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生指南 >

第87章

汉生指南-第87章

小说: 汉生指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人家这思想觉悟……算了,张涵也没了兴致,起身要走。 
  “等等!” 
  难道管亥要翻身拜倒不成?张涵停下了脚步。 
  “张青州,你来问我问题,我也有问题问你!” 
  好,这才是管亥,若真是翻身拜倒,就让人瞧不起了。 
  “行!你问吧!” 
  张涵答应的很是爽快。成天算计来算计去,极少有人可以说说心里话。这管  却是个妙人,可以说上几句…… 
  “太平道导人向善,大贤良师救人无数,比皇帝强千百倍,故而一举义师,旬日间天下景从…………” 
  “住口!陛下做的是不太好,却也不是张角能够相比的,”见管亥不以为然,张涵冷笑一声,“管上师,你知道张角造反害死了多少人 吗?  
  乱起之前,豫州一千一百万,冀州九百多万,如今,豫州只有五百万多一点,冀州不到四百万,陛下再能耐,也不能害死上千万人,害死两个青州的人,当然比不上张角这厮!” 
  张涵很是不屑。 
  “上千万?”管亥迷惑的摇摇脑袋,“不可能!不可能地……你骗我!肯定是这样……张涵,你骗我!” 
  管亥愤怒地咆哮,吼声如雷。 
  “胆小鬼!” 
  张涵呲之以鼻,转身就走。 
  冀豫二州向来是产粮之地,人口众多,但是,张角起事近一年之 久,完全破坏了农业生产,当年连耕种都没有,更不要想着收获了,而此时的运输成本也限制了赈济地施行,饿死的人过多,到了第二年春 天,又引起了一场大疫,没饿死地,也都病死了。直接死于两军之手的不过十之二三,但这一冬一春下来,曾经的战区便人烟稀少了。这些人的生死,在张角起事之初,便已经注定了,谁也救不了他们。 
  张涵出了狱门,站在太阳底下,大大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他长出了一口气,真是多余,世上哪里有英雄豪杰,不过是鱼肉刀俎……嘿嘿,想必在英雄豪杰的眼睛里,人命一文不值,仁义亲民什么的,就是个点缀而已,何曾当得了真?! 
  太阳像个大火球,张涵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只觉头晕眼花,双目流泪,造反总是要死人地,成王败寇,谁管他死后洪水滔天,哎…… 
  这太阳也太刺眼了,张涵的眼泪止不住地落下来。 
  话说那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立国者赏罚分明,便给予某一个阶层许多特权,天下承平稍久,兼并便日益严重,普通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就造反,大杀大砍大肆破坏之后,人死多了,土地也就够用了,于是乱世平定,平定以后,再来一遍…… 
  谁的错? 
  谁都没错! 
  不过是想活下去,活的更好…… 
  刺史大人站在监狱门前一个劲流眼泪,这周围的小官吏看着希奇,却也不知如何是好,刘文标看着也不是个事,连忙暗示亲兵,把人都请走,自己上前劝说。 
  “主公!主        
      这是怎么了?” 
  “没事!太阳太刺眼了,一会儿就好! 
  感生民之艰辛兮,叹华夏之多难; 
  感豺狼之纵横兮,叹伯润之彷徨; 
  ……” 
  张涵嘴角露出一丝莫名的笑意,有什么可害怕的,有什么可彷徨 的,在这个世界上,他生来就是要做大事的,灵帝、张让、何进算什 么,都是死人;鲜卑、乌桓、羌人算什么,都是浮云;曹操、刘备、孙权算什么,都是杂草…… 
  “主公!” 
  刘文标大喜,好了,恢复正常了,坏了!刘文标往四周一扫,亲兵把人都赶走了,一会儿得想个办法,再把这话传出去…… 
  ———————————————————————————————— 
  “哦,你说你不要奖赏,要田娥?” 
  正想做一番大事的时候,却听到这个要求,张涵大怒,但他城府日深,并没有反映出来,话是疑问句,语气里却平淡很。 
  “是!请主公成全!” 
  张音在旁边急的直跳脚,钱山是麻雀里的得力干将,又立下如此大功,眼看就是要大用的人了,却偏偏放不下一个女人。 
  “文端,你这次做的不错!” 
