做外交部长!”
俾斯麦向威廉鞠躬:“感谢您的英明!”
果不其然,那个倒霉的腓特烈最后还是没有给俾斯麦授权,他的理由很简单,清国人触犯了他的威严,而且普鲁士现在根本提供不了这么多的物资!
结果在当天下午,威廉一世将腓特烈解职,然后以俾斯麦为普鲁士为外交部长。
……
第二天,成为普鲁士外交部长的俾斯麦到了柏林旅馆。
郭嵩焘笑呵呵的迎了上去:“俾斯麦大使,您可真准时啊!”
听着王兴的翻译的俾斯麦说:“尊敬的郭先生,鄙人现在是鄙国的外交部长了!”
郭嵩焘一听,不是对他在一天内成为外交部长表示惊讶,而是对贤郡王无良的眼力表示惊讶!不过很快就明白过来:“恭喜您了!”
俾斯麦不失威严的笑了一下,“郭先生,鄙人首先向昨天的事情表示道歉!”说着就是一个躬。
郭嵩焘一听,这哪里使得啊,立刻就说:“客气了,请进吧,我们可以正式开始了吗?”
“当然,我国会对贵国的要求进行全面的考察!”俾斯麦并没有说什么,我们普鲁士一定会与贵国结盟的话,而是用了对要求进行全面的“考察”,说的话滴水不漏啊!
郭嵩焘也从人家的话里听出来,立刻就收了心性,“请进!”
“请!”
两个人并排着进了柏林旅店里的会议厅。
两个人都是痛快人,直接就进入了主题,这一次看着面前的两份文书,俾斯麦首先拿起来的是结盟样本,看了起来:
大清帝国承认普鲁士是未来德意志帝国唯一的主导国,大清帝国应在未来普鲁士主导德意志后立刻承认普鲁士国王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除此以外基本和燕无良忽悠英国人的那份假的《大清帝国暨法兰西帝国友好协约》草案一样!想不一样也不行啊!那份就是按照这份搞过来的。
看到最后,就是俾斯麦也坐不住了,拿着这份结盟样本就要走,甚至于忘记了基本的外交礼节。
郭嵩焘一看,你这人怎么了?一句话不说拿着样本就走?不行,“俾斯麦部长阁下,您?”
俾斯麦这才想起来自己有些过份了,立刻就道歉,“对不起,我需要和鄙国国王进行商议!请您等一段时间。可以吗?”
郭嵩焘心说,看来你才知道厉害啊?等就等呗,去奥地利维也纳的路我都不知道,不等你我去哪儿?“好的!您请便,但是请您勿必早些回来,我们大清帝国的官员是讲信用的,还有9天,我就要去维也纳了。”
俾斯麦心说,真的假的?不过可不能说出来,“请您多等待一段时间,这个事情比较复杂,我们需要通过我国国王的批准和议会的审核!”
郭嵩焘这个官场老油条,低着头思索了一下,举起1个手指头:“我可以再多等10天,如果贵国届时还没有答复,本使就必须去维也纳了!”
第十节 欧洲地震三 (第一更)
郭嵩焘这个官场老油条,低着头思索了一下,举起1个手指头:“我可以再多等10天,如果贵国到时还没有答复,本使就必须去维也纳了!”
俾斯麦毫不犹豫的点头表示同意,然后迅速的离开了柏林旅店。
……
俾斯麦直接去了威廉一世那里:“陛下,这是清国人的结盟样本!”
俾斯麦有些激动的将结盟样本交给到威廉的手里。看着俾斯麦那个激动劲,威廉很是诧异,在他的眼里俾斯麦是一个十分坚强人,虽然脾气暴躁但是却从来没有这样过。
感到奇怪的威廉打开手里的结盟样本后,没有出现俾斯麦心目中惊讶的感觉,而是拿舌头舔了舔自己的胡子;俾斯麦心里正在叹服,自己的君王果然是一个了得的君主的时候,就看见威廉乎得一下就跳了起来,大喊着:“就是送给他们所有的军械,我们也要和他们签订这份结盟条约!”
俾斯麦被威廉吓了一跳,不过立刻就恢复了一派平静的样子。
“看看吧!真是一个疯狂的计划!东方人要用白银购买一个国家吗?”一向文雅的威廉也丧失了贵族的举止。
俾斯麦看着威廉笑了笑:“陛下,如果我们签订了这个结盟样本,我们普鲁士就会在短时间内积聚起大量的资金,同时我们将在30年内获得东方的广泛利益!”
“是的!是的!这将是普鲁士历史上比打败该死的法国人,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一样重要的事情!为了普鲁士的利益!为了德国的利益!我要求您——我的外交部长阁下,必须将这个结盟样本签订好!”威廉大吼大叫着,对于外面的侍从一个个张头搭脑的观望也不介意。
俾斯麦说:“陛下,东方人购买一个国家也好,建立他们自己的工业也好,甚至于他们向我们开放多港口也好,微臣都不在乎,因为他们距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只是获得经济利益,这对于我们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业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俾斯麦开始抖包袱了。
威廉被俾斯麦的话题转移搞得有些摸不到头脑,“为什么?只要我们普鲁士有了这些白银和这些经济利益,我们就相当于英国人获得了印度一样!为什么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呢?”
作为一代贤象的俾斯麦,在清醒后就明白了,燕无良提供给郭嵩焘的那份结盟样本根本就是空谈,并不是他们想的那个样子。一个可以提出上百个国家工业项目的政府是绝对不会出卖自己国家的利益的!所以这份结盟样本其实是一份实验普鲁士是否有诚意的试金石!不错,他猜对了!燕无良是想和普鲁士结盟,但是时间还是太早了,这个时候的普鲁士要钱没钱,要人口没人口,就是军事实力其实也没有奥地利强大,因为现在还不是1864年,普鲁士的军事改革还没有完成。深深知道自己国家实力的俾斯麦,绝对不会相信东方的一个遥远的国家会和自己订立一份这样具有深度、甚至是具有长期不利于清帝国发展的合同的!想定了这些,俾斯麦就开始寻找这份样本里的真正的内容,也就是燕无良的实际底线。正好当威廉说到阿尔萨斯和洛林以及和法国的世仇后,俾斯麦想起了样本里的一句话:“普鲁士王国有义务为大清帝国训练40个师的陆军,其中10个师应该在普鲁士王国受训!”这句话才是燕无良的真实想法!也才是那个采购合同的成立的清帝国底线。
没有错,他一点也没有猜错,在燕无良的心里,1870年代就是普鲁士不停征战的10年,按照原来的历史普鲁士是胜利了,但是这个时候能不能胜利就要看上帝和玉皇大帝安排了,按照燕无良的想法,老子一个正经八百的汉人都能作这个满清的王爷,还有什么疯狂的事情不能发生?要是普鲁士和丹麦、奥地利、法国的战争失败,作为普鲁士的盟国,绝对要被收拾!自己又不是什么超人,不可能让这个已经衰败到一定程度的清帝国在短时间内崛起,与其坐在火山口上,不如自己找条小船钓鱼去!管你们打生打死,老子就是一条——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撤退,你们爱咋咋地!总之,俺燕无良不能让自己的国家吃亏!
但是燕无良没想到的,他那个让普鲁士帮助训练10个标准步兵师,回头在国内作为未来国防军种子部队的计划还是被俾斯麦钻了空子!这支部队在1863年组建完毕后就被扣在了普鲁士,在普鲁士与丹麦和奥地利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人员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为了这个事情,燕无良在晚年忏悔了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