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卿已经尽力了!”完颜守绪道,“朕见了卿,便觉事仍有可为!”
“臣甘愿为吾于誓死效命!”完颜仲德表态道。
“卿乃忠臣也,朕就命你总领省院事,训练士卒,准备光复大业!”完颜守绪道。他此时还想着要光复。
“遵旨!”完颜仲德躬身道。
归德府,已经被秦军团团包围。
此城环城皆水,然而守军兵力有限,又有许多兵士在皇帝出奔后,就当了逃兵,更不用说作战意志。秦军攻来,守军甚至都没有临水阻挡,让秦国大摇大摆地将归德府包围。
赵诚十分愤怒,因为他在拿下汴梁后,并未打算与归德方面拼命,早就特别提醒过严忠济不要
动,只需监视即可,却未料严忠济立功心切,让忠孝乘,吃了大亏。在他的计划中,更希望的是促使宋军主动拿下陈、蔡及东南包括归德府在内的各州府,他犯不着为宋国流血。
秦军一到归德府,便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二百架回回砲对着城墙猛烈轰击了,发泄着君上的不满与愤怒。归德府守军躲在城内,战战兢兢,以为是雷公发怒,直到把城墙轰平才心满意足,他们纳闷不见一个秦军有攀城的意图。
部下们小心翼翼地看着赵诚的脸色,严忠济仍跪在赵诚的面前伏罪。
“国主,属下以为严帅初掌一军,历练稍浅,又立功心切,才犯下了轻敌的错误。不如削去一级军衔?”郭侃身为严忠济拜把子弟兄,上前劝解道。
“国主,不如令其戴罪立功,将归德府拿下?”济南张荣也劝道。那严忠济身上被纱布包裹着,渗着血迹,脸上极是懊丧的表情,令人不忍。
归德府城头上。一切木质的防具,经受不过秦军的猛烈攻击,城墙上被石弹击中,呈现出大大小小的凹陷。与这种显而易见的破坏想比,守军更害怕的是秦军这种似乎永不停歇的攻击态势。
“知耻而后勇!”赵诚。这才点头道,“孤在此看着,东平军是否值得孤尊敬!”
“国主放。心,属下必会誓死拿下归德府,一雪前耻,为我等赎罪!”严忠济如蒙大赦,立即去准备攻城。
“冲啊!”严忠济挥舞着军旗,大。声呼喊道。
属下东平军将士在砲石的掩。护下,蜂拥上前。敌军终于有机会还击了,冲在最前头的东平军瞬间倒下,更多的人踏着袍泽的尸首,继续上前。
登城。梯刚一触墙,上面便搂头倒下一锅热油,进攻者惨叫着倒下。弩箭冲着城头一阵箭雨,压得城头上不敢露头,那巨弩不仅击穿了城头上守军临时用来抵挡箭石的门板,也带走了无数守军的性命。一波又一波东平军趁此机会蜂拥上前,呐喊着向上奋力攀爬,他们要用一场胜利来洗刷先前的耻辱。
严忠济的身影。在城墙下特别显眼,只因他身上包裹着纱布。他见几拨人马均在城下受阻,飞快地扑上前去,扬着手中的长刀高喊:
“随我上啊!”
严忠济首先攀上了城头,他的亲兄弟及亲卫们也紧跟而上,众人挥舞着长刀在城头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余部见主帅如此,志气高昂,纷纷拼力上前,将缺口扩大。
张荣、王珍见此,立刻指挥部下人马跟上。
史天泽远远地看到严忠济的身姿,料想此战不费吹灰之力,笑着道:“严忠济也算不错,吃一堑长一智,将来自不会犯下此前的错误。国朝的将来,还是要看郭侃、叶三郎、严忠济这些年轻人,还有大名王文干。”
“哈哈!”何进道,“史元帅如此说,怕是忘了还有真定史氏的子弟?”
“哪里、哪里,我史家子弟都是些不成材的。”史天泽谦逊地说道,内心当中他当然也很自负。
“史元帅这话好无道理,我叶三郎为什么要排在郭侃的后面?”叶三郎故意不满地说道。
史天泽闻言,虽然明知叶三郎这是玩笑话,但却不知如何回答,只得尴尬地说道:“都是国主麾下良将,不分上下、下分上下!”
