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保镖-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的幽州战场——
幽州刺史刘虞贵为宗室,虽然不通兵事,前期也对战场造成了不xiǎo的困扰,但自己却也没有办法对他怎么样,还好他的手下还有一个别部司马,好像是叫做公孙瓒的,人称都是“白马公孙”,在领兵打仗的能力上倒着实不错,而且此人还是卢植的弟子,卢植好歹也是此次剿贼大军的北中郎将,按照道理说来幽州就是属于他的“地盘”,所以皇甫嵩还是用自己的面子,为刘虞和公孙瓒这对貌似并不怎么和谐的上下之间做一些调节,也使得公孙瓒更能够放开手去对付幽州黄巾贼。
公孙瓒此人给皇甫嵩的印象还是很好的,虽然年纪不大,今年也才不过二十出头,但是武艺不错,又有大将之风,手下一支骑兵队伍(就是后来闻名天下的白马义从的前身)更是令敌人闻风丧胆,更重要的此人还是对汉室忠心耿耿,当然刘虞身为宗室,自然也是忠于汉室的,不过两个人的矛盾和争议的焦点却是在于对一些看似无伤大雅的xiǎo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上,刘虞的才智本就不高,可因为出身宗室,导致脾气不xiǎo,为人却又显得有些刚愎自用,尤其是本人好文,本就不怎么通兵略的,如果是治理地方还好一些,要打仗确实是不行,偏偏此人才疏志大,想着要为汉室立一些战功,以宗室之名重振如今皇家威严,这份心倒是能够理解,皇甫嵩也尽量委婉地劝服了他,若是公孙瓒能够功成,他身为你的手下,其实功劳不是还可以算到你的头上,到时候在陛下面前您也能够更有点底气儿,毕竟怎么说刘虞其实也算是刘宏长辈一辈,这样才总算是让刘虞放兵权给了公孙瓒,至于他自己,还是专心在了治理地方上了,虽然才智不高,不过不得不说,在幽州牧这个位置上他还是做得很本份的。
而幽州的问题解决了,也算是为皇甫嵩专心应对如今除了荆州之外、最为猖獗的冀州黄巾军解除了“前”顾之忧,毕竟之前就是幽州黄巾总是不断冒头、死灰复燃让皇甫嵩感觉有些焦头烂额,现在有人帮忙最少能够抑制住势头,也能够放心完全集中jīng力对付冀州。
当然现在的幽州还是显得平静,至于以后会怎么发展,皇甫嵩现在心里也没底,只能够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过如今的皇甫嵩还是有些忧虑的,即便幽州没了问题,可冀州的问题反而越加的凸显了出来。
其实也可以想见,天下各地的黄巾人数就可以压死人,但偶尔也有出现凶猛并不完全依靠人数优势的黄巾所谓jīng锐,到了冀州,毕竟这里被张角经营这么多年了,粗略算起来,如果从宣扬太平道时候开始,张角三兄弟在巨鹿、广宗这一块儿宣扬所谓太平道、广发符水还有召集黄巾起义等等,从筹备一直下来,恐怕少说也有十数年的时间了,在冀州这个地方,张角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尤其是在这里他的约束力也更大,不像是其他地方,黄巾如蝗虫过境一般肆虐民间,而一旦有了纪律的黄巾军,再加上那恐怖的数量,想想都让人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而现在的皇甫嵩,可不只是感觉头皮发麻这么简单了,他是有些心惊ròu跳了。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面对着黄巾贼这样的乌合之众,他居然会产生这样的压力感觉,实在是越到了接近广宗的地方,受到的抵抗越加的强烈,而黄巾贼的战力也越来越让他吃惊,尤其是其中号称黄巾军中最为jīng锐的“黄巾力士”。
