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世明皇 >

第35章

异世明皇-第35章

小说: 异世明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的计划,你可不能让朕失望。”
  “皇上尽管吩咐,只要臣能办到的,一定尽力完成。”
  “朕之所以想到你,是因为此计划非得一个心思细密,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才能完成!如今朝中能有这才能的,已经不多了,所以只好找你!”
  “臣不敢当。”
  我一字一顿的说:“朕要你去做两件事,一是跟满洲人在野外打一战;二是除去毛文龙。”
  等我说完,袁崇焕脑袋却是一片空白!杀毛文龙还好说,怎么会想到要和满洲人在野外作战?那不是以短攻长吗?他疑惑的望了坐在龙椅的皇上一眼,不像是在开玩笑!难道皇上听了朝中一些佞人的话,好大喜功的想要和满洲人决一死战?不行,他要把这件事拦回去,这可干系到辽东整个局势。
  “启禀皇上,杀毛文龙此事极易,只要微臣请天子剑便可杀之。但我朝兵士,自万历年间与满洲人作战就未真正的赢过。惟有依城而守,缓缓图进方是上策。皇上也对臣说,野战我大明非满洲敌手。臣如今练兵未成,惟有再多加些时日,并可进攻!臣以为这野战还是不打为好,稍有闪失,则辽东不保!”
  袁崇焕说得严词意切,听得怎么有点像大忠臣在劝谏昏君的感觉!要实行我的计划,我得先说服他才行!
  “不要说得这么严重,朕也知道你身上的责任重。朕不会拿辽东这么大的事情来儿戏,朕也知道你在辽东训练兵士已有一年,朕这一年给你们充足的粮草,火器。粮饷按时按月的发,兵部新作的盔甲也优先给了你们。辽东的守军,朕给的待遇可是在全国第一的,就连京师的三营都没有这么好!是时候给朕看下效果了。朕也不要你去打下沈阳,只要在野外能和满洲人打的不分胜负,能够在野外不用忌惮满洲人的突袭就可以了。”
  袁崇焕心里松了口气,他还以为皇上是要开始讨伐满洲了。现在看来皇上只是来和满洲在野外进行一次野地作战,能全军安全退去大概就可以了。事实上,袁崇焕在天启六年的时候,就曾组织部队东巡宁远东部。其中就针对满洲人在野外突袭做过一番布置。而今皇上重新说这个话题,他心里还是有一定把握的。皇上一年中给他的全力支持,使他练起兵来,得心应手。也是时候给皇上和朝中的大臣看下练兵的效果。
  “臣以为不适合与满洲人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只能与小股部队交锋,否则会引起辽东烽烟。如满洲举国兵力来攻,我军在野外必然不能取胜,恐怕士兵在溃退下连山海关外的诸城也会失守。臣请带兵东巡!”
  袁崇焕的意思是带兵出巡,与满洲人小股的部队作战,接触后即退回城内自守,以抗满洲赶来的大军!这样既可遵从皇上的旨意,也不用在正面与满洲大军在野外作战!
  “这话有道理,东巡也行,只要打一战便可。朕已有计划,你在此次东巡中替朕把第二件事做好!”
  袁崇焕听着有点糊涂,这东巡跟杀掉毛文龙怎么扯上关系了?!皇上是要自己在东巡的时候召毛文龙来杀掉?!这样做自己哪有时间去安抚他的部众啊?
  “皇上…”
  我呵呵笑了下,这么天才的计划,我不说他怎么可能一下想的明白!
  “朕的意思是你带两万人马到皮岛去,从皮岛往鸭绿江口登岸,只要和满洲前军相遇后,一战之下,无论输赢都从海路后退回皮岛!”
  袁崇焕也是聪明人,皇上这样安排,确实从皮岛出发,攻打满洲后方比从宁远出兵要好很多。因为在宁远打赢了还好说,如果输了一个不小心敌人乘势攻了宁远城都有可能。而从皮岛进攻则没有这个担忧,不管输赢都可以迅速的从海路退回。满洲尚没有水师,这比在陆上退回要安全的多。
  “皇上圣虑远见,臣定能完成皇上的重托。”
  “袁爱卿,此事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这毛文龙,朕不想你先下手,朕是想他去打这个头阵。他能死在满洲人那也就算了,朕就免了他手下的人,并追封他一下。如果他败退回来你就按军法,照朕原先给你的指示办,他手下的毛姓部将也不要留了!”
