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429章

隋末逐鹿记-第429章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降!
    是的,郑心里面打着投降的主意。
    只是,他的亲眷现在作为人质被软禁在洛阳地皇城之内。自己若是投降,亲眷的性命也就不保了。
    不过。最关键地是他名义上是偃师的城守,统率军队的则是王世充的一个亲信将领,他手底下并没有多少人,大部分兵力都掌握在那个将领手上,那人对王世充忠心耿耿。决计不会投降。在夏军围城时,他已经对郑说过。誓于偃师城共存亡。
    当然,在对方表态的时候,郑也发下了誓言,说是要报答太子王玄应的知遇之恩,一定会守住偃师,等候王师西返。
    就在郑在战和降之间犹豫不定的时候,夏军围城的当天晚上,他的府邸来了一个客人。
    那客人名叫孙周,乃是偃师城内三江行商社的掌柜,当初,郑为瓦岗大将镇守偃师时和这个人有一些交情,三江行在河北有分行,经常从河北进一些稀奇古怪地玩意,当然,郑对那些奇淫之物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孙周从河北带回来的书籍和纸张,书籍是一些经史之类的书籍,纸张则是郑从未见过的如雪一样白的纸张,在这个时代,由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落后,书籍和纸张昂贵异常,正因如此,文化才是一门昂贵地学问,那些有钱有势的世家大族才能掌握文化,学习知识,正因为他们掌握着话语权,因此,不管哪一个人当皇帝,都不能摆脱世家门阀地支持,他们乃是政权的根基。
    不过,由于高畅的出现,在河北,官办的造纸坊和印刷社越来越多,有了先进的技术支持,纸张和书籍地价钱越来越便宜,因此,文化知识不再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了,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地确是有据可查啊!
    不过,由于战乱的原因,河北出产地书籍和纸张进入河南之后,仍然保持着昂贵的价格,并且,不容易得到,因此,郑才会和孙周这个商人成为朋友,无非是想从他那里得到河北出产的纸张和书籍而已!
    这次,孙周趁着夜色深沉时候才来拜访,郑原以为孙周是因为害怕打仗,所以才能乞求自己打开城门让他一家老小出城避乱,夏军只有一万人,偃师也不是太小的城池,只靠这一万人是不可能将偃师围得水泄不通的,因此,夏军只在西面扎下大营,并没有将四个门都围起来,百姓要想出城还是可以的,只不过,现在已经是作战状态,没有城守和负责将领的号牌,不允许百姓随意进出,他们害怕其中混有夏军的奸细。
    因为以往有些交情,郑正准备网开一面,给孙周一个号牌,明日让他带着家小出城,要知道,一旦夏军开始攻城,要想再进出偃师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不想,孙周见到郑之后却并未向他提出这个请求,相反,他倒是问郑有何打算,郑自然是出言搪塞,没有自己内心真正的打算暴露出来。
    他一方面在疑惑对方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一方面顾左右而言他。
    孙周是生意场上的人,自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不过,毕竟他这次前来拜见郑带着某种目的,要耗时间,他可好不过郑,因此,他只好开门见山,表露了自己的来意。
    不错,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孙周乃是夏国敌情司安排在偃师的探子,负责收集郑军的情报,这次前来拜见郑,就是要策反郑。
    对郑这个人,孙周还是有些了解的,他不是那种可以为某个人牺牲自己性命的人物,在这个人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才是最为重要的。
    就像当初,李密对他异常看重,把他当作谋主,比起另一个谋士祖君彦来,李密无疑更加器重他,然而,偃师城破之后,祖君彦可以为李密杀身成仁,郑呢?王世充还没有把屠刀举起,他就开口请降了。
    因此,孙周对这次劝降郑还是有几分把握的,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就算不成功,他也不担心郑会杀了自己,毕竟,郑是个聪明人,与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的道理还是明白的,他还是会给他自己留一条后路。
    果然,郑先是假意怒骂孙周,见孙周不吃他那一套,立刻改变了脸色。
    军队虽然掌握那个王世充的亲信手中,不过作为城守的郑偷偷打开一道城门放夏军进城还是能够办到的,只是,郑担心自己这样做,洛阳的亲眷将会受到屠杀,虽然,自己的性命重要,然而,有可能的话他还是不愿意看见那样的事情发生。
    孙周很快给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郑仍然可以打开城门将夏军放进城,但是,在向外的宣传中,却说郑奋勇抵抗,被夏军所杀,日后,等打下洛阳,救出他的亲族之后,他可以再恢复自己的身份。
    对孙周的建议,郑深以为然,决定依计行事。
    于是,第二日深夜,孙周在郑的帮助下,打开了偃师的北城门,事先早就有所准备的夏军从北城鱼贯而入,次日,偃师的城头升起了夏国的大旗。
    至此,王世充被夏军东西夹击,困在了荥阳,荥阳与东都的联系被夏军彻底截断了!
