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旗楊-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壕冀胫螅欧⒍セ鳎呛壕驼娴氖墙胨赖亓恕
杨奇和汉军汇合后,立即指挥着汉军向外离开,只是现在汉军自然是不能向东去,只能是向西而去,杨奇开始带着鲜卑军对在草原上兜圈子。只是自从鲜卑人追到谷中之后,杨奇他们就开始屡次遇到阻碍,杨奇自然明白,这一次鲜卑人是真的要把他们留下。想来之前杨奇他们穿过中部鲜卑进入弹汗山境内,就已经让他们的主子大发雷霆了,现在如果再让他们安然无恙的离开,有些人的脑袋肯定是不保了。
为了自己吃饭的家伙,鲜卑人是拼命了。铺天盖地的鲜卑骑兵从后面和左右了两侧追了上来。汉军的战马毕竟是经过了长途跋涉,马力已经比不得鲜卑人养精蓄锐。
“右面”看着两侧合围上来的上来的鲜卑骑兵,杨奇冷然道。
汉骑在草原上划过一个弧度,向着鲜卑军队的右面冲去。上千人犹如一支利剑一般,狠狠的插进了鲜卑军队的侧面。仅仅是前锋的轻微碰触就造成了汉军和鲜卑之间的一阵人仰马翻。
汉军一个士卒刚刚砍杀了一个鲜卑骑士,就在侧面和一个鲜卑骑士狠狠的撞在了一起,战马的悲鸣声中,两匹战马纷纷倒下,在如此的高速下,马上的骑士也不可避免的随着战马倒下。周围百步俱是快速奔驰的战马,在这种情况下,从战马掉下的士卒,不论是汉军还是鲜卑人都只能是被踩成肉泥。马蹄践踏之处带起一丝丝的血肉。
杨奇因为身体的问题,并没有冲在第一线,而是在亲兵的簇拥下,在汉军的中部向着鲜卑骑兵撞去。紧紧是一瞬间的碰撞,战场上就布满了士卒和战马的尸体,成为阻碍骑兵前进的障碍。
杨奇拉紧缰绳,控制战马从一匹战马的尸体上跳过,战马四蹄落地之后,惯性造成的前倾,使得战马上的杨奇和慕容嫣然向前倾去。伴随着马蹄声的响起,战马向前冲去。杨奇坐直身体,握着缰绳的双手不停的颤抖。
一双温润如玉的手握住杨奇的双手,杨奇苦笑一声,松开双手任由那纤细的双手接过缰绳。杨奇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虚弱到这种地步,在战马越起的时候,杨奇想要稳住身体,双腿用力的时候,却感到身体一阵的无力。落地后的前倾,如果不是慕容嫣然从背后抱住杨奇,杨奇说不定就从战马上滚落了下去。这种情况,杨奇只在第一次学习骑马的时候经历过,之后杨奇再没有这种无力的感觉。
杨奇靠着背后的柔软之中,道:“你现在可以把我送去鲜卑那里,虽然我的人头不是很值钱,不过后面追着的那些人,现在最想要的就是恐怕这颗头颅。”
“你是我的。”银铃般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一种决断和坚持也从中传来。
杨奇听到这,一声低笑从杨奇的口中传出,随后变成了大笑。在遍地的“烽火”之中,一声长笑是那么的引人注目。所有的人都把目光对准了杨奇所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还能笑出来的,除了汉军的统领还有何人,杨奇那里自然成了鲜卑人重点关注的地方。
只是可惜,本来人数就不多的右翼,早就被汉军贯穿。就算是发现了杨奇的所在,想要追时也已经为时过晚。鲜卑人只能继续在后面吃沙子。
在奔出二十里之后,杨奇的战马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倒了下去。杨奇和慕容嫣然在地上滚成一团,杨奇抱着慕容嫣然坐起,看着还在不停抽搐的战马,眼中闪过一丝哀伤。载着杨奇和慕容嫣然二人不停的奔驰,即便是杨奇的战马不同于他人,也超脱不了普通战马的层次,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是战马通灵了。
杨奇走到战马之前,看着倒地后不停抽搐的坐骑,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双手抚摸着战马黑色的鬃毛。在战马渐渐平静后,左手闪电般的从腰间拔出刀来,向下插去,切断了战马的气管,杨奇的脸上渐满了鲜血。杨奇用沾满了鲜血的双手轻轻的合上了它的双眼,站起身来,看着满脸愕然的士卒,接过亲兵手中的战马,向前奔驰而去,反应过来的汉军纷纷跟上,草原上留下一个孤独的“身影”。
随后的几天内,汉军和鲜卑军队之间不停的交汇、战斗、纠缠、分离……草原到处喷洒着鲜卑和汉人的鲜血,两支信仰、信念、意志完全不同的军队在草原上的不停的碰撞着,留下一处处暗红的鲜血和冰冷的尸体。鲜卑军的血液不停的流洒,汉军的血液也不停的流洒,两者都是逐渐的消弱。总的来说,汉军因为指挥得当受到的损失要小的多,遇到鲜卑军队也都能很快的摆脱,两者总不能形成混战,因此汉军虽少,却和鲜卑人战成了平手,甚至上风。
