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隋-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续数年不停地征战,再加上从去年开始隋室已经实际上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他再也无法得到来自洛阳方面的补给物资,现在北府军的后勤已经无法再支持大规模地作战了,是时候需要他做出一点改变了。
郭孝恪让苏吉利把自己写好的一叠文书发了下去,他其实并不太懂这个时代具体的政务操作,但是他也不需要去懂,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计发,交给魏征他们去实施就好。
当然郭孝恪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足以让他能写出足够多的东西让魏征。长孙无忌,裴世矩,房玄龄。杜如晦他们来选择最契合这个时代的措施。
看着文书上并不算太好的字迹。裴世矩他们并没有丝毫的轻视,谁都知道郭孝恪这位自家王爷出身并不算太好,如今能写出这工整的字迹已是常人所不能,更何况他们更在意的是上面的内容。
郭孝恪所写的文书上写了关于均田制,摊丁入亩,唐宋明清的官制和各种税赋制度,其中有些详细。有些只有只言片语,毕竟这三年里他大半时间都在打仗,闲暇的时间不凹曰混姗旬书晒)小说齐伞几…不练武就是专研段文振留给他的兵书战策。等到他想机骡与这些东西时,有些已经记得不太全。
长孙无忌心中越看越惊,他从来没想到王爷胸中竟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那文书上所记载的很多有关官制,科举,税赋,田毒,户籍等等。都是非得浸淫数十年才能有的心得。
不止是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也是看得入神,这文书上很多记载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是以前从来想都没有想过的。
郭孝恪在文书上不仅写了古代的各种制度,甚至还写了有关计划经济之类的东西,他自问自己没有那个才智可以来决定这个国家,而不出半点差错,所以他需要魏征他们来根据他写的这些东西,找出一条最合适的路。郭孝恪治下,可以说是世家门阀最老实的,不仅仅是因为北府军的威慑力,同时也是郭孝恪实际上在开放科举的同时,也让那些选择支持自己的山东高门得以进入他治下各个州县任官。
毫无疑问,限制世家门阀继续获得在过去自汉末之后所拥有的权势是郭孝恪绝不会更改的主张!而此时在大殿内的魏征等人,也都早就认同了这一点,叛出关陇世族的长孙无忌和魏征一样,都算得上是寒门,而裴世矩虽然是成名已久的世族名臣。可是他和选择投靠郭孝恪的隋室旧臣实际上失去了各自家族在地方上的根基,而如同房玄龄,杜如晦虽是山东世族出身,但是亦非高门大阀。
郭孝恪坐在那里,不发一言,看着魏征他们就着治下各州县将要采用何种田亩以及赋税户口制度,始终沉默着,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裴世矩,温彦博等人之间其实代表了各个阶层不同的声音和想法,他们之间的争吵和妥协足以揉合那些制度,找出一条合适的路出来。
李靖虽然同样列坐其间,可是他并没有掺和到这些国家大事的争论中去,尽管北府军在王爷心中分量最重,可是北府军的各种军纪铁律都能看出王爷并不喜欢军队干政,甚至有意让军队的将领不能参与到各种国事政务中,军队所要扮演的角色就是专心打仗,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在文书的后面,有一份关于北府军扩建的详细计划,对李靖来说。前面那些什么官制,田亩!赋税,户籍之类只是王爷随手而写,只有关于军队这一块,才是王爷真正花了心血的。
王爷推崇秦汉法家治军,在北府军中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因此军中法家的信徒也不少,而且法家和兵家往往相连,李靖自己虽然算是兵家,可他同样推崇法家。
北府军目前分为前后左中右五个军,只是暂时的划分而已,李靖相信只要河北和山东一拿下,北府军立亥就会大动筋骨,原本就是当作军官培养的那些老兵恐怕会有一半以上分派到各地组建新军。