“黄巾力士”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于战场厮杀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仿佛疯狂了一般,根本一个个就是一副不要命的样子冲入战场里,正所谓横的怕愣得,愣得怕不要命的,皇甫嵩手下的朝廷军队虽然也号称jīng锐,一到了战场之上,连横的都算不上,真正对碰上了会怎么样,想都可以想得到。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冀州的战斗,刚开始的时候一切还算顺利,但后来皇甫嵩发觉,即便是通过自己老成的统兵能力弥补了一定朝廷军数量上的不足,但渐渐的朝廷军战斗经验不足的弊端也表现出来了,如果对付一般地黄巾军起来可能还没有什么问题,但相比较黄巾中真正如同“黄巾力士”这样的jīng锐,连皇甫嵩也搞不懂为什么这些军队比朝廷军将士还要显得更像是沙场老兵。
冀州最近天凉了,皇甫嵩虽然老,却也还不至于老到走不动路,可是他的身体机能各方面,却是随着岁月流逝在渐渐的减弱再减弱了,尤其是现在整日为了剿贼大计而cào劳过度,最近更是导致着凉,本来也是一个xiǎo病,可伤寒就是这样,军中的医匠没有办法最快的解决皇甫嵩的病情,而黄巾军也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最近反抗越加剧烈,朝廷军好几次都被打得连连后退,是靠着皇甫嵩又带病上阵、给朝廷军将士们鼓劲儿才换回一定优势,不至于被打得太惨的,但这却加剧了他的病情,使得原来的xiǎo风寒,现在越来越严重,到了几乎要卧chuáng不能起的地步。
不过皇甫嵩知道自己身为一个主帅的重要xìng,除了军中医官,连卢植也被他瞒着,就是为了避免动摇军心,而且还坚持着带病去例行地巡查各营,面对医官多多休息的请求虽然无动于衷,但他却也知道自己身体情况确实这样下去会撑不下去的,但现在这种关键时刻,再怎么样他也要支撑下去,尤其即将来到的冀州大会战。
这是黄巾军的超级反击,没有人能够想得到来得这么快,这么轰烈,却又这么突然没有半点儿预兆,几乎只是转瞬之间,朝廷军便陷入了黄巾军的半包围圈,要突围当然不是难题,可皇甫嵩更要斩敌,不求立功,只求完成使命。
而这次最出乎皇甫嵩意料的,恐怕还要是黄巾军居然突然变“聪明”了,对自己围而不打,不知道是在等待还是谋划着什么,越是这样越让人忐忑不安。
至少,就连皇甫嵩也没有预料到,或许就和郭嘉所说一样,因为大家都已经习惯了黄巾军的鲁莽行事、以人数压人的“风格”,如果这种“风格”一旦改变了,反而让人无法适应,若是平常则还好,但在战场之上,情况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在这种时候这样的突发情况,让人措手不及的时候,却能够要人命。
皇甫嵩根本想不到的正是,这黄巾军居然就跟转了xìng一样的打法,开头还差一点就被打méng了。
而现在虽然稳定下来了,可陷入包围圈的危机,还有怎么样尽量削弱黄巾力量,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但其实对现在来说,冀州真正的忧虑,反而是在剿贼大军顶梁柱的皇甫嵩的身体上……
第409章、将军殁,三军无声
帅帐里,此时的皇甫嵩面目已经有浓重的苍白之sè怎么也遮掩不住了,但他却坚持着并没有躺在榻上,仍然是坐着,虽然脸sè显得虚弱,但将军雄武之气丝毫不减,汉末一代名将的风采显lù无遗。
可惜人到迟暮,身体不由心,他现在确实是到了极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若非为了战事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不因为自己的问题而将前期的那些努力都耗费掉,至少自己就算是死,也要等到剿灭了黄巾贼再死,也不算枉费陛下对自己的一番礼遇和恩典。
其实他心里对大汉如今天下局势还是很忧虑的,虽然人老了,可眼睛并没有浑浊,反而人老成jīng似地人物,他又怎么能够看不出来?如今的大汉朝廷最大的祸患并不在于黄巾贼的叛luàn,说实话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将这些泥tuǐ子放在眼里,或许麻烦一些,但朝廷要剿灭他们并不是不可能,可朝廷里面的那些蛀虫,却是让人着实忧虑的紧,陛下亲xiǎo人而远贤臣,总是让他这帮忠汉老臣心里不舒服,皇甫嵩家里也算世代为国效力,其祖上也曾经极致辉煌过,同时也见证了汉室的辉煌,可惜现在一切都回不去了。
都回不去了啊!
