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牙海盗-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乙凤没什么反应,我讨好地说:“既然都是误会,揭过也就算了,我这就将你们放了与师父见面,以后便都是朋友了,有什么化解不开的呢?哈哈,不打不闹不是好朋友对吧乙凤小妹?”
宋乙凤抬头用含泪的大眼睛瞪着我,平静坚决地说道:“好,既然认识了,以后交往的时间长着呢,我同你说金牙,咱这事并不算完!”
她既然说出有帐以后算的话我就放心了。小姑娘可能已听出我话中隐含的意思。不管怎么着,我们两人之间的事情最好两人私下去解决,不足与外人道。就像她说的那样,以后时间还长着呢,有多大的恩怨不能慢慢去解决?
我就想嘛,那种男女之间的尴尬事,她怎会有胆量给师父兄弟们启齿?嘿嘿,目的达成。
以后可爱的乙凤要骂要打要杀尽管冲我来吧,金牙全部接招,乐意奉陪之至。骂我打我杀我都要当面不是,我武功高强侍卫众多,乙凤要小心了,不要再次落入我魔掌,不然谁也没有二次好运,我一定不会放过再次落入虎口的羔羊。大腿异常柔软白嫩的羔羊。
殷勤地吩咐下人拿热毛巾与乙凤姑娘敷脸,不然红肿着美目怎么去见师父?她师父文瑜若见到爱徒这般委屈模样,一时护犊心切,冲上来与我拼命怎么办?接招还是不接?要知道文瑜毕竟是朝鲜国的方面大员,与他闹翻,我这明朝一地方小吏面上须不好看。虽然我天朝上国的一个小官也比蛮夷小邦国家重臣金贵,可这话只能在心里鄙视蛮夷,却不能说出来伤了别人的自尊心不是?可见我是一个多么善良爱国的人哪,真的不想因为男女之间这点小事给朝廷外交带来什么麻烦,影响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对文瑜师徒,还是尽量用怀柔的政策吧。
再说,文瑜可不是什么好招惹的主。他是朝鲜有名的武术高手,门下弟子三千。我可不想面对三千门徒的刺杀。
中午我在澳门海关衙门宴请朝鲜人。我特意叫上在海关办公的安娜,我的亲密女友参加,算是家宴吧,气氛缓和一点。安娜职权范围就是负责对外交涉办理事务,理该出席,再说,宴席上有位落落大方的优雅女士调剂,大家都轻松些不是?
官场上的事情不就那样。文瑜做官做到高官,岂有不会虚文应付之理?我俩象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亲切拥抱,互相说些仰慕之极的恭维话,宾主之间甚欢。其实,我俩一面都未见过。我能感觉到文瑜笑得象个向日葵,犀利的眼神却一直在仔细观察我。我同样谈笑风生,同时仔细揣摩打量这个对手。文瑜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面皮白净,胡子修得飘逸儒雅,未开口先笑,怎么看,都是个和气无害的书生,最适合最外交。然而和他熊抱握手之后却能感受到,他绝对是一个拥有可怕力量的武者。还有那眼神,闭合之间虽然极力掩饰,却神光乍现,一看就是一个内功精神的古代绝代高手啊。他是这样的人呵,一见面你觉得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心里瞧不起他,然而交谈几句后你马上就能感受到他儒雅的风度,尊敬的礼节,认为他是一个可亲近的长者。再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他尊贵的气度,话里自然而然带出的威仪,是那种长期身处高位的人才有的气质。而且举手投足之间才可以观察到他有武人强悍的一面。
只有我这种级数的高手,才可看破他实在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术高手。这种不外现的高手,才是真正的高手,一旦出手就会让你痛哭流涕为什么和他对着干,因为他的出手,绝对是可怕的攻击,威力十足。
我不禁对文瑜重视起来。从文瑜眼睛里,我也看到敬佩的意思。这就叫猩猩相惜。
简略地说了和他弟子之间发生纠纷的事情。我尽量轻描淡写他徒弟的过失,突出我的处置不当之误,姿态其实真的难能可贵,放得很低。是因为对乙凤性骚扰之后愧疚的心态在作怪。但文瑜不可能知道我和他女徒弟之间的秘事,所以他因我的低姿态和宽广的心胸感动。我对他的态度,其实是很难得的,又是设宴招待,又是亲自赔礼道歉,朝鲜毕竟是一弹丸小国,当时,大明的官员总是高高在上,即使是我这种级别的地方小吏,对他们都是上对下的心态,绝对地,不肯与蛮夷之人平等交流。他们是藩属,是异邦,而我们是泱泱中心大国,对待小国化外之民,态度自然不会客气。是以文瑜感动。知道是乙凤先挑起事端更刺伤我后,他大为震怒。看着一团和气的他竟然当着我的面动粗。跳了起来,对两个男徒拳打脚踢,乙凤也挨了两耳光,象是发泄一般。奇怪的是三个徒弟也没什么大的反应,似乎师父这般体罚早已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
这个文瑜,算是叫我见识到朝鲜人的暴躁脾气,军管作风。刚才文瑜给乙凤那两耳光下手很重,打得我十分心痛,还有莫名的气愤。这粗暴文瑜,难怪乙凤会想着法的逃出来。
三个徒弟都跪下来向师父认错,我趁机大力讲情,坚决不接受文瑜要求三个年轻人向我赔礼道歉的说法,年轻人,最好不要强迫他们向你低头,不然他们会记仇的。我一一扶起他们,善加安抚,诚恳地与他们互相致歉、和好。当然在扶起乙凤时我的手又趁机停留多一会儿,不知她察觉与否我又占她便宜,抑或感觉到我手掌的温暖?
