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中华 >

第93章

北宋中华-第93章

小说: 北宋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吴越、荆襄、广南、江西之地,行见盗贼蜂起为祸,江南方当大乱之始,不可不察也;将军或披重任南向平寇,挥师闽浙、江西之日不远矣。此功名卓立、名垂万世之机,亦藏宵小相残、阴图构害之险,不可不防也。终能履险为安,则他日必有握谈之时。特赠一偈,惟将军慎之:田边草盛,裹足之害;颜无页表,何以自裁。
    看毕,王渊问道:“此偈何意,钟先生有何见解?”
    钟十机:“是何偈语,可否赐告?”
    王渊递信给他,钟十机看过后,王渊说道:“以字面会意,系指田间野际,暗伏危机;书颜缺页,必非自行裁去。若以字谜解,前者为‘苗’,后者为‘彦’,此二者皆含杀机。刘中明虽然爱弄玄虚,但他不是三岁孩童,想用二句怪话吓阻于某,应当无此可能。”
    钟十机:“刘中明怪诞不经,其先前所传之偈,所预之事,已应验不爽。他赠大人偈语,必有深意。晁盖临走时说,刘中明预计,三个月之内,杭州、建州(福建)、福州、秀州(浙江嘉兴)复现叛逆,将军威压江南,必能建功,来日身居高位,需防他人陷害,尤需注意心嫉之人,却没说究竟是谁。”
    王渊:“行大事者,不拘小节,大丈夫行走于天地之间,当直抒胸臆。”
    钟十机:“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渊:“但说无妨。”
    钟十机:“大人意气恣肆,遇不忿,或无以自制有伤和气。”
    王渊大笑:“此吾性也,率性而为,人生快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王渊始终是真本色。不久之后,王渊奉命南下平叛:杭州陈通,建州(福建建阳)张员,福州叶浓,秀州(浙江嘉兴)徐明。他原本对刘通的偈语不以为然,因其预测又一次得到验证,遂对“苗、彦”二字命名之人留了个心眼。
    【宋史本纪:1129年三月,苗傅、刘正彦叛乱,勒兵向阙,杀王渊及内侍康履以下百余人。迫帝逊位于皇子魏国公赵旉,改元明受,请隆佑太后垂帘同听政。史称明受之变。】
    王渊的人生之路是否仍如既往,难说得很。但以他的个性和职务,还是要遭人嫉恨,被人当成靶子瞄准是大有可能地。刘通不予明示,只以偈语警之,是惋惜其才可堪大用,要是被人冤杀,岂不可惜。
……(本卷结束) ……
第三卷 定鼎
一 先北后南
    山东水师胜利返航。高丽之事既了,此后只需派出千人队护航,以对付沿途的海盗。由于水师的成本高,消耗大,护航的水军逐次递减,从一千人到八百人,再到六百人,最后固定在四百人。北地河湖港汊不多,北方人大多不习水性,因此水军的规模无法快速扩大。有限的水军要形成战斗力、威摄力,唯有发展火器,火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火器制造不易,火药的供应也很不便。弹药来自西北,用一枚少一枚,需长途跋涉才能接济。为解决火器、弹药问题,西北技师进入山东,在原先炼钢和试制火药之处,开始炼钢、炼铁,生产火器弹药,短期内还出不了成品。
    北部海域路程较短,往返较快,补给便捷;南部海域路程较长,往返耗时,补给不便。先安北海,后定南洋,由近而远,是为上策。
    金军南侵后,北方混乱,许多地方处于无政府状态,北方海域同样海贼出没,经常打劫渔民和商船。山东水师欲南下与赵构的水军争雄,必先肃清北方海域。张荣、徐文因时制宜,制定了剿灭水贼的计划。计划包括二个部分:
    一、凡提供水贼行踪者,予以重赏;弃恶从善,改投官军者,宽大处理,还可论功行赏。二、以八百人的水师沿渤海、黄海海岸巡弋,搜捕贼寇,见贼杀贼,无贼则报平安;另派几支小股机动部队伪装成商船,引蛇出洞,聚而歼之。双管齐下,措施得法,不到二个月的时间里,北方海域已基本平静。
    北海已平,下一阶段的战略重心是打通南方海道。南方的赵构有水师数万,北运的货物,大多在东海海域被赵构的水军截下。山东水师此番南下,即是讨回公道,保护南面的海上生命线。
    年八月,张荣率军从海州(江苏连云港)出发,直下崇明,来到长江出海口。张公裕的水师自通州(江苏南通)而来,二军在长江口相会。
