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品-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谦逊道:“事情总是要人来做的,即使我的才能有限,也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杨家的子弟就要有随时为杨家奉献的觉悟,所幸有大家帮助,没有失了天波府的面子。”
老大人慢慢地站引起来,抓过放在一旁地龙头拐杖,对我说道,“你随我来!”
说完老大人就向里面的一间屋子走了进去。
我感到有些奇怪,如果有话,在这里说不也是一样?为什么非要换地方呢?不过想归想,还是很听话地跟着她走了进去。
老妇人一直走进了最里面的一间屋子里,面对墙壁站定之后,将手中的龙头拐杖举引起来,龙头朝前伸了出去,穿过杠在墙壁上的一张山水画后的小洞,堪堪地插了进去。叭光得地面之下传来了微微的震动,接着就看见前面的地板开始动引起来,慢慢地露出一个三尺方圆的入口来,一条向下的阶梯直直地延伸出去,也不知道通向哪里。
正在我有些惊讶的时候,老夫人说话了”,有些吃惊吧?这是当年修建天波府的时候,我派人提前几个月挖出来的地道,有些事情,是应该让你了解了解了!”说着当先走了下去。
我确实有此吃惊,天波府是奉皇命由官府专用匠人修建起来的,为此太宗皇帝还特别拨了一笔银子下来,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玩弄花样,余太君真的很有魄力,恐附这样的事情,杨老爹未必能够清楚吧?
果然老夫人一边带头定着。一边对我说道:“你爹爹为人太直,容易得罪人,实在不适合在朝为官,因此我当时就多了一个心眼儿,修了这么一条地下秘道,以备不时之需。可是仍然没有想到他终究还是死在了战场上,倒也得全了名节。只是我们家的一些东西。都在这里面藏着,现在你是一家之主,应该给你交底了。
“哦?”我一边听老夫人说话,一边胡思乱想。
地道里面不是很狭窄,可以并行两人,周围的墙壁两侧每隔一段就有通风口,人走在地道里面就可以感觉到有微微地风浮动,因此上虽然很久没有使用也不会有气闷的感觉。两外在修建的时候,建造者已经考虑到采光的问题,通过在通气道埋设光面地白瓷板来反射日光,地道里面在白天并不会感到有多黑,起码可以看清楚前面几米以外的路。当然对于我这样能在夜间视物的人来说,就更没有问题了。
也不知道走了有几百步后,眼前宽敞引起来,有了几条分岔,除了前方分出两各通道外,左右还各有一各通道。
老夫人停了下来说。前面两条通道是向上的出口,距离大概隔了有几百丈,正好是到了出了天波府以外的两处民宅地院子里,当然那两处民宅实际上也是杨家暗中买下来的产业。而左右的通道则是一条通向了休息室,一条通向了储藏室。
老夫人领着我进了休息室的秘道。一只手在入口处摸了一下,屋子里面顿时亮引起来。
“咦?”我大吃一惊。
这光线分明不是热光源,倒向是节能幻的光线一般,仔细瞧过去,却发现原来是在墙上面镶嵌了一颗明珠,原本有一块儿板子遮蔽住,老夫人方才就是将盖板掀开,便露出了明珠。这倒是一个好主意。
这样一来,屋子里面就可以视物了,我的日光在屋子里面梭巡了一遍,发现整个屋子里面的墙壁上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木格了。
老夫人找了把椅子坐下后,笑着对我说道:“怎么样,这里还算不差吧?”
“岂止不差?”我看了看旁边地锦塌,还有大大小小的日常用品,发自内心地称赞道:“我看这里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和水,住上几个月也没有问题。娘亲,难道父京也不知道这里的东西吗?”
老夫人听我提起了杨老爹,有些伤感地说道:“你爹他向来不喜欢搞这些歪门邪道的事情,自然是不知道的。其实,我也只是防患于未然而已,并不真的希望有朝一日会用的到。这次叫你下来,主要是给你介绍几个人,几个可以无条件地尽力帮助我们杨家的人。”
“在哪里?”我惊奇地问道,凭我的感觉,并没有发现这里还有别人。
而且,老夫人会介绍什么人给我,在这种地方?