第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
杨奇看着四周围上来的鲜卑人,心中轻叹一声。杨奇轻轻的抚摸着胯下战马的脖颈,安抚着不停喘息的战马。三天的追逐,最终还是被鲜卑人追了上来,汉军付出了大量的鲜血,结果却因为河水暴涨,以前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天意难测,世事如此,如斯奈何。战马也已经不行了,三天的时间,吃喝都在战马之上,战马也已经经受不住如此强度的行军和战斗了。如果战马还能够在坚持一些时间,就算是被围,也不是没有一线生机。
杨奇看着渐渐接近的鲜卑人,一丝恐惧突然爬上心头,前世要死的时候,杨奇笑了,因为那里没有留念,有的只是对爷爷的思念。虽然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不过一年的时间,但是亲情和家人这些已经失去的东西,却又重新拥有了一遍。虽然结局不是很好,但报仇也是人生的一种羁绊,有了羁绊,自然就想要活着,也就有了畏惧。
杨奇从胸中吐出一口闷气,虽然不想死,但现在实在看不出活下去的可能。脸上的表情渐渐的重新归于平静,虽然不能笑着面对,但也不能满脸的泪痕的离去,从爷爷处传下来的“革命精神”也不能丢失。
汉军中面对鲜卑人的到来,产生了一阵混乱,直面鲜卑人的士卒,随着鲜卑人的接近向后退了一些。杨奇他们这些将领自然也就突出了出来。杨奇见此眉头自然的皱了起来,气势这种东西很玄奥,但却又真实存在的东西。气势影响的有信心也就是胆气,只要是在军中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在战场上胆气为重,伶俐而无胆者,临敌必自利;有艺而无胆者,临敌忘其技;有力无胆者,临敌必怯。南宋岳飞说的一句话最为形象上的战场,拿的住枪,口中有唾,这些皆是胆气。
气势却能大幅度的影响胆气,这是不可否认,全军上下没有一点打仗的意识,胆气重又如何,还不是被敌军追的上天不不能下地不能。现在如果两军尚未接战,气势边一泻千里,那还打个什么。至于咸阳被围的时候,汉军虽然毫无士气,但是汉军那个时候有死气,被逼到绝境的人,一般会有两种反应,不是彻底崩溃,就是爆发出来。如果是一个人面对死亡,或许更多的就是崩溃了,但是成千上上万人的话,一个人想要崩溃却是有些困难,但只要一个人振奋了起来,就会造成汉军的彻底爆发。咸阳就是如此,在绝境之中丧失所有的气势之后,爆发出来的死志,让汉军顶住了鲜卑人的一次次进攻。
咸阳的时候,汉军还有着城墙可以依靠,现在汉军是直接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鲜卑骑兵。虽然现在的汉军已经不是咸阳城中的兵痞和新兵了,但是面对强势畏惧却是人的本能。只是这种本能却有可能断送了汉军上千人的性命。
杨奇身侧的胡锐和朱贵同样发现了周围的异样,二人脸色不禁的一变,在向杨奇告罪之后,就各自回去收拾局面。至于他们怎么样重新激起士卒的士气,那就不是杨奇要管的了。现在的局面已经不是提高士气就能够解决的,自从进入草原之后,面对万人的围攻,杨奇一直都是尽量避免这正面冲突。
因为杨奇知道,如果鲜卑人下定决心解决汉军,即便是汉军能够杀死四倍、或是五倍的敌人,这又能如何,最后还是避免不了败亡的局面。或许之前汉军杀个两三千人,鲜卑人自己就离开了。但是现在鲜卑人击杀杨奇他们决心,杨奇已经在数天的追逐领教过了,是真的不死不休。
正面决战,绝不是杨奇的希望。现在既然成了正面野战的局面,杨奇他们活命的机会,就已经不在自己手中了。虽然这种感觉很是糟糕,但是杨奇却不得不承认,杨奇他们能不能活命就要看汉军了。不是杨奇手下的部队,而是边军。杨奇在汉军和鲜卑军队追逐的时候,就已经有意识的向着边境靠近了,虽然现在已经可能离开了云中,杨奇也不清楚究竟是到了哪里。但是距离边境非常之近,则是一定的。因为两天前,杨奇曾亲眼看到汉军设在高山上烽火台。
在被鲜卑追上的时候,杨奇已经命人点燃了收集来的狼粪,黑色的狼烟,早就飘荡在杨奇他们的身后。只要边军能够派出援兵,那就一切好说。如果守将是一个胆小之人,隐忍不发,那就只能留在草原上和清风绿草为伴了。
杨奇在亲兵的护卫之下,作为先锋攻向鲜卑人。虽然身上的依然无力,但是现在汉军最需要的就是拖延时间,也就是要尽量避免和鲜卑骑兵形成混战。其他人的在战场上寻找战机和漏洞的能力,并不被杨奇看好,因此虽然身体不适,杨奇还是坚持冲在前方。不过在杨奇的前后左右,都被亲兵紧紧的护卫着。杨奇虽然自傲,但不自大,以他现在的身体,冲进鲜卑军队之中,只有被砍成肉酱的结果。现在的杨奇对他的生命的态度,已经不是前世那种无所谓的感觉了。杨奇现在对自己的生命可是珍惜非常,在自己的意愿没有完成之前,怎么能够死去?