秦汉时的征兵制度将在被控制的各州县恢复,李靖毫不怀疑那个在五年内建立一支三十万人军队的计划,那不是过去的府兵可以比较的。那是一支真正的军团。
李靖翻着一页又一页,试图找出计划里的缺漏之处,但是当他看完以后,发现王爷在军队的计划上几乎做到了完美,他和其他同僚只需要按照这份计戈小去做就行了,虽然有些气馁,不过李靖依然有种跃跃欲试的**,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实施这个扩军计划,三十万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以后和李密,李诽争夺天下。三十万军队将扩大到六十万,直到最后夺取天下以后,整个国家要保持一百万的常备军,以便继续向外扩张。
一个疯狂的计发。需要文官方面无间的配合。否则将会天折,李靖最后放下手里的文书时这样想到。虽然杨广时代,曾经成功地组织起了史无前例的百万大军,用来进攻辽东。但是最后证明那种百万大军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威力,最后导致九军在百济境内不战自败。
和李靖一样,裴仁基,徐世绩这些武将一个个都是眼睛放光,他们并不在乎魏征他们争吵的到底该如何给那些百姓分配田地,如何征收赋税。如何鼓励工商,如何开办学堂,他们只知道随着这个计划的实施,他们能带更多的士兵,打更多的仗。获取更大的武勋。
看到魏征他们还是没有争出个切实可行的方案,郭孝恪没有再待下去。他把这座大殿让给了魏征他们那些文臣继续干他们的活,他就像个不负责任的农夫,只管把种子扔进田里,然后问魏征他们要收成。其他的事情不在他的考虑之内。
李靖,徐世绩等一票将领同样离开了争论越来越激烈的大殿那些文官之间的争吵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他们现在唯一在乎的就是那个扩军计划。
大殿外的广场上,忙碌的内侍太监们正匆忙地将杨广时代工部尚书宇文怕最后所建造的巨大沙盘给拼接起来。实际上他们现在所拼接的沙盘
弈旬书晒细凹姗)不一样的体蛤凡)公愤亲弄督造的沙盘的放大版本,涿郡城内。那此御营的出饥花了三个月时间仿造出来的。
杨广死后,对郭孝恪来说,原本跟随宇文化及一起叛乱的御营人马里那些从全国各地搜罗的能工巧匠是最大的一笔财富,或许魏征。长孙无忌他们并不会轻视这些匠人,可也不会太把他们当回事,尽管死去的前工部尚书是天下闻名的建筑宗师。喜欢那些奇淫巧技,但是在同时代其他大臣的印象里,也只是个喜欢摆弄各种奇怪玩意的人罢了。看着几乎占据了整个庞大广场的巨大沙盘,虽然早已习惯使用沙盘的李靖等人还是吃了一大惊。
“李渊如今入主长安,整个关中和西陲都已实际上处于他的控制,但是他对河西走廊的控制不会太强。”郭孝恪带着李靖等人踏上了那巨大的沙盘,指着用石块搭建出来的渣关等地说道,“潢关是天下险塞。对李渊来说,只要守住此关。他就可以稳守关中,休养兵卒,囤粮备仓。”
李靖和徐世绩,裴仁基他们都是点头附和了起来,他们心中也只把李渊当成了大敌,至于如今占了洛阳的李密,虽然是世之枭雄,可根基太浅幕,而且又处于中原四战之地。不足为虑。
“王爷,李渊如今守关中。我们不能让他太过舒服。”李靖终于开了口,他的目光并不在潢关,而是太原和晋阳一线,实际上原本威胁这一线的突厥人已经被他们打垮,如今草原上正处于自汉末南匈奴式微。五胡乱华之后最混乱的时代;每天都有部落互相厮杀吞并,原本有机会壮大的薛延陀人给留在怀远的尉迟文德死死地看死了,尉迟文德可是隔三岔五地派骑兵去草原溜达几圈,薛延陀人虽然不见得就是怕了那三千左右的铁骑,但是他们却害怕那面军旗。
因此李靖觉得如果直接派遣精锐骑兵从草原走,进攻太原和晋阳一线。一定能够让李渊受到不小的损失。要知道太原和晋阳一带是李渊的老窝,他就算如今入主长安,可也没让李建成这个大儿子离开太原,而是继续留守,招募那些亡命的突厥人充入骑兵。
“不错,王爷,现在天下人都以为我们要全力南下,我们要是这么从这里绕一圈,狠狠地给李渊来上一下,保准他吃不了兜着走。”刘弘基在一旁大声道,他脸上的表情很是兴奋,当年他在关中穷困潦倒的时候,可是没有少受气,虽说不关李渊什么事,可谁叫李渊现在是关陇世族的头子。
