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吕布是我 >

第19章

吕布是我-第19章

小说: 吕布是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谁可以在洛阳主持建设工作呢?
  我想起了一个现成的人,董昭。
  曹操安排的洛阳令,熟悉洛阳的民情,正好为洛阳的建设工作再做贡献。
  现在董昭被我软禁,只需要说服他即可。
  想到这,我起身去找董昭。
  董昭在我军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有吃有喝,还给个可以自由活动的房子住。
  只是他一看到我就愁眉苦脸,一副末日临头的样子。
  看着他,我不禁想笑,难道我真的很可怕吗?
    正文 第三十七章 目标河内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23 本章字数:2807
      “你想回许都吗?”
  “你现在回去,曹操会怎么想呢?”
  “曹操不会放过你的。”
  “我死而无憾!”
  “你的家人也会死,你就不为他们想想?”
  董昭低下了头,没有人会置自己家人的生死于不顾。
  他喃喃的道:“我不回去,家人也会死。”
  “放心,我现在就给曹操写一封信,说你在我这里做人质,曹操为笼络人心,不会处置你的家人。”
  董昭诧异的望着我,我这么做的确可以保住他家人的性命。
  我笑着对他说道:“当然,我这么做是有要求的,我希望公仁可以留下来,帮我管理洛阳一年,作为朝廷指派的洛阳令,为洛阳谋求发展也是应该的。我答应公仁,一年以后,公仁可以自己决定去留,我绝不干涉。”
  董昭低着头,想了好半天,然后问道:“温侯真会放我回去?”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非常认真的说着。
  “好,我就帮温侯管理洛阳一年,只是温侯不怕我趁机搞破坏吗?”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公仁办事我放心。”
  董昭最终被我说服,继续回洛阳当起了洛阳令。
  我不是合格的内政人才,对三国的风土人情也没有深厚的认识,具体的城池治理还得交给专家来做。
  现在我需要分秒必争的是和曹操拼发展。
  纵观三国历史,曹操对整个北方的治理是卓有建树的。行屯田,兴水利,严法令等等,这些都是别人没有做到的。
  抛开曹操对战争的钟爱不说,曹操的确是“治世之能臣”。
  如今的曹操,因为大意,对我这个另类吕布的陌生而遭受惨败,但以曹操坚韧不拔个性,东山再起,是指日可待。
  兖州和许都地区遭受大难,状况比现在一穷二白的洛阳也强不了多少。
  我和曹操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我不能将曹操赶尽杀绝,不能和曹操拼的两败俱伤。
  失去了曹操的三国,实力最强的袁绍没有能力统一天下,只会令战争不断的继续下去。
  曹操是战争的缔造者,也是结束战争的关键人物。
  我只能在曹操牵扯局势平衡的情形下,谋求自己的发展,要比曹操更快的发展壮大。
  但是我又不能和曹操一样,通过不断的战争,吞并弱小来壮大自己。
  我要进行的是另外一场战争。
  经济层面上的战争,现在战争已经开始。
  虎牢关的形势已经趋于安定。
  荆州,宛城,洛阳,现在连成一线,隐约的将中华版图划分成为两半。
  曹操暂时无力攻破这条线,他目前需要面对的紧要问题是称帝自立的袁术。
  以汉廷拥护者自称的曹操,对这个胆敢挑战汉室权威的仲家皇帝是铁了心一定要铲除的。
  内部他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困难的窘境,外部他又无法独立消灭耀武扬威的袁术。
  袁术本身头脑发昏,行如梦游。
  但他称帝的影响对曹操来说不亚于另一场蝗灾。
  如今天下大乱,各地势力纷纷割地据守,不听朝廷号令。
  假如曹操不赶快消灭称帝的袁术,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称帝。
  曹操权衡再三,给我送来了议和的信笺。
  通过上回我驱逐朝廷使者的事件,曹操明白,我根本不将朝廷放在眼里。
  他想用事实来说服我。
  信中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之间互相的争斗,只会便宜了其他人。
  他试图用利益来诱惑我。
  信中称,袁术无道,众人诛之,我们联合消灭袁术,他可以让朝廷封我为司州牧,让我名正言顺的拥有洛阳。
  停止和曹操的互相消耗,我是求之不得。
  想用司州牧的虚职诓我,助他消灭袁术,曹操可是打错了算盘。
  这天下,唯一对职位没有感觉的可能就是我了。
  洛阳空虚,一个虚职也不能让天下百姓汇集洛阳,我要来何用?
