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华-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被掳之后,才放马后炮,此为第一条大罪。拥兵自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果皇帝回来,是不是要拭父(赵佶是岳父)杀君?此为第二条大罪。擅改祖制,传播邪说,蛊惑民心,此为第三条大罪。有此三大罪状,则可套上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名,诛九族也不为过。
赵佶赵桓在金国受尽苦楚,企盼回归中原,要想回归,有赖于中原的强大。而有望解救他们出来的,便是西北刘通的部众。宇文虚中受赵佶、赵桓的托付,想弄清刘通的真实想法。周望在赵构手下担任太常少卿之职,此次造访,一是探察西北情况,二是揭其罪过,倒西北的墙角。
刘通心想,哟嘿,这是兴师问罪来了。唧唧歪歪顶个屁用?敌人不是被骂死的,保守顽固势力也不会自动退位。成王败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有朝一日扫平天下,厘定大局,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今日背些骂名,何足道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想到这里,回应道:“我想请问,当时西北有兵几何,金与夏有兵几何?东边有兵几何,金军有兵几何?西北军二面作战,以寡敌众,牵制了金军大部兵力和西夏军队,使西部河山不致沦于敌手。反观东面,我朝数十万兵,抵挡金军数万,这仗是怎么打的?东路军是人,西北军就不是血肉之躯?差别何以如此巨大,不能不令人深思。上皇与陛下是金军强拉去的吗?非也,是一些个卖国贼押着送给金军的。中原危急之时,朝中诸公、军中将卒有几个拿起过刀矛上阵杀敌?那个时候他们都到哪儿去了?保官惜命、叛国投敌者,究竟有多少,二位可曾算过?”
一番话说得二人脸上有些挂不住,刘通接着说道:“有道是皇帝受命于天,古往今来谁曾见过神仙鬼怪?神怪之说,总是虚妄。《尚书》有云: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圣贤之言,难道错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公道自在人心。我朝流弊至今,萎靡不振,长此以往,只有灭亡。打破陈规,革除积弊,势在必行。”
这番怪话,把二人当场震懵,宇文虚中悚然而惊,周望先生心中暗叫:“反了反了,真是反了。”
刘通让人把他们带往驿馆,给他们缓缓气,压压惊。刘中明造反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该来的总归要来,不该来的也来了。新旧势力迟早要有一场对决,光明正大树起旗帜,胜过躲躲藏藏、事事掣肘。
不久,西北局召开了高层志士会议,作出几项决定:一、先在高层宣布另立旗帜的主张,暂不对外宣布,等适当的时机再公告天下。二、重新调整人事结构,朝中不可靠人物调出要害部门,安排志士任职。撤换军中的不可靠将领,顽固分子免去职务,态度不明朗的暂停职务,争取转向,以观后效。三、开展改革与保守、落后与进步的讨论,以舆论引导民众支持革新和革命,为改朝换代、建立新中华造势。四、现阶段的情报工作,重点放在探察是否有动乱、骚乱等社情上,实行内紧外松之策,坚决镇压顽固保守派的策反和叛乱。
朝中兵部、吏部二个部门的人事调换即刻进行,其他部门暂缓一步。军队的调整也分二步走:举办时局讨论班、军校进修班,先将高级将帅分批调到军校轮训,革命性坚决的回原军任职,或另行提拔重用,摇摆不定者继续培训察看。稳定高层之后,再换中级将官。
千乱万乱,军队不能乱,军权必须握在手中。前几年的潜心经营,使得朝中要害和军中将领要撤换的不会太多,局势基本上是控制得住的。致于开展讨论,因主流刊物掌握在西北政府的手里,舆论导向自然是倾向于革新换代。此外,还在刊物上揭露旧朝廷的罪状和过失。赵佶发过罪己诏,赵构也曾发过罪己文告,正好拿来使用,以他们自己搬的石头砸他们自己的脚,岂不很爽。举办和发行刊物,谁也没有西北人士的得心应手,谁也没有西北的大手笔。所谓一步先,步步先,一招后手,招招受制。