郭侃在一旁听了微微一笑,并没在意。
秦军的赤旗很快就在城头上升起,守军主帅王壁已经在乱兵之中被杀,秦军杀入了城内。
“回国主,敌军主帅已经身亡,我军正在城内清剿残敌,请国主入城!”严忠济步履蹒跚地回来复命。他的身上又多了几道伤口,赵诚见他如此,也不好再惩罚他。
“东平军孤自会有赏,至于你这位主将,就算是将功赎罪!”赵诚道,他又问左右,“尔等可有异议?”
有功受奖,有过受罚。大军出征,赵诚每每录功罚过,均是将部下们的功过晾开,不会因为亲近远疏而有差别,做到明白无误。无论是何进、郑奇、郭侃这样的心腹大将,还是史天泽、张柔等人,都心服口服。
“国主圣明!”左右众将均无人表示异议,
严忠济这才舒心一笑,如释负重,瘫软在地。
未来的太子赵松方才见到严忠济在城头上的勇猛身影,心中极是钦佩,连忙上前将严忠济搀扶起来,口中赞道:
“严将军真是猛将也!”
这倒让严忠济极不好意思,只因守军太弱,早就被城外云集的大军吓破了胆,有些胜之不武。
“不知严将军水性如何?”赵松又问道。
“嗯?”严忠济不明白,“末将家住黄河边,水性尚可。”
“会操舟吗?”赵松问道。
“会!”
“若是海船呢?”
“这个不太一样,黄河里操船不足为奇,那大海里行船怕是要有十年之功才行。毕竟海上风险极大,无风亦有七尺浪,既要识水性,又要识天象、海图,否则不能轻易出海,以免葬身鱼腹。”严忠济道。
赵松感到有些失望,他一门心思要亲手训练出一支大海里作战的水军来,还计划着要将火炮搬到海船之上。
“不知殿下何以问此事?”史天泽觉得有趣。
“史元帅,殿下这是要训练水军,从海路直攻临安呢!”曹纲道。
严忠济与众人恍然大悟,不由得对赵松的想法极为赞成。赵松虽未参战,但赵诚每每召集诸将议事时,总会将他放在身边,众将在他身上也看到了一个未来君主的轮廓来,单就赵松以王子之尊在寒冬腊月仍披甲值夜,就令他们感到赵松的不凡。严忠济听曹纲这一说,立刻便道:
“末将死都不怕,岂会畏惧大海,殿下要是建水师,末将甘愿在麾下为一小卒。”
“与宋国刀兵相见,怕是不会太久。”赵诚道,“但如今赵葵还在汴京,尔等不要泄露了天机。”
“遵旨!”众将应道。
赵诚打的好主意,想驱使宋军与金军最后的力量决战,然而事实总是出人意料。他刚拿下归德府,就得知了金国山东行省国用安等人向宋国投降的消息,、徐、泗、海、宿等州一夜之间就成了宋国的版图。
“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赵诚和他的心腹们面面相觑,不禁感叹道。
第七十八章 帝国落日㈠
是日薄西山的时候,一轮红日将它的余辉普照大地,T7)E降。
洛阳城在红日下奄奄一息,城内城外一片狼藉。
倒塌的民居中,百姓拼命地挖掘着,每当找出一具尸体,便引发一阵悲的痛哭,千疮百孔的城墙上倒挂着还未来得及收的数百具尸体,鲜血在古老的城墙上留下发黑的印迹,如慷慨而又悲壮的诗篇。
秦军驱使着俘虏抬着尸体走出洛阳城,找个地方掩埋,落日的余辉洒在他们的身上,拉出无数道长长的影子。在大秦国未来储君赵松的记忆中,泰安十年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无论是活着的人,还是已经死去的人,无论是城郭、大山还是河流、原野,落日都毫无例外地给他们染上一层诡异的惨红色,红得令他难以忘怀,惨红如血。
秦王赵诚赶在除夕那一天回到了洛阳,此前他亲自率军拿下了许州。至此,郑州、洛阳、许州、嵩州与汝州均已经落入秦军之手,斩首、俘获无数,更重要的是金军的力量已经削弱,兵力捉襟见肘,汴梁城随时有被秦军包围的可能。出于全盘战略上的考虑,赵诚决定暂停攻势,转入休整。赵诚要在洛阳过除夕,何进等人让他得偿所愿。
何进正在忙着清理杀戮战场,他在洛阳西郊建了一座万人冢,说是万人冢,其实埋葬了不下五万金军遗体,而百姓也在忙着埋葬他们的亲人,无数座新起的坟包令人触目惊心。
洛阳内外浸透着悲怆的气氛,草木含悲。
