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 >

第568章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第568章

小说: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砾宣读的秦王诏书大赞吕不韦化周方略思虑深远,末了说:“朝议虽有歧见,终以大局长远计而生共识:化周做特例行之。丞相但全权处置,毋生犹疑可也!”驷车庶长宣读的诏书却是始料不及:封吕不韦为文信侯,以洛阳十万户为封地!两特使与在场官吏同声庆贺,吕不韦却没有丝毫亢奋之情,洗尘酒宴完毕,安置好两位特使老臣寓所歇息,便匆匆来看望司马梗。
昏黄的风灯下,老司马睡得很沉。吕不韦唤过家老询问一番,知道老司马已经经随行太医诊断服药而后安歇,方才大觉放心;回头又来王使寓所盘桓,两位老臣闻声即起,与吕不韦煮茶消夜,说起司马梗辛劳便是一番感慨唏嘘。
老桓砾说,司马梗是带着蒙骜与军中一班大将的上书赶回咸阳的。其时正是三更,东偏殿当值的老桓砾说,秦王已经歇息,请老上卿明日再来面君。老司马却是硬邦邦一句:“三川民治如水火,当不得秦王一觉么!你若不报,老夫正殿锺鼓!”老桓砾二话不说,便去寝宫严令老内侍唤醒了沉睡的秦王。靡靡瞪瞪的嬴异人被两名内侍架着来到东偏殿,一见司马梗便是又气又笑:“一丞相一上卿,又是明诏全权,何事不得断,竟要本王夜半滚榻也!”老司马依旧冷冰冰一句:“一王滚榻,强如江山滚沟。”嬴异人不好发作,摇摇手道:“好好好,老上卿说事便了。”及至司马梗将来由说完,清醒过来的嬴异人捧着蒙骜等一班大将的上书却是良久默然。
老驷车庶长说,当初吕不韦的上书一到咸阳,秦王便急召几位资深老臣商议。除了他自己,铁面老廷尉反对最烈,声言化周策便是害秦策,行之天下后患无穷!老太史令更以国命证之:秦为水德,主阴平肃杀,天意该当法治!若无法治,便无秦国!不知何故,连已经不涉政事的阳泉君也进宫面君,指斥化周之策为居心叵测,力主罢黜吕不韦丞相之职!面对汹汹朝议,秦王便搁置了吕不韦的上书。司马梗带来蒙骜等一班大将的上书后,秦王次日立即举行了在都大臣朝会,公然宣读了吕不韦上书与蒙骜上书,请司马梗与众臣庭争。
驷车庶长说,老司马驳斥太史令的一席话最终震撼了朝堂,说着从腰间皮袋摸出了一张羊皮纸,老夫从史官那里抄录了老司马这番说辞,你且听了。
“以国命之说非议化周之策,大谬也!水德既为秦之国命,何以孝公之前三百余年不行法治也!何以商君变法时,举国老臣皆以穆公王道为天意,而不以法治为天意也!不行法治,王道为天。法治有成,法治为天。究其竟,上天无常乎?朝议无常乎?商君有言:三代不同礼,五霸不同法;故知者作法,不肖者拘焉!今丞相吕不韦审时度势,不改秦法,亦不拘成法,惟以民情而定治则,此乃商君变法之道也!公等拘泥成法,笃信虚妄,不以秦国大业为虑,惟以恪守祖制为计,秦国安得一统天下也!”
“正是这番庭争,举朝非议之声顿消!”老庶长分外感慨。
“也还有蒙骜的硬匝匝撑持!没有司马梗,谁说得动这班虎狼大将?文信侯,天意也!”老桓砾更是一副深知个中艰难的神色唏嘘感叹着。
“又是天意?”吕不韦淡淡一笑,一丝不易觉察的泪水却从细密的鱼尾纹渗了出来。此时一声雄鸡长鸣,吕不韦便站起来一拱手告辞去了。时当深秋,霜雾朦胧,吕不韦踽踽独行,心绪复杂得麻木无觉,洛阳王城空旷清冷的长街也虚幻得海市蜃楼一般……若非西门老总事与莫胡带着几个仆役找来,吕不韦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迷路了。
三日后,吕不韦丞相令颁行洛阳:阳人聚半县之地留周王族后裔聚居,建庙祭祀祖先 ;周室王族后裔之嫡系重新确定,立唯一没有参与作乱的一个王族支脉少年为周君,奉周宗庙;其余周室老王族万余户遗民,全数迁入关中周原,置换出同等数量的老秦人填充大洛阳! 周人终于默然,完全没了脾气,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上天赋予的命运。
