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國旗楊 >

第98章

三國旗楊-第98章

小说: 三國旗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三十七章 手段(求推荐票)
    杨奇的信件落入董卓双手中之时,在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以八千人攻破一座严密防护的营寨,虽然其中也像当时的汉军一样,调走了大部分的守军,但能够以八千人攻下,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因为正常战斗之中,没有什么奇袭的计谋,完全是以正破之,还有就是将领的指挥而已。
    董卓脸上带着笑意看着营帐之中的各个将领,杨奇打下了淡水,而且只有千人的损伤,董卓很是满意。数月之前,叛军进攻之时,营寨之内同样只有着三千人,和现在相比多出了一千人,但一千人在那种没有百姓援助,没有后备力量的战斗之中,也就算不得什么了。但叛军以数万人进攻,也付出了两倍于汉军的伤亡。现在杨奇以不到千人之代价拿下淡水,不仅解决了董军的问题,而且保存了实力,在之后那真正的大战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至于那些死在营寨之下的百姓,被董卓选择性的遗忘了,对董卓了说,除了军队是根本之外,其他的都可以舍去。百姓软弱无用,只要能够得来胜利,舍去也是值得,在边境时,董卓就不是一次,以百姓为饵钓来鱼群。
    孙子兵法之中有言,“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就食于敌,若是能够攻陷城池,或者百姓送粮,自然是好的,要不然就只能是纵兵而抢,受害者无非还是百姓而已。在所有将领眼中,百姓不过是提供粮草的器物而已,器物损毁多少又有何人在意。至于安抚百姓,取得百姓支持那就是文官之事。将领不过是把土地打下而已。
    文报之中写杨奇救两千百姓,初始董卓也未在意,后来在打开另一封信后,董卓才是明白杨奇的真正意思。
    杨奇为了之后抵挡叛军可能的进攻,才要留下这着两千人,不过当事了之后,这两千人的命运,董卓就算是闭着眼也能看出来。杨奇做的这些事都是不能见光之事,如果是被人知道,天下所有士人一同唾骂,别说是杨奇,就算是董卓都顶不住。当年董卓做这些事的时候,最后那些能够活下来的百姓,也都是被人补了一下、不过当时只有董卓的兵马,至于那些外族之人,传播谣言,董卓却是不惧,没有证据董卓完全可以推的一干二净。
    杨奇这却和董卓当年有所不同,这西凉叛军也和鲜卑匈奴不同,朝堂之上不知道有多少,韩遂和边章的同谋。杨奇虽然说已经尽力去抓捕那些叛逃之人,但董卓却明白,在那种形式之下,能够截住八成已经是手下士卒拼命的结果了。杨奇把淡水守将放走的意思,董卓差不多已经明白了,虽然此举有着不少的好处,但坏处也有,首先一点就是杨奇今次驱民攻城,恐怕是要被全天下知道了。
    不过现在杨奇拿出了这份文报,却是一招好棋。说道这里就算是董卓,都不得不为杨奇叫好。这份军情被送到张温手中之后,张温为了显示自己的功绩,还是为了稳定朝中的人心,还是为了显示自己进攻决心,定然是会把淡水之战的过程和结送到雒阳之中。现在雒阳之中也需要一场战斗稳定人心,恐怕杨奇这一次是要名扬天下了,而且是以英雄的形象。
    到时杨奇解救两千百姓之事想入为主的进入天下百姓心中,而且这件事进攻朝廷的宣扬已成事实,即便是日后知道真相,朝堂诸公也不会拿此事做文章。反而是散播其他言语之人,定然会被大力打击。因为这是在打他们的脸面,对士族来说,没有比脸面和名声更重要的。他们可以不做官却不能丢掉名声。
    即便是有人提出又如何,到时这两千人恐怕早已不在世间。叛军大军来攻,士卒犹有损伤,更何况这两千百姓。到时死无对证,仅凭一人之言,也翻不起大浪。但如此这详细战报,却需要斟酌。毕竟杨奇能够攻陷淡水这些百姓的功劳不小,现在没有了他们,这战报要如何去写,就需要董卓来决定了。董卓毕竟是在官场和战场纵横了几十年,这些东西也只有董卓这种富有经验之人,才能做得天衣无缝。