铁骑从南方如风而至,并且在洛水北岸骤然驻足。夕阳下,那面玄黄王旗耷拉着,毫无生气。赵诚看着正埋葬尸体的军民,沉静不语。雄心壮志是何等的豪迈,快意恩仇如何的痛快淋漓,然而不可避免地要踩踏着无数尸身,去获取胜利果实。
赵松在这一个月中,见识了无数的生死,过去所读过边塞诗篇中的豪情,如今再想起来,却多了一些沉重与悲壮。每一份赫赫武功,都是用鲜血铸就,每一次战争,都会留下遍野白骨。
“松儿要记住,今日之景过去也曾无数次有过,将来也会有。我儿将来要成为皇帝的,若是你不能保家护民,家国百姓将来只会面临同样的苦难。抛开我大秦国的国威与将士的英勇善战不谈,此战非金军作战不利,亦非河南之民不壮烈,你可知金国为何才有这种下场?”赵诚说道。
“这全是皇帝的错!”赵松答道,“皇帝昏庸无道,朝中便是小人多君子少,奸臣多贤臣少。国家内政有失,边事不靖,百姓贫苦,首先是皇帝的不对,因为小人与奸臣只有得到皇帝的重用,才会把持权力鱼肉百姓。”
“我儿这么想。为父也感欣慰。”赵诚道。“不过你这话也不过是堂皇之辞。流于表面。身为一位皇帝。自小便享富贵荣华。有无数地人溜须拍马。一旦登临九五之尊。究竟有多少人能够日日自省其身。究竟会有多少坦然面对君子地指摘?甚或是闻过则喜?”
“有父王训示。孩儿将来不敢以一人治天下。当然会视讽谏如美味。兼听则明。进君子退小人。让百姓享福免受疾苦。让国家富强令外邦外族不敢犯边。”赵松想了想道。
“……”赵诚没有回应。因为他相信自己地儿子将来是一位有为之君。不过第三代、第四代以至更久远地未来呢?
王贤愚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兴衰存亡。而君王恰恰是最难以约束地。寄托于一个帝国地历代君王永远贤明。那全是无用功。赵诚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国家昌盛万秋。让战乱远离华夏神州。既然如此。不如不去想这个历代皇帝都没有搞明白地命题。
何进、郭德海、陈不弃、郑奇、张士达、郭侃、李等人见赵诚面色不佳。只得陪在一旁不语。远方。天地间一轮红日已经降到远山之巅。在它就要落幕之前。它依然降下万道光芒。抵挡着寒气地到来。埋葬完死者地百姓感受不到冬日地温暖。他们发出一阵悲怆地哭声。令观者也跟着悲哀起来。
“将士们辛苦征战了整整一月。今日是除夕。大家都束手吧。在上元节前。各部暂时停止攻掠!”赵诚命道。“各部转入休整。计功录名。奖优罚劣。令萧不离监视蔡州。田雄监视唐、邓。河北张柔等监视汴、陈。再命山东军张荣派人质问宋人!”
“国主这是对宋人不满?”何进问道。
“我军与金军激战一月,纵是儿郎们英雄善战,也死伤甚多,宋军至今还未见发兵,这是有背盟约的。”郭德海不满地插话道。
“宋人地处南方,消息闭塞,对北方战事形势不明,亦是可以理解的。”赵诚道,“汴梁城坚池宽,完颜守绪在汴梁布下重兵,今我军已经控制局势,洛阳一下,我大军就可以集中兵力,形成围攻汴梁之势。孤不想让儿郎们与金军拼命到底,最好是想让金主南遁,借助宋人的力量消灭金国。”
“哼,宋军要是不来,我军与金军血战,实力将会大损。况且,我军与宋军早晚有一战,宋军一来,定不会让他们得偿所愿!”陈不弃满不在乎地说道。
“但愿如此!”赵诚点头道。
赵诚在众将的陪同下,往洛阳城内奔去。
这个除夕,洛阳城的大街上看不到任何喜庆的气氛,只有惊恐、仇恨,更多的是伤痛。洛阳刚刚攻下,城内到处都是战争的遗迹,十多处街道还冒着浓烟。百姓躲在屋中惊恐地看着秦王大军的到来,在不为秦军注意处,向秦军投来一道道仇恨的目光,甚至屡有潜伏的残存金军从藏身处露出,被遍布城内的巡逻秦军当场斩杀。
大军逼迫下,洛阳城也不得不低头。赵诚命人安抚百姓,勒令部曲将士不准私掠,恪守军规,将守军留下的大批粮食分发给百姓。虽然暂时无法得洛阳人心,但这也算是战乱年代难得的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