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明-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上天有好生之德,多造杀戮恐有违天和,还请陛下三思。”赤松道长低声道。
“上天确有好生之德,但是我不是上天,我是大华民国的大总统,我只该有好民之德。我只希望那些土著有自知之明,乖乖地降服在我华夏文明之光下,只要是我大华民国之公民,我自然爱之如子。如果他们负隅顽抗,我定灭杀之。作为此地将来的主教,李道长要勤于劝民归化,这样自然就能少去很多血光之灾。”万磊淡然道,压根就不以大屠杀为意。
因为,万磊知道殖民,顾名思义就是滋生万民之意,直白的来说,就是把别人的家园占下来,让自己人来居住。这看起来或许十分野蛮,不过这个世界是丛林世界,谁强谁就能四处殖民,谁弱谁就该灭亡。
几千年以前,炎黄部落只是占领黄河流域,现在华夏文明扩张到了整个中原地区,就是长期殖民的结果,如果一味地仁义道德,华夏文明早就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弱肉强食,这就是生物界最通行的法则,人类社会也不例外,没有对错,只有适者生存。万磊站在大华民国的立场上,不会设身处地地去为小琉球的土著们着想,只想怎么样才能最快最省力地把那些土著赶走,把小琉球给占下来。(,..,“ ”,)
第426章 大殖民时代(七)
第426章 大殖民时代(七)
一万海军,一万海军陆战队和两万多陆军,近五万的兵力,水陆齐进,攻入土著盘踞的小琉球岛,那真是快刀杀鸡,一路上摧枯拉朽,无可抵挡,只是一个月的时间,就从岛南一路杀到岛北,大军所过之处,土著部落降的降,逃的逃,鲜有抵抗者。
扫荡土著的同时,北平军也在各地设立据,建立殖民地,沿海就建立了台南台中台北三个海港基地,同时也在险要之地建立起军事要塞,挡住了山地人下山的路线,以保证平地地区的安全。
把地占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圈地,入琉球的官兵,按军功第人分到一百亩到五百亩地不等,一下子就划走了近十万顷地,不过琉球岛的平地有近好地近四百万顷,除掉划给军队的,还有近三百万顷。
这三百万顷地,万磊当然不会自己占,实际上,万磊没有占过一亩地,因为他知道,现在大华民国已经开始步入工业化社会了,投资耕地实在是不如投资办实业来钱快,而且随着殖民进程的加快,土地最终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这些地万磊不私占,但是也鼓励百姓认购。这三百万顷地被划成三十万块,每块以十银元的低价公开出售,如果是退伍军人,那更是半价。一时间,大多数退伍军人都花钱买了地,并举家迁移到琉球岛上去安家落户。
其实,北平军海陆两军现有五十余万人,按照兵役法,每年会退役十分之一,也就是说,今年就会有五万人退役。这些人一部分被安排到基层去从事警务,更大一部分是分流安置,国家会给他们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低价买地就是其中一项目。
而正规军的军饷本就高,再加上退役还有补贴,可以说,这些地基本上就是白送给他们。万磊之所以出台这样的惠军政策,一是为了鼓励青壮年从军,二是为了加快新占地区的开发,毕竟新占地区治安不如内地,有大量久经战阵的退役军人才能更好地镇住。
当然,万磊这么做也是想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每年有五万人退役,这些人要用殖民地来安置,这也就是说,大华民国每年都要对外扩张,每年都要拿出上百万顷地来惠军,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也是一种有形的鞭策,以后不管是谁上台,都无法更改积极扩张这一基本国策。
