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生指南-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言之,张涵是以一个孝子的身份出现在人前,而不是一个与宦官勾结的张氏子弟,他被士人承认为其中之一。这个起点,比后者强百倍。
再说,雕版印刷的各个环节,已在第一次印刷中熟悉了,再印《张氏子娱母故事集》第二卷,最多花上一百多万钱也就足够了。
用张昭的话来讲,“大钱都花了,不差这点小钱”。
在第二卷《故事集》中,张涵亲自出马,写了个跋。
这一篇跋,张涵足足写了一个月时间。他希望写的动人心弦,能感动观者,却又希望写的平实一点儿,不要过于煽情,这个度的把握,便为难了。
踌躇了好些儿时日,张涵把张王氏整理撰写的《张氏子娱母故事集》全本,都带到了卞南庄,每日一有闲暇,便手不释卷。
看的出来,张王氏用了很大的心思,娟秀的小字工工整整,没有一丝潦草涂抹的痕迹。张涵读着读着,就落泪了。从三岁起,张涵便开始练字,此中的辛苦,他十分清楚。这六十八万字的书卷闻所未闻,不要说修饰撰写,就是抄写一遍,没有一年半载,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张王氏在上面花费的心血,可想而知。
心情激荡之下,三百一十七字的跋,张涵一挥而就。完成以后,张涵阅读了三遍,都觉得一字不能改动,无论文章,还是字迹,都是有生以来最高成就了。岑晊见了,也夸奖他水平大有长进,勉强可以算是名篇了。
在跋里,张涵回顾了自己给母亲讲故事的心情,也描述了自己看到这部书时的震撼。他很直接地写道,这部书是张王氏的著作,如果没有张王氏的修改撰写,小孩子的胡编乱造,不过是一些粗鄙简陋的故事,永远不会成书,也不值得一读。
母亲张王氏将之命名为《张氏子娱母故事集》,母亲拳拳之心,实非人子所能拒绝,张涵便愧领了。如此之书,张涵希望能令天下人读到,故苦思七日,终于受印鉴的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总而言之,张涵一篇母慈子孝的大文章做下来。
世界立刻清静了。
张涵姿态摆的非常低,有跋在,大多数人就都相信了。就算再有怀疑者,也万万不敢说出来。人家母慈子孝的,你偏偏怀疑来怀疑去。对方是否是君子之心,还有待证实;你的小人之心,却已大白于天下。
跋中透露出来的几个信息,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故事是张涵口述,张王氏撰写,这就足以解释大多数疑问了。而且,故事可以假,文章可以假,这笔字却是假不了。不然的话,今后与人交往中,也会很容易被人觉察,没有人会做那样的傻事。
雕版印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字写成什么样,雕出来的版,印出来书,就是什么样。再有偏见的人,也得承认,张涵写了一手好字。
自天书降世以来,张涵可以光明正大地练习行书。这么些年练下来,张涵在书法上,进一步提高,娟秀含蓄,风韵妍美,圆转凝重,遒美健秀,法度严谨。可谓独步一时,时人以为,还在颖川刘德升之上。换言之,张涵也算是个书法家了。
读书习字,两者几乎密不可分。张涵字写的好,别人自然而然也就认为,他的学问是不错的。何况,还有跋为证。
张涵在跋里说“不敢贪天功为己有”——实际却是在高喊,雕版印刷是俺发明滴——最后又附上了雕版印刷术,就更彰显出他宽广的胸怀,视钱财如粪土的良好品格。
这东东本来就极简单,从印鉴图章发展而来,两卷书一出,根本也无从保密。张涵干脆便来了个公开化,以为自己扬名。当然,文言文用辞简洁,写的跟天书似的,却也没几个人会较真儿,真去计较这些许瑕疵。
熹平元年(172年),张涵被鲁国相举为孝廉。
张涵非常高兴,但是,他称自己学识浅薄,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很谦虚的谢绝了。于是,张涵的名声更加响亮。