赵构之流想学出刊办报,哪有那么容易。一是乏人组织,二是经验不足,三是发行渠道不畅,只能跟在西北的后头邯郸学步。西北除了发行报刊,还在太原开设辩论堂,举办辩论会。人们可以在辩论堂发表见解,阐述自己的主张。论辩不搞人身攻击,不可以诽谤他人。论辩是激烈的,但是假话、空话、套话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禁不起事实的轻轻一击。这种辩论堂的形式,后来发展为学术界的论辩会。
热情者也好,冷漠者也罢,心中自有一杆秤。人们所看重的是实惠,谁带来利益,就拥谁。谁带来祸害,就反谁,中州、江南之地,遍布民乱和叛军,即是明证。
九 奇之大者九 奇之大者
周望回南边去了。3Z中文网www.3zcn.COM宇文虚中留在西北,此后还找过刘通几次,想游说刘通回心转意。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多,他自己反而有被对方拉拢的趋势。在周望之后,赵构那边还来过几拨人马,那些声名较好的受到礼遇,那些曾经为虎作伥的卖国贼,一来就被轰走,有的差点被民众打死。打这以后,南边不再派人过来了。
与此同时,西北也加紧了对赵构集团的渗透。对于金国的和谈提议,并非一概拒绝,答复是: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允许强迫北迁的民众回归宋国;归还掳走的财物;女真部族退回原栖居地,让出辽国中京、上京,由宋军接管;赔偿战争损失。
对金国提议讲和,如果置之不理,乃是无谋之举。你要和谈,那好,就来谈吧。秦军开出的条件在女真人看来,就是狮子大开口,哪里能够接受?双方你来我往,讨价还价,桌面上唇枪舌剑,暗地里剑拔弩张。金国作出了有限的让步,归还了部分器物,释放了赵佶爷儿仨,此后的谈判没什么进展。对于赵佶的归来,刘通是要的,而赵构是不想要的。
刘通接纳赵佶,是为了控制朝政,将来赵氏禅位让国,还要着落在他身上。赵佶吃尽了苦头,此生得以回归中原,已经大喜过望,皇位对他来说,早就失去了吸引力,他的愿望只是做个清静散人。心灵遭受重创、最难以释怀的就是赵桓了,他从小失去母爱,大难来临之时,被人硬推上皇帝的座位,曾经为此哭昏过去。当了皇帝没多久,就作了夷狄的俘虏,一下从天堂跌到地狱,国家的厄运、人生的灾难,如此重负为何要由他来承担?生在帝皇家,难道也是错?人生之最不幸者,莫非就是寡人?
西北与金国谈谈歇歇,交界处磨擦不断,在拉锯式的谈判过程中,一晃几年过去了。秦军辖区发展迅速,军中将帅几次请缨北伐,刘通均未同意。问是何故,刘通答曰:到时必有天助,我军不出则已,出则摧枯拉朽,一举平定北疆。而此时的金国控制区内,形势却不乐观。外部,辽人的袭扰,使其疲于应付。内部,由于秦军的压力减小,女真各部之间的矛盾加巨了,战和之争日益激化,终于在完颜晟弥留之际发生了流血冲突。
公元1134年夏秋之交,完颜宗弼(兀术)与完颜挞懒的矛盾白热化,兀术暴起发难,杀了完颜挞懒一族。金国上京血光四溅,人心惶惶,完颜晟听到噩耗,病情恶化,不久撒手人寰,比之原史的1135年正月谢世早逝了将近半年。
女真内耗,金主病亡,金国元气大伤。秦军引而不发,等的就是这样的时刻。这一刻终于到来,秦军兵发燕山,势如破竹,至1136年秋,基本荡平辽东、辽北,至1136年冬,女真的最后一股势力在金国北部的蒲与路上胡地区(乌第河一带)缴械。至此,金国已平,辽北、辽中、辽东版图悉数收归中原。
公元1137年正月初三日,北宋末代皇帝赵桓下诏禅位于秦王刘通,中原江山正式易主,国家权力棒由赵氏集团转到了刘通的新势力手中。新朝的国号为中华,定都长安,国旗以神龙为图,采用数字纪年法取代年号纪年法,1137年是为中华元年。这一年,刘通四十一岁。
同年二月初十日,赵构登基称帝,立宋太祖七世孙赵伯琮为太子,定都杭州,建立南宋朝廷,与北方相抗。
年秋八月,中华军四十万,兵分二路南下:
东路,刘通自任主帅,统领大军二十五万,以晁盖十万人为先锋,从淮南挺进长江,进取二江和闽广,另以张荣五万水师从水路南下,配合陆军作战;
西路,吕将统兵十五万,从河南挺进荆襄,进取二湖和云贵。
年九月,刘通进驻镇江,带着刘鹰、刘越,与方铁山、张孝纯等人登上北固山。北固亭上秋高气爽,河山壮丽,不愧天下第一江山之誉。甘露寺飞阁凌空,耸立山巅,“南徐净域”尽显雄秀气势,刘通想起清清代苏涧宽所写的一副对联: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
刘通乃对刘鹰、刘越说道:“你们以前没有到过江南,这就是江南风光!”
