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南神偷王 >

第5章

江南神偷王-第5章

小说: 江南神偷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来王同山无论走到哪里,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都会在睡卧之地默念着那刻骨铭心的绝句:
    夜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菇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卷一 第七次出狱·少年噩梦 第7节 输液室里过大年(2)
     更新时间:2008…10…5 15:24:03 本章字数:2555
    如今,又一个大年夜就要来临了。可是王同山仍然还是没有住处,他手捧着沉甸甸的面包、矿泉水和火腿肠,漫无边际地行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里,在路过山塘街的时候,王同山情不自禁地怔了一怔,他忽然发现这条幽巷十分稔熟。大青石铺成在小路曲曲弯弯,一直从他脚下延伸到路两旁老屋簇拥的长街深处。他来到一座汉白玉小石桥上站定,这时,夜已深沉,路人绝迹。王同山望着家家户户窗口都透出温馨明亮的灯火,心里就有些难过,他知道那些熬年的人们正在和家人围灯欢聚,而他则只像孤零零的长途旅人,浑身疲倦地回到了他小时候走过的青石小路上。
    走着走着,王同山又来到那既熟悉又陌生的白姆桥车垅路上来了。小巷深处的2号院里,就有他最后一次被捕前曾经租住的一间老屋。如果从2号院门走进去,回到他曾经留有冒险,也留下几分恐慌惊悸的旧宅,大约只需要横垮六道门槛。可是当王同山的鬼使神差地走近车垅路2号院门前时,惨淡的月影已从一朵冬云的背后投映过来,刚好照亮了他那张古铜色的脸膛。他望着月影下的幽深院落,望着那熟悉大院里正房和厢房里的灯火,还有那隐隐可闻的笑声,王同山又情不自禁地收回了脚步。
    “不行,那间房子已经早就不属于我了。”王同山发出这样的叹息后,忽然回身便走。就好象担心有人从那院子里突然追出来一样。他不敢久留,因为在这里曾是他作案最猖獗的地方。那年他因为盗案事发,公安局就是从这座幽静小院用两辆卡车拉出他一次次盗窃而来的脏物。王同山那时虽然不在起赃的现场,正在苏州城外看守所里待审待判,可是他仍在脑际中凭灵感构思出当年路人围赌,众目睽睽遭人指责的场面。想到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王同山忽然感到浑身发冷,一种从没体验过的愧疚、隐痛与无地自容的尴尬,正在向刚走出监狱的王同山袭来。于是他头也不回地逃遁而去了。
    除夕夜,他仍然住在第三人民医院的输液室里。
    望着夜空不时升起的一簇簇缤纷礼花和绽放时闪耀的光环,王同山这才清醒地意识到他又回到了人间。输液室的大年夜里,静悄悄的,没有几位患者,即便偶尔来了几位急症病人,也无法改变输液室除夕夜的空寂。王同山对这清寂的环境感到很满意,尽管这里并没有多少节日的气氛,但毕竟比外边温馨暖和许多,在这里他既有坐的地方也有躺的长椅。他完全可以这种环境中熬过漫长的七昼夜假期。只是王同山担心那些值夜班的护士,会不会突然在半夜里将他赶走。如果离开这里,那么他真就再也没有过夜之地了。曾经到过苏州火车站的王同山,发现候车室门口有铁路警察在那里检查车票,任何人进入候车室过夜的条件是要有当夜的车票,王同山当然不能为过夜再用衣袋里仅有的钱去买一张票。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输液室就是他最经济最理想的栖身之地了。
    几位护士发现了行迹可疑的王同山。从除夕到初三,护士们几乎每天夜里都发现他坐在椅子上,既不求医也不输液。尽管大家都发现王同山有些可疑,但是好心的护士并没有对这来历不明的老人下逐客令,因为她们看见王同山是个好人,他虽然不输液,可他却不停地帮助护士们打扫卫生,那些破碎的输液瓶和地上的纸屑,都是在王同山的精心打扫下扫地出门的。也许正由于她们发现了王同山肯于做好事的优点,才宽容他一直在这里住下去。直到正月初六的假期将满,也不忍心把他赶到医院外的冰冷天地去。