    第四集 第一百二十一章 裴元庆降夏
     更新时间:2008…12…2 15:04:12 本章字数:3422
    子夜时分,万籁俱寂。
    夜色笼罩大地,封丘城的城楼上,每间隔十多米就竖着一根火把,夜风徐徐吹拂,火光跳跃着,忽明忽暗,在墙垛旁护卫着火把以免夜风将火光吹灭的士兵弯着腰,双手环抱长枪,他们的影子在火光中跳跃,忽长忽短。
    守夜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为了防止城外敌军的夜袭,负责望的士兵们应该抖擞精神,全神贯注,观察城下的情况才是,然而,实际上,城头上的这些负责警戒的士兵并没有这样做。
    有的背靠墙垛坐在地上,睁着一双无神的眼睛木然地望着前方,不知在寻思些什么;有的两三人聚在一起,在小声地扯着闲话,打发时光;还有些人更为过分,他们背靠着墙垛,依在火把前,扯着鼻酣,进入了梦乡。
    有巡夜的军官经过,他们目睹了这一切,却没有做出必要的反应,了不起是走到打瞌睡的士兵身旁,用脚将那些家伙踢醒,小声地咒骂两句,随后就径自离去了。
    待那些军官离开后,士兵们又恢复如常,聊天的继续聊天,出神的继续出神,打瞌睡的继续打瞌睡!
    今日下午,在封丘城外,本方的统帅裴元庆和敌酋高畅进行了单骑斗将,结果在PK中,高畅完胜本方统帅,并且,战胜之后,对本方主将饶而不杀,那一幕直到现在还在全军将士的心中历历在目,一向骁勇善战,可以说是在斗将中战无不胜的本方主帅竟然在单挑中被敌酋击败,这对于守军的士气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打击,这也是城头上的这些将士如此疏懒的主要原因。
    是的,明眼人都知道,封丘城是保不住了!
    这时。军中又有了传言,说是夏军已经打下了偃师,占据了洛口,夺取了虎牢。另一只夏军则占据了封丘西面地酸枣,阳武。截断了荥阳和封丘的联系,甚而至,还有传言说东都现在已经被夏军攻占了!
    不管那些传言说些什么,都表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封丘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再也不会有援军前来了,他们已经被自家皇上放弃了。
    传言在军中迅速蔓延开来,却没有将领站出来制止传言的传播,封丘城内的裴家军军心地散漫程度可见一斑,在这些传言的影响下。要让底下地士兵们振奋精神,奋勇杀敌,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可以说,明日夏军只要一攻城,封丘就会陷落。
    不过,看样子。夏军应该没有攻城的打算,不然在今日下午的斗将时。高畅大可以将裴元庆杀了,那时,封丘群龙无首,更是容易攻陷。
    果不其然,入夜的时候。又有了新的传言。说是夏军已经派出使者进城了,他们是来招降的。现在正在帅帐和裴将军谈判,看样子,双方很有可能达成和平协议。
    投降,也就是不用打仗了,不打仗,也就是不用死人了,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他们能够活下去,这已经非常不错了,处在这个乱世,作为手中拿刀的人,多活一天算一天吧!