  “借刀杀人!”这四个字一下从袁崇焕的脑海里闪过,原来皇上的意思是这样!皇上让自己带兵去皮岛,毛文龙作前军,毛文龙的兵他是知道的,肯定不是满洲人的对手。前两年,毛文龙一直派兵上岸和满人作战,一向都是给杀得丢盔弃甲,龟缩回皮岛。如果毛文龙全军覆没,那么得益的最终还是皇上,一来可以名正言顺的解决一支不听话的部队,二来每年可以节省下六十万的军饷!
  袁崇焕想到这,不禁想到那毛文龙那两万将士这样去送死,心里恻然,想着怎么留下来,于是开口道:
  “皇上,毛文龙屡犯大罪,何不让臣杀之!他手下两万将士,如此送死岂不是让人可惜,那也是大明的军队。如能在毛文龙死后交给臣,臣不出一年,定然要他跟其他辽东军一样英勇善战!”
  “袁爱卿,毛文龙手下这些士兵恐不是朝廷可以使得动的!以后把他们安插在你的军马中也是个隐患!平日他们跟着毛文龙作威作福,现在让他们上下战场也是很应该的。朕跟你透露点的就是,二月份皇太极会带兵南巡,你们恐怕就是要和他作战!”
  袁崇焕听到这个消息很是吃惊,他在宁远的时候,也派出细作前去满洲打探消息。但却不知道这件事,而远在京城的皇上却知道。怎么能不令他吃惊呢?
  “皇上,臣斗胆问这消息可是从沈阳打探回来?可靠吗?”
  我自然不会跟他说这是我从后来的历史书中看到的,我一副很肯定的语气跟他说:
  “这自然是细作打探回来的,绝对正确!袁爱卿莫作妇人之仁了,毛文龙的兵,他们能逃回多少就多少!你不用担心他们,还是怎么想下,如何让毛文龙自愿做你的前军,你又怎样在前军败退的时候拦阻皇太极的前锋!”
  我提到这,袁崇焕果然陷入深思,这才是最重要的一步。如何顶住乘势而来,士气正旺的满洲军呢?!
  “好了,袁爱卿莫想了,你回了辽东再计议吧!此事事关机密,你可要小心为之,朕可是希望毛文龙壮烈牺牲,我军凯旋而归。你打得赢努尔哈赤,难道还打不赢他儿子吗?!”
  袁崇焕只好苦笑答道:“臣尽全力,不敢辜负皇上的重托。”
  “朕也知此事难办,所以才召你回来面授机宜!皮岛之行,你要去做主帅,宁远这边你要安排个信得过的人才好,朕看满桂还可以!你再找个人守着大凌河!可别让满洲人偷袭了!”
  “臣明白,臣必安排妥当!”
  “等到战事时,才知道手头上没有什么能用之人!朕要开设一个学院专门来培养将帅之才,这样我大明才不会朝中无可用之将!毕竟能从进士中有爱卿这样知兵的太少了!”
  袁崇焕也是知道文官带兵的坏处,因为在对满洲的战役中,很多就是因为主帅不懂军事,瞎指挥一气,弄得辽东现在成了这个局势!不过这是祖制,他再受皇上信任,这话他还是不敢讲的,如今皇上自己提出来,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此举甚好,臣鼎力支持!”
  “嗯,朕就等你的捷报来,只要能在兵事在有所作为,朕也好挟你们这一胜之势在兵制在有所改进。你们要为朕分忧!”
  “臣明白!”
  “不说这些了,朕来见你,还没有吃早膳,爱卿也没有吧!和朕一起,你也尝尝宫里的厨艺!待会也快要到上朝的时间了!你不用太急着回去,后天走吧,在京师休息一天,身体可是本钱!”
  “多谢皇上厚爱,臣遵旨!”
  ………………………………
  此次和袁崇焕的对话被列为大明头号秘密,在起居注在上也只有“上召崇焕于文华殿”几个字!不过当事人袁崇焕在此次召见后却是一直兢兢业业的为朝廷效力,即使立功,行事也颇为低调!    
    第三卷 可否一战 第三十六章 角逐(新版)
     更新时间:2008…10…14 23:14:37 本章字数:3914
         第三卷 可否一战 第三十六章 角逐(新版)    
  早朝议完政事,可以看得出,朝中的大臣对袁崇焕的到来很吃惊,他们之前没有听到任何消息。孙承宗不知道,兵部的人也不知道,五军督府的人只是晓得袁崇焕他们一早到了京城,至于什么发生事情是一点都不清楚!偏在朝堂上议事的时候,皇上却没有一点透露的意思,就连那袁崇焕也是上朝旁听而已,从头到尾都没有发言!