每年都在扩张,这样搞上十几年,大华民国的殖民地就会遍及南洋,甚至会扩张到印度洋一带去。而当各片肥美的土地上都插满大华民国的国旗,世界各地都是大华民国的公民之时,再无人可撼动大华民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总统陛下,这是我们似定的《小琉球开发草案》,请陛下过目。”小琉球军事管理委员会,负责民政与经济发民事宜的赵鸿恩副委员长将一份拟好的文件呈了上来。
攻小琉球期间,万磊一直在澎湖列岛督战,小琉球岛内的风土人情他早有了解,他扫视完这一份文件,就补充道:“小琉球作为新占区,照例中央会对它有财政扶持,我希望在两年之内,建成一条直通岛南北的铁路,同时要建立一个蔗糖加工基地,那些靠近中部山区的地方,尽量种上甘蔗;丘陵地区种茶,小琉球产的茶质量如果足够好,中央会给政府采购,用以扶持茶业发展。”
万磊之所以让靠山地区大力种甘蔗,一来是因为小琉球的气候适宜发展蔗糖业,二是用甘蔗做“青纱帐”,把中部山区的山地土著的出路给堵死。
要知道,甘蔗是一种糖料作物,对消费力旺盛的大华民国来说,是紧俏物资,而对于那些土著来说,这些东西不当吃不当喝的,抢了都难带走,实在是没有用处。而且甘蔗要经过工业化加工才能成为食用糖,这种高技术的玩意当地土著更是没法弄懂。
所以,大面积地种上甘蔗,就是在建立一条绿色封锁线,那些山地土著想要打劫,就要穿越这大片蔗区,如果他们真敢出来,那只会被当地民兵给拦路干掉,想抢东西,门都没有。等以后岛上的人多了,还会大举向岛中进兵,把那些土著都歼灭掉。
“嗯,属下把这几条加上。对了,小琉球多台风,现在快到台风季节了,如何防治台风,还请陛下给出方案。”
“小琉球岛确实多台风,以后就叫它台岛吧。至于如何防台,主要建足够坚固的房子,以后台岛上建房,特别是沿海地区,尽量建平房,宁可多花钱,也要建得结实一些,免得吹坏了还要重建。另外,台岛上多雨,城市建设要注意排水和防洪,建立城市,尽量选一些地势高的地方,别贪图方便,把城市建到水洼上。”
“属下明白。”
“台岛气候与水土殊于大陆,我不要求建设得有多快,关键是要稳步发展,我希望台岛将成为一片宜居的乐土,最终成为大华民国一个省。”
正当万磊与赵鸿恩细谈台岛开发事宜之际,一名精忠卫来报,说安南国的使者来到了广东,请求拜见。万磊一皱眉,就挥挥手,请赵鸿恩先行离去。
安南国,这是一个让万磊提到就头疼的国家。按照万磊的计划,他打算在以后的一两年内,对安南国用兵。不过,安南国内好像是闻到了什么风声,一方面积极增兵自防,一方面勾结缅甸国,不断地在云南广西边界上挑衅。
不过这也难怪安南国如此神经兮兮,毕竟纸包不住火,北平军对倭国与台岛用兵的事早就传到了安南国那边,他们不是傻子,用脚指头想,也能想到大华民国迟早会对安南用兵。
正是出于对大华民国的畏惧心量,安南与缅甸等国暗中勾结,组成一些小团伙,这也不是什么怪事。而这一次安南国派使者来,肯定是想借北平军东入台岛无法多线作战之机,压一压大华民国的气势,甚至于想借此机会与大华民国签订一些和约,以保证安南国的安全。(,..,“ ”,)
第427章 标准化(上)
第427章 标准化(上)
开创大殖民时代,不等于是穷兵黩武,在量力而行这一上,万磊的认识是清楚的,所以在占领台岛之后,他就下令北平军停止对外用兵,开始养精畜锐,为下一次大战蓄积力量。
北平军蛰伏,不等于无所作为,安南缅甸等国在边疆上挑衅,边军依然会来一个杀一个,绝不手软。而安南国王本想联合各国对大华民国施压的计划,最终也只能以流产告终,因为万磊压根就不见他们的来使,更加不与他们签定休战和约。
其实,万磊这样做,用的是“拖”字诀,能拖一天是一天,拖到明年开春,北平军准备充分之时,就是大举兴兵之际。与此同时,万磊也授意各个通讯社,大量报道安南缅甸两国在边疆启衅的劣迹,以激起民愤,为开战做舆论准备。
六月初,万磊终于结束巡视督战之旅,在广东南海县乘坐火车,由新开通的平南铁路线回到北平。虽然他离京已有数月,不过中央政府依旧正常运转,毕竟中央军政各部门都已经形成完备的管理体系,就算大总统不在,各部门也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两天前,西北军区传来捷报,第一集团军借贴木儿汗国内乱之机,深入该国,于该国首都撒马尔罕城外大战一场,歼灭守军五万,一举攻破撒马尔罕。”万磊刚回到华园,军委总参谋部部长高如陆就给他送来了捷报。
