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高田赋?”莫不计惊呼道,随即他将声音压低,说道:“公爷,莫非你糊涂了?这田赋一高,那些农人岂不是活不下去了吗?”
林清华向四周望望,见并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两人,于是继续小声说道:“错了!我不是简单的提高所有土地的赋税,而是实行累进税。”
“累进税?”莫不计显然不明白林清华在说什么。
林清华解释道:“举个例子。假如你有一百亩好田,那么我向你征税,打个比方来说,只是打个比方,我向你每十亩田征税一两,那你说说看,你要给我交多少银子的田赋?”
莫不计想也没想,就回答道:“一共是十两。”
“很好,你算得很对。”林清华说道,“那我再问你,假如你拥有一千亩土地,那么按照你心里所想的,你需要要交多少税?”
“那还用说?一共一百两!”这次莫不计算得就更快了。
林清华神秘的笑了笑,说道:“你看,你想错了吧!你说的这种方法对于大地主和大土豪可是十分有利,但对于普通小户人家来说却十分不利。我的累进税初步想法就是,按照田地的多少纳税,比如说,我将税率分成若干个水平,假如你有一百亩,那么税率为每亩一钱银子,而假如你有五百亩,那么你每亩就要纳税五钱银子,如果你拥有一千亩田地,那么你每亩就必须向我交纳一两,甚至是二两银子,当然了,具体怎么算好,还要慢慢斟酌,说不定最高每亩可达几十两银子呢!总之一句话,你拥有的田地越多,那么你要交纳的田赋就越多,一直多到你不能承受为止!”
“这个累进税实在是太……”莫不计终于明白林清华的意思了,他心中有些惊慌,因为他刚刚用自己的俸禄银子在武昌城附近买了两千多亩真正的好田,而假如林清华的这个所谓的累进税一旦实施,那么他的损失可就大了。莫不计定了定神,说道:“公爷,属下觉得您的这个法子可是不怎么好。”
“哦?”见莫不计出言质疑,林清华心中已然通亮,所以他并没有太过于惊讶,而是心平气和的问道:“你说说看,这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莫不计说道:“莫某以为,一旦公爷的这个法子一宣布,那么肯定是天下哗然。如今拥田上万亩甚至是上十万亩的人可不少啊,而且他们往往是手中有权的人,互相之间又盘根错节,关系密切,一旦他们得知了公爷的这个法子,非起来闹事不可。”
林清华笑道:“我也想到了,所以我才小声跟你商量嘛!在正式决定之前,此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绝对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否则的话,你应该明白会有什么危险的后果。”
莫不计顿时觉得脊背冰凉,冷汗也冒了出来,他马上说道:“是,属下向天发誓,此事绝对不会有其他人知道,若莫不计有违此誓,天打雷劈!”
林清华抬头又观望一番,随后拉着莫不计,踱到江边,说道:“假如我没有弄错的话,现在中原一带拥田最多的应该是明朝的各家王子吧?据说仅河南就有七十二家王子,而河南之地更是超过半数被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懒东西占有了,结果百姓辛苦一年,却连温饱也不可得,若再遇上荒年的话,就更是悲惨不堪。虽然如今正值战乱,各家王子或逃或亡,但难保哪天他们不会回来,所以说,要想真正根治这种残酷的土地兼并,就必须先从这些人头上开刀!”
莫不计看了看林清华那张已经涨红的脸,小声说道:“公爷体贴百姓的意思属下十分佩服,只是这事不是几百年的光景了,想那西汉王莽、东汉光武帝,甚至是隋唐时都曾有过限田之议,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所以,属下想劝公爷一句,这种事情恐怕勉强不来。”
“不!”林清华的态度非常坚决,他回头看着那滔滔的江水,说道:“我与那些封建王公根本不同!他们只是出于维护王朝的统治而不得不进行限田,但他们注定要失败,因为他们不可能动摇他们的统治根基!我要建立的不再是与他们一样的王朝,我要建立的是一个崭新的国家!”
