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歌-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进是名落魄书生,宋献策是个算命先生,牛金星是个犯罪秀才。他们三个人的头脑,加上李自成的雄才,构筑了民变军的大脑。
此刻,四个主脑正在帐中议事。
“闯王,那熊文灿巧舌如簧,却不过是一名贪官。与其信他的话,不如信洪屠手的。”这是牛金星。
“呵呵!”李自成笑了笑,没说话。一旁的李进,连忙拱拱手,开口言道:
“今者大明局势,止一个乱字可言。辽东镇与东江镇,恩怨纠缠,争斗连延数代。而后金建酋,因多年来朝廷的筑篱成障的战略布置下,于今早现疲态。这疲惫的后金,就像两个孩童手中争抢的玩具一般,谁都想抢先下手,以在朝堂之上,获得功名。因此,无论袁崇焕想不想和,不论朝廷想不想打,后金战局,都不可避免。此乃避无可避之战。”
“蒙古,额哲汗年少即位,土谢图南迁归化,蒙古已四分五裂,科尔沁、喀尔喀、鞑靼、插汗四部之间,早晚会有一战。况且,扶植额哲以攻伐其余三面蒙古,乃是国策。蒙古,豺狼桀骜、鹰隼狰狞,与其让他们成为铁板一块,不如叫他们相互厮杀,因此,蒙古之局,乃不得不打之战。”
“现如今,青海、西域,虽为汉唐旧土,但势同鸡肋,收之无益,弃之可惜,当今天子,年少气盛,好大喜功,招安吾等之后,即刻派兵出西北,虽有防备吾等之意,实乃仓促意气之战。”
避无可避之战、不得不打之战、仓促意气之战,均非意中之战,有此三战,国力势必被拖累至匮瘠窘困之局。有此三战,国家精锐之兵,势必牺牲殆尽。四面罴狈番夷,势必剪除干净。
而吾等闯军,借西北战局,可积功,可累名,可募兵,可培元。到时候,义旗再帜,各路群雄势必蜂拥响应,天下必尽归闯王之手。
此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局啊!
……
三天后,熊文灿带着一份《招安初议》下山了。这份虽说是初议,但以熊文灿来看,皇上那边绝对不会反对。招安条件是这样的:
晋李自成开江侯,或者陕西那边的宜县侯,麾下配闯军,定员三营。可天飞、九条龙、宋献策,分别为这三营的总兵。李自成的侯爵性质是流爵,就是不能世袭。但李自成的儿子,可以继承为开江伯或者宜县伯,那么这个伯爵的性质,就世袭罔替了。
他的夫人,皇帝钦赐恭人诰命。
他手下一万兄弟,分配入三营中,国家不取,并且这些人获得当然的军户身份。
并赐田产,十万亩。赏银,172万两白银。
同时约定,现在国家要三面出征,李自成如果愿意,可报名随同征西军参加远征。如果李自成不愿意打仗,那么闯军的三营人马,也最好由国家安排出征任务,可天飞、九条龙、宋献策三人,也是这个规矩。
因为有张献忠的例子,李自成他们知道,自己几人的性命和富贵,都是可以保全的。但底下兄弟,如果被国家安排出征,则很可能重蹈洪承畴暗夜追杀的覆辙。
所以,这条基本上就是逼迫李自成等人,要么自己保自己,要么,就领着这些兄弟去为国家建功立业。
李自成之所以答应这条,似乎是得到了熊文灿的一个指点:西域各国,未见得都要保留,打下一个小番国后,朝廷必然留人看管,而看管之人,不就隐隐成为一方霸主,享郡王级别了吗?
郡王,还能掌管一个小国家,虽说地方离中原远了点儿,但天高皇帝远,国家只要你一个恭顺的态度,其余,在本国内,你愿意干什么都成,国家不会管了。
这才是真正的诱饵!当然,以李自成的本事,这个诱饵也不算太难得到。
这个真正的诱饵,事先连朝廷那边都不知道,偏偏熊文灿敢提出来,因为熊文灿实在太了解当今皇上的秉性了,也就拥有了这份自信。
……
李自成的打算,外人是不知道的,朝廷这边的盘算,也是很超然。自崇祯五年到现在崇祯十年,整整五年的血腥镇压,曾经浩浩荡荡的4百万变民,于今只剩下李自成山寨中的1万来人了。
当然,国家也因为剿匪而获益匪浅:
首先,就是财政的改善,国家为了缓解赤字,而提出了皇商概念,在短期内便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现在的国库之中,储备的白银数目已经高达3600万两之多。
其次,一口气强行减少了5百万的人口,这些人口又属于高消耗粮食的青壮人口,对国家来说,等于减轻了一块非常非常重的负担。
那么这个5百万的数字是怎么出来的?