随着雕版印刷术的传播,张涵名声传遍全国,不仅在州郡知名,远在雒阳也是小有名气了。
PS:晚上不要等了,一会儿,我再把外传传上来,就把网上已有的内容都发完了。从明天起,还是每天一章,分成中午和晚上两次更新。这段日子,麻烦诸位看两遍开头,实在不好意思。等下了新书榜,一定会再次爆发。
不过,14号前估计是没有指望了。我每章字数约在五千上下,平均肯定在五千以上,目前除了外传,也已经传了14万字了。因此,到14号,我还可以传11~12章。今天是4号,还有10天,大家一目了然,这个,基本是没有余富了。
最后,还是要要下票,诸位支持下,让我在新人榜上待着就可以了。
另外,这周精华较多,我明天开个精楼,诸位需要,就进来留个脚印吧!注意,每人只有两只脚,所以,脚印不要超过两个。
第一卷 第二十六章 无题'上'
更新时间:2008…5…12 23:54:09 本章字数:3528
“臭八哥,坏东西,下手这么狠,以后再来蹭饭,看我不……”
张涵身穿一四角短裤,若若正拿着药油,给他涂药,看见张涵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不由得眼泪汪汪。
“哎,没事!若若可不能这么讲八哥,我还不一样没有轻饶了他,没看他走路都一瘸一拐了……”
许是涂到了痛处,张涵倒吸了口冷气,呲牙咧嘴。
“……,少爷,要不,以后就别参加了,反正,你是要指挥千军万马的,……”
若若极少干预张涵的事,可是,这每月一次的合练,才举行两回,张涵就两次都带着一身伤回来,她就忍不住心疼了。
“哈,尽说孩子话,我都不肯吃苦,那谁还会苦练。我都做不到的,如何要求别人去做。再说,人生在世,谁知会遇到什么情况,艺多不压身的。”
“那样的话,把刘文标调回到你这组里,或者把八哥、伍哥调到你这组里,也好……”
“嘿,那不是欺负人嚒?”
张涵一听就笑了。若是他一组里有张奂/伍德方,再结成小军阵分组对抗,那肯定是百战百胜,也就失去了练习的意义了。随即,张涵想起了若若的前一句话,不禁眉头微蹙,严肃地说了句。
“若若,这个,军旅之事,你不懂,以后就不要说了!有时间,我再把藤竹甲改改好了,……”
药油就是红花油,不是红花籽油,而是正红花油,根据天书上的药方配制,在处理跌打损伤方面,冷敷后涂抹,效果不错。红花籽油效果也不错,但其富含碘,口感很好,且数量有限——庄中刚刚开始试植,张涵舍不得外用。
在天书中,张涵着实提供了些儿效果不错的药方。不过,很多药材现在都不为人知,药物配制起来,就很麻烦了。张涵只好通过各种途径,比如,与张家往来的商队,想方设法收集各种植物和石头。每次得到此类物品,张涵会详细记录,该物品是在哪里采集的,有什么特别的,植物最好要活的,生长环境如何……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涵正在建立植物学和矿物学。
几年下来,张涵已经收集了上千块各种各样的石头标本和更多数量的植物标本,以及七十多种不同的土壤。从这些标本中,张涵只辨认出其中的几百种。有些是有用的,有些只是认识而已。但不管怎么样,张涵在此基础上,知道了不少地方的矿产资源,也找到了一百多种有用的药物。一些儿记载在天书里的药方,也才有了用武之地。
藤竹甲则是用柳条、竹子和藤条编织成的半身甲、护臂和带面罩的头盔,在桐油反复浸泡暴晒以后,颇为坚韧。不过,由于材质的原因,还是软了些儿。打上去,常常会造成淤伤。张涵准备在关键的部位增加几块木板,想必会好上许多。
至于刘文标的事情,就没有若若想的那么简单了。张涵好不容易才把书童从这群小猴子身边剥夺掉,自己不以身作则,如何能压制得住。
族学是他的黄埔军校,将来的军队还要以此为基,张涵考虑事情就不能不慎重些儿。大风起于萍末。如果军队里除了单纯的上下级关系,还另外存在着主从之别,势必会影响战斗力,也容易形成私军。
张涵自不会为了一时方便,就坏了大事的。
此中的心思,不足为外人道。这些较阴暗的东西,张涵也不想对若若解说。
尽管经过了精心准备,建宁四年(171年)八月,众多的族中子弟一起涌入族学时,还是令张涵手忙脚乱了好一阵儿。
