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少帅-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至少够刚直、够磊落!是你的,那就该是你的,不要听见有人说它不是你的,你自己就不去争取了。朕虽然乐见重山后继之人彬彬有礼,但却仍然更喜欢那个敢作敢当、不惧人言的小云铮。”
嗯哼?这话话里有话啊。“是你的,那就该是你的,不要听见有人说它不是你的,你自己就不去争取了。”这话只怕不是随便说说吧,一定是指现在自己脑袋上那个还没戴稳得探花帽子,他这是叫自己别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只管拿到手,然后戴稳了。
万昌天子这话一出,坐在下边的太子面色一变,不过总算没傻到说话插嘴。顾家家主顾恒眼珠微微一动,看了云铮一眼,然后便垂下眼帘,彷佛什么都没生一般。
沈城老爷子站在大殿左边文臣之,从云铮进来到现在,他就没睁开眼睛看上云铮一眼,包括万昌天子说出这样简直就是明示而不是暗示的话来,他的神态都没有丝毫变化,眼帘搭着,就跟睡着了一般。
云铮心里道:这老丞相就是牛气,皇帝老大在说话呢,你丫居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在下面打瞌睡?
“皇上教诲,臣敢不遵从?不过,臣虽然说话客气了一些,但脾气其实是没有变的,该是臣的,除非皇上不给,否则……那就一定是臣的。”
分割线
第92章 云铮上殿(下)
云铮的话一出口,朝臣中顿时起了些许骚动。虽然不大,还没展到交头接耳的地步,但却有不少人都下意识的有了些动作,转头也好,捏须也罢,多少有些表现。唯有内阁七位阁老外加云铮的亲叔叔云岱八个人没有动作。
内阁七巨头分别是:左丞相沈城、右丞相顾恒、中书令秦霆、侍中杜凡、礼部尚书张彦玉、工部尚书方谦然、户部尚书余众乐。这也是大魏朝所独有的七人内阁“四加三”的组成惯例。所谓“四加三”,便是四大文臣家族各出一个,寒门官员占另外三个名额。但是因为实际上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四大文臣加都把最重要的左右相与中书门下两省的长官占据,故而另外三个寒门官员通常都是六部长官,在决策上比较受限。当名门与寒门对抗的时候,寒门是显而易见的处在劣势的,只有当名门内部出现分歧的时候,寒门官员的地位才显得重要起来。
四个世家名门的阁老从小就在家里长辈们的熏陶下熟悉官场的一切套路,现在又亲身经历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早已经喜怒不形于色;而寒门三大巨头既然能从那么多的官员中脱颖而出,自然也都不是易与之辈,城府深着呢。
另外一个面色丝毫不变的,是户部右侍郎云岱云远山,他是云岚同父同母的嫡亲弟弟,也就是云铮的亲叔叔。虽然云铮十岁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燕京,每年在京师的时间不会过三个月,但这并不妨碍云岱对自己侄儿性格的了解。在他看来,以云铮的脾气,说出这样的话完全不值得惊讶。
惊讶的是那些正三品以下的京官们。按理说,京官们的消息还是比较灵通的,毕竟京官的人际脉络是全国上下最复杂的,这些个在洛阳钻研了半辈子的京官谁没有几个消息来路?不过他们对四家边镇却是了解有限,因为朝廷对这方面的严格大家都知道,所以这些级别还不够高的京官们是不敢有事没事去打听边镇世子的消息的。至于正三品以上的京官,他们已经足够接触到真正的帝国高层,所以皇宫内的很多事情他们都是知道,云铮这个小刺头的脾气早已经被他们所了解了,不过,他们除了感慨皇帝果然对云家够好还能说什么呢?
正三品下的官员们惊讶与否,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封建帝国是最明显的寡头政治,只有皇帝与大贵族们的态度才是这个国家的态度。七巨头不惊讶,皇帝还一脸赞赏的样子,这就已经决定了云铮这句话虽然颇有些狂妄却不会遭到什么打击的结果。
“好!这就好。”万昌天子似乎对云铮的态度很是满意,点点头,并不指定云铮站班的位置,却向沈城问道:“沈老爱卿,昨个的那条消息,现在京里只怕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吧?”