心里叹了一声,皇甫嵩感觉自己的背脊好像又被压弯了一点,连忙甩开这些想法,如今是要想着如何解决眼前困境了,突围、保住朝廷军有生力量是关键,这些士卒都是为汉室尽忠尽责的好士兵,他不能够让他们死在这儿,可他又知道如今是危境,但也是一个机遇,如果调度得当,完全可能反守为攻,并且一举歼灭冀州黄巾残余势力也不是不可能,可惜他自己或许撑不到那个时候了。
心里面默默盘算着,他也在想着等一下是不是要将卢植他们叫过来一起商量一下了,好歹多个人多一份参考也多一份智慧。
就在这时,“报……”帐外传来一声洪亮的通秉,皇甫嵩眼中闪过一抹欣慰,这是他的亲兵,也是他一手提携上来的xiǎo子,行事谨慎,而且为人有机智,当然受到自己的熏陶,对于汉室也是忠心耿耿,很有培养前途,他的欣慰,便是就算自己死了,可是汉室还是有这么多忠臣良将,只要忠魂不灭,就算陛下再昏庸,也不会真的将祖上江山完全败光的。
“进来。”皇甫嵩只是叫唤了一句,却忍不住轻微的喘息了一下。
帅帐被从外面掀开,一个身材高大、面目清秀的青年男子龙行虎步踏了进来,到皇甫嵩面前,微一拱手:“报告将军,荆州传来最新消息。”
“念。”皇甫嵩身体微微前倾,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的确,自己这里纠结着,如果荆州战事顺利,也能够弥补些了,虽然对朱公伟的脾气不太感冒,不过不得不说,那也是一员不错的将领,大汉有望。
秦兵男子深吸口气,沉声道:“宛城之战,黄巾败退,右中郎将率兵三万追击,误入黄巾陷阱以至于全军覆没,右中郎将奋勇拼杀,身中数刀而死……”
“什么?”皇甫嵩一下子站了起来,瞪大了双眼,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可眼前由不得自己不信,那名亲兵好似没有注意到皇甫嵩的反应,继续念道:“司隶校尉董卓时在战场十里外,却引兵退却不救,才致使右中郎将军最终全军覆没。前锋将军曹cào退入荆州,不日,宛城被黄巾贼星夜攻克,守城将领霍峻仅收拢残军不到三千人退却入荆州与曹cào会和。”
“阿呀呀呀……”听到这里,皇甫嵩再也支撑不住,整个人瘫倒在了榻上。
那亲兵一愣,旋即立刻明白了什么,对着帐外大声叫道:“快去请军中医官前来,同时也请北中郎将与各位校尉前来,速速……”
而皇甫嵩却是感觉头痛yù裂,眼前倏忽出现星点,接着便大叫一声,然后什么都不知道了……
说起来,皇甫嵩也算得上是一员老将了,所谓老将,其实在三国时代里,年龄上了四十岁的武将,都可以说是老将了,或者也可以自称为“老夫”,而皇甫嵩今年也有四十余。
三国的时代,人的寿命实在是不长,其实从之前chūn秋战国时期到现在都一样,孔子也说过五十而知天命,说明古代人的寿命,到了五十以上,乃至于五十岁左右,就可以称得上是老人辈,上了六十岁,就是了不得的高龄,而上了七十岁,则可以作为“镇族”寿星的存在,至于八十岁,实在是少之又少。
作为武将来说,因为习武的关系,自然身强体壮,可也有所弊端,那就是战场之上是刀枪无眼的,即便是再厉害的武将、有再多人保护的主帅,也难保不会有危及到xìng命的时候,就算没有立刻毙命,但也可能一些伤口留下后遗症,导致之后病痛缠身乃至于死亡都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
毕竟这个时代的医术实在不高明,即便是华佗、张仲景之流,其实也没有历史上说的那么神乎其神,华佗或许是三国时代乃至于古代第一个采用开刀治病疗法的医生,但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现代尤其注重的消毒问题,显然华佗当时还不可能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当时的医术,不管是从实践还是理论中,都不可能认识到普通人的ròu眼根本就看不着更发现不了的细菌,也就不会去考虑这些问题了,而其所作《青囊经》后来遗失了,现在凌巴倒是知道是在扁素问那儿,但华佗自己都说了只是初稿,还很不完整,而且他也看不懂,更没有找人尝试过,也不知道究竟如何;至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实际上后世的伤寒论,已经不是最初的了,因为经过了不少人的修订和增补改变,那么多年的中医医学发展,才积累下来后世那样的伤寒论,这个时候的多么简陋却是可想而知的。
不过在这个时代里,却也不能够因此而否决了这两位大医师的水准和潜力,显然这么简陋的条件之下,他们都能够达到这种高度,如果有后世的医学理论体系,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不好说,但可以肯定至少不会比现在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