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敌不过隆美尔的狡猾与凶猛,英军已经开始从港口登船撤离了!
以上种种,并不意味着丘吉尔就害怕和德国人作战,以这位首相的智慧,大英帝国的切身利益才是摆在第一位的,纳粹德国和红色苏联打个两败俱伤就再好不过了,但当英国的利益也受到威胁的时候,冒险出击便毫不犹豫。
在这种心态的引导下,丘吉尔一面指示将领们以商讨细节为由,继续跟苏联派来的特使耗着,一面积极在海上调兵遣将——在谢德兰群岛避风的英国本土舰队第1战列舰分队和第2混合分队,立即动身前往巴伦支海,在丹麦海峡附近巡弋的第5巡洋舰分队,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摩尔曼斯克!
*******************
“报告,海军司令部发来密电!”拥有标准模特身材的德国海军上尉将一个硬壳的文件夹递交到矮而敦实的舰队参谋长梅克上校手中,上校不敢擅自翻阅,迅速转呈给自己的直属上司——帝国海军副司令、北方舰队舰队指挥官冯肯施泰因元帅。
张海诺翻开文件夹,细细读了一遍,脸上的肃穆神情似有缓和地迹象,但一转念,那复杂的心绪便又更加的纠葛了。
“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梅克上校看过文件后,小声的嘀咕着—他并没有从自己地上司那里看到明显的反应。
站在一旁的林格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两人,尽管自己地军阶比梅克高,但由于职务的关系,这样的密电只有获得舰队司令以及参谋长许可后,他这位舰长才有资格阅读。
“雪终于要停了吗?”看着窗外漫谈飞雪,张海诺惆怅地说道。
“雪要停了?”林格有些奇怪的看着张海诺,梅克上校在将文件夹合拢之后并无继续传阅的意思,使得这位舰长只好通过两人的反应来揣测其内容。
“不,这里还不一定,但德国和挪威南部都停了雪,也许莫斯科那边也已经停了!”张海诺给了林格一个奇怪的眼神,倒不是因为舰长直言犯忌,而是他心里总像是有只小猫在不停的挠。
“那么……”林格有点欲言又止,但他最后还是问了:“我们的运兵船还会继续向这里运送兵员和装备吗?”
“会!”
“噢……那么战斗还要继续打下去!”
“是的!”张海诺惜字如金,虽然没必要总在下属面前装深沉,但是现在,他的心绪确实处于一种深沉地状态。不过,对于林格,有些事情他又不得不说。
沉默了一会儿,林格以低沉的音调说道:“也好!我想英国舰队快要出现了吧,正好在这里解决掉长久以来的恩怨!”
以林格一贯的观点,保住“提尔皮茨”号就是保住了德国海军微弱的海上主动权,但这一声轻轻的“也”,就连张海诺也感到很是意外。不过,德**官就是这样,有时候明知道眼前这条路充满艰险,甚至将面对可怕的失败,他们依然会遵从上级的命令继续前进,这便是日耳曼人的服从精神—这种品格是好是坏,没有人说得清楚。
“嗯,应该快了!”张海诺浅浅的回应了一句。
十来分钟之后,炮声又想了,远在十数公里之外地苏军列车炮每天炮击的时间并不固定,但打中或是没打中目标,他们一点也没有停歇地意思——就算弹药可以无限量的供应,可炮管地抗磨损能力终究是有限的。例如俾斯麦级地15寸舰炮,在全装药设计的情况下,药室寿命预计为11C发,身管寿命在210发左右,按照同时期苏联的冶金与火炮技术,口径相近的陆上重炮实际寿命恐怕只少不多。算下来,三天的远程炮击中,两门俄国列车炮
自发射了近150发炮弹,虽然从炮弹的轨迹无法作出距离炮管报废的时限也不长了。
****************
经过了两个星期的暴风雪天气后,欧洲大陆以及北海周边地区的人们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阳光,这对于刚刚从战火摧残中恢复过来的英国人来说尤为及时,因为持续的低温天气已经造成了数十人冻死、百多人冻伤,几万平民沦为灾民,生活受到影响的更是不计其数。
