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旗楊-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是统领千人的军侯,在这些普通士卒已经是了不得大官了。陈元更是深受世家大族的影响,对这种状况更是视而不见。
时间就在这种平静中渐渐流逝,自从杨奇醒来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吕布到来,后来听送菜的士卒才是知道,因为鲜卑人在关外踟蹰不前,吕布带兵前去了边关,因此也就没有时间来这里,不过在走之前到是吩咐了好好照顾杨奇他们。
杨奇为不能在见一次,这个在战场上犹如战神一般的男人而失望。也更加深了杨奇向他一样的想法,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躺下了,可不是杨奇喜欢的结果。
以后杨奇每天就是拿着一把长枪,杨奇已经放弃了长矛,那在战马上实在不容易运用,而且易折断,自然不如长枪好用,杨奇也不是没有想过像吕布一般用一杆方天画戟,不过因为杨奇现在的个子也不过是七尺三寸左右(大约也就是一米七多上一些),虽然已经是普通人的身高,方天画戟那种重兵器杨奇实在是掌握不了平衡。而且方天画戟使用困难,难学难精,如果没有名师指点杨奇恐怕是学不会,因此也就打消了念头。杨奇每天都是拿着长枪,练习着军中的一些枪法,都是最简单的动作,不过是刺、挑等组合起来的一种枪法,是士卒练枪时必然要学习的。杨奇在五原日复一日的练习着枪法和打熬力气。
第五十九章 董卓到达
在五原的日子,算是杨奇自从加入军队之后,少有的平静的日子。每天杨奇都是在跑步、打熬力气、练习枪法中度过的。就像重新回到了刚刚参军的那一段时间之中。
只是这种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四月二日,距杨奇加入军队已经三月有余。三月时间使得一个平凡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百战老兵。杨奇从参军之后,大小之战,从几十人的遭遇战,到上万人的攻城战、野战,也算是久经战阵了。世事之奇妙莫过于此。
今日杨奇仍在校场之中练习枪法,这一处校场在吕布带兵离开之后就闲置了下来,留下来的士卒除了一些勤务兵之外,剩下的一些每天巡查都还忙不过来,哪里有人还会来校场。因此在和留守的军官商议之后,杨奇他们就暂时借用了一段时间。
杨奇在校场之上挥舞着长枪,长枪在杨奇四周舞出一道道的枪影,把杨奇紧紧的包裹在中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杨奇的枪法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是有模有样了。
一名亲兵飞快的从外面跑到校场之中,刚刚进入校场之中,就大喊道:“大人,刺史大人的队伍已经到了城外十里,马上就要进城了。”
杨奇听到这些停下手中的长枪,扔给一旁的亲兵,道:“把所有人都叫起来,前去迎接刺史大人到来。”说完这些杨奇就大步的向着营房走去。
半刻钟之后杨奇已经换了一身衣服出现在关外。杨奇现在所在的地方有个有趣的名字——“满夷谷”,这里是五原郡抵御鲜卑的一个重要据点。这里是一个关卡,或者说是一个小小的城池,或者军事要塞。吕布平时就驻守这里,现在每天就是待在关墙之上,很少有下来的时候。或者就是领兵在草原之中,找一些鲜卑人的麻烦。
当杨奇来到的时候,城外已经站满了士卒,城中留下的士卒出了个别要给留守的士卒,基本上都是在城外。整整齐齐的两个方队,站在进城的道路两侧,杨奇到来之后就站到右侧的最前面。现在城外军职最大的也就是杨奇了,但因为是在别人的地方,杨奇也就稍稍退了一些,这算是官场中的习惯吧。杨奇一个小猎人如何会知道这些,还不是陈元在一旁指导着。想着这些习惯,杨奇的嘴角露出一丝讽刺的笑容。