    张荣派人知会张公裕,北军南来,并非与南军交战,乃是进剿海贼,保护海上通道的安全。自张俊与晁盖达成协议以来,张公裕的水师即已退回长江下游靠海处,在长江和东海之滨练兵巡弋。北军既已表示善意,张公裕也未留难,任其自去。
    水师继续南下,泊驻浙江外海舟山群岛。苏湖熟,天下足,虽然中原战乱,浙江还算是富庶的,粮食补给问题不大。此处扼东海要冲,距离江淮后方根据地盐城也比较近,遂决定在此驻足。
    赵构见北方水师赖在舟山不走,以林之平督浙江水师前来驱赶。徐文与林之平有过一面之缘,乃修书一封与林,意示北军来意无他,唯护粮耳;中原一家,当以大局为重,彼此通好,共御胡虏。林之平复曰:刘中明领军抗击胡寇,令人敬佩。然人各有主,地自有辖,北军在北,南军在南,若是职守不明,统属不分,岂非天下大乱。还请张、徐二位大人率兵北还为盼。
    【宋史本纪:1128六月丁丑,诏江、浙沿流州军练水军,造战舰年二月,监察御史林之平为沿海防托,募海舟守隘。】
    先给林防托去信,无非先礼后兵。林之平奉赵构之命,谈是谈不拢的了。既然不能相安无事,只有诉诸武力。北方水师先在山东力抗金军,后在高丽打败夷族水师,扬威异域,又在北部海域剿灭水贼,战意高昂,战力极高。江浙水军组建不久,战力甚次。林之平谏阻不成,只好硬着头皮来战。
    南方水师与北方水师不在一个档次,这一点林之平心知肚明。经过权衡,只以少量小船过舟山骚扰,大部却躲在镇海。林之平是很有一些脑子的,他派出的虽是小船小部队,却锣鼓咚咚,恍如龙州大赛,唯恐别人不懂似的,对上则报称出动大舶巨舰。那些个小毛毛,一触即溃,还不够秦军塞牙缝,更无需动用火箭火炮了。
    装模作样打了几仗之后,林之平向赵构上报说,南军奋勇作战,已歼灭秦军若干,还送上一些死囚、海贼的头颅报捷;又说,北军火器厉害,南军的损失也不小,需修整一段时日以利再战。
    有人向赵构密奏林之平谎报战果,赵构想换过水军将领,可是无人应卯,气得大骂:“说林御使畏敌不前,满堂聒噪,让你们去领水军,替本王分忧,却无一人敢当此任,通通给我闭嘴!”赵构身边小人得志,贤臣能吏常常受挤兑,争功诿过者多,而敢挑重任者寡。金军遇上秦军,尚且铩羽而去,南军焉能与抗。去舟山驱敌,那不是活得不耐烦了么。
    既然无人接任,林之平仍当他的沿海防托,与张荣的水师继续演戏一般。有了山东水师作后盾,南方的水军大为收敛,不敢再动商船的脑筋。有的为了向赵构复命,明里扣了商船,暗地里又放走。扣押商船,本就不得人心,何况这些物资大多来自吕宋(菲律宾)、安南(越南)、暹罗(泰国),大家存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能放就放,能避就避。赵构忙于剿灭叛贼,无法抽出更多的精力应付海上,北军未从江南捞走东西,且缓他一缓,等剿灭乱贼之后,再来算账。
    河朔之地,有了水陆二厢运输通道,其中二条是海道,二条是陆道,对金作战有了物质保障。徐文护送一批商船北上,张荣则仍然驻扎在舟山。这批物资到了山东、河北,咱们的总攻也差不多开始了吧。张荣如是猜想。
    年九月,徐文护送物资进了山东的码头,接到帅营通知,让张荣的水师回山东,随时作好进兵的准备。张荣、徐文接令,难抑心中的激动,这一天终于来了。
五 见客
    秦军在河北、山东休养生息、厉兵秣马,金国高层也在寻思对策。女真人的方针是固守议和,联夏合赵,共抗秦军。首先把一批掳往金国,经过洗脑的原宋国官员释放南归,让他们大放和谈空气,以引起宋人思想的混乱。
    南归派与拥构派合成一流,主和的论调甚嚣尘上:兵者,凶器也,可偶尔为之,而不可常用之。穷兵黩武,国之大害。民力有时而尽,百姓禁不起常年的征战,当惜民力而固国本。而今女真北还,正是休战议和的良机,女真在北,汉人在南,彼此相安无事,于国于民都有利焉。
    这个调调在中原上层人士中有着相当的市场。
    年二月的一天,燕京城刘通的府邸,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秦桧。当然,此时的秦桧还没什么名气,也还没干什么恶事。
    刘通一听秦桧求见,顿时拍案而起,真想一刀把他咔嚓。娘西屁,秦桧这个臭蛋,作了赵构手中的杀人工具,残害了南宋多少贤臣良将,一刀二段还算是便宜他。转念一想,那是曾经的秦桧,不是现在的秦桧,现在的秦桧还不知是个什么样子。用臆测的事实来定一个人的罪,失之公允。如此臆断,则“莫须有”之罪岂不提前来到这个人世乎?
