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鸦片战争 >

第99章

新鸦片战争-第99章

小说: 新鸦片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皇上日理万机尚且不言疲倦,何况臣下。  ”
    “看你说的,这人不是从西洋买回来的机器。  总得调剂一下。  ”
    见王鼎汇报完。  刘寄上前拍了拍王鼎的肩头,勉励了王鼎几句。
    将王鼎送了出去。  杜受田被召了进来。  一进入殿中,杜受田便开口笑道:“皇上试想荷兰人是怎么表态的?”
    刘寄呵呵笑了笑,还没有开口杜受田又赶紧说道:“荷兰人一听兰芳公司已经属于朝廷,赶紧将地图找了出来,要和我大清划清界限。  ”
    说到这里杜受田要将随身带着的地图牵开,却被刘寄按住带到了墙边。  拉开黑色地缎帘,一幅占据了整个墙面的世界地图显露了出来。
    杜受田上前找到东南亚加里曼丹岛的位置说道:“这座岛子除了北部被英国占据了,现在荷兰人已经把他们全部让给了我国。  ”
    刘寄背着手站在地图前,看着这坐面积相当于青海省一般大的岛子向杜受田问道:“荷兰人就没有一点要求。  ”
    “臣下答应了送给荷兰人一万箱茶叶,一万绸缎。  另外将开放给英国人的通商口岸,一并向荷兰人开放。  ”
    “这样最好,毕竟使用武力是不得已而为之。  ”
    “消息给元抚送过去了吗?”
    “已经送过去了,林中堂还送了一封书信过来。  ”
    “兰芳公司那边情况如何?”
    “那边出了一些变故,正巧荷兰人也派了一支使节过去,当地的华人分成了两派,有些人想投靠荷兰人,有些人想回归朝廷。  林公随行带着的1000虎贲,这时正好派上了用场,这些人在胡林冀的率领下将荷兰人请去给投荷派上了一课。  不过胡林冀请人的方式有些不礼貌。  ”
    刘寄听的笑了起来,这”请“大概该换成”擒“吧。
    笑声后屋子里沉默了片刻,刘寄向杜受田垂询道:“芝农以为,这兰芳岛上地兰芳国如何管理为好?”
    杜受田立刻反应过来,喜道:“皇上这名字取得不错,既然兰芳公司就在当地,叫做兰芳岛再好不过。  至于如何管理,臣下以为还是该派遣一人到当地任总督,仿照新加坡地方式管理。  另外当地适合发展种植,可移民到当地多开发土地进行耕种。  而且岛上的金矿,是一处不错地财源。  ”
    刘寄想了想说道:“岛上的金矿都交给兰芳公司打理,让兰芳公司依然存在。  不过今后的兰芳公司,只能是个商人组织,不能再掌管兰芳岛上的具体事务了,再让程廷华率领两镇步兵过去。  ”
    刘寄将公事谈完,招呼杜受田在屋子里坐了下来。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零三大道废有仁义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零三大道废有仁义
    让人把茶水换了,刘寄在卧榻上舒适的躺了下来。  过了半响屋子里的气氛略略显得有些沉闷了,刘寄用不大的声音问道:“芝农知不知道有一个什么民主自由党?”
    杜受田几乎没有思考,很快的就回答道:“臣略有耳闻,只是觉得这些人激进浮躁,所以知之不深。  ”
    刘寄面带着浅笑,有意无意的注意着杜受田的表情,看起来杜受田的表情很严肃认真。
    “这个……,自由党的成员,都是些什么人?”
    “听说是都是后期出洋的学生。  ”
    刘寄的脸色不在带有笑容,他平静而诚恳的盯着杜受田问道:“芝农留学西洋,见多识广,以为我中华合适何种政体?”
    杜受田的眉头微微皱起,沉默了良久方才答道:“皇上想听实话,还是假话?”
    刘寄从卧榻上座直了身子,挥手说道:“今日言者无罪。  ”
    杜受田跪了下去凝重的说道:“今后三十年,中华还离不开皇上。  三十年以后,不是臣下所能预料。  ”
    刘寄笑了起来,笑声中却有些孤独。  他走到了杜受田身前将他扶了起来说道:“芝农朕替你说了吧,三十年以后可以用英国人的君主立宪制为样本,再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施行革新。  不过条件是,朕的改革特别是教育能够坚定不移的贯彻下去。  当然还得朕活得到三十年以后,并且支持这种改革。  你说呢?”