  不过这对于朝中的大臣也不是太过紧要的事情,毕竟袁崇焕在朝中跟谁都不是那么咬弦,是打是杀都跟自己的关系不大!不过皇上提到的另外一件事情就引起了朝中大臣的强烈关注。皇上要在通州建立一所学院,专门用来培养将领,按照皇上的意思,现在各地的将领都要在学院学习,通过考核过才能出去领兵!而且这所学院可以从各地招收生员,只要最后考核合格,都会派送到军队里担任将官!
  建立这样的一所学院,稍微聪明点的都知道,这是对大明原先的选拔将领的方式进行完全的改变,也是对大明历来重文轻武的绝大的冲击!有识之士看到了它的好处,也看到了它的弊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既要守住自己的疆土,又要防着手下的将领作乱。如何平衡是各开国君王思考的问题。以武治国的,虽可以威慑四方,然地方军权过重,最后导致内乱丛生,王朝大多都给握有重兵的将领篡夺。而如以文制武的,没有内乱却往往国势衰退,对外族常是屡战屡败,最后还是会给外族人灭掉。历史上第一种方略的以隋唐元为代表,第二种则是宋明为典型。虽两种策略各有长短,但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只有平定四方之后,再来考虑其他的东西!所以要提升武人的地位也是大势所趋。
  在想通了这一点,朝中不少人开始在动这军事学院的脑筋。试想下,如果自己的学生都在全国各地领兵,那么若干年后,手上的实力可就不是现在的五军都督可以比拟的了!那么派谁来做军事学院的院使就显得极为重要,皇上今天也只是提出了这个决议,并还没有详细的方案,那即意味着皇上心目中还没有合适的人选。想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开始忙活起来。其中以王洽,高第尤为热心!
  王洽,字和仲,临邑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知东光、任丘,曾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后在天启年间得罪魏忠贤遭罢免,崇祯年初平反后,一直在京候补。如今各要害部门都已经给原先的同僚占据,其它的清水衙门他又不愿去,所以一直拖到现在。不过王洽在京城还算吃得开,因为他原先的时候在地方颇有名望,后又得到原来的吏部尚书赵南星的赏识,拜入赵老尚书门下。赵老虽已故去,但在朝中的门生故吏还有不少,是以王洽任军事院使的呼声颇高。除此外,王洽还想着要寻求有人在皇上面前举荐自己,原本六部中他最相熟的是户部尚书程国祥,但他是不管兵事,岂能求他去开这个口。王洽思来想去,决定去找文华殿大学士韩鑛,在内阁中,惟有韩大人是比较与他相近。
  大学士韩鑛果然是任过首辅的人,他一听到王洽来拜访,就知道他是为了军事院使的事情而来。但韩鑛已经打算在这件事情上不发表任何的意见。一则他已觉得自己年老,二来皇上的手段他在这一年已经见识过了。他不想再去搞什么小动作。王洽的到来,他也不好拒绝,毕竟当年他和赵南星交好,王洽也算他的世侄辈。
  韩鑛在厅堂会见了王洽,王洽有事相求而来,难免又客套一番。当下喝了一巡茶,王洽想起自己来的目的。陪笑两声后说道:
  “韩阁老忙于政事,下官早想来府上拜访。”
  韩鑛感叹的说:“皇上锐意改革,做臣子的自然要为君分忧,忙是忙了点。老夫到底是年老了,精神不济啊!”
  “阁老,下官愿为大人分忧!”
  韩鑛“嗯”了一声,“你的历年考评老夫也是知道的,你还年轻,一步一步的来。赵少保看得入眼的,老夫也自然信得过。”
  王洽听了这话,接着说:
  “阁老与恩师是世交,论辈来说,下官还是阁老的世侄。阁老的话,小侄谨记于心。”
  韩鑛看了王洽一眼,许久才低沉的说:
  “你也不用多礼,老夫也实话对你说,有些事情老夫不便插手,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推荐之人,既要有识人之明,又要能安皇上之心方好。否则老夫怎敢误了你!”
  王洽听到这,已然知道韩鑛不会为院使这件事举荐。不由心下黯然,说了阵闲话,就找个借口告辞出来。
  在王洽怏怏而回的时候,也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