沈城睁开眼,微微躬身道:“八百里军情急报入京,城中百姓的确有些猜测,不过也算不得沸沸扬扬,毕竟自圣上亲政以来,我大魏风调雨顺、国富民强,无论对辽国还是西夏的战事都未有过败绩,百姓虽然有些惊异,但大多不觉得会有什么大事。”
“哦?呵呵,百姓们就算对我大魏有信心,不过各种说法怕也还是不会少,众卿家只怕也还有许多不清楚事情始末的,现在把事儿说开了,大伙议议,看该怎么办。”他用手指虚点了一下兵部尚书曹睿:“曹爱卿,你是兵部尚书,你来说吧。”
曹睿,字子聪。开封官宦世家出身,隆盛九年进士,历任扬州县令、扬州知府、浙江按察使、兵部左侍郎、直到兵部尚书,其资历是十分足够的。曹睿五十来岁,国字脸,卧蚕眉,眼如寒星,唇若刀削,只看一眼就能让人觉得他正气凛然,可谓卖相极好。
“臣遵旨。”曹睿出列行了一礼道:“昨日申时,周国公八百里加急军报送至兵部,言其防区夏州遭到辽军主力约二十万大军突然袭击,是时夏州城内正值居民械斗,是故城防薄弱,被辽军突袭成功,夏州陷落。”
“什么……夏州这么快就沦陷了?”有人惊讶起来。
“当时就易手了?”有些人似乎不敢相信。
……
“肃静!”万昌天子低喝了一声:“一个夏州而已,慌什么?……曹睿,继续说。”
“是,圣上。周国公的意思是,按我大魏朝的祖制,‘宁失金山万座,不丢国土一寸’,夏州眼下已是我大魏之地,如此被辽人占据,绝不可忍。故周国公请旨抗击辽军。”
这一说法众臣倒是都不惊奇,被人扇了一耳光,哪有不扇回去的道理?当咱们大魏朝是软柿子么?这请旨不过是理所当然之事。
当然皇帝并不会只看到请旨这么一点事,万昌天子不置可否地问了一句:“他还说了什么?一并说出来吧。”
曹睿道:“周国公说,关中卫、庆州卫、秦州卫眼下都是缺兵少甲,战力低下……另外西北防区纵然有决死一战之心,奈何粮草匮乏,调用不便。是故,周国公附上所需物资清单如下:钢刀四万把,细鳞甲一万套……”洋洋洒洒念了一长串。
万昌天子越听到后面脸色越冷,到末了看了看群臣,哼了一声:“众卿家如何看啊?”
众人一看皇帝脸色,就知道他是很不痛快的了,自然也就没人愿意说好,不过要他们说不好也不是个容易事,周家的实力也是摆在那里的,再者最近京里官场传言周家和太子已经走到一起了,自己要是现在站出来给周家拖后腿,谁知道太子会不会记恨呢?
于是朝会顿时安静了下来。
云铮皱了皱眉,他一个人傻不啦叽站在中间,感觉很是古怪。
“怎么,都没个看法不成?”万昌天子冷然笑了笑:“张彦玉,你说说。”
分割线
第93章 朝堂(上)
张彦玉当然是老资历了,不过万昌天子第一个点他说话却有些值得商榷,为什么呢?不是因为他前头还有四个名门阁老——按照阁老们的习惯,通常都要等底下的虾兵蟹将们说的差不多了才会做出“总结”的——而是因为他是礼部尚书,而礼部跟这次周晔找皇帝要钱要粮要兵甲的事,几乎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边的。
然而万昌偏偏就问了,这就有些玩味了。
要知道,这朝堂之上名堂可是很多的,皇帝既然如此不寻常理的问,那就一定是表明了什么态度,至于具体是什么态度,就要靠朝臣们自个琢磨了。
张彦玉虽是阁老宠臣,可阁老宠臣依旧是朝臣,更何况他还是寒门出身,更加怠慢不得,所以他也要仔细揣测一下圣意。
万昌天子肯定是不乐意给周晔钱粮兵甲的,这一点不用多想。但是依大魏朝的惯例和眼下的情况,一点不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是该给多少了。依周晔的清单报表来看,撇开粮草不算,大魏朝眼下的几个大仓里还不缺这个,但光是那些兵甲折合银钱就高达六百万贯甚至八百万贯,这是什么概念呢?几乎就等于大魏朝全年财政收入的十三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左右!
周晔还真敢说!