尽管阳光从来没有做到过真正的“普照大地”,此时高纬度的地区也还处于暴风雪的统治之下,但战争不会为天气停住脚步,充其量,也只是有限的放缓而已。
在北海最北部的谢德兰群岛,风雪依旧,但一支庞大的舰队已经生火启航了。
得益于英国造船厂高超的工艺和出色的效率,在欧海之战中遭到重创的“威尔士亲王”号比在那场海战中受伤的德国旗舰“俾斯麦”号早两个月重返战场,而且利用这次维修的机会,英国人在这艘新锐战列舰上装配了最新的雷达火控设备,根据工程师们的估计,这将是全舰的防空效率提升至少80%。
可惜的是,这样的天气不论陆基飞机还是舰载机,都无法正常执行作战任务,因而战舰在航行途中遭到空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事实上,恶劣的天气不仅影响飞机出动,舰船的活动也受到了极大的制约。高达7级的烈风能够轻而易举的掀起3、的大浪,一般的小船在这样的天气根本不敢出海,就算是稍大一些的货船,也可能因为过于剧烈的颠簸而受损。
按照常理,军用舰艇的坚固程度要远远超过普通民船,但各种军舰由于设计目的不尽相同,其适航性就未必都很出色了——德国海军的Z级驱逐舰和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就是典型例子。不过对于拥有众多海外殖民地的英国而言,他们的军舰肩负着保护商船队以及海上航线的重任,因而在舰艇设计建造时就十分重视远洋航行能力,因而大多数舰只的抗风浪能力都较为出色。
“报告,刚刚收到第三巡洋舰分队发来的电报!”
由通讯官转来的电文,最终送到了穿着白色制服的海军中将手中。
“什罗普郡号发来电报,第三巡洋舰分队已经由丹麦海峡驶入挪威海了,按照目前的速度,估计明天这个时候就能抵达北角了!为了确保通讯安全,如无特别的发现,巡洋舰分队将在24个小时内保持无线电静默!”
中将对自己的参谋官说道,两人应该都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因而行为举止都颇为沉稳。
“那我们呢?用最快的速度赶上去,还是……”少将军衔的参谋官淡定的问。
“不急,让巡洋舰分队先过去探探情况!按照伦敦的指示,我们不必过于冒进!”
“是的。不过……我总觉得伦敦的指示很是蹊跷,如果提尔皮茨号真的搁浅在俄国的近海,俄国人是不会放过它的!”
中将嘴角微微上翘,“俄国人当然不想放过它,但他们也得有这个实力!”
所谓的实力,在英国人看来也许就是以“威尔士亲王”号为首的战列舰群和以“胜利”号为代表的航母战斗群,再加上数量可观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在海军方面,俄国人不仅规模无法比肩,舰艇质量亦差了一大截,在寒冷的北方,他们甚至没有一艘巡洋舰等级的大型战舰,若不是潜艇部队的“意外”出彩,苏俄海军极有可能遭到德国北方舰队**裸的羞辱。
愈是不济,愈是急于弥补差距,这或许就是苏军统帅们的真实心理写照。至于英国人,他们并不缺乏建造可以和德国俾斯麦级相抗衡的战舰的技术、资金亦或是人力物力,已经完工三艘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综合性能其实也仅仅略逊于俾斯麦级,而建造中的前卫级更是被认为足以与俾斯麦级进行一对一的正面决斗。
他们渴望消灭俾斯麦级,立足点来自于战略层面——经过几次海上战斗后,英国海军中正弥漫着一种“恐俾”心理,官兵们普遍认为俾斯麦级是不可能被击沉的,既然如此,英国海军也就没有从正面击败德国舰队的希望。以至于在大西洋的护航作战中,一些军官把沙恩霍斯特级误认为是俾斯麦级,从而做出了与形势不符的错误判断。此外,若是“提尔皮茨”号最终和“俾斯麦”号会合,两艘战列舰的可怕威力将是任何一支英国舰队都难以招架的——想想几个月前的瓯海之战,英国人对此再清楚不过了。
海啸 绝处逢生 第40章 声音
更新时间:2009…11…5 19:08:42 本章字数:3432
借口!借口!借口!全都是借口!天气?天气怎么的日耳曼军队?我们又不是无能愚蠢的法国人!”