    杜受田身子微微颤抖起来,他地双目中有泪光闪现,嘴里沉重的喊了一身:“圣上。  ”
    “芝农,你所说的这条路不好走。  中国不是英国,这三十年中将会有许多事情发生。  能不能渡过这些劫,一切皆是未定之数。  ”
    “圣上,臣一身忠于圣上。  若有半点不臣之心,天打雷劈。  不得好死。  ”
    “芝农,朕绝无半点疑心于你。  只是学生们少不更事,若是惹出了是非,吃亏的是他们。  朕不希望这些人误入歧途,特别是朝廷中有些官员,切不能感情用事。  革新一事,自古以来便凶险异常。  稍有不慎,只会误国、误民、误己。  那些空谈理想的人,结果必定一事无成,弄不好还为歹人所用。  ”
    杜受田听到皇上的话,立刻明白了皇上的心思,这一定是皇上让他劝导朝中新党人物,让他们不能和民主自由党走地太近。  当下杜受田大义凛然地说道:“皇上,臣下一定会告诫周围一些不明事理的人。  万事万物,必因势导利,切不可操之过急,一旦事情过头了,必定反遭其害。  ”
    “好,芝农明白这层道理就好。  至于其他人,能劝则劝,不能劝芝农也不要勉强。  当然如果芝农不觉得为难,就把那些顽固分子地名单,上报到朕这里也就行了。  ”
    “皇上放心,做大事不拘小节,臣这些道理还是能懂。  ”
    杜受田微微稳定了一下情绪,向刘寄禀报道:“皇上,上海出现一起哄抢多家商号的民变。  折子已经送到内阁奏事处,不知皇上看到否?”
    刘寄走到了案桌前。  弯腰翻查了一阵。  找出了被内阁奏事处搁在一块并加上了评语的一摞折子。  这同一件事有三道折子,其中有江苏巡抚奏到内阁的、也有都察院江苏分院奏到都察院的、还有一份是法部江苏警察厅奏到法部送军机处的。
    刘寄一边牵开折子看了起来。  一边向杜受田问道:“现在撤销了总督一职,各部的人都还习惯吧。  ”
    “臣以为,这总督一职,经过调整以后实则可有可无。  原本各地总督兼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和兵部侍郎,其目地就是让总督监察地方百官同时管理好绿营官兵。  现在都察院在各省建立了分院自成一体,已经用不着总督来监察各地官员了。  至于绿营官兵已经裁汰,新编制的军队都由各地将军与集团军指挥官统领,也用不着总督来管理。  所以皇上撤消总督一职是水到渠成,顺乎时势。  当然海外任命总督一职总揽大权,其情势有异,不在此理。  ”
    刘寄听的笑了笑,他的目光很快被奏折的内容吸引了。
    良久刘寄将奏折放回了案桌,目光若有所思的看着杜受田问道:“城里有数万人哄抢商号,芝农以为其深处的缘由,是因何而起?”