变民军最多的时候,人数高达数百万之众,当年荥阳大会,十三家头领,七十二营好汉,单单一线作战人数就有21。6万人之多。
由此暂按7%的比例倒推,21。6万人的军队背后,起码有308万的人口基数,再算上这个时代并没有计划生育的说法,那么这个人数就会达到460万左右。
而洪承畴的‘屠手’外号,就足以证明他在杀人的时候,是绝对不皱眉头的。洪承畴上调入阁之后,接力的杨嗣昌等人,手段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因为洪承畴杀的最早,也就杀出来名声,所以后续的人再怎么杀,也不会在名声上遭受损失。大家都把这笔血债记在了洪承畴的头上。呵呵!
但依然可以这么说,剿匪的代价是惨重的,因为‘剿’字的背后,是将近5百万条人命啊!5百万的数字中,除了杀的变民,还包括阵亡将士。
但也可以这么说,剿匪,使得国家减去了一个大包袱。
第三个好处:现在国家的外战有些拖沓,甚至刻意停滞。而将精力摆放在了国内备战和剿匪上面。这就促进了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战争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使国家机器得到了充分开动的机会。
等到皇帝和内阁九卿,一起探讨了熊文灿起草的《招安初议》。大家争论了几天之后,由崇祯皇帝亲自拍板,稍稍做个微调,就同意批复了。
稍稍做的更改是:李自成他们的封地和驻地,不能在陕西,也不能在他们现在的开林,要向东迁移到广水、大梧一带,就是大别山以西500里的地方。那个地方穷山恶水,李自成他们将来即使折腾,也不会有太大动静。而且,周边地带,左良玉、猛如虎,天雄军等部都可以朝夕可至。
这条是先以明刊发布,再由熊文灿亲自送递,君无戏言,皇上向天下公布了这些条款,其实就等于给李自成他们一个保险栓了。
于是,敲锣打鼓的,李自成就招安了。闯军正式更名闯西军,三营12000人,其中多出的1000来人,都来自天津武学毕业的军佐将卒,进一步保证了这支军队的可控性。
闯西军将赶赴西北,会同那里的孙诚、唐栋、贺赞三部,四军12营计4。8万人,加上抽调京师五军营的王来聘、徐彦祖,领军六营,一共18营计7。2万人。一起出征西域。
贺赞是征西大将军节制征西六路大军。
孙诚是征西左将军,
唐栋是征西前将军,
李自成是征西右将军,
王来聘是征西中将军,
徐彦祖是征西后将军。
作战的主力部队,一定是贺赞、孙诚、唐栋这9营。
至此,现在的大明帝国,终于到了蓄势一击,洪水下山的态势了。
…
第三章:(上)盼和议三桂决断
第三章:盼和议三桂决断,求归家督师寒心。
崇祯十年十一月,深夜!
广宁城正蓝旗都统府衙,密室!
“前日,我家王爷示下,袁崇焕在辽西蒙古、辽东军镇中,威名卓著,杀之百害而无一利,当幽闭之!”
说话之人是正蓝旗调防大臣昂阿赖。这个职务原本有两个人,但其中觉罗色勒几年前出援兴隆山的途中,被吴三桂给伏杀之后,皇太极一直没做人员的补充。现在就只剩下昂阿赖了一个人唱独角戏了。
昂阿赖话音刚落,对面之人,立刻抱拳回话:
“是,是,是,王爷考虑究竟比我们周详,属下遵命便是。”
“嗯!”昂阿赖对这番表态,还比较满意,他想了想,紧紧凝视着对面人的脸,一字一顿的说道:
“此事干系重大,但不知你们可有什么凭信之物吗?”
对面的人闻听此言,立刻自脚下的包裹中,拿出一个锦匣,双手捧着送了过来。
“此乃我家将军,崇祯七年,武举细柳郎的金牌,献与大清为信!”
昂阿赖闻听,精神一振,接过锦匣,凑近烛火,仔细观瞧。良久方才轻吁了一口气。对面人见昂阿赖神情放松下来,连忙用恰到好处的语调,恰到好处的解释起来:
“呵呵,好叫大人知晓,这细柳郎的金牌,平日里保存府上,轻易不会示人,即便盗贼入室,也断不会偷取此物。因此,绝无遗失之道理。以此物为凭,可谓完全!”
