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游侠传 >

第343章

三国游侠传-第343章

小说: 三国游侠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注意到,他手上多出两份信函和一个小布囊,便问道:“士元,有急事么?”
    庞统沉声道:“朱太守飞函,说道已将王威等江陵叛将,包括阿飞军的细作黄叙等七人在内,全部处死,以免后患。”看看周瑜夫妇,补充一句:“下面签署的长官名字,是朱治和公瑾二人并列。”
    小乔怒道:“猜忌之刻,竟已如此了么?”
    周瑜沉默片刻,才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可惜了那少年!”
    拦住忿怒欲言的小乔,续问:“还有什么事?”
    庞统道:“有人赠送公瑾蜂蜜之液汁,士元不敢擅专,特来询问公瑾如何处?”
    “哦,何许人也?”
    庞统道:“阿飞。”
    周瑜一惊:“阿飞?”
    庞统道:“正是。阿飞遣使遗书,附赠此物。”
    “书信何在?”
    庞统从袖中取出一函,递给周瑜。
    周瑜不接,只道:“士元请念给我听。”
    庞统点头,展开那信,慢慢念道:“公瑾台鉴,将军用兵如神,所向无敌,阿飞一向极为钦佩。然之所以周流天下而无容足之地,百战百胜而无尺寸之功,身入险地,为人先驱者,盖得主则为义兵,附逆则为贼众故也!”
    “附逆?哼,何为附逆?他阿飞自己,难道就不是逆贼么?士元不必再念了,他的意思,我已尽知。”
    小乔却恨恨道:“飞帅说得半点无错。孙仲谋就是一无耻逆贼!”
    周瑜烦躁地看她一眼。
    “俏俏!”
    小乔道:“好了,不念就不念。”
    周瑜又对庞统道:“士元请替我拟一封回信。就说,飞帅良蜜,周瑜拜领,其他不敢言也!”
    庞统道:“士元明白。”
    小乔道:“士元,把那蜜给我,我倒要尝尝,飞帅所赠之蜜有何特别。”
    庞统应道:“是。”把那布囊交给小乔。
    小乔慢慢取出那小小瓦罐来,其状如圆鼓,颇为有趣。
    打开来,一股甜香顿时沁出,细细绵绵,微微悠悠。
    周瑜轻轻吸吸鼻子,侧头看去。
    小乔取过羹匙,喂给周瑜。
    周瑜微一皱眉,勉强接受,一品之下,面容也不禁一改。
    小乔又舀了一匙,自己也尝了一口,舒眉赞道:“入口清香而含苦尾,余味甘甜而不腻,这是什么蜜啊?”
    庞统道:“此乃西川‘黄连蜜’。”
    “黄连蜜?”周瑜忍不住问道:“何谓‘黄连蜜’。”
    “西蜀之地老林之中,有野生植物,名为‘雅连’,俗称‘三枝叶’、‘三颗针’,其色黄,性苦寒,所酿之蜜晶莹剔透,爽心除烦,可惜时已冬季,若在仲夏,佐以冰水浸润,实为消暑最佳品。”
    周瑜哦了一声,忽然醒悟:“他是在讽刺我先甜后苦么?”
    庞统一愣。他料不到周瑜现在如此敏感,惟有苦笑。
    周瑜忽然也苦笑起来,自嘲地摇头:“飞帅以此等难得上品相赠,其实一番好意,我倒是小人之心了。”
    轻轻推开小乔的羹匙,让庞统把外面的心腹都招进来。
    周营、周善、周良、陈江越等人鱼贯而入。
    小乔又取出几把蜜匙,周瑜接过,道:“飞帅馈赠,大家都来尝尝。”
    各人品尝之后,都说很甜。
    周瑜嘿地一笑,忽然对周营道:“周营,你愿意投降阿飞么?”
    话出意外,周营顿时张口结舌:“我……我……”
    周瑜面带讥讽笑容,看着他:“我记得你原来在飞月军中,号称三大飞骑之一,什么时候变成说话吞吞吐吐之辈了?”
    周营满头大汗,说不出话来。
    周瑜又转头去看周善:“还有你,你以前在飞月军中,也算一号人物了,是战是降,你有什么法?”