  我给曹操回了信,同意和谈。
  不过条件要改一改,司州牧的职位我不要,我要消灭袁术以后的一半利益。
  包括地盘,武器,装备,粮草,金钱,士兵,将领等等。
  趁此机会,我另外写了封信,说董昭在我这里过得很好,只是希望见到家人,希望他将董昭的家人送到洛阳来。
  我这是趁机勒索,要曹操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不要为难董昭的家人。
  曹操当然不会轻易的答应我的条件。
  他以朝廷的名义,给刘备,孙策,刘表,张绣都下了诏书,要求他们和自己联合一起讨伐袁术。
  这么多人,单我就要拿一半的利益,那怎么行?
  通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敲定,战后的利益,分我两成。
  至于董昭的家人,曹操二话没说,直接就打包给我送来了。
  我也不为难他们,送他们去洛阳和董昭团圆。
  不和曹操打仗,本就是我心中所想。
  讨伐袁术,我只是在做表面功夫。
  麻痹一下曹操,令他错估我军下一步的行动,正是我的目标。
  曹操想通过消灭袁术来扩大实力,恢复元气。
  我也要加快步伐,加速发展。
  现在我军有两个目标。
  一是位处洛阳北方的河内。
  一是位处洛阳西方的长安。
  河内名义上还归朝廷管辖,也就是曹操的地盘。
  河内位处黄河北岸,与洛阳隔河相望,土地肥沃,一直以来都是产粮大郡。
  河内本地有许多豪富望族,父辈多数都在旧都中当过官,挂过职。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司马氏一族。
  我心里的意思偏向于先取河内郡。
  河内富足,大户储粮丰富,拿下河内,我会想法让他们交出粮食。
  那么我军吃饭再不是难题。
  还有一个私心,就是冲司马懿这个小子去的。
  这个为后世晋王朝打下基础的第一人,就是终结曹操一生心血,覆灭曹氏天下的关键人物。
  此时的司马懿还只是弱冠年龄的少年,还没有走上他辉煌一生的政治道路。
  这样一个人,假如落入我手,我应该如何面对他呢?
    正文 第三十八章 进占潼关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23 本章字数:2900
      当我和贾诩一起研究进军河内的可行性之时,长安传出了动乱的消息。
  两人分别统领数万大军,驻扎在长安境内。
  数万大军不事生产,坐吃山空。
  往年,临近秋天,两人大军就伺机而动,四出劫掠,到周边县镇抢夺粮草。
  今年蝗灾遍布,全国上下陷入粮荒,两人的如意算盘打不响了。
  两军储粮单薄,即将耗尽。
  两军无粮可抢,在长安陷入窘境。
  两人无计可施,恶由心生,派大军将长安本地大户抢劫一空。
  长安乃西都所在之地,商家云集,豪富林立,是天下有数大城之一。
  哪知两人,模仿董卓,不问是非,无论是谁,凡是钱粮,尽数掠夺。
  一时间,长安数万大户,哭天喊地,涕泪横流,惨似横祸。
  两人将一个好好的大城折腾的生机全无,流民遍地。
  两人劫掠过后,自知无颜留在城内,率领大军离开长安城,找了一处县城暂且安身。
  此时长安空虚,正是我军进占的最好时机。
  我和贾诩马上放弃了河内的攻略安排,着手安排大军西进长安。
  机不可失,时不可待,休整待命的飞骑军又将踏上新的征程。
  高顺率领步兵大军坐镇虎牢关坚守。
  顺带搞好养兔大业。
  我和张辽,贾诩率领补齐兵员的三万飞骑军急奔长安。
  经过洛阳城休息了一晚,同时考察了一下洛阳城的现状。
  这是我第一次踏足洛阳城,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古城。
  洛阳破败,曾经的雄伟壮阔如今只留下一个轮廓。
  城中民居十室九空,仅留的居民也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