张彦玉心头一跳,难怪户部尚书余众乐脸色青,一点也没有“众乐”的意思,换了别人来做这户部尚书,听见一个本来就不大服管的人开口就找自己要拿这么大一笔钱,只怕脸色比他还难看。
“齐奏陛下,老臣以为,辽军无故犯境,侵入我大魏领土,掠杀我大魏子民,此禽兽之行径也!我大魏军民当奋起反击,勇于效死,将辽人赶回漠北!因此周国公需要钱粮兵甲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朝廷自然可以理解。只不过……”他语气从高昂转为平和,缓缓地道:“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这黄河清淤要钱、两湖两广两江等地兴建学馆要钱、昌陵的修建也到了正要花大钱的时候……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朝廷一时只怕也拿不出这么多物资,总而言之,老臣以为,周国公要求的钱粮兵甲,朝廷当给,但需要给多少,能给多少,却还得计议一番才是。”
“唔,张老爱卿这话倒是老成谋国之言,很是在理啊……众卿家以为如何?”万昌天子多云转晴,微笑着问道。
你个皇帝都说有理了,咱们再有意见岂不是有讨打的嫌疑?群臣心中腹诽道。
万昌早料到这话不会有人搭腔,自顾自地看了余众乐一眼,道:“余众乐,你是户部尚书,户部的钱粮如何你最清楚,你,粮草军饷这些,给多少为好?”不等余众乐答话,又问工部尚书方谦然:“方谦然,你们工部仓库里还有多少兵甲的库存,除开关东三十六卫京军所需要的备用器械之外,还剩多少可以调用的?”
余众乐和方谦然对视一眼,还是由先被问到的余众乐奏道:“启奏圣上,国库四大仓所储备之粮食倒是足够支用,不过这其中也要为来年预留一些,这样一来,大概能够为周国公提供他所要求的三到四层。至于军饷……”余众乐心思急转,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原本国库的盈余倒是能给周国公凑足他所需要的七八成,不过前些日子东北也动了刀兵,云国公那边的清单报表虽然还没到,但随着战争越拖越久,也是一定会向朝廷求援的,这一点朝廷不得不事先考虑;再有就是,两广的江国公已经来两次奏报,说是眼下南洋海路贸易日盛,以至于海盗猖獗,使南洋水师疲于应付,江国公提请圣上准许扩大水师规模并向朝廷申请大笔造舰费用……”
万昌天子听见这么多要钱的地方,非但不怒,反而微笑得越欣慰了,摆手道:“好了好了,这些难处朕都知道了。你且说说,到底能提供给周晔多少军饷?”
“是,陛下。依臣初步估计,国库大概能凑出二十万贯作为朝廷给周国公增拨的军饷,请圣上明鉴。”
“哦?这么少?”万昌天子一脸为难:“这怎么能行呢,辽人都已经打过来了,这点军饷怎么够用?”还不等余众乐口称“臣罪该万死”,万昌天子已经很是“果决”的拍了板,一脸严肃,毅然道:“朕不管户部有多少难处,一定要抽出三十万贯给周晔送去……若是实在不够,二十五万贯也好嘛!剩下的五万贯就由朕的内库拨给他好了!就这样了,不得再推搪!”
余众乐心里笑开了花,心说我还打算给周晔凑个五六十万,结果皇上一句话下来就给省了一半去!哈哈,皇上果然圣明啊!
“臣遵旨,臣一定竭心尽力,尽快凑足三十万贯,为西北前线送去,请皇上放心。”余众乐心里虽然开心不已,面上却是一副极其为难却又咬牙应下的表情。
“嗯,很好。方谦然,你们工部的情况呢?”
方谦然是个四十出头的高瘦男子,他闻言趋前两步,回礼道:“回皇上话,工部所库存之兵甲,都是早已定下了去向的。不说是四大边镇,便是关东三十六卫京军需要,也得提前一年由圣上经内阁下明旨,然后工部再行督造,次年方能准备妥当。周国公之所需又量大如斯,工部实难调出。”
云铮一听方谦然的话,心头暗赞,这姓方的老兄倒是牛逼得很,就这么直挺挺地说老子这里没有,你爱咋咋滴。他倒真不怕周晔在长安那边骂娘?
万昌天子虽然也不爱给周晔送装备,可是毕竟中央朝廷给边镇以兵甲,边镇为朝廷作战,乃是大魏朝的祖制,是乱不得的。所以他听了方谦然的话,也不禁皱了皱眉头:“就一点法子都没有了吗?”
方谦然眉脚一挑,沉吟了一下,斟酌道:“倒也不是完全没法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