    周善黑脸也紫了,憋了半天,道:“小人一切,全听将军的。”
    周瑜嘴角微张,冷冷一笑。
    接着仰头望天,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不到我周公瑾,自命才智无双,从善如流,今日却落得众叛亲离,走投无路,连心腹部下都不愿直言的地步。”
    周营是周瑜的族弟,周善亦可算周家军的宿将,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从袁术军中脱身举事时,兵不满千,周瑜以周家私兵三千相赠,他二人便是这支私兵的首领。孙策从父亲的旧部、朱治、吕范的部曲以及周瑜所赠这支私兵中挑选了一千精锐,作为自己的亲军,号称飞月。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西讨黄祖,兵至石城(安徽池州)时,得知黄祖部下刘勋已率轻兵离开皖城(今江西安庆)去海昏(今江西永修)。周营立刻建议孙策遣一支人马前去彭泽(今江西湖口东)拦截,主力急袭皖城。孙策和周瑜均以为然,就令他与孙贲、周善一起,率兵八千到湖口截杀刘勋,孙策自己则与周瑜率兵两万奔赴皖城,一战而克之,俘虏了包括刘勋妻子在内近四万人。
    周营这一路却不大顺畅,主将孙贲刚一交战,便意外中流矢受伤,连说话都很困难,士气一时大为低落。周营眼见情况危急,振臂大呼,同时周善率百余悍骑,奋勇当先出击。余众受到鼓舞,一拥而上,一举冲破刘勋的箭弩之阵,杀得刘勋心胆皆裂,匹马逃往楚江(九江西马亭)。
    此战大胜之后,孙策对周营、周善刮目相看。当即任命周营担任刚刚扩充到三千人的飞月军中军司马,周善为他的副司马,指挥飞月中军的一千骑兵。军中将周营与上军司马宋定、下军司马陈武排列在一起,尊称为飞月军的“三大飞骑”。此后孙策一直把他二人带在身边,不离左右,在平定江南的大小征战中,他们都是飞月军最得力的将领。
    孙策意外中箭毒发而死之后,飞月军上下一片混乱,上军司马宋定莫名其妙地成了贪污犯,被迫逃亡;下军司马陈武则在吕范、朱治等重臣的支持下积极谋夺全军的指挥权。周营本无其他靠山,此刻见势不妙,悄悄向吕范通融,得以带着周善离开飞月军,返回旧主的麾下。
    周营经验丰富,周善勇猛善战,二人一向为周瑜所倚重,所以周瑜很知道他们的真实法。
    但面对如此困境,越是了解内情的高级将领,越是感觉前途渺茫。
    因为大家都明白,主公自己,几乎已经没有了归属之地。
    这种情况下,周瑜又怎么能期望得到他要的回答呢?
    庞统面无表情,忽道:“江夏驻军近四万,我等以目前这一万军去攻江夏,既无攻城重器,又无充足粮草,信心不足,士气低落,犹以卵击石,取胜几率,十停里不超过一停。”
    周瑜止住笑声,侧目道:“士元所言极是。所以现在,我希望士元你能为我做件事情。”忽然之间,他又恢复了冷静。
    他吩咐道:“你们几人暂且出去,士元、周良留下。”
    众人依令而出,室内只留下庞统和周良。
    周瑜道:“士元,我军现有军粮如何?”
    庞统道:“可支十日。明日一早,江陵城中还有十日之粮运到。”
    周瑜哦了一声,诧道:“这却如何得到?”
    庞统道:“昨日我私下去找了董允大人。另有二千石楼船一艘,是董大人以前的座舰,我已命人接管,可随军一并东去。”
    周瑜面上现出感激之色,道:“有此十日之粮,我便可尽力一搏了。士元,多亏你!”
    庞统低下头,道:“此士元份内之事。”
    他心乱如麻,身如火燎,几乎就忍不住夺门而出的时候,周瑜问了一句:“士元,江夏情况如何?”
    庞统心中叹息,但还是飞快地回答:“细作来报,甘宁昨日已被黄祖打入死牢。”
    周瑜点点头,忽然长叹一口气:“此次出征,是我从军以来最没有胜算的一次,我不士元陪我冒险。而且,我有件重要事情,要拜托士元。”
    庞统道:“公瑾请说。”
    周瑜慢慢挺坐起来,道:“我有一挚友,乃临淮东城人,姓鲁名肃字子敬。此人体貌魁奇,思度弘远,善能廓开大计,助画方略,实乃天下奇才,明君若得其佐,功业必成。”
    庞统心头一凛,道:“我亦久闻其名。”
    周瑜道:“子敬去年听我之劝,随我东渡,我本欲将其荐给伯符,岂料尚未得便,伯符已薨。其后子敬祖母亦谢世,子敬不得不还葬东城,至今滞留未归。”
    庞统心:“就你现在这个样子,他怎么能回来?”
    果然周瑜叹道:“我的事,士元尽知。对你们二位,我心中,一直深感歉咎。若伯符在,别说子敬,就算是士元你,也必早已高居幕中,为我江东谋主。而今仲谋……唉!”
