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46章

大明天工-第46章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班。是我吗?”李彦淡淡地扫了李小为一眼。自己还没解释。这家伙就看出铅笔地用法。不愧是头脑灵活。能折腾地。
  触碰到李彦淡淡地目光。李小为连忙收敛嬉笑。讪讪地挠了挠头:“是大家这么说地。听说隔壁做地什么锁。都送到宫里去了。可不就是鲁班祖师爷?”
  与李小为的奸猾相比,李大为就显得戆厚多了,他想了一会,才认真地点头说道:“做这个笔杆,没有问题。”
  “笔芯呢?能不能做?”李彦看了看李小为,肃容说道,对于这种奸猾的人物,需要恩威并济。
  李小为连忙拍了拍胸脯:“小旗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行,那你们先做这个,做好了有赏,”李彦将枣心笔丢给李大为,让石柱子安排他们去做活。
  李氏兄弟对李彦交代的任务很用心,第二天便交上了做好的铅笔,与李彦印象中的铅笔很接近。李大为做出的笔杆圆整光滑,甚至雕刻了一些精细的图案,李小为做的笔芯也很不错,虽然在纸上书写时略显得硬些,倒也能用。
  李彦最不能忍受的是二人做笔的效率,尤其是李大为制作笔杆,一天也做不了几根,慢得令人发指。
  在听了李大为加工笔杆的过程以后,李彦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向着提高生产力的方向再迈出一大步。
  李彦刚得了天津窃案的三百两赏银,除了骆养性大手大脚用了五十两在四海居买回很多酒菜,还剩二百五十两,还有卖给徐贵黄金菜得到的一百多两,手头也比较宽裕,有条件做些别的事情。
  通过观察,李彦在心中形成了大体思路:“我需要制造两种机器,第一种,可以将木材切割成细木条;第二种,可以将细木条加工成圆棒。”
  “有,”李大为拿起他的木工工具晃了晃:“锯子切割、刨子刨圆。”
  “我说的不是这个!”李彦笑着摆了摆手:“我需要锯子和刨子自己动起来。”
  李大为瞪大了眼睛,质疑道:“这怎么可能。”
  李小为却是眼睛一亮,热切地看着李彦:“小旗高明,小旗一定能够做到的。”
  李彦看了看李家兄弟:“我欲为此成立一间木工作坊,需要雇用人手,你们可愿意加入?”
  “愿意,能跟着小旗做事,是咱们兄弟的荣幸,”李小为喜笑颜开,连忙答应,李家的长工,特别是家丁的待遇,让这些不愁温饱的工匠也是非常羡慕。
  对于李小为这种不喜干活,喜欢瞎折腾的人来说,能拿一份固定的工钱,更是求之不得。
  李大为则犹豫了一下:“长工?”
  李彦点了点头:“与长工相似,我们之间签订一份契约,约定期限、待遇及劳动方式等,每月给付你们工钱,你们每天按时到工坊做活。”
  “工钱多少?”李大为看上去戆厚老实,心思却也细腻,要将关键问题都弄清楚。
  李彦对这样的事情显然更加擅长:“李家的规矩,工钱分为基本工钱与绩效工钱,具体会由账房郑书与你们谈,我能保证的是,只要你们好好干活,做出成绩,工场的绩效工钱还是很丰厚的。”
  有明一代,对工匠实行匠籍管理,不得随意流动,同时匠户需要承担繁重的劳役,每隔三五年都要到南北两京或工矿履行劳役,是为班匠。
  不过到了明代中晚期,匠籍制度名存实亡,班匠差不多已拥有等同民户的人身自由,经济、生活境况也逐渐好转,其中又以南方更好。
  即便如此,李彦所提出的工钱月给,绩效奖励的方式与水平,还是颇有吸引力,起码每月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不像工匠们经常要担心没活干、没收入。
  李大为看上去有些犹豫不决,李彦也没有逼迫,而是让他自个先去想想,然后给李小为下达了第一份工作任务,便是严格配置几种软硬程度不同的笔芯。
    正文 第六十五回 简单车床
     更新时间:2009…6…1 10:02:38 本章字数:2366
  拿着李家兄弟制作的几根铅笔,李彦回到西跨院,便见厢房朝南的木窗打开着,二丫手上拿着蘸水笔,托着下巴正想得入神。
  秋日和煦的阳光打在二丫精致的脸蛋上,小麦色的肌肤荡漾着健康的光泽,一对小巧的月牙眼微微眯着,长长的眼睫毛忽闪忽闪的,专注的样子显得特别可爱。
  李彦轻手轻脚走到窗前,将胳膊支在窗台上,托住下巴,微笑看着入神的二丫!