    董卓提笔沉思一阵之后再案几上奋笔疾书,很快一封战报就出现在董卓的桌面之上。正常战斗在其中已经完全变了味道,统帅杨奇更是被无限的放大,孤身冲上城墙,歼敌过百,亲自打开寨门,然后又紧守寨门不被夺回,整场战偶机会就是杨奇一个人的战斗。虽然有些虚假,但却正好符合了上面选出一个英雄的做法,而且以杨奇的武功,却也做得出来,到也不虞被人看出错处。
    董卓把战报交给身边的亲卫,然后让他们快速的把战报和董卓的一封信送到美阳城中。然后命令杨定领兵前去支援杨奇,至少要在午时之前赶到,而大军则会在傍晚时分赶到,在这段时间内,杨定需要听从杨奇的命令,保住淡水不失。
    命令下达之后,董卓看着那些正忙着收拾东西的亲兵,看着那初升的朝阳,董卓知道,今天对杨奇来说定然是一个难过日子,董卓已经接到细作密报,北宫伯玉带领着七万骑兵已经飞速向着淡水而来,最晚今天午时就会到达,到时杨奇将会面临一场苦战。
    淡水这个点不仅对交战的双方都非常的重要,叛军只要占据之处就能把汉军三路大军真正的截成三个部分,让汉军只能各自为战。韩遂虽然不知道张温的作战计划,但是张温的目的却是知道,那就是要在之后的战斗之中,把叛军给赶出三辅之地,赶回西凉,最后是能够把韩遂等人在西凉歼灭。
    因此汉军之后就只有也只能是出击一条路可走,到时叛军就有了野战的机会。野战的地点很可能就是在美阳,到时淡水河川口这两个点就能发挥意想不到作用。而且能够把汉军分成三部,甚至十部,这正是韩遂最希望的事情。
    因为若是双方各出十人,叛军定然胜利。若是百人千人,双方或许就是平手,但是万人,那就一定是汉军胜利。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战场之上的胜负毕竟不是如此计算的。当然这已经可以表明了一些问题。
    那就叛军的训练和纪律一直都是比不上汉军,军队战力主要因素,尤其是大军战斗之中,纪律为先。没有纪律即便是训练也未必用心,战场之上能否完全执行命令与否,更是一个问题。这一点韩遂等人不是不知道,但叛军毕竟是叛军,组成部分混杂的多,其中光是马贼就不少,让他们能够听从命令,让他们冲就冲,退就退,已经是殊为不易了。至于让他们连平常的生活都要受到影响,却更是难入登天。若只是这些马贼,韩遂以强硬手段未必不能做到,但不要忘了那些羌人的脾气未必就比这些马贼好上一些。现在军中五层以上的都不喜欢那种处处被拘束的生活,因此韩遂努力一年,也不过是略有成效。
    因此在小估摸的战斗之中,叛军不会占据下风,但是到了大军作战之中,纪律不行,自然比不上令行禁止的汉军。毕竟董卓军中已经羌人居多,但也不过是三成而已,董卓完全是以强硬的手段震服这些羌人,才让他们做到令行禁止。因此汉军在大军作战之中却是占据了一些上风。当然士卒只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将领缘故,大汉可是把天下的将领都调到了这三幅之地,将领多人牛毛,每个人也都有着真才实学之人,战场之上,那些混资历之人如何会来?在大军作战之中,按命令指挥一部作战自然是不成问题。
    但西凉不同,一州之地,能够有多少将领,其中又有多少愿意跟随韩遂?现在韩遂军中万人长还不是问题,但是到了下面,那就只能是选勇力着任之,至于他们能够指挥军队到什么程度,那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因此把汉军分开,最好是能够把汉军分的每部几千人,这种状况是韩遂最乐意见到的。现在做不到,那淡水河川口把汉军分成三部分,说不定就是日后胜败的关键一点。
    朝阳鲜红如血,是不是也意味着今天定然是一个红色的一天?董卓暗道……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前一刻
    淡水营寨之中,在杨奇睡去之后,经过下面士卒的半夜的努力,周围的景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至少满地的尸体已经不见,两道壕沟也已经清了出来,下面也重新埋上了木刺。青色的木刺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散发着金黄色的光芒。
    营寨之内也已经打扫干净,一顶顶洁白的帐篷,在营寨之内竖起。但周围那散落的木屑,碎裂的鹿角和鹿角,还有营寨上破损的,无不显示出这里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