“稍等一会儿就到了!”老夫人倒也不着急,心平气和地回答道。
既然如此,我也只好陪着老夫人等着了,不过心中却有一些惊奇,莫非老夫人还有什么私自蓄养地死士不成?
我脸上的表情自然有此丰富,老夫人看在眼里,便解葬道:“这些人都是你外祖父在世的时候培养出来的,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如今正值壮年,正是你的好助力!”
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人不是杨家地,而是余家的。
余太君的父亲是余德属,五代时云中人。余德展世出官宦之家。后汉任府州团练使,世居府州地区,历祗外侵,为将门豪族,在北路上很有势力,想来余太君所说的这此人,就是余家的私军之流。
按照余太君之言,这些人如果是自幼被德展收养的话,年龄大概就在三十上下,果然是一只可以大用的精兵,只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而已。
坐了大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外面地通道里面出来一阵脚步声,我侧耳听了一下,一共有七个人,脚步声沉稳有力却举重若轻。显然身上是有些功夫的,而且不是很菜。
很快这七个个人就走了进来。
“属下箕奉命赶来,见过主母,见过六少爷。”七个人中有一个年纪大些,约莫四十岁样子的中年男子抱拳说道。
“很好,你们也坐吧!”老夫人点头回答道。
我注意看了一下,这七个人中。五男二女,真是男的英伟。女地俊丽,这不过有一个男的反而长的有些猥琐,坐相也不是很好,倒像一只猴子蹲在那里,显得非常突兀,不过我却没有轻视他,因为老夫人绝对不会给我介绍没有用的人,这人能够入选。自然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六郎,这七个人,是你外祖父一手培养出来的家臣,原本是为了助你父亲一臂之力,如今你已经继承了家主之位,我就将他扪交给你了,希望你善待他们,不要暴殄天物。”老夫人当着众人的面郑重地对我说道。
“孩儿自当如此。”我点头保证道。
老夫人接着说道:“如今六郎你得到了皇帝地重用,要去西北镇抚。可以说是责任重大,形势却很危险,西北门闲势力相当强横,要想顺利立足,没有自己的班底是远远不够地。不过话又说回来。一旦你在西北立稳脚跟,扫平边患,不啻一个大宋的异姓王。他们七个人,在众人之中实力最强,此次随同你去西北,正好大展拳脚,与你做出一番事业来,将我们余杨两家的实力大大提升!”
“多些母亲夫人。孩儿正好要建立自己的幕僚和武将班底,只是不知道这几位兄弟姐妹,适合担任什么样的职位,孩儿我也好趁早安插。”我连连称谢道。
“具体的情况,还是由他扪自己来说吧,你也好了解一下他们。”老夫人回答道。
几个人依次向我介绍了自己,原来他们都是老夫人的父亲余德展从战死的将士遗孤中挑选出来的,从小就开始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基本上算是全才,只是各有喜好各有侧重而己。这批家臣共有百人左右,我见到的这七个人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远超同僚的特技,因此成为这些家臣们的统领,并且被赐予了杨姓,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老丈人余德展送给女儿的陪嫁,只是这位外祖父似乎有些偷懒的嫌疑,这些人的名字干脆用一二三四来代替,在前面加上一个杨字而已。
“这样的名字也大没有个性了,所起来也显得不够尊重,看来得另起一个。”我略加恩索了一下后说道:“各位随同我去西北,自然是要成为各个部门中的中流砥柱地,不如改换个名字如何?”
众人当然希望有个响亮一些的名字,再加上我的名声似乎不错,还是个状元出身,起出来的名字肯定不会太次,于是都说但凭少爷作主。
“你们正好有七个人,上应北斗七星之类,不如就按按照年龄的排序,使用七星的名称吧。”我想了一个既简单好记,又很响亮的名字。
几个人大喜,北斗七星的名字分别是天枢、天璇、天机、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只要前面加上一个杨字就可以了,很是方便。
不过年纪最大的那人向我建议道:“少主,不如按照我们的喜好和特点来从七星中选择名字如何?”