  张涵上下打量了钱山好一会儿,没有说答应与否。先夸奖钱山……不,应该称他钱正明了,没有理会钱正明地谦虚,“不仅仅是不错,你做的非常好! 
  如果没有你的准确情报,以青州的兵力,只能据城以守,待形势清楚后再做打算。不过,到了那个时候,黄巾必会攻下不少县城,裹挟青壮,持有武器,势力大增。其士卒又经历战阵,以青州的兵力,便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平定的了…… 
  文端,说你挽救了青州,绝非溢美之辞。” 
  “主公过奖了!” 
  张涵一摆手,制止了钱正明的谦逊,也全当没有看到张音的惶恐,他所说地都是实际情况,并无夸张。但这些话本不应说出来的。 
  “按说,以文端的功劳。多少女人都可以赏你! 
  可是,” 
  张涵双目炯炯。紧紧的盯住了钱正明,他有意停顿了一会儿,钱正明很快就承受不住压力,低下头去,避开了张涵的目光。 
  “田娥是什么人,毋须我多说,你很清楚! 
  管亥造反,理应诛其全族。三姓村全杀了也不冤枉! 
  不过,我本有心网开一面。留下老弱妇孺,留田娥一命,又有何 妨!” 
  钱正明大为欢喜,惊喜地抬起头来。张音立在一旁,听到这里,心知钱正明完蛋了,侧过头去不忍目睹。 
  “但是,文端你这个样子,今后让我如何能够再相信你?” 
  张涵的话语里透出一股寒意,钱正明抖了一下,惊喜地表情凝固在了脸上,一点点地褪去,但是,钱正明来此之前,就已下定了决心,不计生死,愕然了一会儿,才跪倒在地,伏在地上恳求道: 
  “钱正明别无所求,但请主公成全!” 
  钱正明的声音不大,却透出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民不畏死,奈何以惧之,算了,张涵有点疲倦,朽木不可雕也。 
  “好,我答应你!不过,钱正明,路是你自己选的,你不要后 悔!” 
  “主公,文端他一时糊涂……” 
  “元心,不用说了,人各有志,退下吧!” 
  看着两人退出,张涵思绪万千,真是个热血青年,竟然作出了如此的选择,放弃了大好前途,只为了一个女人,这就是爱情吗? 
  张涵有点好笑,真想对他施以宫刑,看看一个太监,如何维持他那纯真的爱情…… 
  其实,钱正明是愧疚,是爱情,是什么都不重要,他选择了田娥,只说明他性格上有缺陷,从此以后,再也不能接触机密了。回过头来,给他安排个无关紧要的闲职好了。张涵想不明白,田娥的亲人都因钱正明而死,难道他没用脑袋想过,他娶了田娥还会有什么幸福可言,生活又不是言情小说,他这一辈子是毁了…… 
  张涵也没有心思想太多,刚刚剿灭了黄巾,事情正是多的时候,战后总结倒无须张涵关心。这已经是族学的习惯了,青州黄巾虽然不成气候,该做地也一步不会少,作战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地,哪些有局限性,哪些可以更进一步,刘文标会组织各单位进行,最后参谋们会给他一个报告。 
  但是,杂七杂八的事情多得很。立功地将士卒要奖赏,失误的将士要惩罚,俘虏的黄巾骨干处死便是,但其家眷也是需要处置的。东莱、北海、齐国、乐安和济南都顺利地剿灭了黄巾,平原却出了岔子。平原经过上次黄巾之乱,伍子方大杀一遍,治安本有好转。 
  然而,平原其时形势混乱,平原太守准许了各地组建私兵。乱后当地豪强的势力膨胀,勾结长吏,横行乡里,是青州兼并最厉害的地方。很多平原人都被迫跑到东莱去捕鱼了。留在当地勉强维生的人,怨气很大。太平道在当地恢复很快,还有所发展壮大。加之,去年乌桓人入侵冀州,劫掠  国。张涧已经许久不往平原安置流民了,剿灭流民主要依靠张英率领的两千人马,其他就是平原兵,兵力部署便被黄巾看出了破绽。一击未能剿灭黄巾不说,平原黄巾提前而起,声势浩大,攻打郡县,还真里应外合,攻破了两座县城。 