半个时辰之后,大道上荡起了一片又一片的烟尘。烟尘之中隐隐的传来“哒哒”的马蹄声。在草原上的经历,让杨奇已经可以根据马蹄声判断出到来的人有多少。因此在听到马蹄声之后,杨奇的眉头皱了起来,按杨奇的判断不过就是五百匹而已。
虽然是在并州之内,但是鲜卑人刚刚退兵,这个时侯仅仅只有五百人护卫之下,就来到边关。实在是有些孟浪了。杨奇心中还有着一丝的佩服,杨奇现在已经是一个军人,军人自然不会喜欢那种动不动就护卫成群的上司。这种带着五百人,就来到边关的军人习气,让杨奇第一时间增加了好感。
五百匹战马如风一般的向着关墙奔驰而来。董卓依然还是那壮硕的样子,满脸的胡须如针一般的直立着,在一张丑脸之上,反而显得更加威武。骑马奔驰之间,依然是军人风风火火的样子。尚未来到关墙之时,豪迈的笑声首先传来。
来到关墙之前,董卓转身从战马上跳下,来到杨奇的身旁,一双“熊掌”狠狠的拍在杨奇的肩上,道:“怎么样,我可是听说你被鲜卑人打的起不来床,现在看起来不像,哈哈……”
杨奇忍者肩膀上疼痛,拱手道:“末将,见过刺史大人。多谢刺史大人挂念。”
“这些文绉绉的是谁教你的?”董卓脸上一寒道。
杨奇见此身上突然感到一股沉重的压力,背后立即是出了一层薄汗。董卓见杨奇的样子,哈哈笑道:“好了,以后记住就行了。来我给你介绍一人。”
杨奇早就看到了在董卓的背后一人,身着墨黑色的战甲,挺拔的身姿,脸庞如玉,一双剑眉只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气质。最让杨奇在意的就是在他的四周,那飘荡的战意。杨奇站在的身旁,就感到一股战意向着他压来。如果不是知道眼前之人不是敌人,杨奇就有可能拔枪出手了。
杨奇已经隐隐的猜到了来人是何人,这种毫不掩饰的战意,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的战意。在杨奇见到的人中,只有一人有着,也只有一人配有。那就是吕布,草原上救了杨奇的吕布。草原上因为杨奇当时失血过多,并没有仔细的看过吕布的相貌,但凭借着气质,杨奇依然可以认出他来。
董卓之后的介绍更是证实了杨奇的猜想。“来,这是吕布吕奉先,草原上救你的就是此人。吕布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都不敢相信,来来,你们认识认识……”董卓确实不敢相信,但还是李儒说杨奇必不在吕布之下,当时董卓虽然提拔了杨奇,但却对此不以为然。吕布的能力董卓早就见识过了,董卓是绝不相信世上还有人能够做到他一样,除了当年的西楚霸王。
因此董卓让杨奇进入草原,倒不如说是一种测试。如果杨奇能够从草原之中活着回来,杨奇就算是真正的进入董卓的眼中。只是杨奇所做却是完全超出了董卓的想象,在草原之上纵横近千里,最远处甚至就能看到弹汗山的山顶了。当最后在听到从五原传来的消息之后,董卓先是一愣,而后是大笑,笑声长久不绝。
虽然杨奇的武力或许比不上吕布,吕布虽然不是不通兵法,但是他的个人实力实在是太强了,强到董卓都不不承认,世上无人能敌。因此战场之上,吕布凭借着他过人的实力,就能解决一切,一些计谋吕布根本就不屑于运用。吕布就像汉高祖时的樊哙,是一员猛将,战场之上真正无敌的猛将。
相比之下,杨奇武力虽然不如吕布,但在董卓的眼中,杨奇让他想起了一人,汉武帝时的霍去病。同样的年幼,一人远击匈奴八百里,一人纵横鲜卑千里。同样的惊采绝艳,让董卓有些不敢相信。杨奇在鲜卑的所作所为,让杨奇在董卓心中的地位一时间就上升到了和吕布平齐的位置。至于杨奇的武功,确实是杨奇的一个软肋。如果现在让杨奇和吕布带兵对战,十有八九杨奇只有败亡一途。吕布就算是孤身一人,就能冲进军队之中,袭杀杨奇。但当一个人有一个优点之后,各种不足,很容易就会被人给宽恕。而且杨奇主要是没有名师的指点,只要日后,对杨奇多加指导,就算不能胜过吕布,但保的性命还是无碍的。
这也是董卓到来后,对杨奇如此热情的原因。当时董卓在接到杨奇被吕布在五原被救下之后,欣喜的对李儒道:“我文有贤胥,武有吕布,杨奇,何愁功业不成。”可见杨奇在董卓心中的地位。这才有着现在的一幕。
杨奇看着面前的吕布,首先道:“多谢都尉救命之恩,日后旦有差遣,杨奇定无不从。”