林清华回过头来,看着莫不计那张有些难堪的脸,说道:“我知道你前些日子买了两千三百五十亩好田,也知道你准备将高堂从老家接来,让他们安享晚年,你的心思我也明白。但是,我希望你立刻将那些田地再卖掉,并将钱投进作坊工场之中,以后你就别再买地了,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有我在一天,你的高官厚禄就不会断绝!你也别担心我偏心,其实我这是在维护你,免得以后你走到我的对立面。时机一到,我会发布一个命令,规定凡我手下的文臣武将,一律不得置地超过三百亩,违反者立即罢免,并终身不得再仕!趁着现在的地价看涨,你就快将那两千多亩地卖出去吧,要是你真的想种些花花草草的陶冶一下情操的话,不妨留下两百亩。”
莫不计听出林清华语气非常严厉,顿时心中惶恐,马上跪下说道:“莫不计绝不敢背叛公爷,莫不计马上就按照公爷说的去办,一定将地全部卖掉,全部!”
林清华走上两步,将莫不计从地上扶起,安慰道:“爱之深,责之切。我之所以这样跟你说话,实在是因为我绝对信任你,要是别人,我还懒得跟他说这么多呢!希望你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不要让我失望。”
两人又推心置腹的说了不少话,情绪终于各自平息下来,林清华说道:“今天的这件事一定要绝对保密,我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这些事情以后慢慢商议,况且我也知道,假如真的这么实行累进税的话,小农户将渐渐增多,恐怕作坊与工场之中也许会因此而缺少劳力,看来必须仔细斟酌,想个两全齐美的办法才行。”
林清华见莫不计已经不那么惶恐了,便笑着指着远处的校场,说道:“你看,军校学员们训练的非常卖力,咱们也去瞧瞧!”
两人来到校场边,看着军校学员们进行队列训练。
按照林清华的命令,这些海军军官学校的学员们按照连、排、班的编制进行训练,这样一来,既可以学的快,又可以早一点儿适应这种军队编制。
此时,正有一个连队在林清华等人的面前训练站姿,虽然站得仍不十分正规,但毕竟已经与寻常百姓有了不少的区别了。
林清华走到队列前面,来回走了两遍,一边巡视,一边指导他们的姿势。当他走到一名看起来明显不到十八岁的年轻人的面前时不觉停下脚步,他看着那年轻人稚气未脱的脸,问道:“你的站姿不错,比其他人好得多。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那人显然没有想到林清华居然会在自己面前停下,一时显得有些惊慌,结结巴巴的说道:“我……我叫齐疙瘩,今年……今年十六岁。”
正当林清华还想问那人问题的时候,却被身后忽然响起的一声暴喝吓了一跳。
“老子不是跟你们说了吗?见到上司要敬礼!要敬礼!”随着这声暴喝声,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冲上前来,“啪”的一声甩了那年轻人一个耳光。
林清华转头一看,才发现那大汉身穿海军少校军服,面色黝黑的脸上满是胡子茬,在他的左边脸上有一道三寸长的伤疤。
第三十七节 先进技术
林清华对此人模模糊糊的有些印象,遂说道:“你是何……”
那大汉马上转身面对林清华,立正后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口中喊道:“报告元帅!标下名叫何彪,外号‘江上蛟’,原先是洪熙官洪爷的部下,在武昌附近的长江上混饭吃,后来元帅大闹马宁儿的水寨,洪爷与方爷领着弟兄们护着您去武昌,当时我跑在最后面,替洪爷挨了一刀,正中左脸,您事后还连夸我勇敢呢!后来我就一直呆在镇虏军中,您又将我调入近卫旅中,上次马满原将军带着我们这些水寇出身的人去淮安建水师,前不久您又将我们调回来一半,命我们负责训练这些学员。站在您面前的这些人都归我管,方才这个家伙忘了礼节,还请元帅治他的罪!”
林清华笑着望着那名捂着自己脸的年轻人,和蔼的说道:“他们刚刚进入军中,总要给他们一段时间来适应吧?虽然他忘了敬礼,但毕竟他的站姿最好,应该嘉奖。”他看着那年轻人眼眶中打转的眼泪,说道:“十六岁就来当海军,当真了不起!”他在口袋中翻了翻,随即摸出一个铜章,替那人挂在军服的左胸前,并说道:“我镇虏军中目前一共有三种勋章,由低到高分别是‘铜狼勋章’,‘银豹勋章’,‘金虎勋章’,这些勋章专门用来奖励有功之人。我刚才见你站姿甚好,值得表彰,便赐你一个‘铜狼勋章’,这可是今天刚从作坊送来的样品,可以说,你是第一个得到这种勋章的军人,希望你能在以后的训练中更加出色!”