不久,大军攻取江宁,刘通重回故地。想起那年在钟山初识赵茹,那时她还是公主,而今已是一国之后,当真恍如隔世。刘通有感于怀,遂往钟山一游。到钟山不一会,忽闻有人前来献宝。等到见了那人,刘通哈哈大笑,你道是谁?原来那人正是当年秦淮河的那个小偷!
那人一见当今皇帝就是那年追他的事主,张大了嘴,半天没醒过来。
刘通过去一拍他的肩膀,又再大笑不止:“老兄别来可好?”
“你……是皇上?小的还好。”
刘通:“至今不知道你的尊号。”
“小人的名字有辱清听,江湖上的朋友叫小的一阵风。”
刘通:“你想献宝?”
一阵风:“小的手下曾经弄到一个印子,看样子好象是什么玉玺,也不知真假,不管真的假的,都不该是小人有的。”
刘通让护卫收起布包,说道:“你倒不贪心,人心本难足呵。”
一阵风:“皇上不看看真假?”
刘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又何须在意。这劳什子不管真假,哪一天都让它进博事馆吧。”
一阵风:“玉玺可是国器,得之者受命于天,皇上……”
刘通:“国运是否长久,不在物事,而在人事。你献宝有功,赏赐什么好呢?”
一阵风:“小的不敢要赏,就当赎抵从前的罪过吧。”
刘通:“以后你还作无本买卖么?那可是没有前途的营生。”
一阵风:“老了,该洗手收山了。”说罢拜辞而去。刘通感慨万千,天下人若能过生活,又有几人会去做贼?
随后大军继续南进,中华军进展神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江南和荆襄。赵构从浙江退到福建,再退海南,最后驾着几条船,飘向大洋,不知所踪。有人说被海浪淹没,有人说在万里海外见过一伙奇怪的中原人士。
经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南方平定。二年后,以镇西将军岳飞统领西部大军,横扫西夏。几年前,种师中告老退役,岳飞接任西部镇守,开始筹划西征事宜。而今一切准备就绪,中国举一国之力,对西域志在必得。三十万大军势不可挡,自东向西一直打到天山以西、阿尔泰山以北,西域诸部闻风而降。数年后,中华周边属国相继纳入中原王朝的辖下。
新纪九年,公元1145年,中华国迁都燕京,加强海军,扩大海上贸易。与此同时,对辽北路的鞑靼部落特予关注,严防蒙古部族祸乱天下。如今时世大异,鞑靼纵想作乱,也是不太可能了。
自刘通登基以来,有朝臣提议,尤其是吏部官员声音最大:皇家应有威仪,要立后宫,设三宫六院,宫中配备宦官。这事让人烦不胜烦。刘通是反对三宫六院的,致于宦官制度,更是扯淡。三宫六院,荒废众多女子的青春年华,太监的存在,更是灭绝人性。刘通以上古明君不设后宫、不配太监为由,拒绝扩妃,主张效法古代炎黄尧舜,存天道,顺人伦,不可损万民而肥一己。一国之君,需当惜民力,恤民情,至情至性。妻妾何须多,几个足矣。既无成群的姬妾,拿太监何用?
后来刘通下了一道命令:谁再提议扩大后宫,赶出朝堂,第一次提的,一个月不得上朝,第二次提的,二个月不得上朝,依次递增。还给皇家立了一个规矩:姬妾不得超过三十个。这个算术很简单,此时奉行的仍是太阴历,而不是太阳历,农历一个大月三十天,一个小月二十九天,就算你一天宠幸一个,还不定轮得过来呢,多了又有何益。
后宫之事,暂时压制下去了。接班人的问题,则越来越凸现。时人尊行的是嫡长子制度,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这种制度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没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