纷乱之中,乙凤自然没有机会也没有胆子说出受辱之事。
文瑜也趁机借坡下驴,大家重新欢笑一堂。
第三卷 抗倭60年代 第三百零三章 … 通商
更新时间:2009…4…3 15:11:37 本章字数:5790
朝鲜国有良港京城,特产高丽参丝绸陶瓷器丝织品,大宗货物总要寻找贸易地,而离京城最便利的贸易港无非杭州泉州和长崎。长崎是倭寇之地,小倭寇岛上连年征战,消费能力着实不行,虽然垂诞朝鲜国的丝绸和人参,却是以抢居多。朝鲜同样面临严重的倭患,也为抗倭付出了巨大的精力。相对于恶劣的倭人,朝鲜国的另一个邻居,一个强大却温和得多的大明国,自然成为朝鲜贸易公关的重点。
但大明虽然对小国朝鲜采取怀柔政策,禁海之策却是毫不动摇,撒销了市舶司,并禁止对外通商。朝鲜若想和大明贸易,惟有朝贡一途,所谓朝贡,不过是双方皇家互通有无的通商行为而已。这是为满足于大明帝王的所谓‘四海称臣朝贡,天下归心,的虚荣心的变种说法而已,而且朝贡间隔的日期几乎以“年”记,制度僵化,更于民间通商无益,远远满足不了双方贸易的需要。
但现在通商事宜出现了一个转机。沿海捷报频传,倭患灭减,龙颜大悦,特批澳门小岛为经济特区,试行重开外贸之国策。也就是说,杭州泉州祈州这些比澳门更优良的大港,突然之间地位反而没澳门重要了。只有澳门有模糊的对外通商权力。这一权力垄断无形提高了澳门进行国际贸易的地位,各国趋之若骛。
朝鲜高官文瑜也正是为此而来。三个劣徒的事情不过是捎带。
他的到来,正合我心意。澳门经济要发展,必然离不开对外贸易,万事金银为本;大力鼓励对外贸易,第一步就是要与东亚各国搞好关系,建立稳定互惠的贸易网。而且这些日子与李华梅,俞龙戚虎刘豹,还有邓子龙广东十虎这些官方的民间的代表人物都一一接触,探讨东南沿海倭患严重的根本原因。对倭患的认识也深刻了一层。心里自然有了想法。
十四世纪初的日本人就像现在地中国人记恨于日本侵华战争一样,一直记恨于元帝国自建国初以来地三十多年间持续多次派兵进攻日本。
元帝忽必烈在灭亡金国,讨伐南宋,征服高丽后,统一世界的心绪大开。听人说日本列岛是富饶之地,遂派水师攻日,最后一次是在一二八一年,大将范文虎,率兵十万,由对马海渡海进攻日本。因渡海时遭遇风暴而无功惨败返回。虽然元军屡次进攻日本都由于大海隔绝,部分登陆的元兵虽勇猛,但后继部队跟不上和后勤供应不上而失败,但确给日本也造成了不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由此引起中日两国在此后的五十多年互不往来,直到元朝灭亡,大明朝兴起。
朱元璋登基的第二年就派山东莱州府同知赵秩带着大明朝封赐玺书,欲与日本重修关系。
日本实力最大的足利义满源良怀接受了大明皇帝的封赐玺书,在通商利益的引诱下。在明朝军事实力的威慑下做出选择。主动向大明皇帝上表,请求两国修好和建立朝贡通商关系。
朝贡进行了一百五十四年。第一次倭乱起。
起因是日本方面几个贡使争相贿赂明朝市舶司官员,失宠地一方借着招待宴会的座次问题向自已的同胞发作了起来,双方打了起来。后来追杀同胞到大城绍兴不得入。心怀愤恨的倭寇回途开始报复中国人,驻浙明兵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执指挥袁涟,百户刘恩,胡源,先后被杀,首次倭乱就此开始。
从第一次倭乱来看。中国大明政府的腐败和愚昧的外事政策是引起倭乱的起因,我们一些当政的中国人不像外邦之人,擅长利用别人内部地矛盾,使自已获得最大利益,反过来,为了个人一点点的利益,不顾甚至出卖国家利益,把别人内部矛盾引向自已的国家,这就是一个典范。