“哦,居然有此胜绩,这两年来,我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东南战场上,还直把西北战场给忽略掉了。”万磊自责地一笑,就道:“帮我似一份总统令,褒奖第一集团军将士,同时特别规定,此次西征一切所得归第一集团军将士所有。”
西北地区多大漠,环境十分艰苦,比不得中原,第一集团军将士长年在西北地区争战,于国奉献巨大,万磊自然明白,所以在政策上多给些优待。而撒马尔罕作为帖木汗国的首都,还是相当富庶的,用洗劫所得来劳军,也算是以战养战。
不得不说,周天寿这个家伙还是如一把尖刀一样,锋芒尽现。几年前,万磊把西北军区委任于他,并不要求他有多少战绩,只要求他守住天山一线,挡住穆斯林世界的进攻。没想到,他不但守住了天山,还将军锋指向了穆斯林世界的心脏中去,实在是了得。
不过打归打,以第一集团军不足十万人的兵力,是不可能占领那么多地方的,周天寿也十分理智,所谓以攻为守,进攻只是为了更好的防守,当然,每攻下一个城池,必然要劫掠,不但洗劫财物,还捉人,毕竟天山南北那大片大片的棉花地是第一集团军的垦区,捉农奴来当奴工,这也算是一种加快边疆开发的有效手段。
对于这种捉农奴的行为,万磊自然是知道的,不但不反对,还暗中给以支持,反正西域与台岛的性质是差不多的,都是殖民地,殖民地上有些黑暗面,这是可以谅解的,甚至也是必须的。再说了,黑暗与光明是相生的,殖民地的黑暗,才能烘托出大华民国各省的光明。
“陛下,后勤装备部上报说,已经成功地研发出一款线膛枪,可以发射铜制子弹,陛下什么时候去看看,看它能不能装备到军中。”高如陆又道。
“线膛枪?”万磊脸色一喜,又问道:“是崇道堂枪械研究所研究出来的吗?”
所谓的线膛枪,是一种具有革新意义的枪支,它的枪管内刻有膛线,使射出的子弹获得一股旋转的力量,比起没有膛线的滑膛枪来,它的射程更远,精准度更高,是热武器时代步兵的首选装备,这也难怪万磊如此高兴,因为有线膛枪在手,北平军陆军的武力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图纸是枪械研究所提供的,不过枪支是后勤部装备部的人拼装起来的,为了拼装这几把枪,费了他们两个月时间,还有那些子弹,也是他们手工生产出来的,连发射药也是他们按比例配制的。”
“一共造出了几把?每一把的成本大概是多少。”万磊又问道,他可是知道的,以现有的工艺水平,是不可能实现枪支的工业化生产的,得靠手工生产,难度可想而知,如果生产成本太高,那还真无法大量装备到军中。
“用机床来加工,一个熟练的军工一天可以加工一条枪管,而击发设备与枪托等,几天内也能完成,算起来,一个熟练的技工五天可以生产一把枪。如果分工合作,效率会更高。算起来,一把枪的成本应该在八银元以下。”高如陆道。
其实,一把枪最难搞的就是它的枪管,特别是加膛线。而步枪要求有很高的精确度,一般都要有较长的枪管,还有较均匀且细密的膛线,这都是最考验工艺的,一个工艺出错,生产出来的就是一条废管。
“八银元一把枪,这倒也不算太贵,那子弹呢?”万磊又问道。
“子弹壳为铜制,弹头铅制,内填无烟火药,底火为雷汞,这些都是比较稀有之物,虽然能量产,不过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据估算,每一百发子弹就要两银元。”
“如此说来,用枪还真是烧钱,全面装备恐怕在几年内还不行,先给特殊和精锐部队装备吧,看看实战效果再说。”万磊有些泄气地说道,毕竟枪支弹药看起来很先进,不过都是烧钱的玩意。
“总参也是这样认为的,先部分装备到军中的特种部队、侦察营和狙击营中,主要用以突击和狙杀,正面的战场上还是以炮骑步弓混合战术为主。”
“嗯,好钢用到刀刃上,好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