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立国传 >

第265章

华夏立国传-第265章

小说: 华夏立国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部清理干净,为后续的北府移民打下基础。
    由于北府骑兵尾追落荒而逃的西徐亚人,“不慎”进入到波斯境内,但是由于北府与波斯帝国自从去年卑斯支殿下宣战之后一直还没有正式停战,两国还处于战争状态。因此北府骑兵也就把波斯帝国视为西徐亚人同伙,进行无差别攻击。
    听完曾华的解释,普西多尔恨不得一拳打破曾华那张还算英武的脸,好看看隐藏在后面地那颗心到底有多无耻。
    普西多尔默然了许久后,最后无力地问道:“大将军阁下,请问怎么样才能停战?”
    “我们的条件早就已经提出来了,是阁下你没有答应,才造成我们两国产生了更深的误会。”曾华笑眯眯地答道,但是那笑容却让普西多尔突然无比的厌恶和愤怒。
    深感耻辱的普西多尔只得与曾华开始讨价还价,尽量保证波斯帝国的利益。最后达成了《大晋波斯昭武和平条约》,条款大致如下:波斯帝国赔偿一亿五千万德拉克马银币,一亿德拉克马为战争赔款,五千万德拉克马为赎回卑斯支等所有被俘波斯战俘的费用;波斯放弃呼罗珊行省以东所有地区的权益,以呼罗珊行省东部边境线为界,西边是波斯帝国不可侵犯的领土,以东是吐火罗地区,属于大晋北府的保护区;波斯和大晋互通商贸,对方商旅将享受贸易关税地优惠,具体细节另议;波斯和大晋加强文化、学术等各种交流等等不一。
    普西多尔虽然知道这是一份让波斯人感到羞耻的条约。也会让自己可能丧失政治生命,背上一辈子的骂名。但是他还是把这份协议快马加鞭地送回波斯泰西封。
    过去一个月多后,沙普尔二世送回了这份协议,上面盖好了他的黄金印章,并带回了第一批赔款五千万德拉克马银币。
    曾华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在收到协议和银币后立即宣布北府与波斯帝国停止战争,并派人日夜不停地向哥斯拉米亚传递命令,立即停止对波斯帝国的攻击,退回帕亚提以北地区,继续经营这块已经被宣布属于北府的土地。
    在接下来的日子,除了继续与波斯、天竺、贵霜继续履行条约细节。曾华开始整理河中地区。他宣布改悉万斤城为昭武城,新设昭州,下设河中郡,辖药杀河与乌浒水中上游之间地区。北至药杀河,南至雪山,治昭武城;咸海郡。辖两河下游至咸海周围地区,治花刺子城(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河西郡,辖乌浒河以东,里海以东地区,筑土库城为治所。
    当曾华忙完这一切后,太和四年的秋天也已经过去了,看来他必须等明年才能启程回去了。
    太和五年春天,波斯、天竺、贵霜三国赔款全部解押到昭武城,尽数付清,卑斯支等波斯贵族战俘全部释放回呼罗珊。其余波斯、吐火罗战俘有十五万之多,除了一、两万人由家中出钱赎回,其余依然被北府羁押在河中、咸海郡,为新昭州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血汗。而在太和四年整整一年,北府迁来了四十万河州百姓和十余万朔、幽州百姓,加上二十多万继续驻屯地府兵,加在一起足有近七十万,差不多达到了曾华预计迁移人数的一半。
    曾华以权翼为昭州刺史,曹延为昭州提督,姜楠为昭武驻防都督,二十三万府兵继续驻屯,四万精锐府兵转为厢军,留驻昭州,继续稳定昭州各郡,加紧迁移,巩固北府地统治。然后带着邓遐、张、拓跋什翼键、慕容垂等将领及六万厢军,汇集瓦勒良、何伏帝延和贵霜、吐火罗等国送来的王室贵族子弟,于春三月起身,向沙州进发。
    看着消失在西方余晖中的药杀河,曾华不由地驻足回望。很快,那条美丽蜿蜒的河流连同富庶广袤的河中地区一起悄然地隐入到沉沉的暮色中。这时,一曲羌笛声悠悠地从远处的营地里传了过来,这正是随军的羌骑吹响的。
    曾华不由地想起了异世的那首著名地唐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异世的华夏百姓总是难离故土,总是对未知的疆域和世界充满未明的畏惧,失去了走向世界地大好机会。或许由于自己的改变,华夏百姓不须再羌笛怨杨柳,也不会再以玉门关做为他们世界的边界了。
    想到这里,曾华不由笑了笑,转过头来对旁边地瓦勒良、邓遐、慕容垂等人说道:“我们还会回来的,我们眼前的世界还很广袤。”
    听到这里,拓跋什翼键不由大笑道:“大将军,跟着你我们打得真痛快!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才回来?我们会一直前进到哪里?”