    “让他来见。”
    军士甚感奇怪,大帅先是火气冲天,桌上的杯子被他震得叮当响。叫客人来见,也没说个请字,那可是上皇身边回来的,以往接待来人都是客客气气的,今儿是怎么回事?满腹狐疑之中把秦桧唤了进去。
    秦桧时年三十九岁,中高身材,步履沉稳,敛眉方脸,目如鹰隼,两眼不张则已,张则寒光四射。刘通心中自感有趣,此人倒适合作情报头子。
    秦桧先施一礼:“下官秦桧见过大人。”
    刘通:“你就是秦会之?”
    秦桧一愕,何以假痴乔癫,恁地傲慢。心中想着,口中应是。刘通故意如此,乃是先给他个下马威。秦桧为人阴骘,城府甚深,极富权谋,此来或为议和之事也说不定。先冷他一下,他要是提起主和的说词来,底气可就没那么足了。
    刘通好一阵子没说话,空气有些沉闷。对方没说话,秦桧自然不会先说,以他忍气功夫之深,也感到有些气促。
    刘通忽然打个哈哈:“哎呀,秦大人这么憔悴,都快认不出来了,还请莫怪。快请坐,快请坐。来人,给秦大人看座。”声音忽地高了八度。
    秦桧谢过,坐下了,心想,总算还记得给我坐。
    刘通:“会之在北边一定吃了不少的苦呀。”
    秦桧点头,心中五味杂陈,那地方哪是人呆的。刘大人怎么尽捡寒碜的说,哪壶不开提哪壶。
    刘通:“会之力主抗战,反对割地求和,痛斥伪楚邦昌,忠贞耿介,不愧社稷之柱石,令人赞佩。而今匈奴未灭,二帝未归,需当挥师北上,翦灭穷寇。朝廷正当用人之际,会之回来,大有用武之地呀。”秦桧维维应诺。
    秦桧,字会之,江宁人氏,生于1090年。他出身贫寒,于1115年二十五岁的时候中进士甲等,历任密州教授、监察御史、御史中丞等职。金军南侵,秦桧主张抗金,反对割让中山三镇。金人欲立张邦昌为帝,秦桧出来反对,立议状要存赵氏,结果被掳到金国。可以说,秦桧此前是个临危不乱、富有民族气节的好男儿。
    刘通先赞扬他过往的光辉业绩,再提及匈奴未灭,意思很明了:若是议和,免开尊口,来秦军阵营,就要痛打落水狗,将抗战大业进行到底,直到最后的胜利。秦桧是个明白人,一点就透,即使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提和谈的调调。他满腹经纶,眼看一肚子的说辞胎死腹中,甚感抑郁。
    秦桧被掳北地,看见了金国的强盛,看透了赵宋的虚弱,触动很大,认为只有议和才能保住半壁江山,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归南,北自归北;先保存实力,修养生息,以图日后再战。这次来燕,就是想抛售他求和退缩的主张。没想到,刘大人似乎早知来意,一来就被将他堵个哑口无言。
    刘通:“我中原一些热血儿郎,当初勇抗金军,睥睨贼寇,被金人掳去后,却魂飞胆丧,骨气尽失,沦为女真的叭儿狗。秦大人在北地那边过来,定是屡见不鲜。”
    这招指着和尚骂秃驴,入木三分,秦桧浑身不自在,游说之辞再也不敢冒头,彻底抛到爪哇国去了。
    秦桧:“刘大人说得是。下官有件机密要事告知大人。”看看左右,不再言语。
    等其他人退了出去,秦桧说道:“女真想跟大人议和,想必大人早已知之。其实女真朝内也非人人都主张议和,首倡议和者,乃是鲁王挞懒,反对议和者,首推兀术,为了议和之事,二人生了嫌隙,已然势成水火。”
    刘通:“完颜晟让会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