  虽然,在张英地率兵围剿下,黄巾存不住身,又得知其它地方的起事失败,张饶便带着黄巾渡过马颊河,北进冀州,张英带着人一路追 赶,也未能逮住张饶,只是将黄巾打散了。冀州刚被乌桓人劫掠了一 遍,流民众多,黄巾恢复很快,对张英越境围剿,冀州当地官府也不是很支持,看来,是要打上一阵儿了。 
  而青州剿灭了再起地黄巾,其它地方的黄却又蜂起,徐州黄巾、益州黄巾、黑山贼、白波贼都横行一时。 
  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小黄门  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凡八校尉,皆统于  硕。 
  PS:抱歉。有点事。晚了一会儿。
    正文 第三十四章 余辉
     更新时间:2008…8…18 15:58:12 本章字数:5759
    帝的名字是宏,当皇帝之前,本不过是河间解渎亭侯    封地仅为一亭,按方圆十里一亭计算,封户不过在百户上下。可以说,灵帝在继承皇位以前,家境是很困难的。灵帝继位时只有十三岁,母亲董氏也不是明白事理之人,又整日被包围在宦官之中,因此,灵帝这人生来并不傻,此时也是个糊涂人。天下有见识的人都知道,大汉国倾颓在即,灵帝却依旧茫然无知中。 
  不过,灵帝终究不是傻瓜。中平五年(188)各地黄巾再起,灵 帝迭闻寇警,也不免忧从中来。遂以左右羽林五营、洛阳各处屯兵及各地招募的军队临时改编为八营,因其屯卫西园,故称为“西园八校”。
  灵帝亲近信任的人始终是宦官,恰好他最信任的小黄门  硕身材壮健,具有武略,便任命了为  硕上军校尉,统领西园八营。 
  会其时,  阳有术士望气告变,说京师将有大兵,恐致两宫喋血,灵帝意图厌  。厌  的大意,与普通人家冲喜之意相仿佛。于是,灵帝特地征发四方兵马会集于  阳,以平乐观作讲武场,于观中筑坛演 兵。  
  常言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灵帝就是个大外行,只看数万兵马结成方阵,穿梭往来,整齐有序,便以为这是精锐之师了。人上一万,无边无沿,灵帝觉得甚是壮观,兴致一起,又给自己封了个徽号,唤做无上将军。策马在军中行了一周,众军士皆山呼万岁,灵帝兴致愈高,回宫时便与左右炫耀,“朕今日讲武,规模如此盛大,各位觉得怎么样?” 
  灵帝一贯自我感觉良好,这也是要人夸奖之意,但他这人没有自知之明,不等于别人没有。除了宦官之外,愿意夸他的,还真是寥寥无 几。讨虏校尉盖勋正好跟在灵帝身后,闻言便劝戒道了几句,也都是老生常谈。 
  出人意料,灵帝这回表现的十分谦逊,竟欣然接受了。 
  灵帝的这一连串举动,自非无因。前文曾经说过,灵帝有两个儿 子,长子刘辩是何皇后之子,现在十三岁,幼子刘协是王美人之子,年仅八岁。灵帝爱乌及屋,一直希望幼子刘协继位,而且,王美人死后,刘协便由祖母董氏抚养,董氏自然也是如此期望。然而,灵帝的这一想法并没有得到支持。灵帝又是组建新军,又是拉拢大臣,就是为此做准备。只是灵帝从没做过这些事,又无得力之人相助,不免破绽百出,终成画饼。 
  不过,灵帝身为天子,身份贵不可言,这一惺惺作态,盖勋立刻就感动了。盖勋与袁绍素来交好,回去便与他商议起“清君侧”之事了。但是,能在千百人中脱颖而出的,都是人精。灵帝对盖勋另眼看待,立刻引起了别人的警觉。很快,司隶校尉张温举荐盖勋为京兆尹,灵帝并不愿意,但他这人耳根子软,听不得别人三句好话,左右一起劝说,他就答应了。一切计议,自然便全灰飞烟灭了。 
  灵帝不明白时事,有明白的。太常刘焉本属汉朝宗室,见朝政多 阙,祸在不测,就开始为准备后路了。刘焉上书建言恢复州牧,选清名重臣出任。刘焉素有清名,身为宗室,又是九卿重臣,这州牧便是为自己准备的。侍中薰扶与刘焉是好朋友,刘焉一上书,董扶便知道了他的意思,私下就告诉刘焉说:“京师将乱,闻益州分野,却有天子气,未知属诸何人?” 
  刘焉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