    庞统此时已经完全明白:“公瑾这是要把后事托付给我了。”一时间心中酸甜苦辣,极不是滋味。
    他虽直气壮,殚精竭虑的一意要背吴叛周,但对周瑜本人,却是依然割舍不下那一份知己之情,当下慨然道:“公瑾不必多言,有甚吩咐,只管道来。”
    周瑜道:“子敬前日来信,欲就附其同乡巢湖的郑宝。郑宝何人,一庸匪耳!我已急去书制止。士元待我军出发后,可暗去曲阿(今江苏丹阳)一趟。”
    庞统道:“曲阿?子敬先生不是在东城(今安徽定远)么?”
    周瑜道:“当日子敬随我渡江,并携家族青壮老弱,其母等眷属,目下皆居于曲阿。士元去时,子敬当已接到我的信赶回曲阿,他自留在那里等你。”
    庞统点点头。
    周瑜道:“去年东渡之时,我曾让周良在子敬之侧随伺,他与鲁家颇熟,我命他随士元同去,轻车近路,万无一失。”
    庞统皱眉道:“嗯,接到他之后,我们去往哪里?”
    周瑜淡淡一笑:“昔汉伏波将军马援初见光武帝时,曾说‘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士元与子敬俱是可安天下的大才,岂无择主之思乎?”
    庞统脸上一红,不明不白的,心内突然一阵激动,说道:“我当然有所斟酌。但若公瑾能当仁奋发,挺身而出,我庞统愿永为你幕中之宾。”
    周瑜双目一紧,盯着庞统。
    庞统自知失言,话一出口,已是懊悔不迭:“明晓得他个性固执,不听人劝,我何必要跟他说这个?就算他现在愿意自立为主,难道我就能跟他不成?那我成什么人了?唉,任性妄言,修炼太差,徒然让他起疑。”本欲再辩,但话到嘴边,却又住了口。周瑜为人虽然性度恢廓,却也精细之极,闻弦歌而知雅意,自己再要巧言相欺,掩饰两句,更是欲盖弥彰,遮无可遮了。
    硬着头皮,装出一副坦诚相待的样子,静静看着周瑜。
    周瑜收回目光,低下头去,道:“周瑜愚顽,不能为主上同僚见容,以致连累士元也一直不得施展才华。此皆瑜之过也。我现修书一封,士元见得子敬,可将信函与他,他自然明白,定随士元同去。”
    小乔在旁边铺开一方白绢,定砚磨墨,取笔吹毫。
    隐隐的,庞统感觉到,周瑜对他心中所,已经完全清楚。
    不过他似乎并无恼怒反对之意,相反还颇有欣赏同情之念。
    庞统也不再多说一字。
    知己之交的可贵,便在于此。
    周瑜从妻子手中接过笔,略一思忖,便即挥毫如风,不一刻书写完毕,签上自己的名字,上下看上两眼,点一点头,吹上一吹,放下笔,卷折好信。
    “士元,你和子敬,皆是王佐之资,我毫不怀疑你们的前程。不过周良自幼便跟随于我,情如手足,还望士元日后,多多照拂于他。”
    庞统接过白绢,道:“公瑾自有主见,毋须我再多劝。公瑾放心,其他我都有数。”
    周瑜看看庞统,欲言,却又止。
    庞统扫一眼小乔,张张嘴,也即闭上。
    小乔道:“士元不必多虑,妾身自随公瑾,生死同行。”
    周、庞二人对视一眼,庞统苦笑:“我先出去了。”转身而去。
    周良早得到周瑜指示,给主公最后磕了三个头,一言不发,跟着庞统出去。
    周瑜看着门,怔了一儿,才低声道:“你们进来吧。”
    周瑜轻轻揽住爱妻的细腰,目视室中的周善、周营、陈江越三人:“目前情景,谅来你们也都很清楚了。尔等几人,各有所长,若得施展,日后不难出人头地。跟随于我,实在渺无前途。”
    周善忽然跪地磕头:“小人兄弟从小追随将军。现在我弟与庞大人同去,我家中已无后顾之忧,小人再无牵挂,此生也不再跟别人,当随将军死战。”
    周营也跪倒在地,道:“周营与周善同心。”
    陈江越大声道:“夫人身边,怎么能没有江越?”
    周瑜看她一眼,陈江越瞪大眼睛,毫不退缩。
    周瑜心里叹了口气,知道陈江越所谓“夫人身边,怎么能没有江越”,其实夫人二字,应该改为“公瑾”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