  这里的景象还及不上曾经的小沛城。
  小沛的居民如临末日,尚有一线生机。
  此地的居民根本就如同等死,生气全无。
  我见到了董昭,问及详情,才知道洛阳周边比城中更加不堪。
  平地起高楼,荒原建商厦,重建洛阳比两者更艰难。
  任重而道远,我想实现心中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鼓励董昭继续坚持,扬言洛阳繁荣已是为时不远。
  离开洛阳城,大军马不停蹄,向长安的关口进发。
  潼关,乃是长安的东大门。
  潼关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
  此时镇守潼关的是段煨的军队。
  曹操为了预防关西兵乱,实行以夷制夷的策略。
  他以朝廷的名义,聚集长安地区对汉室尚有忠心的地方将领,据守潼关,挡住了李傕和郭汜侵犯中原的道路。
  在我军夺取虎牢关以前,潼关军队的一切所需,皆由曹操提供。
  曹操为了胁迫守关军队听从命令,粮草每月供应一次,每次只够一月所需。
  虎牢关失陷,潼关的军队也就断了粮草的来源。
  我们面对的就是已经陷入粮草危机的守关军队。
  段煨本人率军驻扎在潼关西面华阴县城,并不在关中常驻。
  此时关中守军不过数千。
  我军西进,快马轻骑,一路少有停歇,就是要攻其不备,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临近潼关,我军找了一处隐蔽之所休息。
  我和张辽,贾诩一起商议夺关的策略。
  历来夺关,当以诱敌出关为上,强攻硬取为下。
  我军轻骑,没有任何攻关武器,更不能进行强攻。
  贾诩针对关中守军缺粮定计,要诱敌出关。
  我和一百军士换了普通壮丁的劲服,押了一车军粮出发了。
  我们一路吆五喝六,到达潼关关门之前。
  关上守兵喝问,什么人敢硬闯潼关。
  我出前答话,是河内司马氏贩粮的队伍。
  士兵疑虑,去请示守关主将。
  不多时,主将出现在关上。
  主将问我是何人。
  我回答说是司马一族,司马通达。
  又说,闻知关中缺粮,故绕过洛阳,押送一百多车粮食入关,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只是长途跋涉,车马受累,坏在了山道之上,希望得到守军帮助。
  此时我们押解的粮车突然散架,粮包破裂,露出了其中白花花的稻米。
  我指着坏掉的粮车,苦笑着说,一路颠簸,车辆尽皆损坏,此时急需救援。
  主将盯着稻米,眼睛放光,不停的吞着唾沫。
  犹豫一阵,主将提出条件,要我送出十车粮食作为答谢。
  通过一番讨价还价,我答应送出五车粮食,并且可以低价出售给他们粮食。
  主将心急,点齐三千军马出关了。
  我在前面带路,左拐右拐离开了潼关守军的视野。
  拐进一处山地,我指着前方说,那就是我们粮车聚集之处。
  前方一处开阔地带,聚集了过百辆的粮车,车上粮包层叠,数量庞大。
  主将大喜,指挥士兵一拥而上,也不怀疑粮车附近为何无人看守。
  他带了一百亲兵,将我们围在当中。
  他冷笑着对我们说道:“天堂有路就不走,地狱无门倒来投,你们不要怪我,要怪就怪你们来错了地方。”
  他指挥士兵想要对我们下毒手,他想全吞了我们所谓的粮食。
  此时马蹄声响,隐藏在周边的飞骑大军,万马齐出,将三千守军围在当中。
  主将一下傻眼了,愣在马上,形如雕塑。
  他看着飞骑军中飞扬的“吕”字大旗,又看看面如常色的我,缓缓的问我,究竟是何人。
  “我是吕布。”我对他说。
  不理瞪大了眼睛的他,我径自穿过他们的包围,走到空跑而出的赤兔马身前,翻身上马。
  面对三万大军的压迫,主将选择了投降。
  当下飞骑军三千将士和守军进行了换装。
  我们押着主将,驼了虚假的粮食,返回了潼关。
  守关士兵看我们临近,问都没问,就打开了关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