在东普鲁士的森林中,“狼穴”精心修葺的大会议室里正被一个怒不可遏的咆哮声所充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感觉到那种近乎歇斯底里的激动情绪。
没有人敢于顶撞独裁者,这也进一步助长了其不可一世的气焰,而恶性循环的又在不断影响远在千里之外的战场。
“进攻!进攻!我一再强调要勇往直前,而你们呢?俄国人已经没有力气进行反攻了,你们竟然还在小心防御侧翼?嗯?我们已经消灭了300万俄军,打垮了另外200万,谁来告诉我,斯大林还可以从哪里抽调军队来进行所谓的反攻?”
良久的沉默之后,陆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尔德大将站出来为前线的指挥官们辩解道:
“元首,气温下降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估计,现在夜晚的温度甚至达到了零下27度!不仅士兵们缺乏冬装,就连我们的坦克和车辆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此外,根据我们得到的最新情报,俄国人已经利用从远东抽调的兵力以及收拢的溃兵组建了一支新的装甲军和若干步兵军,这些部队不只是用于加强莫斯科正面防御,我们担心他们会从图拉附近投入反击,从而威胁到我们的坦克军团……”
阿道夫特勒恶狠狠的扫了自己的“私人参谋”一眼,这个举动竟令哈尔德整个人往后一缩,身上完全没有一位高级将领所应有的坚决,而像个不能自主的傀儡、蠕虫。
整个过程中,站在哈尔德旁边的陆军总司令沃尔特劳希奇元帅面无表情、不发一言,宛如一颗已经有60C年树龄地老树一般。虽然在西线战役结束之时随另外11位将领一道晋升元帅,但这位这位老帅自从登上陆军总司令之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个权力的牺牲品和“可怜虫”,除在波兰战役期间表现出了一名陆军司令应有的领导才能之外,他关于避免与西方盟国交战、在打赢西线不进攻苏联等建议,不是遭到希特勒的否决,便是受到其无情的嘲讽。以至于当希特勒指示陆军进行“无情的种族战争”、要求就地枪决苏军政治干部时,曾有几位军官要求希劳希奇提出抗议,布劳希奇则拒绝去冒激怒元首的风险。
入侵苏联之后,德军在初期凭借“闪击战”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果,为胜利所陶醉地希特勒竟然越过布劳希奇直接向集团军群下达命令。关于未来作战进程的战略争论在19411年7月至8月间爆发出来,特别是博克指挥地中央集团军群取得斯摩棱斯克战役的胜利之后,布劳希奇、哈尔德、博克等主张中央集团军群继续进攻,目标直指莫斯科,但希特勒固执己见,严厉指责布劳希奇太容易受其部属影响。与此同时,中央集团军群滞留长达三个星期,错过了良好的夏季作战气候。8月底,希特勒硬是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第3装甲集群向北进攻列宁格勒,抽调第2装甲集群向南进攻基辅,导致中央集团军群兵力严重分散削弱。
至于德国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威廉特尔元帅,在这司空见惯的“狂风暴雨”中和布劳希奇一样令人吃惊的保持着沉默,任由阿道夫希特勒肆意发挥着他无与伦比地“讲演”口才。
“必须在一周内拿下莫斯科。这样士兵们才会得到真正地休息机会。才会得到可以避风地场所!一周。不能再久了。嗯?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地吗?”德国元首气势逼人地环顾四周。
刚刚从前线返回最高统帅部汇报情况地马克斯尔曼将军。也就是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克地副手。虽不至于战战兢兢。但也是一脸小心地说:
“尊敬地元首……根据空军地空中侦察报告。以及俄军各部队地调动。还有我们对俄军逃兵地审问。种种迹象均表明……”
与德国元首那有如鹰眼般尖利地目光一对视。可怜地集团军群参谋长顿时卡壳了。
“进攻是最好地防御。俄国人地战线已经摇摇欲坠了。他们之所以摆出一副反击地架势。就是想拖延时间。好让我们陷入拿破仑地困境。但我们不是懦弱愚钝地法国人。不是!!”希特勒冷冷地说道。就在将领们以为他将要开始另一番长篇大论地时候。他却用一种平缓而自信地语调把话题扯到了众人意料之外地地方:“如果俄国
预备队地话。他们何不分出一部分投入摩尔曼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