“哈哈,不错,此物算过关了,但我大清惯例,还是要仿朝鲜旧俗的。”
对面的人听他这么说,脸上略略变色,但随即开口:
“是,是,既然如此,属下愿留下为质,今日计较,可叫犬子回去转达。”
昂阿赖抬头望了望对面的人,轻轻笑了笑:
“子为父亡,天经地义。父为子亡,人之常情。令公子人才本事,都属一流,不如叫令公子留下与我盘恒、切磋几日如何?”
朝鲜铁山光复后,留在后金的人质全被后金斩杀了。现在如果让父亲当人质,为了避免儿子舍命来救,好留下自家的血脉,通常情况下,父亲很可能会先行自裁,以绝了儿子的念想。但儿子当人质的话,父亲则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救护的。这便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古子女为父母牺牲的事例,远远没有父母为子女奉献一切来的多。
因此对面的人,听昂阿赖想让自己儿子留下,眼角抽动了一下,但却很快的,便语气轻松地回答道:
“如此可谓万全,犬子愚钝,还望大人多多关照。”
与此同时,锦州帅府!
吴三桂正默默的,转动着手中的圆珠,珠体同套在中指、无名指上的两个矬戒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
凡是名将,都有自己的小动作或者小习惯。因为他们的精神压力非常人所能理解。普通人的一个决定,牵扯不过是两、三个人的命运。
而将领们的决定,则决定着全军上下,成千上万条生命,还有战局的走向和无数家庭的悲欢。所以,为了排解这种压力,林彪选择了吃黄豆,诸葛亮选择了扇扇子。
满桂因为蒙古族裔,天性豪爽,因此他的习惯是不断的擦拭和整理自己的战斗武器。
黄得功因为家境贫寒,出身步卒,加上胃不好,因此他的习惯动作是不停嘴的吃喝食物。
贺赞、吴三桂这样的贵族军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自小便是少爷兵,刀枪战马,都有专门的仆人伺候,因此,贺赞的习惯是吹笛子,吴三桂的习惯则是雕刻串珠。
他应该算是一个大孝子吧,每年父母的生日这天,都会得到吴三桂亲手打磨的一串佛珠,每串108颗。串珠的材质每年不同,珊瑚的、珍珠的、玛瑙的、红蓝宝石、羊脂白玉。
现在他手中正在雕琢的,是翡翠料。
屋内只点了一盏油灯,被透过门帘,蹑进来的冷风,轻轻的摇动着,火苗一跳、一闪、一摇曳,帐中的光线便跟着忽明、忽暗、忽朦胧。
当然,吴三桂不需要再看那些案牍了,因为所有的地图、辎重、兵备都已经烂熟于胸。所以,吴三桂边转磨着手中的翡翠珠子,边闭目思量。
现在的吴三桂,有足够的理由郁闷,他郁闷的是自己竟然输给了东江的毛承禄。
因为东江与辽东的恩怨,造成两边都在比着劲。毛承禄与其年龄相若,据昨日明刊所称,擢拔毛承禄为东江总兵。这个职务,可以说仅次于毛文龙的职务。
这对于辽东军系来说,简直是不可容忍的。因为吴三桂,作为辽东军系第二代的代表人物,现如今的职务,仅仅是山海关前锋右营副将。
一个时辰过去了,吴三桂手中的翡翠珠子,已经初步打磨成型。吴三桂取下食指、无名指上的磨环,放进腰间皮囊的外夹层,顺势又从里夹层中,抽出一块粗糙的麂皮,左手拇、食、中三指头抵住了翡翠珠子,右手摊开麂皮,包裹上去,两下较劲,翡翠与麂皮之间不断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这道工序是抛光,珠子只是具有了圆球型,但表面仍然粗糙,所以必须经过细细的打磨,方才可以焕发出醉人的光芒来。
这些年了,大家相互之间非常熟悉,那个毛承禄行军打仗的本事,有9成半都是陆继盛的功劳,皇上难道真的不知道吗?
回答是否定的,皇上肯定知道。因为皇上曾亲笔书就了两幅对联,分送给吴三桂和毛承禄。
送给毛承禄的对联:
围炉把酒话知己,笑语传瀚海;
喜报频来秋点兵,凭栏望金鞍。
送给吴三桂的对联:
千里封狼卧冰雪;
九重仞岳濯铁衣。
从两副对联的意境上看,在皇上心中,已经在吴三桂和毛承禄做出了高下的区分。因为皇上明显是在以吴三桂来比霍去病,以岑参来比毛承禄。
吴三桂经年弓刀,手劲很大,因此没用多长时间一颗光滑圆润的翠珠便展现在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