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文思说道:“我们自从进入北京,就从汤若望神甫那里学会了穿儒服,因为只有这样,贵国臣民才会接纳我们。不过,张献忠皇帝进入四川之后,他就派人将我们抓了起来,他的宰相说我们身穿儒服是什么猴子……冠什么的。”
“是‘沐猴而冠’吧?”莫不计问道。
“对,是沐猴而冠。”安文思很高兴又学会了一句中国成语,他的脸色也渐渐变得红润起来,他顿了一顿,接着说道:“他的宰相不许我们再穿儒服,只准我们穿别的衣服,我们只好换回了教士长袍。前些天被救下来后,我们便跑回教堂,从教堂的废墟中抢出地下室中藏着的东西,因为看见大人也身穿儒服,我们也就又换回了儒服,并来求见大人。”
万明灿点了点头,说道:“如今正逢乱世,你们居然能够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当真是不容易,这样吧,等四川安定下来,我们派人护送你们去海边,从那里上船,回你们的家乡去。”
“不!”安文思显得很坚定,“我们不会离开这里的,我们要将上帝的福音传遍全世界!越是混乱的地方,就越是需要上帝去拯救人们的灵魂!”
听到安文思这样说,莫不计与万明灿都是一愣,他们没有想到,刚才还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传教士一谈起传教来,却变得如此歇斯底里,就好象是疯狂了一般。
莫不计生怕他们在军营中发起疯来,遂立刻叫来几名卫兵,吩咐他们将此二人带到附近,找处房子安顿他们。
利累斯与安文思转身离开,一路上他们就开始向那几名士兵进行传教,恨不得立刻就将他们拉进教堂之中。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莫不计摇了摇头,他拿起手中的那个甜瓜大小的钟表,看了看,随后口中连道:“不可理喻!不可理喻!”
万明灿摸着胡子,口中喃喃说道:“心志甚坚,叹为观止!”
两人站在帐篷门口,愣了半天,直到卫兵叫喊他们,他们方才醒悟过来。
那卫兵说道:“有信使求见二人大人,他说是楚国公派来的,有急事通禀。”
二人不敢怠慢,立刻吩咐卫兵将那人引进帐篷之中。
那信使倒也没有废话,向二人行礼之后,便从袖子中取出封信,交于莫不计,并且说道:“小人是楚国公属下,十多日之前随楚国公一同入川,后来楚国公在夔门附近遭遇敌军,他见敌军正在攻击马乾大人守卫的夔州府,并且欲图拦截江上道路,遂率军攻击。他令我带领五名部下,先行由夔门入川送信,今日方到。”
莫不计急忙将信拆开,看了几眼,便叫入一名卫兵,说道:“快去将秦侃、沈猛二位将军请来,就说有重要军情!”
万明灿凑过头去,小声问道:“确实是楚国公的信吗?”
莫不计指着信上的一首唐诗,说道:“请看,这诗有三个错字,而且此信开头与结尾都有几个特意留下的墨记,应该错不了。”
信使抱拳问道:“敢问二位先生中,何人是莫不计?”
莫不计答道:“我就是。”
信使道:“见谅,还请莫先生拿出印信,也好让属下看个清楚。”
莫不计将自己的印章递给那信使,信使将那印章看了看,随后从袖子中又取出封信,与那印章一同交给莫不计,说道:“这是楚国公写给莫先生一个人看的密信,还望莫先生看仔细了。”
莫不计将那信拆开看了看,随即点头道:“我晓得了。”
一柱香后,帐篷外响起一阵马蹄声,紧接着秦侃与沈猛两人先后奔入帐篷。
莫不计吩咐卫兵将那信使领下去休息,随后他将信使的第一封信交与秦侃,并说道:“从信上所写来看,事情紧急,我等必须早做安排。”
秦侃将信匆匆看了一遍,随后又将信递给身后的沈猛,转过头去问信使:“你离开楚国公军中的时候仗打得怎么样了?楚国公此次一共带来多少人?”
信使答道:“属下离开之时,战斗打得很是激烈,不过,由于镇虏军骁勇异常,那些兵匪根本不是对手。楚国公此次一共带来了六千多人,其中有一个近卫旅,相信要不了几天,楚国公就能率军赶到这里。”
“六千人?”秦侃皱眉道,“是否少了点儿?要不然我派些援军去?”