这样就把本来是日本贡使的内部之争演变成了日本贡使与中国大明当局之争。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本来还是可以挽回地,可大明市舶司的官员们为了推卸责任,不向上禀报真实情况,使大明政府当局愚蠢地认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撒销了市舶司,并禁止对日通商。这对已兴起的中日商贸来说,不谛是当头一棒。那些收到倭人货物还没付款的中国商人很高兴,这一下可不用付款了。而许多交了货还没拿到钱的倭人则傻了眼。同时日本国内为出口大明的货物和已装船在海路途中的货物也有不少。而禁商通告一出,这一切都成非法行为,政府不预保护,许多中国商人向日出口的货物也一下子成了非法走私出境。这项政策给中日两国地商人都带来极大的损失。
朝贡是你皇家官方的事,你既使不做,只是你一家的事,可民间通商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岂是能禁得了的。
大明朝政府当时罢市舶发布的通告是以国家利益受到损失,社会的稳定受到威胁为由,唱的也是爱国为民的口号,其实这漂亮的口号后掩盖着的是腐败和外交无能和出台政策没有前瞻远见。这‘利益’和‘稳定’漂亮口号的实质是把国家推入不稳定之中,把人民推入祸害之下。
“市舶既罢,日本海商往来自如,法禁无所施”。这样禁的结果实质上是政府放弃了管理,地方豪绅势力乘虚而入。
当时有人记录了这一事件;“国初设官市舶,正以通华夷之情,行者获倍之利,居者得牙侩之息,故常相安。后因禁绝海市,遂使豪势得专其利”。当时的沿海居民和日商大多不顾禁海通商的禁令,干起了走私行当。
倭乱起,实因明朝施政不当之故,强行禁止民间通商利益所趋,是为不智。
其二,没有诚信的经商手法再给倭患添油加薪。
当明政府放弃市舶管理后,民间自行走私经商陷入了无序之中。一些玩得大的中国商人做的都是拖欠货款,找借口不付款,玩的是不付款又不退货的大把戏。他们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直拖到你服了,拖不起也熬不住不想要自已的货了,这样你地货整个都作为利润装进了他地腰包。这种把戏又玩到了到中国来做外贸生意的日本倭人身上。这样被拖欠货款的日本倭人因行为属于走私而无官方通关及居住许可,只好住在沿海各岛上,等待索要货款。而中国的许多欠款奸商等倭人来讨货款就避了出去,让倭人们多次空跑。而卖给从商的明朝地方官员的货物也是同样下场。
在来华通商的日本商人中,不乏实力雄厚的富豪大户,但也有不少在国内生计艰辛赊货来华的普通商人,还有多家集资的大户,还有是不惜风险借贷购货来华地冒险家。因为海上时有海盗出没。故这些人都在货船上带有兵器防身,他们一般都是把货在华卖掉,再从中国购一些日本市场上紧缺的中国货带回在日本市场卖给日本老百姓,以获得利润。一旦货物被骗,或货物被收而货款要不回来,这经商的资金链条就断了,也无法回国归还赊帐和借款。而长期居住海岛上等待中国商人还款时也还要吃要喝,等无吃无喝了。出路只有一条,与那些欠债的中国经商官家和奸商们拼命。
“自罢市舶后,辄主商家,商率为奸。利负其债,多者万金,少不下数千。索急,则避去,已而主贵官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