    传言并非空穴来风,的确,在傍晚时分,高畅派了使者进入了封丘,想要劝降裴元庆,那个使者是裴元庆的老熟人,他们都在瓦岗军中效力过,算是曾经地同袍。
    是的,有的人应该已经猜出那个使者的名字了,他就是魏征,魏玄成。
    在瓦岗的时候,裴仁基是独领一军的统帅,不过,裴元庆是李密内军骠骑的统领之一,当时,魏征是李密地幕僚,因此,两人见面的时间不少,偶尔,大家伙还聚在一起饮酒作乐,魏征虽然是文士,性情沉稳,但是也有疏狂地一面,他和瓦岗军中的几员大将关系都比较好,和裴元庆也不例外。
    高畅想要收降裴元庆,明眼人都知道,就像当初帮助李唐说服徐世绩降唐一样,魏征自告奋勇,向高畅进言,说是愿意进入封丘说服裴元庆投降。
    进入封丘之后,魏征很快被裴元庆的亲信心腹带进了他的帅帐。
    这个时候,裴元庆已经从因为下午战败故而自怨自艾的情绪中解脱了出来,失败地确可耻,但是他输得心服口服,他承认高畅地武艺的确是在自己之上,技不如人,徒之奈何,不过,他感到意外地是,高畅居然放了他一马,没有杀他,也没有用两人交手前的赌约来让他投降,这让他有些想不通,也许,这就是对方能够成为统兵数十万,占地千里的豪强,而自己只能是一员攻城拔寨的勇将的原因吧?
    对于魏征的来意,裴元庆非常清楚,无非是想说服他投降。
    投降,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裴元庆早就不愿意为王世充卖命了,虽然,王世充将他的侄女嫁给了裴元庆,不过,裴元庆却并不会为此而受宠若惊,政治婚姻而已,王世充若是想要铲除裴家父子,是不会对他那个侄女有所顾忌的。
    能够为打败自己的强者效命,总比为王世充那个老巫婆卖命为好,只是,裴元庆还是对投降有一些顾忌。
    因此,见到魏征之后,他并没有让魏征提起招降的话题,而是用酒宴来招待魏征,在席间,屡次提到当初瓦岗时的旧事,缅怀一下密公,再说说降了李唐的程知节和秦叔宝,当初,程知节曾经在战场上救了裴元庆一命,对此裴元庆一直记在心里,若是以后两人各为其主,在沙场上厮杀起来,真不知该如何自处。
    两人东拉西扯半天,不过,最后总要说到正题上来。
    魏征找了个机会,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裴元庆皱了皱眉头,半晌没有说话。
    魏征见状,忙从天下大势,夏郑两家的实力对比,高畅和王世充两人的能力对比,目前河南战事的发展情况,充分地表述了夏军必胜,郑军必败的理由,现在王世充率领主力大军被困在荥阳,东西两个方向都有夏军,已经首尾不能相顾,败亡只是迟早的事情,荥阳城虽然城高墙厚,但是,它再是坚固,也比不过东都洛阳,荥阳的粮食储备也不多,十几万郑军的粮草供应全部依赖于西面的洛口仓,现在,夏军的主力已经进逼洛口了,一旦洛口失陷,王世充就必败无疑,这个时候,若是还为他效忠,难道不是一个很蠢的选择吗?
    魏征之所以主动请缨,想要说服裴元庆降夏,有着他自己的盘算。
    现在,高畅的河北集团势力强大,并且处在上升期,极有可能夺取天下,因此,魏征决定一心一意辅助高畅,建立不世的功业。
    由于夏国的政权乃是高畅一手一脚打造而成,因此,要想在夏国身居高位,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最起码,只要你有能力,能够建立大功,那么,你就不愁不会上位。当然,在夏国朝堂上,派系斗争还是有的。
    一派是最初跟随高畅起事的老兄弟,这些人中以幽燕总督管小楼为代表;一派则是原来归属窦建德的势力,这伙人以高雅贤为代表;再有一路则是民政方面的人,他们以清河崔无伤为代表,背后站立着河北的世家大族;还有一派就是当初北平总管罗艺的旧部,以薛家兄弟为代表,这一派的实力要小一些;现在,高畅收降了许多瓦岗旧部,魏征准备把这些人联在一起,然后为他们这个小集团争取利益,这个集团中有徐世绩,罗士信,还有他魏征,若是裴元庆能够加入进来,那就更好了。
    裴元庆并不是认为魏征的推算有错才拒绝投降的,他只是担心若是自己投降,现在在荥阳的父亲裴仁基恐怕就要被王世充斩首了,他裴元庆不想做这不孝之举。
    听了裴元庆这番话后,魏征笑了。
    魏征说,夏王对此已经有所计算了,就算裴元庆投降,夏王也不会向天下大肆宣扬,他会竭力封锁这个消息,使东都的王世充暂时不会对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