听到刘弘基的话,其他将领小如秦琼等人也都是眼神变得炙热起来。他们都是跟了郭孝恪以后,但凡有空就要学习各种兵书战策,推演兵棋,可以说兵学修养都不差,他们绕过谨关,从草原而下进攻太原,晋阳,未必就能够给李渊带来多大的损失,毕竟他们不可能学突厥人那样到处烧杀抢掠,但是却可以让李渊不得不在太原和晋阳留下重兵防守。
郭孝恪笑了起来,李靖打那个主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其实也想过。不过如今南下夺取河北和山东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在山东那边传来确切的消息前,他是不会轻易出兵的,不过等到明年开春就不一定了。
此时郭孝恪离开的大殿里,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仍旧争得是面红耳赤,田制这个东西。主要还是在于要抑制兼并,但是对于所有官员和百姓一样交纳税赋,他们之间的分歧就大了,魏征是觉得就应该如此,管你是什存品级,就按照定下的税赋制度缴税,而长孙无忌则坚持不能这样干,否则谁愿意来当官。
“此条与国家有利,又是王爷亲笔所写,岂可改之。”魏征强硬了起来,在他看来官员可以免真纳赋税,就是在给国家制造麻烦,官员可以免税,就会造成官员去兼并土地,这比什么都可恶,因此见长孙小无忌仍旧不依不饶地跟自己争论,瞪着眼道。
裴世矩在一旁没有说话,他如今在涿郡几乎没什么田产,倒是无所谓交纳税赋,而且他也看得出,郭孝恪是更偏向于让所有的官员都去交纳赋税,他甚至可以猜想得到,如果魏征不能让这一条通过,他也会用其他手段最后让所有的官员都去交税,控制官员兼并土地。
长孙无忌被魏征这么一瞪,一时间竟是说不出话来,他最擅长揣摩他人心思,郭孝恪心里想什么他也清楚,但是他不认为就该走到那么一步,让官员交税,而且田产越多。税越重。
“两位大人,消消火气,这是王爷让我送来的。”进了大殿的苏吉利。看着对峙的魏征和长孙无忌。却是开口道,然后将手里的一张纸条递给了两人,因为就为了争论官员到底该不该交税,两人已经争论了足足有一个时辰,连郭孝恪听了以后都看不下去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肌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弈旬书晒细凹曰甩姗)不一样的体蛤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三章 郭孝恪的算计
更新时间:2010…11…11 1:06:37 本章字数:7054
…示,长白山官军大营外的…外小 坡,张须陀的脸韭渊似惫户色,洛阳丢了,李密这个乱臣贼子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了中原之主;大半个中原居然被李密传楼而定。
“大帅,不能再犹豫了。”程咬金站在张须陀身后,说话间神情有些着急,他带着虞世基等人回到大营已经有五天了,没想到张须陀居然避而不见,可是如今虞世基等人明显失去了耐心,恐怕如果张须陀再不做个决定,北府军就会直接南下山东,如今中原易主,他们本来能从洛阳得到的后勤补给也已经被瓦岗军切断了。
“李密如今正忙着收买人心小安抚东都兵马,无暇东顾,可是等他缓过这一阵,必会全力取山东。”程咬金的声音变大了起来,现在山东官军近五万人的命运都在张须陀手上握着
张须陀变得更加沉默,他知道程咬金说的没有错,只要让李密彻底掌握东都兵马,他一定会取山集小全力抵御北府军南下,但是他虽然佩服郭孝恪,可是心中也知道郭孝恪绝不是什么忠臣,而他深受国恩,想到这里,张须陀脸上的苦色更重。
“大帅,汉王实乃天命所归,请大帅速做决断。”程咬金见张须陀还在犹豫,却是咬了咬牙,朝四周跟来的军中部将打了个眼色,接着便大声说道,然后跪在了地上。 “请大帅速做决断。”其他将领看到程咬金出了头,俱是齐声大呼道,一齐跪在了地上,他们以前曾和李密的瓦岗军数次交锋,多有同僚部下死于瓦岗军之手。要他们降了李密。绝无可能,而张须陀根本没有自立的心思,对他们来说,汉王是他们最好的投效对象。
看着突然间黑压压地跪倒一片的军中部将和士兵,张须陀面色数变,可最后他还是有些凄论地笑了起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