    “在合适的时候我们会回来的,我们会一直前进到有人能挡住我们的铁蹄。”曾华笑着答道。
    而听到这里,瓦勒良却低头对旁边的何伏帝延悄声说道:“如果他们不自己停止脚步,上帝也难以阻挡他们的前进。”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一章 徐州事件
     更新时间:2009…1…7 0:15:01 本章字数:5579
    华在河中地区打得是热火朝天,顺风顺水,不但捞了钱,但是名以上疆域已经超过历朝历代的大晋朝廷却没有捞到任何实际上的好处,反而陷入到一场危机之中,原因很简单,徐州有人造反了。
    带头造反的人叫范志文,原名范六,不知是排行第六还是生下来只有六斤,本是徐州广陵郡淮阴城(今江苏省清江市西)中世家大户…范府的一名部曲,也就是一名光荣的家奴。
    生下来就是家奴的范六原本在范府充任行商牙仆,也就是范府一家商号的伙计。淮阴地处淮水和泗水汇集之处,正是徐州水路转运的要镇。范府利用淮阴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本身在江左朝廷的人脉和势力,开了几家商号,专做淮盐、粮食等诸等货物商贸,几乎覆盖了整个徐州。而自从北府崛起后,大量北府货品蜂拥南下,范府商号通过各种关系疏通,终于成为北府几大商号在广陵、临淮两郡的“总代理”,从此财源滚滚,并与北府越发地紧密联系。
    范六跟着管事经常出入北府的青州、兖州,而且有时一住就是数月,加上正是十七、八余岁“好学求知”的年纪,于是常常在空闲的时间跑到借居的北府县镇的教会寺庙,时间久了,不但灌了一脑袋的圣教思想,而且还在教会初学里学会了数百个字和简单的算术。
    三、四年后,管事看到范六不但装模作样地给自己取了一个范志文的正式名字,还时不时地蹦出什么均田制,财产权等北府新学名词,知道这位家奴的心已经被北府晃花了。立即打发他回到淮阴城,并通报范府主人,安排娶了一个丫鬟,再分了十几亩,让他转作佃户农奴,安安心心地为范府种地产粮外加为范府生产新一代的家奴。
    待了不到两月,范六觉得自己实在受不了这种背朝天的苦日子,回想起在北府见过地那些百姓们的日子,范六越发觉得自己活在地狱里,心中更是不忿。于是便开始向旁边的乡民邻居唠叨自己在北府的所见所闻。想不到范六的唠叨居然在附近乡民中大受欢迎。现在江左朝廷治下的百姓越发的困窘,主家盘剥得是越来越厉害了,苦哈哈的乡民听范六讲北府的新鲜事,觉得那是心目中的“天堂”。
    范六见到如此情景,不由越发地卖弄,除了讲述北府新鲜事,也开始转述圣教中地一些道理。由于范六没有受过系统教育,而知道的圣教教义和其他知识都是断断续续听来的,自己都还不明白也敢给乡民们讲。但是范六很聪明,他把这些很能蛊惑人心的圣教教义和佛教、天师道混在一起。成了一套挺能忽悠乡民的理论,加上范六将一些讲不通的东西干脆用鬼神来替代。越发给范六抹上了一层神秘主义,于是范六便开始神神叨叨地专门讲述自己“总结”出来的道理。
    自从江左朝廷施行土断法后,先是对属下的百姓和家奴进行了严格地控制,防止他们北逃,接着严密封锁边境,严防江左百姓偷境,最后看到北府传教士和文人的宣传能力太强,便开始限制北府人员进入江左,严禁传播圣教、新学等北府思想。虽然北府的报纸能够被带进江左,但那是识字地文人士子们的享受。他们一边看着报纸,感叹和嫉妒北府地富强,转头便对属下的百姓说,北府不好!穷兵黩武。迟早要玩完!