林清华转身对那何彪说道:“你这就去传我的命令,等训练结束,全军集中考核的时候,我将再发放九枚‘铜狼勋章’,奖励成绩最好的人。”
待那何彪去后,林清华又转回头,问道年轻人:“你是哪里人氏?原来是干什么的?”
在林清华亲手挂上去的勋章的鼓励下,那年轻人的情绪平静下来,随即向林清华敬了个军礼,说道:“报告!我是安庆人氏,原来是烧饼铺的伙计。”
“哦?你是安庆人?”林清华对于安庆城还是很有印象的,“那你为何不继续当你的伙计了?你的爹娘知道你来这里吗?”
齐疙瘩说道:“报告!我爹娘死的早,我是被乡亲们拉扯大的。上次桂王人马攻打安庆城,烧饼铺被炮打烂了,而且掌柜的也死了,我没处去,就借宿在别人家,后来石头叔听说公爷在招募水师学堂的学生,而且包吃包住包穿,他就来跟我商量,我左右寻思,当兵吃粮也是条出路,于是我就来了。”
林清华问道:“石头叔?他是你叔叔?他舍得你来当兵?”
齐疙瘩摇头说道:“不是我亲叔叔,他是安庆城一个卖香烛的小贩,姓张,我就借宿在他家。其实他是不愿意让我来的,但他家也穷,实在养不起我,我除了做烧饼外,又没有别的手艺,所以我心一横,就来了,连来这里的盘缠也是石头叔给的呢!”
林清华心中已渐渐明了,他伸出右手拍了拍齐疙瘩的肩膀,说道:“你的名字叫‘疙瘩’,这听着可不大好啊。”
齐疙瘩说道:“这是我的小名,我一直就没有大名,报名的时候,军官问我名字,我就说了小名,他就写上去了。”
林清华笑道:“那,不如我给你改个名字吧!”
齐疙瘩点点头,说道:“公爷起的名字一定不错!”
林清华闭目沉思片刻,随即睁开眼睛说道:“不如就叫‘齐鲸波’吧,希望你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军官,领着战舰劈波斩浪,纵横四海!”
正当齐疙瘩嘴里反复的念叨着“齐鲸波,齐鲸波”的时候,那跑去传令的何彪已经返回来了,他向林清华敬礼道:“报告!命令已经传达完毕!”
林清华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很好。你继续训练他们吧,如果在集中考核的时候你的这个部队表现得好的话,我也授予你一枚‘铜狼勋章’。”
何彪听到这句话,立刻变得兴奋异常,等林清华走回校场边后,他立刻更加卖力的训练那些学员,嗓门也更大了。
“你们都给老子听好了!今天谁要是再站不出个人样来,老子让他尝尝‘冰龙舔皮’的味道!”
“知道什么叫‘冰龙舔皮’吗?就是先把你们扒光,然后用几盆冰水从头淋到脚!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冷!”
听到何彪的这一句话,林清华忽然打了个冷战,不自觉的将衣服拉紧了些。
看到林清华这个样子,莫不计问道:“怎么?公爷冷吗?”
林清华抽了抽鼻子,随后转过身去,一边走一边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现在咱们也该回去了,还有不少的事情等着我去处理呢!”
两人立刻领着在远处等候的众文武官员,在一大群卫兵的护卫下,向江边走去,随后乘上几艘官船,渡过长江,回到武昌城中。
如今虽然各地渐渐安定下来,但各种事务还是很繁忙的,除了要赈济饥民,恢复各地官府建制的事情之外,最要紧的还是军事问题。
按照林清华的计划,现在大的军事行动已经暂时终止,虽然各地还有一些小规模的叛乱和土匪骚扰,但这些军事行动已经可以由地方部队承担了,所以,林清华决定现在就腾出手来整顿军队,将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收编的所有军队都统一的整顿一番。
林清华准备将军队分成两种,一种为主力野战部队,即嫡系镇虏军,他们将负责进行大规模的正规战争,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