“当然可以,如何甚好既然你们相互之间比较熟悉,那就由你替他们选择名字好了!”我首肯道,又提了条建议。
“是!”那人应了一声后说道:“我年经最大,熟悉的是幕僚之事,可以参赞军务,做少主的参谋,就叫天枢好了,老二走的是武勇方向,就听天权,老三地口才了得,适合作游说之人,就叫天璇好了,老四工于心计,经常有一些馊主意,就叫天机,老五专攻土木之术,就叫开阳,两位小妹中,老六擅长经营,可以在当地发展些赚钱的产业,就叫玉衡吧,老七就叫瑶光吧,她是天生的万人迷,她也没有浪费这份天资,是有名的歌唱大家,在京师和外地都非常有名的,经常可以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经过老夫杨天枢这么一介绍,我心里面便刘他们就有此谱儿了。
最后老夫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正容说道:“此次我们杨家有机会进入西北,是天赐的良机!先夫在世时,情况不容许我们发展自己的力量,如今六郎得到了置制地方的军政大权,可谓是百年难遇的大好时机,各位一定要尽心辅佐他,在西北开出一片我们自己的天空来!我们杨家一直被宋皇当作挡箭牌,满门的男丁丧失大半,如今,是该要些回报了!”
众人都很激动,谁又愿意隐姓埋名,浪费了自己的才学,不为世人所知?如今有了这好机会,自然是要尽力争取的,一旦成功,便是名扬天下之时!而且,按照现在的条件,这样的机会应该是相当大的。
“我们天波府的所有实力,从今天起,要完全转移到西北去!汴粱城中,没有值得我们留恋的任何东西了!”老夫人对众人坚定地说道。
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移!看这这些跃跃欲试的新属下,我心中大定。
此去西北,必然龙游大海,虎啸高山!
第十一卷 长安北望 第四章 再起波澜
更新时间:2009…7…3 17:00:24 本章字数:5278
正当我准备西行的时候,又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太宗皇帝病倒了!
常年的劳心费神对身体的损害非常严重,尤其太宗皇帝又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事无巨细,自己总要弄个明白,以至于手下的宰相副相们都没有多大的权柄。
前日河北传来了消息,大批的蝗虫突然飞至,十几个州县都遭遇了百年不见的眼中蝗灾,刚刚出了新苗的庄稼基本上都毁了个干净。
此事一传到京师,太宗皇帝怒急攻心,就这么病倒了。
内忧外患,大宋朝的确是在风雨飘摇之中勉力挣扎,好在,他还有几个得力的臣子。
抛开政治立场,无论是吕端、吕蒙正,还是曹彬、潘美,或者是枢密院的其他几位副使和位在中枢的几位副相,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能臣干吏,更不用说还有多如牛毛的各级官吏,太宗皇帝之所以心急,主要还是因为策立太子的事情。
三皇子赵元休的确是太宗眼里的好儿子,一心想要将他扶上太子之位,为此太宗皇帝不惜将大皇子远远地赶到了蜀地,能够威胁到他的继承权的几个叔王也都排挤的排挤陷害的陷害,如今的最后陪碍,仍然是在朝堂之上,大臣之中。
废长立幼,向来是受到大臣们的反对的,毕竟在三皇子元休之上,还有一个精明强干的大皇子。放弃这么好的继承人不用,而要册立一个小孩子做太子,大臣们都怀疑太宗皇帝的脑袋被门给挤坏了。
皇帝这么一生气上火,索性不理朝政。躲在宫里面修养,这回轮到大臣们着急了。
太宗皇帝答应给我地兵马也没有到位,自然这行程也就泡汤了,可是时间紧迫,如果在延缓些时日,估计李继迁早就攻入长安城了,到时候我还去西北干啥啊?
就在这个时候,自金沙滩之战后一直深居简出的潘美忽然高调出现了,不是为了别的事情。而是为了要嫁女儿,也就是他最小的女儿,对方不是别人,正是太宗皇帝的三皇子韩王赵元休。
一石激起千重浪,群臣之中立刻有很多政治感觉良好的大臣们认真的考虑起这件事情来。
潘美是何许人也?能够连接两朝受前后皇帝恩宠,自然是有他的为官之道的。他会选择这个时间来嫁女儿,而且还是嫁给正在追逐太子之位的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