新立的不足一百户的王族后裔,留在汝水北岸的阳人聚,开始了建庙耕耘的莘莘劳作。其余万户之众,在秦军的“护送”下回到了久远的祖先之地,真正开始了由周入秦的痛苦的脱胎换骨。也只是在此时,周人才恍然悟到了目下这位秦国丞相的宽仁——虽执秦法,却没有对东周君行九族之刑,果真以秦法的叛乱罪行刑,周王族只怕便要灭绝!虽迁关中,这些王族后裔的周人实际上却是回到了遥远的根基之地——周原,重操耕稼,尚可遥念祖先。若非如此,这些真正的王族后裔只怕当真便要绝望得投溺渭水了!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周人终于百般艰难地化进了战国新潮。
倏忽之间冬去春来,吕不韦回到了咸阳。
刚入四月,山东便传来捷报:蒙骜率二十万大军渡河北上,一举攻克晋阳 ,正挥师南下猛攻赵国腹地!吕不韦立即派出干员出河西接收晋阳,并筹划设立太原郡 。方过三月,又来捷报:蒙骜大军连克赵国榆次、新城、狼孟等大小三十七城,赵军连连败北!吕不韦直觉太过顺当,深恐蒙骜中赵军诱敌之计,连忙赶赴三川郡与司马梗商议。司马梗认为吕不韦顾虑不无道理,提出:为防万一,派老将王龁率五万精锐铁骑猛攻上党以为策应,使赵国不能从侧后袭击秦军!吕不韦欣然赞同,请准秦王嬴异人,当即命王龁率兵北上策应。及至入冬,王龁军传来捷报:上党大小城邑全数攻克,险要陉口全部占领,斩首六万,赵军败兵三万余逃出上党之地!已经赶回咸阳的吕不韦立即亲赴晋阳,正式设置太原郡,辖晋阳与上党之间全部新得的大小四十余座城池。
在此期间,蒙骜大军东寻赵军主力不遇,本欲猛攻邯郸,又恐激得赵国调遣云中边军回防,遂休整两月,次年开春挥师南下,一举攻下魏国大河北岸的两大要塞——高都、汲城,斩首八万!拔城不多,魏军主力却大半覆没,以致逃回大梁还溃不成军。蒙骜接着挥军东进,越过魏齐之间的大野泽直逼齐国边境。
山东六国大为震恐,一场救亡图存的合纵开始了艰难的谋划。 
第十章 合纵回光 三、布衣有大
         重组合纵,还是两位草庐布衣鼓荡起来的。
自河西不辞而别吕不韦,毛公薛公回到了邯郸,将一切与吕不韦嬴异人相关的余事处置妥当,便欣然来见信陵君。正在与门客斗酒的信陵君欣然出迎,立即将薛公毛公裹进了酣热的酒阵。毛公与薛公一对眼神,便放量痛饮起来。及至月上林梢,几个门客醺醺大罪相继被人抬走,林间亭下只剩下了毛公薛公信陵君三人。一番醒酒汤后,侍女在茅亭外草地上铺排好茶具座案,三人酒意兀自未尽,大碗牛饮着香醇的酽茶,林间月下便是海阔天空。
“老夫三千门客,此六人号为酒中六雄,六雄!”信陵君脸膛亮红白发飞扬,脚下落叶婆娑,手中大碗飘忽,“老夫不以为然,约好今日与六雄林下鏊酒!结局如何?老夫大胜也!两公便说,老夫该当何等名号?啊!”
“该当王号!”毛公猝然一喊,响亮非常。
“毛公多戏言也!”信陵君呵呵酒笑不无谐谑,“薛公庄稳,请赐老夫名号。”
“王号正当其人。”薛公也是清清楚楚一句。
“酒仙也乱矣!”信陵君摇头大笑,“老夫无得名号,今日酒战终无正果也!”
“嘿嘿,差矣!”毛公一笑,“非为无号,乃君无规矩也。”
“老夫无甚规矩?”信陵君顿时板起脸,虽是佯怒,却也逼人。
毛公却是不管不顾道:“世间名号,自来便有规矩。譬如我等两人,论名号,薛公是酒神,老夫才是酒仙。信陵君以薛公为酒仙,又拒酒王之号,谈何规矩矣!”
“噫!酒仙酒神还有规矩?你且说说。”
“此中规矩在于二。”毛公嘿嘿一笑,“其一,神、仙之别。自来神圣相连,大德大能谓之圣,圣而灭身谓之神。神者,天官也!但有神号,必有职司。譬如后稷升天为周人农神,神农氏升天为荆楚农神,公输般升天为天下工神。其余如风云雷电如名山大川,皆为神号。何也?天界职司之谓也!一言以蔽之,无职司不是神!仙者何?天界散人也。奇才异能谓之名士,名士身死谓之仙也。譬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俞伯牙独琴、庄子梦蝶、扁鹊不为医官而只矢志救人等等等等,方得为仙,此其谓也!一言以蔽之,凡仙,有奇才异能而无权责职司!此乃神、仙之别矣!”
“算得一家之言。其二?”