    范六觉得这些江左士子们非常虚伪,一边羡慕北府人的富足,幻想能被北府某所国学或者州学请去讲学。不但可以名扬天下,还能好好游览一下北府;但是却在另一边拼命地在江左抨击北府,说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好,搞得不识字的百姓不明白这些士子为什么这么痛恨北府却干巴巴地排着队去北府呢?
    范六是不明白这些门阀士子们的心情。这些世家对北府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爱北府丰富的货物供给,浓郁的学术氛围,他们有的通过商贸慢慢地与北府结成了“利益联盟”,有的因为学术交流对北府产生了敬仰,但是他们都不愿意打破现在的生活和习惯,不愿意接受北府正在慢慢改变地社会环境。
    由于江左朝廷的严密封锁,江左百姓们对北府的情况也是一知半解,范六的“胡说八道”正好满足了他们求知地渴望。很快,范六的“学说”和名字传遍了附近县郡,成了乡民心中无所不知的人。
    范六在享受乡民对他地崇敬时,却发现这丝毫不能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他还是一个农奴,他的生命,他的家庭,他的一切都是属于淮阴城范府的。范六很想北逃到北府境内去,过上那种自己以前见过的好日子。但是这种风险极高,极有可能被巡逻的江左军队捉住,而一旦被抓住,等待范六的将是残酷的刑罚;就是侥幸逃到北府,由于现在北府名义上还是属于大晋,而且和江左各世家的关系也不错,北府在接收北逃的百姓和农奴
    然不会遣送回江左,但是却会出一笔钱给江左的主家而这笔数量不菲的钱将由北逃的江左百姓用数年的辛勤耕种才能还清,范六实在不愿意去过那种虽然有盼头却也是很艰苦的日子。
    但是另外一条路很快出现在范六的眼前。一伙盘踞在盐渎(今江苏盐城)的盗匪慕名悄悄地拜访了范六,在听完他那越发神秘的演讲叙述后,立即叹为天人,愿意奉其为首领,干出一番事业来。
    范六一听便活泛了,知道这伙盗匪想借着自己的名声扩大队伍,自己却可以借着这伙盗匪干出大事来。“将相王侯,宁有种乎?”这句在北府听来的话让范六下定了决心,北府大将军当年不过也是一个落魄世家子弟,最后不是也带着一帮流民打下这么一番大家业。自己虽然比不上这位大将军,但是小家业也能挣一份吧。
    于是范六和盗匪勾结。先是加强“传播范氏思想”,并开始置办兵器仗甲。在做好充分准备后,于太和四年春天起事,聚得万余人马后攻陷了射阳县(今江苏宝应县东)。
    范六自称镇东将军,分封了六名将军,十二名偏将军和二十四名校尉,并提出了“均土地,平富穷”的口号。一时乡民、农奴纷纷响应,不到月余便聚得五万余人。范六意气风发,率军一连攻陷了平安(今江苏宝应县西南)。淮浦(今江苏涟水)和凌县(今江苏泗阳),包围了广陵郡治所淮阴城。
    听到范六起事,江左朝廷震惊,立即传诏徐州刺史愔立即出兵镇压。愔率领两万兵马从下出发,先在凌县以东大败范六乱军,斩首千余。乱军大溃,争相奔逃,随身携带的掠来财物被遗弃在路边,到处都是。徐州军看到这些财物,也不去追乱军了。连忙低头去拾捡这些财物,到后来徐州军不但很多人丢弃了兵器以便专心收敛财物。更有不少人开始争抢起来。
    —
    看到这种情况,范六连忙汇集了以原盐渎盗匪为首的“精锐军士”一万余人,返身厮杀,并允诺杀退官兵后所有财物按功尽数分散。一场大战,一时神勇无比地乱军居然杀散了官兵,落荒而逃的愔回了下才收拢残军,却已无胆再战。
    大胜后的乱军乘势围攻淮阴,苦战数日,终于攻陷这座广陵郡城,广陵郡守秦豫等数百人死于乱军之中。城中数百户世家高门被乱军抢掠一空,死伤无计。而乱军更盛,居然聚得兵马十万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