信使道:“楚国公说了,湖广新招募的军队缺乏训练,而且还要留下大军防止桂王军队窥伺,另外大军带来的粮食也不多,因此就只带来六千人。至于援军嘛,这个属下就不清楚了,还是将军拿主意好。”
秦侃看着莫不计问道:“依莫先生的意思……”
莫不计摇头道:“既然楚国公在信中并未请求援军,那么我等还是留在这里的好,免得情况有变,况且从信中来看,那支军队应该只是一支流寇,或者只是一支匪兵队伍,战斗力应该不强,毕竟那近卫旅可不是寻常军队,光是他们的快枪就够那些兵痞头疼的了。”他拿起第二封信,说道:“诸位,楚国公还有事情吩咐莫某去做,若是无事,就请不要来打扰我,切记,切记!”说完,他转身走了出去,径直进入自己所住屋子,并命卫兵守好门,随即“砰”的一声将门关上了。
第二十八节 离间
莫不计的行为让秦侃等人一头雾水,他们不知道林清华到底要莫不计做什么事。自从莫不计进了自己的小屋子以后,他就连着整整两天没有迈出过房门,而且深夜也能看到他屋子中的灯光,直到第三天早上,莫不计才推开房门走了出来,向着天空长啸几声,吓得秦侃还以为莫不计得了失心疯。
莫不计当然没有疯,他正常的很,只是稍微有一点点疲倦而已,看起来他应该是整整两夜没合眼了。
虽然看起来莫不计非常疲惫,但他不敢有任何的耽搁,他当即找来那送信的信使,将包裹交给他,并叮嘱了几句,随后,那名信使便领着手下又离开了军营,为了安全起见,莫不计还派了五百名士兵护送了他们一程。
看着莫不计那得意的微笑,秦侃很想问个清楚,但他最终还是忍住了,因为他想起来了林清华常常说起的那句话——“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既然莫不计不说,那么自己当然最好还是闭上嘴巴为好。
这件事完成之后,莫不计整整睡了一天,来弥补他失去的睡眠,而秦侃等人则还是按照林清华信上所说的,加紧布置,以便应付突发情况。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一切仍然是那么的平静,并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直到一个半月后,当秦侃从大西军降兵中抽出了四万精锐,交给李定国等人统领的时候,事情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当时秦侃正与沈猛商议如何将剩下的六万大西军分编成小部队,分散到成都北边屯田,正商议间,忽闻曾英派人来求见秦侃。
待那来人进入中军大帐,秦侃却认出那人竟是老熟人于大海。
一见到秦侃,于大海就禀道:“秦将军,不好了,川东流寇‘摇黄十三家’与谭文、谭诣、谭宏联手攻打夔州,眼见着就要破城了,夔州知州马乾马大人派人来向我家曾大人求救,但曾大人担心敌军势大难制,便派标下来拜见秦将军,希望秦将军能与我军联手往救夔州。”
“什么?夔州被攻击?”秦侃一愣,问道:“消息可靠吗?”
于大海点头道:“绝对错不了!那夔州地处险要,一旦失守,那么出入川中的要道夔门就会被掐断,这样一来,长江上的运粮船只就进不来,而且外地的消息也就不容易进来,所以我家大人很是心急,还望秦将军早点决断。”
秦侃与沈猛对望一眼,随后沈猛问道:“我听说那‘三谭’一向与‘摇黄十三家’不和,怎么此次竟然会联手进攻夔州?”
于大海摇头道:“详细情况标下也不知道,马乾大人只是在信中说,那‘三谭’手中火器很多,犀利异常,他实在抵挡不住,因此只好向我们求援。他还说了,那‘三谭’已经扬言非取他的人头不可,看起来此战‘三谭’是志在必得了。”
秦侃沉吟片刻,随后道:“你先回去,待我与部下商议之后,再派人去回你家大人。”
待于大海离开之后,沈猛对秦侃说道:“莫非楚国公信中说的变故竟然是说的这件事?”
秦侃摇头道:“不对,楚国公是要我等防备杨展与曾英等人联手对付我军,防备桂王从背后下刀子。依我看,此事有些邪乎,不如将莫先生他们召来商议一下。”
秦侃叫入一名卫兵,命令卫兵将莫不计与万明灿请来,并下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待莫不计与万明灿来到帐篷之中,秦侃将于大海所说之事一说出来,莫不计却击掌叹道:“不错!成功了!”