  “哎呀!”二丫似乎给李彦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拿起蘸水笔敲了敲他的脑门,咯咯笑道:“三娃,吓死我了,你怎么会突然出现呢?”
  “给你这个,”李彦晃了晃手上的铅笔。
  二丫放下蘸水笔,将铅笔捧着手上,甜甜地笑道:“三娃,这就是说过的铅笔吗?”
  “对,这个就是铅笔,”李彦点了点头,顺手拿起二丫面前绘制的稿纸,这回却不是那些福禄寿喜的图案,而是一些镂空的花,李彦很快看出这是窗格的样式。
  古代的窗户以木材为框与格,然后贴上窗纸,为了保护脆弱的窗纸,木格一般都比较密集,以各种几何图案构成。
  二丫绘制的这些图案,多数也是这种,以简单的套方、球纹、海棠纹为主,许是因为不熟悉的缘故,都画得比较简单,看上去别有一种简洁美。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是以花草、动物形象为图案,便有些活泼、灵动。
  “哎呀,姐是胡乱的画的!”二丫伸手要抢,李彦哪里能让她得逞,身子往后一缩,拿了稿纸便离开窗台。
  “二丫。画地不错。我这就去和木匠师傅说说。按照这些个图案。制作你地房间窗格。”李彦朗声笑道。大步向门外走去。
  二丫撅起了小嘴。狠狠地跺了跺脚。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又很快意识到什么。慌忙向左右看了看。掩着发烫地脸庞坐了下去。
  在有经验地木匠看来。二丫绘制地这些图案很是儿戏。不仅粗陋。也很不严肃。
  不过在李彦地要求下。他们自然只得从命。反正是替人干活。能拿到工钱便行。
  通过近距离地交流。知道这个时代地门、窗以及各种木作设计地图案花纹有很多种。李彦便动了搜集地心思。
  恰好这些木匠都已经知道李彦想要长期招募李大为、李小为兄弟干活。便趁机询问能不能招募他们。
  李彦原本以为这些手艺人会更乐于自己单干,用后世的话来说,那毕竟是自个的事业,却未想到这个时代的工匠,所能揽到的活计并不是那么丰富,一年之中总要有许多日子找不到活计。
  何况大部分木匠所做的不过是苦力,赚点辛苦钱而已,反正是被人雇用,长期的自然要比短期更好。
  了解到木匠们的这个想法,李彦顿时大喜,他正愁人手不足,便有人送上门了。
  回到明代最缺的是什么?自然是人才,虽说这些木匠也算不得很杰出,但起码能算作“熟练工人”,而他们的手艺,正是李彦所需要。
  李彦决定,凡是愿意加入的,全都签下来,然后进行重新安排。
  虽然宅院正在建设,还有大量的木作活计,李彦仍然抽调出一部分木匠,进入新辟的李记工场木工坊机床作,以尝试制造两种可以提高木匠劳动效率的机器:锯床和圆棒机。
  如果说锯子、木刨只是工具,那么锯床和圆棒机则能算是真正的机器,由此更可开启车床制造时代的到来。
  在现代,车床又被称为“工业之母”,可见其作用非常重要,木工车床虽然只是其中的一支,却可以为制造更多功能的车床奠定基础。
  想到可以造出历史上最早的车床,李彦也是充满斗志,与他一样热情高涨的还有兴奋的李小为,其他人则比较迷茫,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他们拿着手上的锯子,不停地摇头:“让锯子自个动起来,这不可能吧?”