汉军和鲜卑军就像是两条龙一般,在草原上不停的翻腾着,碰撞着。鲜卑军队一直想要把汉军包围起来,只是在杨奇指挥下的汉军就像是一条泥鳅。虽然小却滑不留手,在长龙的龙爪下一次又一次的逃开。
在如此高速的奔驰之中,弓箭已经失去了他的作用。在骑兵之间,弓箭抛射已经失去了他的作用,射出的弓箭在空中飞行的时候,被瞄准的骑兵已经冲过了箭矢落下的区域。这也是中原虽然各种科技制造出来的弓箭,在力量和射程上都是远远的超越草原上制造的弓箭,但就是因为这一点,使得汉军面对鲜卑人时,只能够选择平射。鲜卑人却能够在弩箭的射程外进行抛射,抛射的长度大约是平射的一点五倍至二倍之间,使得汉军步兵组成的阵势,只能在草原军队的攻击下进行防御。
这才是骑兵真正的作用,在步兵的攻击范围之外,不停的游走,向着步兵之内射出箭矢。至于那些直接冲阵,则是骑兵次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只要箭矢足够,一千骑兵能够拖死上万的步兵。骑兵之间的战争,弓箭基本上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作用,仅仅外围的骑兵能够射出一定的箭矢,形不成一定的规模,对骑兵的伤害实在有限,因此弓箭也不过就是略胜于无罢了。当然如果两只骑兵的速度能够保持一致,那就另说了,但打仗又不是表演,怎么可能出现这种对射的局面。
汉军和鲜卑人在草原上不停的追逐和碰撞。鲜卑人不停的想要把汉军圈起来,汉军在杨奇带领下,一次次的躲过危机,从鲜卑人的圈套中一次次的逃脱。
战马的呼吸越来越沉重,脚步也有些紊乱,杨奇明白战马已经到了极限。杨奇看着南方,心中有着一丝惆怅。
“作战吧!”一丝沉重感从杨奇的心头想着身体的四周扩散。
陈元默然的听着杨奇的命令,冷静的把杨奇的命令一道道的传递下去。听到杨奇的这一个命令,也是有些黯然。在号角声中,汉军的队形开始了变化,不再是那种便于行军的长蛇,而是犹如一个锥形一般分布在草原上。
鲜卑人同样静了下来,汉军的一切变化,都说明这支在草原上肆虐了将近一月之久,所到之处杀了逾万鲜卑人,放走了无数奴隶的军队,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拼死一击。鲜卑人同样默默的变化着阵型,对手虽然只有千人,但是以往的战绩让这里的每一个鲜卑人都不敢大意,安静的做着自己的准备。
正面对决一直是杨奇的忌讳,汉军虽然是精锐。但是军队当数量多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质变。十个人和四个人绝不仅仅是人数的差别,在战力上的差距是几何倍的。杨奇对自己的能力同样清楚,自己不是霸王项羽那种人物。虽然同样对战术敏锐无比,但是杨奇和当年纵横天下的霸王相差太大。霸王尚有一败,遑论杨奇。
一匹匹的战马被卸掉身上的马具,集中到汉军的前列。看着被集中起来的近千匹战马,杨奇一阵的心痛,这都是在草原上九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