吕布看着深深拜下的杨奇,淡淡道:“无妨,不过是顺手而已。”吕布的声音非常特别,有着一种金属的质感,如果实在别人的口中,自然是难以入耳。现在有着吕布的气质配合,反而有着本来就是如此的感觉。
杨奇对吕布的冷淡也不以为意,因为杨奇知道他和吕布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从前世,杨奇就知道一件事,要想和一个阶层之中的人成为朋友,你首先要有资格进入该阶层。说白了就是要和富豪成为朋友,你要是富豪。王子和平民的朋友,永远只存在于童话之中。
在二人见过之后,就跟在董卓的后面一同进入“满夷谷”之中,只是杨奇却是自然的落后了一步,跟在吕布的后面。杨奇并不是不通世事之人,自然知道该如和去做。虽然仅仅是一步,就代表了杨奇自认不如吕布,表明了杨奇的态度。虽然仅仅是一步,但可能就是敌人和朋友的关系。杨奇在前世也曾见多一些高傲之人,流浪儿之间,因为生活的逼迫,人的性格更容易变化,因此杨奇经历了太多不同性格和心性的人。一个高傲的人绝不会允许一个人和他平起平坐,否则就是挑衅,这是杨奇用血换来的教训。当杨奇落后之后,杨奇清晰的感到之前若有若无的敌意消失了……
街道之上已经被清理干净,闲杂人等没有一人还留在街道之中。虽然冷冷清清没有一人,董卓对此却没有一丝的不满。董卓虽然可以只带着五百余人就在鲜卑人随时可以出现的区域行走,自然是有自信可以全身而退。白龙鱼服的行为,董卓自然不会去做。而且他也不需要,用那种行为来增加所谓的民心,自然是以安全为重。
吕布的问题,在前面的作品相关里已经说过了,是个人意见。写的毕竟是小说,不是历史,稍微加些个人想象应该没有问题吧。敢写三国,如果不知道吕布到底是怎么回事,潇宇还是跳楼好了,⊙﹏⊙b汗。
第六十章 招募新军
在董卓来到五原之后,杨奇在五原又待了一些时日,就随着董卓回到了云中郡。杨奇在五原的经历,对杨奇以后的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杨奇就是在五原才明白了对于一个将领来说,武力的重要,虽然在五原没有得到一个名师的指点,但这种感悟已经可以让杨奇受用终身了。
杨奇在重新回到他的“出生地”之后,被任命为云中郡的郡丞,在边郡应该称为长史,同时兼任了云中郡的都尉一职。虽然不合制度,但在刚刚经受了一次鲜卑人的洗劫之后的云中郡,又会有什么人站出来反对。云中郡的太守和之下的大批官员在鲜卑人的进攻之中已经身死。可以说现在云中郡除了杨奇之外,没有人的官职比杨奇更高,也可以说在整个云中郡就一个长官。在中层官员都残缺不全的情况下,又有谁会反对?
董卓在云中郡又待了一段时间,直到确认鲜卑人确实是离开了并州之后,才回到京都。在回京都之前,董卓给杨奇下了一个命令,在鲜卑人再次进攻之前,组建起一支三千人的军队。
五月云中,天气已经渐渐的热了起来,校场之中一军士卒,光着膀子在校场之中打斗。或者说是一群人,在向着一人进攻。每个人手中都是一杆木枪,在木枪的前端用白色的棉布紧紧的包裹着,上面洒满了白色的面粉,每一次的木枪之间的相互碰撞,就会激起大片的白雾。
杨奇双眼紧紧的看着正在接近的士卒,双手紧紧的握着手中的木枪,一声大喝,向前冲去。杨奇用枪拨开前面严密的枪阵,然后右肩狠狠的撞在那向一旁倾斜的木枪之上。就听到几声“咔嚓、咔嚓……”的声音,就见被杨奇撞上的那几杆长枪,已经从中断开。巨大的力量从长枪传到握着长枪的双手上,双手握不住木枪而松开,算是其中结果比较好的,更多的一些直接是被撞飞了起来,被木枪传去的力量带飞起来。
杨奇动作不停,右手的木枪眼前回去。“嘭嘭嘭”几声,前面那些松开时木枪已经站立不稳的士卒的脸上立即是多了一个白色的印记。身上被白色沾染上的士卒,立即是向后退了数步离开了“战场”。这是规矩,被击中要害的士卒,被判定为死亡,自然是要从校场之中退下。
杨奇左臂,夹住三杆刺来的木枪,用力向右转去。木枪在中间弯处了一个夸张的弧度。士卒虽然努力,但最后还是松开了双手,被杨奇夺过的长枪带着“呼呼”的破空声撞在右侧刺来的木枪之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