    王同山夜里在医院输液室下榻,白天他必须离开那弥漫着来苏气味的输液室。他要到大街上走一走,看看多年阔别的苏州。王同山喜欢苏州的小石桥,他要看童年和少年乘舟而下的一条条清水冽冽的小河。王同山只有见到这些久违了的石桥和河水,才会从记忆深处寻找回原本属于他的善良天性。他在与惯偷扒手小K结识以前,并非心怀歹意的可憎少年。出现在王同山脚下的平江路小河,如今还倒映着冬日碧蓝的晴空,而那条临顿路必经的河道里,尽管水流已经十分清浅,但还可以见到河对岸那些高耸的白墙瓦屋。一座座小桥和碧绿的河水,构成了一幅幅绚丽的江南风俗画。春风,爆竹,人声、笑语。在这万物复苏之时,善良的人性也在复苏,这时,王同山又遇上了一个让他几乎恶念再生的小事。
    当他随着喜庆人流来到苏州有名的留园门前时,王同山在那些五彩缤纷的地摊前走过。地摊上几乎是他记忆中儿时曾经见过的节日盛况:各色苏州名点和五花八门的小吃琳琅满止、苏州刺绣和苏州纸灯纸扇花色斑谰,点缀在这花团锦簇的一家家小店内。而从王同山身边穿梭而过的男女老少,大多都穿着节日的艳装。而那些在家里得了压岁钱的小孩子们,这时会发出一阵阵开心的笑声,从王同山的身边拥来挤去,嬉闹不休。看到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们,王同山就会联想起他自己的烂漫少年。唉,还是孩子们幸福啊!忽然,他见几个穿着艳丽新衣的小姑娘,在他身边哗笑飞跑而去,然后集聚在一个小地摊上去选购五颜六色的烟花。王同山无限羡慕地盯着她们,想着自己,心里越加不是滋味。这时候他见其中一位姑娘的衣袋里露出一张粉红色百元大钞的一角,十分诱人。王同山的心顿时怦怦跳个不停。如果他想得到这急需的一百元,只需举手之劳便可到手。他也知道这百元压岁钱对于这欢天喜地的小女孩来说,简直就是微不足道。可是这一百元对于正无处安歇、无食裹腹的王同山而言,则是百元胜似千金。
    “不能再偷了,难道我还要再回监狱吗?”就在王同山的手正想向小姑娘伸过去时,他的脑际突然轰然一响。几十年光阴就这样混混噩噩地过去了,现在年近六旬的王同山当然不需要追求什么辉煌的前程,也无意靠做一些“好事”来为自己脸上贴金,他那时完全可以轻轻把手一抻,就把小姑娘口袋里的一百元轻轻夹起,然后再到附近酒楼上美美地打一次牙祭。可是,当这邪恶的念头在心里一闪,王同山就狠狠扇了自己一个耳光子,暗骂:“没脸!”他悄悄来到正在挑选烟花的小姑娘身后,善意地指了一下她衣袋里露出的钱,说:“孩子,快把压岁钱装好,小心遇上了小偷!……”王同山说完这话,还未及听小姑娘道声谢,就转身走进了人山人海的小街,悄悄地远去了。王同山一口气跑到距留园一里多远的街口,这才让狂跳的胸口平静下来。他坐在一个小石桥的栏杆上喘息着,这时,在王同山眼前浮现的则是若干年前的一幅可怕画面。那是他从家里逃出以后,混迹在苏州这条古老长街上充当扒手被抓的场面。
    卷一 第七次出狱·少年噩梦 第8节 “小苏州”大闹上海滩(1)
     更新时间:2008…10…5 15:25:37 本章字数:2524
    1960年11月对于16岁的王同山来说,是一个恶梦般的日子。
    自从1959年春天王同山因与扒手小K同流合污,沦为可憎的扒手以后,他父亲并没有用亲情感化挽救他,而是绿色绑腿和一根打劈了的拐杖,把一个误入险途的孩子赶出了家门。就从那天起,王同山不再去第五中学读书了,整整一个夏天和秋天,王同山始终浪迹在社会上。开始时他只和小K两人合伙行窃,后来小K受到第五中学的除名处份以后,王同山便和小K分手了。从此王同山一个人混迹在苏州的公园、茶楼、酒肆、商店里。白天,凡是人多的地方,几乎都能见到王同山那诡密的影子。夜里他就在车站和公园里栖身,他那时的日子就像印度电影《流浪者》中的拉滋一样,混混噩噩,从前在小学读书时的理想和追求都已变成了过眼云烟。王同山走在月光如水的街上,嘴里总是哼唱着《流浪者》里的插曲:
    阿巴拉古,
    唉,啊啊啊
    阿巴拉古………
    那时候王同山喜欢品茶。他一旦有了钱,就会去一条名叫太监弄的小巷子。那里有一家名叫“吴苑”的小茶馆。不过只是几间小小的平房而已,可是里面的茶点精致,建筑也古色古香。据一些共同吃茶的老人告诉他,晚清民国时代这里原是一座太监建起的大茶楼,名字就叫“吴苑深处”,坐在这里吃茶,就可品尽江南的茶点风味,这无疑是人生的高雅享受。在衬会上鬼混的日子里,王同山居然学会了花钱,学会了享受,这也许就是他后来为什么那么热衷于不义之财的思想基础。