当初,趁着豫州灾荒,张家收下了大批奴隶。为了防止疫病,这些人需要隔离一段时间,才能转往张家的各处农庄。但张家可不会白白养活他们,便趁机修缮了张坞的外墙,并捎带着修整了道路。张坞这几年风调雨顺,又采用了新法耕作,收成大幅提高。张坞人又趁豫州灾荒,都发了笔小财,白捡了些儿奴仆,日子便好过多了。
如今的张坞,在道路、防御、卫生和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都要比驺县县城强上许多。
自然而然,来族学中就学的众学子,多半就会带个书童什么的,随身服侍。族学一扩招,入学的学子竟不是二百一十人,而是二百四十三(有部分重要的部曲,如项让、伍天德和梁子徽,其子弟都会进入族学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张涵悄悄把张涧的弟弟张凌(差一个月满六岁),也带到了族学。他原本就有这个打算,等于变相支付张涧薪水了。
总之,学子们加上他们带的书童,张涵最终收到的总人数高达四百一十七人。
因此,一直为张涵所忽视的书童问题,便不得不提上日程来。
说起来,来族学上学的,除了张涧等寥寥几人,大多是富裕人家,都有书童。原来那十七个书童,除了刘文标一同训练学习,张涵把他们全安排到若若手下,帮忙干些儿杂活。而今这一百多号,可就不能再这样了。
考虑了下,张涵干脆把所有书童一起没收,将这些人等一概当成学子看待。在族学之中,自然不会一视同仁。书童住的要挤些儿,吃的要差些儿,多少要显出些儿差距。
族学中,有四人一房间,二人一房间,还有兼任先生一人一房间的,轮到书童,就全是六人一房间。吃东西也是如此,远不如张氏族人吃的精致。
其实,这些都是个形式。
在功课和其他方面,张涵都是一样对待。每天晚上的巡视,他并不回避书童的住所,小一点儿的孩子们,他也是悉心照料。后来,张涵又以方便管理为名,不分学子还是书童,大多都调成了五人一个房间。
“礼闲下士也就罢了,至于做到这种地步吗?”张昭知道后,很不理解。
项让也不理解。宾客也是有等级的,有才能有能力的,待遇好,主家才看重。张涵这是唱的哪儿一出,项让看不明白。不明白归不明白,但项让可不能这么说,便打了个“哈哈”。
“不管怎样,小郎君这么做,效果很显著,书童们对小郎君唯命是从……”
打天下不能没有张氏子弟,也不能光靠张氏子弟。项让隐隐约约觉察出张涵别有用心,却不能明确张涵的用心在哪里。
岑晊就没有那么好的耐心了,他直接把张涵找来问话。
“天行键君子自强不息。既然已经束发读书,就不是小孩子了,事事都要人服侍怎么行?我这是要他们学会自强自立,……”
张涵憨厚地一笑,露出八颗半洁白的牙齿,在午后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岑晊与张涵性情相投,一年下来对张涵也有了深入了解。看他笑的阳光灿烂,又满口的大道理,才不会相信他的鬼话。抬手就是一个爆栗。
“少胡说!看你笑成这样,就知道有问题。”
张涵忍住了摸鼻子的念头——真失败,这么快就被发现了。但他当然是不会承认,也不会说的。
这些都是闲话了。
张涵的收编行动没有遭到抵抗。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又是初来乍到人心未定之时,张涵干净利落地收编了所有书童。待到明白过来,早就大局已定了。反正,从主人到书童,都吃张家用张家的,听张家使唤,也算是理所当然。
有二十几家人悄悄的把书童要了回去,事情也就过去了。
张氏子弟大批进入族学时,族学共学子有三十一人,外加岑涛、岑澜两兄弟。此外,还有张憙、张泰、张音三个族学扩大后,重新返回来的就读的。加在一起,共计三十六人。这些人至少学习过一年以上,最差的人也认识千把字以上,会简单的加减法,并熟悉族学的生活。
待族学扩张完毕,学子猛增到二百八十人,张涵将其分成二十八个什。在这三十六人中选出了二十七个什长,另一个什长则由张涵自己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