  “能,当然能!”李彦对车床的了解也不多,加上并不觉得车床有什么神秘,因而敢想。
  人的思维就是这样,司空见惯的东西都觉得很平常,然而在新事物诞生之前,即便是一把锯子、一只刨子,也可能是无法想象的。
  李彦的优势就在于,他敢想,并且见过现代的各种机器产品,触类旁通,能够引发他想象的联想点也更多。
  与科学的成果相比,科学的方法同样很重要,所以李彦并不着急,而是按部就班地给每个人分配任务,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制作相应的样品进行试验。
  李彦也是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凭借超出时代的眼界,以及更为丰富的知识结构与科学研究方式,主导研究的进行。
  相对来说,这两种机床的功能单一,结构也很简单,特别是锯床,其核心就是一把高速旋转的圆锯。
  从直锯到圆锯,这个简单的变化立刻让锯子的连续运动变得简单,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结构,依然让他们一筹莫展。
  打制圆锯不是问题,问题是要让圆锯转起来,而且要转得快,驱转方便,这就比较难了。
  李彦让人搜集整理出这个时代与转动有关的各种物品,小到合页、门枢、连枷,大到马车、水车、石磨、纺车,其中马车与纺车的结构无疑是最接近锯床要求的。
  实际上,马车与纺车所使用的结构大体类似,都是轴承,而且是滑动轴承,也就是一根圆轴,装在圆承的圆形孔洞中。
  李彦觉得,或许可以试试滚动轴承。
  ————————
  PS:滚动轴承,具体来说滚柱轴承最早出现在元代,为郭守敬所发明,用在天文仪器上,在两个圈之间安装了四个滚柱,严格来说并不是机械用途的轴承,但已具备滚柱轴承的基本结构。
    正文 第六十六回 滚珠轴承
     更新时间:2009…6…1 10:02:38 本章字数:3076
  制作轴承的工作显然不是仅凭木匠便能完成的,李彦只得从锁具坊抽调擅于打制铁件的工匠加入,并对外发布招募信息。
  锁具坊的生产运转逐步流畅,这个时候抽调工匠必然会降低弹子锁的产量,对近期收益造成负面影响。
  不过李彦更明白轴承优化所含的价值,与滑动轴承相比,滚动轴承所受的摩擦力更小,仅仅是将现有的滑动轴承换成滚动轴承,就可以将马车、纺车的运转效率提升一大截。
  何况有了滚动轴承,便能制成锯床与圆棒机,乃至其它车床,这几乎是划时代的,将会使生产力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因而李彦几乎是不计成本与收益地调动手中资源,投入轴承与木工车床的开发,甚至抽调锁具坊技术最好的徐洪、以及标准坊的刘铁锁。
  “你们看一下,图纸上的这种轴承,能不能做出来?”李彦将绘制出来的图纸分发给几位工匠。
  图纸上的轴承看上去很简单,大体包括三个部件,内圈、外圈及滚珠。
  “这个是轴承?”徐洪与刘铁锁都是经验丰富的工匠,都曾打造过铁质或铜质的轴承,但对纸上的这个图案却有些陌生。
  但这种惊讶只是片刻的工夫,他们很快明白这个图所代表的意思,不约而同发出一声惊呼:“妙!”
  徐洪拿手拍着大腿:“在内外圈安装滚柱,转动时滚柱滚动,所受阻力当大为减少,妙!”
  不是每个人都明白滚动代替滑动的意义,李彦拿了一枚弹子锁的圆柱形弹子,向其他人解释:“如果是一块木板放在地上拖行,要费很大的力气,但做成车轮滚动时就不要用什么力气;而这个内外圈,便相当于弯曲起来的道路,滚珠就是车轮。”
  李彦更关心地是这样地轴承能不能做出来。滚动轴承地结构并不复杂。但对工件地机械性能。以及加工精度都有很高地要求。
  “这个球……”徐洪迟疑地看了刘铁锁一眼:“做是能做。但要做到这个精度……”
  “能做。要花工夫。”刘铁锁截去刘铁锁地话头。瓮声说道。
  “那就好。”李彦欣喜地拍了一下手。车床与其它东西不同。就算是耗费更多地时间。一旦做出来。却能够极大提高制造效率。还是值得投入地。
  不过。李彦还是追问了一句:“如果是这种规格地轴承。十二个滚珠。需要多长时间?”
  “给我半个月。”刘铁锁大声说道。看上去有些迫切:“最多一个月!”
  “一个月?”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李彦还是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他又看了看徐洪,后者显然缺乏更多的信心。
  十二个滚珠的曲径,误差必须控制到一厘,甚至五分之一厘以下,以纯手工制作,稍有失误必须从头再来,一个月的时间确实不算多。
  李彦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并制订了三套方案,以刘铁锁主导的滚珠轴承、徐洪主导的滚柱轴承,以及李大为主导的木质滑动轴承,并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