    到了夜晚,苏州的大街小巷照例是一片璀璨的华灯。王同山当然不敢回家,他惧怕父亲那张震怒时青筋毕露的脸。同时也厌恶街坊邻居从窗内向他窥探时戒备与鄙视交织的复杂眼神。因此王同山只能用扒来的钱作为住旅店和浴池的资费,借以打发那寂寞的长夜。有时候他也担心会遇上子夜时分来客店查夜的民警和不时在苏州城四处寻找他的老父,这样,王同山就不得不频繁地更换投宿地点。有时是打一枪换个地方,反正他对苏州这座江南名城的大街小巷早已了若指掌。
    1959年冬天,小扒手王同山曾经有过一次短暂的回心转意。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的家庭,从小王同山就聪明、果敢、善良和肯于助人为乐。在结识新加坡来苏州读书的小K之前,他在私立念达小学读三年级时,曾经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王同山从小学一年到四年,功课都是全班甚至全学校最优异的一个。他也是全苏州第一批加入少年先锋队的学生之一。虽然那时候还没有“十佳少先队员”的称谓,可是那时的王同山天资聪颖,特别是他的作文从小就显现出超越一般孩子的灵性和文采,已经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非但如此,那时的王同山还十分爱好文学,曾经先后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时,给当时的《中国少年报》和《少年文艺》杂志上投稿。王同山优美的文笔与他超越普通孩子的艺术构思,都让那些报社和期刊的编辑们惊叹不已,于是他写的一篇篇散文、小品、特写和诗歌,便接连刊登在这些报刊上。要知道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在他的文章中写出《岳母刺字》和许多爱国的故事来,是一件多么让人惊讶羡慕的事!王同山的文章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无疑会在就读的念达学校产生巨大的震动。
    回想起往事,王同山自己就像做了一个梦。他知道自己决非从小就是个坏孩子。如果他后来不结识小K这样的朋友,如果他的家庭有一定限制他思想出轨的制约力,那么他也许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王同山在那天冬天的短暂改变,当然包含他父亲和一些亲友的感化作用。特别是王父不甘愿他惟一的儿子从此沦落成社会的唾弃者,王父虽然性格暴躁,没有一套教育子女的办法,但他也明白王同山走到今天,肯定与他的疏于管理不无关系。可是,王父的自责与苦心,并没有真正感化王同山,他在五中读书的时间最多不过一年,就在1960年夏秋之交,又一次逃学了。王同山的再次堕落和出走,就连学校的老师也感到无可奈何了,因为即便把王同山的人强行拉回学校,他那颗野了的心也无法再回到从前被他视若神圣之地的课堂了。
    王同山这次出走,也是受小K的欺骗和煽动。小K在五中先后受到几次处份以后,最后还是被正式除名了。王同山虽然在你们父亲和老师的教育下,曾经努力摆脱这个把他拉上扒手之路的“师傅”。可是他从前毕竟是小K的“徒弟”,小K离开学校以后,又多次采取打电话和写信等手段,千方百计把王同山位向社会。当然,王同山最后没有经受住诱惑,就在于他那时对作物质享受的追求,一天比一天强烈了。
    1960年夏天的苏州是炎热的。
    王同山在这一年夏天所以变本加厉地重操旧业,还有一个客观因素,就是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遍地饿蜉。王同山看到苏州也像全国一样投入到轰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深翻地和各行大业大跃进的洪流中去,他的父亲在那一时期忙得几乎连人影也难以见到了。王同山见学校的学生也都拉到苏州附近乡村去,他当然无心于学业。而饥饿就像可怕的瘟疫一样困扰着刚刚14岁的王同山。为了解决温饱,也为了让自己吃到难得一见的副食,王同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