    睡醒之后的杨奇看着营寨之中的一切,也是无可奈何,时间太短了,能够做到这些已经是士卒拼命在做了。营墙之上,士卒还在来来回回的忙碌着,一个个大型的弩机被安置在营墙之上,这却不是营寨之内缴获的,而是汉军随军所带。说是大型的弩机,其实比大黄参弩也大不了多少,一般都是在城墙上作为床弩的辅助,杨奇带着这些就是为了预防叛军的进攻,没想到用到了这里。有着营墙,更能发挥它们的作用。
    一夜的忙碌士卒也是疲惫不已,杨奇这种身体尚要休息一段时间,普通士卒更是不堪。一路走来,就看到不少士卒双眼朦胧,没有精神,一些站岗的士卒都已经在打瞌睡了。
    杨奇微微有些不满,但也知道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劳累许久,又得不到休息,这种情况也是正常。杨奇让每个人士卒都有两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只是两个时辰有能顶的什么事。现在的情况就说明了一切,只是杨奇也不得如此。按早计划叛军大概昨天就该是到了,昨天叛军却不知道是为什么不到,就算是路上因为事情耽搁了一点时间,今天也该到了,杨奇可不敢去赌叛军今天不到这种事,也就只能是让士卒劳累一些。
    杨奇看着四周士卒的样子,明白现在这种样子也是不行,等到叛军到来,说不上一触即溃,但十成功夫能够使出六成已经是手下士卒的悍勇了。
    杨奇对着陈元问道:“胜之,周围的布置还有多少没有弄好。”
    陈元明显也是一晚没有休息,双眼微红,眼圈也有些肿了起来,道:“没有多少了,等到这些弩机被固定好,也就没事了。不过大人,这件事还要毫升商议一下,我们究竟还要不要守在这里。”
    杨奇本来是想要和陈元商议一下,看能不能在挤出一些时间,让士卒在休息一下,却没想到陈元突然说出这种话。杨奇愣了一下,然后问道:“胜之,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奇第一个感觉就是后方的军队或者说是整个汉军发生大事,说不定已经溃败了。这种事情倒也说不好,营寨之内的叛军被抽调可能就是因为要打大仗才如此的。杨奇从哪些俘虏的口中已经知道了叛军士卒是因为被屡次抽调,才变成这样的,如果是为了打仗倒也不稀奇。
    “不是。”陈元摇摇头,苦笑道:“大人;后面安全的很。”
    杨奇这一次眉头皱了起来,如果不是这些,陈元的话就让杨奇有些听不懂了。
    “大人,昨天晚上重新查了一遍这营寨之内的存货,粮食弓箭这些东西都还是有的,弓箭虽然少了一些,但也不妨事。只是这营寨之内似乎就只有这些东西了,其他的像火油还有铁蒺藜等都没有。”
    杨奇听到这些也是有些意外,“都没有,胜之,是不是你看错了。”
    “这种事情,怎么错的了。”
    杨奇沉默了下来,这些事情的确不会错。杨奇也渐渐的相信了,若是营寨之内有这些东西,在杨奇他们进攻的时候,就该用上了。事实却是杨奇他们打了一晚上,也没有见过这些东西,杨奇已经相信了陈元所说。
    “大人,您也知道,我们都是骑兵,最强的就是进攻,还有游斗。如果营寨之内那些东西都有一些,守着这里,到也不是个问题,可是现在……却是把我们困在这一个小小的营寨之中而不能动,对我们很是不利。”
    杨奇双手进扶营墙,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良久之后,才对着恭敬的陈元道:“胜之,这些事情,我明白,你也是担心军中的兄弟,尤其是那些从并州跟来的。叛军来的这么慢,比我们预定的时间已经晚了差不多一天了,如果不是路上遇到了大事,就是叛军之中有着攻城器械。第一个,看来是不可能发生。那也就是第二条了。攻城器械啊,若是床弩在营寨之前摆开,两轮之下这营墙说不定就被贯穿了。如果射到营墙之上,就算是我恐怕也就是一个死字。”
    陈元见杨奇说的不吉利,就想上前,却被杨奇制止。“这一战知州不知道,我们之中还能够活下多少个,说不定刘二,杜佶他们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不过胜之,你比我明白,淡水对我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