“其二,饮者酒风之别也!”毛公分外来神,“秉性豪侠,却不苟酒令,每每海饮不醉且能谈政论事者,谓之酒神也!此等人若薛公,若当年之张仪、孟尝君者皆是。散漫不羁,酒量无常,初饮便有飘飘然酒意,然却愈醉愈能饮,愈醉愈清醒者,谓之酒仙也!此等人若本老儿,若当年之樗里疾、春申君者皆是。”
“如此说来,老夫算得酒神一个!”信陵君慨然拍案。
“张冠李戴,非也非也。”毛公嘿嘿直笑。
“这却奇也!老夫再饮三斗无妨,如何当不得个酒神之号?”
“经神、仙共议:信陵君非神非仙,当受王号也。”毛公一本正经。
“老夫自来饮酒,惟闻酒神酒仙之号。酒王之号,未尝闻也!”
“非也。酒徒、酒鬼、酒痴、酒雄、酒杰诸般名号,信陵君不闻么?”
“那却与老夫何干?”
薛公猛然插了一句:“酒号如谥号,酒王惟酒号之最,寻常饮者自然不知也。”
信陵君目光一闪:“你便说,老夫如何当得酒王之号。”
“好!”毛公却没了惯常的嘿嘿笑声,“王号者,德才位望也……”
“休得再说!这是酒号么?”信陵君拍案打断。
“老夫直言了。”薛公肃然起身对着信陵君便是深深一躬,“公子身负天下厚望,当了结客居生涯,回大梁即魏王之位,中兴大魏,以为中原抗秦屏障也!”
“你……”信陵君不禁愕然,“两公蓄意,陷无忌于不义也!”
“公子且坐了。”毛公嘿嘿一笑将信陵君扶到案前就座,“蓄意也罢,临机也罢,一言以蔽之,公子不做魏王,中原文明便将覆灭也!”
“危言耸听。”
“公子差矣!”薛公大步走了过来,“方今天下,秦国一强独大。反观山东六国,赵国已呈衰微之势,齐国偏安海隅,楚国支离破碎,燕国一团乱麻,韩国自顾不暇,无一国堪为合纵轴心也!惟有魏国,国土虽大销,然终存河外腹心,沃野千里人口千万。更为根本者,魏国有公子在焉!公子文才武略名动天下,更是王族嫡系,在魏众望所归朝野咸服,若能取当今平庸魏王以代之,何愁魏国不兴山东无救?”
“嘿嘿!小也小也!”毛公竹杖当当打着石板,“公子若做魏王,先退秦,再变法,而后便当与秦国一争天下!王天下者,必我大魏也!安山东,何足道哉?”
良久默然,信陵君喟然一叹:“两公之论,犹赵括纸上谈兵也!”
“何以见得?”薛公神色凝重,显然是要说个究竟出来。
“两公坦诚,无忌便也着实说了。”信陵君指节敲着案头,“一则,此举大违人伦之道,无忌不屑为也!方今魏王,乃我同胞,秉诏即位,我何能取而代之也!二则,方今魏王虽则平庸,却无大失。当年,我私盗兵符、擅杀大将而不获罪,足见其兼宅心仁厚也。当年,魏王欲结秦灭韩夺回祖先旧地,我力谏,王从之,足见其明断也。无忌客居赵国,自愧有背于魏王也,无得有他。若能回魏,助王可也,何须多王自立而引天下侧目也!”
“公子大谬也!”薛公慨然正色,“但为国君,国弱民疲便是第一罪责,何谓无大失也?好人未必做得好王。公器之所求,非好人也,乃好王也!”
信陵君正要说话,毛公却是一阵嘿嘿连笑:“公之迂腐,老夫今日始知也!告辞!”当当点着竹杖便走了。薛公一怔一笑一拱手,也飘然去了。
此后两年,毛公薛公竟从世间消失一般,任信陵君派出门客如何在邯郸市井寻觅,也是不见踪迹。信陵君没了直抒胸臆的诤友,顿觉百无聊赖,自是郁郁寡欢,沉溺酒棋色乐,竟是大见颓废。
却说蒙骜大军攻魏,魏国君臣大是惊慌,安厘王魏圉与一班心腹连夜密谋,却是一无长策。安厘王脸色不禁便阴沉下来。良久沉寂,一老臣低声道:“臣有一策,我王或可斟酌中不中?”“有策便说,何须吞吐!”安厘王自己虽无见识,却最烦没担待的臣子。老臣却更见惶恐:“请王恕臣死罪,臣方敢言。”安厘王不禁大是烦躁:“病急乱投医,况乎社稷危难?纵然错谋,何来死罪?快说!”老臣终是嗫嚅道:“魏有一才,我王记得否?信陵君……”便吭哧着打住了。安厘王目光骤然一亮:“你是说,请信陵君回魏抗秦?!”老臣不敢应答,只低着头不看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