看见其他三人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莫不计笑着说道:“诸位不必疑惑,其实这都是楚国公的计谋而已。”
莫不计压低声音,说道:“几位一定还记得上个月我曾在屋子里一呆就是两天两夜的事吧?”
秦侃点头道:“不错,记的!”
莫不计说道:“其实那两天我是在忙着做东西。”
沈猛问道:“做什么东西?”
莫不计神秘的说道:“上谕!”
“什么?上谕?”三人一齐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莫不计。
莫不计得意的说道:“有何可吃惊的?我们做师爷的就必须学会这手偷梁换柱、指鹿为马的本领,要不然,到哪里去混饭吃?上次楚国公去招安李自成,我就用了一回,这次再显身手,当真是游刃有余。”
万明灿摸了摸胡子,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莫先生就别卖关子了,快些说出来吧,免得我等心中焦急。”
莫不计说道:“楚国公在信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那桂王曾命人前来川中联络川中诸将,如杨展、曾英,三谭等人,妄图将他们收买,然后以他们来对抗楚国公,从湖广背后捅刀子,当真是无耻之极!”
万明灿叹道:“不错,桂王确实阴险狡诈,对付他可要千万小心。”
莫不计裂着嘴笑道:“可是桂王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密使刚走出南京城,就被楚国公的人探知了,一路跟踪而来,接着便截江将其抓住,从他身上搜出了桂王的密信,终于得知桂王的阴谋。”他顿了一顿,随后接着说道:“楚国公知道,他早晚要与桂王公开翻脸,这晚动手不如早动手,所以就必须先下手为强,尽快安定川中局势,将川中诸将收为己用。可是,这川中诸将大多都是有奶便是娘的武夫,谁给他们的好处多,他们就给谁卖命,而那桂王再不济也是皇帝,说出来的话当然也就更有分量,假如桂王再次派人前来招降川将的话,那么川中局势定然大乱,所以,楚国公决定以毒攻毒,先发制人。他在给我的密信中命令我假造一份桂王上谕,并按照以前的圣旨上的国玺假造一柄国玺,将玺印盖在上谕之上,这样一来,就可引得川将心中疑惑,无路可走之下,他们自然要向楚国公臣服。”
说完,莫不计看了看三人,顺手拿起秦侃面前的一杯茶,一饮而尽。
万明灿摇头道:“不过,万某还是不明白,这和三谭攻击夔州有何关系?”
莫不计放下茶杯,抹了抹嘴,随后解释道:“其实三谭之所以要去攻打夔州,这都是我假造的那份上谕的功劳。”
“哦?怎讲?”万明灿挑了挑眉毛,追问道。
莫不计说道:“在那份上谕之中,三谭被桂王封为从二品的镇国将军、定国将军、奉国将军,上谕命他们剿灭川中所有不听号令、剿贼不利的将领,而且上谕还将那‘摇黄十三家’流寇的一些头领封为总兵、参将,命他们协助三谭。同时,在那上谕之中,还命三谭秘密派人联络川南王祥、马应试等人,让他们带兵占领成都、重庆,而对于杨展、曾英、马乾等人则故意没有任何理会。”
“哦?这样说,三谭与那股流寇之所以能联手,全因此假上谕喽?”万明灿已经有些明白过来了,不过他还有些疑问,遂问道:“可是三谭与其他将领一样,一向视军队为自己的禁脔,是自己的凭持,他们怎会这么痛快就答应了?几个官职不至于让他们这么卖命吧?况且如果川中各将派人去南京通禀消息的话,那么岂不是……”
莫不计说道:“那是因为假上谕中还答应将川东富庶之地赏赐给他们,而且将成都赏赐给王祥,将重庆赏赐给马应试,且楚国公还将派人假扮朝廷特使,给三谭和‘摇黄十三家’送去一批粮食与火器,有了火器壮胆,他们才敢进攻夔州。那于大海口中所说的三谭军中火器犀利,想必那些火器就是楚国公派人送去的。至于那些川将派去南京的信使嘛……楚国公自有办法,他已早已命镇虏军封锁长江,所有来往船只人等只许出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