    杜受田一时回答不出,深深的思索了起来。
    刘寄长长地叹了口气,嘴里念道:“士农工商,以商为末,数千了,商人在中国从未登过大雅之堂。  朕对商人倍加尊宠,奈何骨子里人们都把商人看的下作。  而这些商人中不法之徒贪图蝇头小利,赚取黑心钱,这些人目光短浅,终成取祸之根本。  ”
    杜受田深有同感的说道:“事发当日,城里一个卖假药的被活活打死,身上无一处完好的骨肉,其状惨不忍睹。  究其根本,祸由自取。  另外有一个克扣工钱的大东家,被人一把火活活烧死在宅子里。  ”
    “看来必须有专人来管理这些事情才行。  ”
    “微臣以为可以在工部下面组建一个工商司,由工商司专门管理开办工厂,买卖经营这一类事情。  ”
    “这事可以召集军机大臣们议一议,最主要地为首闹事的人要严惩,但是此事只查首犯,从犯一律赦免。  另外受了委屈的百姓要安抚好,该给钱的不要吝啬。  当然那些黑心商人也不要放过,将犯了众怒的抓起来好好查一查。  最近大理院卿魏源不是修正了大清民法,对一对有没有够的着的条例。  这些无良商人不处罚不足以平民愤。  ”
    刘寄突然有些无奈的想到,这似乎是发展工商业带来的必然结果,追求财富的人像被磁铁牢牢控制得铁钉,他们在有意无意地推动社会进步地同时也会自然地扩大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别人地利益,这种弊端正在中国的发展中渐渐显露了出来。  刘寄忽然想起了一个十分熟悉的词语“构建和谐社会”,这世界总是出了问题,才提出解决办法,难怪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零四新纪年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零四新纪年
    这次的事件促使了中国的《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相继出台,而大清民法和大清刑法早已经在魏源的主持下开始执行了,刑法中中国的死刑被废除了许多种。  其中极其不人道的凌迟处死、枭首、大劈等等一律改为斩立决。
    在这些法律出台的情况下,中华宪法终于呈到了刘寄的案头,刘寄翻开绸缎装饰的页首,中华宪法四个烫金的大字由魏源亲笔书写。  翻开第一页,是一大段文言文,刘寄将这些略略扫过,其内容都是些皇帝受命于天的话题,不外乎重复一次君权神授。  在总则的第一条上写着:凡吾中华子民,务诚心效命于吾国皇帝,有违者,……。
    刘寄将内容仔细看了一遍,基本上这部律法首先保证了皇权的至高性,其次稍微约束了一下皇权,保障了国民的生命和财产权。  不过这种约束微乎其微,基本上靠皇帝本人的自觉性。
    这部宪法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讨论,又召集了民间的爱国人士多次商讨,终于于1842年10月1日,把宪法确立了下来,这部宪法参照了英法两国的宪法,在保障了皇权的基础上适当的给予中国国民一些基本的权利。  议会制度最终还是被否决调了,其政治架构仍然是皇帝集权制度。  在国家的最高元首皇帝之下,内阁、大理院(法院)、军机处、督察院平行架构。  各自管理行政、司法、立法、监察。
    军机处的立法权利是刘寄在处理公务中慢慢形成地,近年来军机处已经大肆扩编。  除了常务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外,其他人只是挂名,平时并不在军机处办公。  这些挂名的军机处荣誉官员涵盖了许多行业、来自全国各地,各省份包括西藏蒙古都分配有名额,这些人都是各行各业,各省各地的佼佼者,他们每年都会被召集到一块举行一次军机处年会。  会议中上百名荣誉军机大臣都要上缴一份报告,要求他们中肯的提出一些对朝廷的意见。  事后由常务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对意见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奏报刘寄。  除了军机处年会,刘寄遇上一些难题也会求助于这些荣誉军机官员。  到了后来,凡是需要立法的事情,刘寄都会召集军机处大会商讨,慢慢的也就将军机处变成了立法机构。
    这次地立宪同样也经过了军机处大会的协商,为了安抚宗室人氏。  刘寄让宗室中一些德高望重地长辈都成为了名誉军机大臣。
    最终中国的国名被定名为中华国简称中国,凡是中华国境内的人都是中华族人简称华人。  国旗是蓝底金龙,国徽是一只飞舞在云间的神龙图案。
    这一年清朝改元,皇历中从第二年1843年开始称呼为中华元年,所有文书中都改称中华国。
    1842年的年底,兰芳国的问题也基本确定了下来,原兰芳国的头领都到了京城,封了官爵。  胡林冀出任兰芳总督。  在兰芳岛上驻扎了两镇军队。  大量地移民也随着来到了岛上,万那土王在被扫荡了几次后彻底向胡林冀表示顺服。
    到了1843年中华元年初,兰芳岛(加里曼丹岛)北部的华人国家戴燕王国看到了兰芳国的情况后,主动向朝廷表示顺服。  紧接着岛上几个华人建立的国家或者准国家纷纷向中华国投诚,到了元年夏季,兰芳岛被中国和英国两大势力瓜分。  此后中国移民。  一批接着一批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中国巨大的人口优势极大的发挥了作用,数年后这座面积相当于青海的世界第三大岛屿有华人数百万。
    ************************
    经过了数年的发展至1845年中华三年,中国地军队开始形成战斗力。  刘寄的目光专注到大泽,由于不断移民的结果,大泽的中国人已经越来越多,一些由中国人组成的村庄也开始在大泽附近出现。  这些人虽然经常受到当地土匪的袭击,可中国人顽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