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医-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来无恙啊!三石兄!开疆扩土,凯旋而归,可喜可贺啊!”欧阳修得到赵磊返京的消息。第一个放下手头工作快马赶到万胜门,在城门营房之中看到赵磊之后,大喜过望的他用力拍着赵磊的肩膀,大笑说道。
赵磊看着依然清瘦潇洒的欧阳修,也欣喜的笑着回答说道:“永叔兄也富态了。看来在京中过地很舒适啊!”
“别提了,都是那些广告惹的祸事,为兄每天都接到无数各地豪商的宴请,只为日后在汴京新闻报上刊登广告,那些可都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作陪的都是为兄同僚好友,不去不行啊!天天鸡鸭鱼肉地吃下来,不富态才怪呢!不过三石兄风采如昔。一年多的风吹雨打也没有变样,年轻就是好啊!”欧阳修看着丝毫没有变化的赵磊,故作感慨的玩笑说道。
“对了,许久未曾得知汴京消息,新军还有后勤衙门可好?”赵磊和欧阳修寒暄过后,开始询问最关心的问题。
听到赵磊地问话,欧阳修脸色一沉,微微摇摇头沉声说道:“新军还好,范大人得胜归来之后。新军得到官家很多赏赐,大部分官兵都升官发财,范大人也水涨船高,现在已经兼任枢密院判正,三石兄回来后接手新军之后,估计范大人就是下一个枢密副使了。”
听到欧阳修的话里有话,赵磊心中一震,连忙继续问道:“那新军后勤衙门呢?”
“新军后勤衙门!哼!记得三石你说过,新军后勤衙门的很多物资都是最机密地物资,就是攻打麻逸才带去不多试用效果,结果范大人返回汴京之后,将那些物资的效果写成折子禀报官家之后,枢密院陈尧佐陈大人就将新军后勤衙门那些军事物资全给分了,分给了汴京六大厢军还有各地边军,现在新军后勤衙门生产的各种东西,还没有出作坊已经被枢密院各位将军给瓜分一空,而范大人更是支持这种做法,认为囤积不如使用,在战场上才能显示出那些东西的威力,根本不加阻拦,估计现在西夏还有辽国都已经想方设法得到这种东西,已经开始仿制了。”欧阳修怒哼一声,对范仲淹十分不满的对赵磊抱怨说道。
轰!欧阳修的话仿佛晴天霹雳,将赵磊震的头脑一混!
新军后勤衙门的火箭车、手雷、地雷还有火炮等战略物资被大宋军队瓜分了,这怎么可能,要知道这个时代火药可不是什么秘密武器,西夏和辽国可都有火药作,虽然不能像大宋一样盛产,但是小规模的仿制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版图比大宋还大地辽国,一旦让他们得到火药的正确配方,然后得到手雷、地雷、火箭车和火炮等没有毁坏的实物,恐怕最多一年时间他们就能仿造出来,到时失去先进火药武器优势的大宋,拿什么和崛起的西夏以及更加庞大的辽国对抗呢!赵磊心中马上忧虑的想到。
“希文兄怎能如此轻率!要知道那些东西关系大宋国运,如此轻易分发各地,难道他们就不怕这些武器的秘密泄漏出去!”赵磊十分不理解范仲淹这样做的动机,激动的大声对欧阳修说道。
“枢密使陈尧佐联合军方将领上禀官家,立陈那些东西放在库房的坏处还有分发四方军队的好处,官家犹豫不决的时候,范大人被陈尧佐说动,也上折子请分发那些武器,官家考虑再三就同意了,虽然为兄和老师还有新军后勤衙门其他几位大人执意反对,但是人单力孤,根本无法打消官家的念头,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欧阳修很无奈的对赵磊低沉说道,他也明白那些武器出现在大宋各地的坏处,西夏和辽国在大宋境内拥有无数探子,搞到一些新武器不是什么难事,那些东西一旦流出新军后勤衙门,被西夏和辽国得到只是迟早的事情。
范仲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赵磊一脸迷茫的看着万胜门营房的屋顶,心中疑惑的想到。
就在这时,营房外传来喜庆的锣鼓喧天声音,汴京朝廷终于做好准备迎接赵磊这个为大宋立下大功的功臣,庞大的凯旋庆祝活动终于要开始了。
第九卷 二次起伏 第十章 凯旋归,夜宿起居殿
更新时间:2008…3…31 20:39:15 本章字数:3671
午后暖阳笼罩下的汴京西大街上,人山人海,群情蜂拥,数万百姓雀跃欢呼着朝路中间疯狂喊叫着,老人、孩子、男人、女人,没有年龄和性别的差距,所有人都一脸自豪欣喜的狂喊着赵磊的名字。
西大街中间,五百神武禁军精锐手持黄金盔甲武器,肃穆而威仪的列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朝南而行。
禁军队伍的正中,换过华丽朝服的赵磊,一脸肃穆的骑在雪白彪悍战马之上,环顾四方不时摆手致意四方百姓,而队伍的最后,是以朝廷八大重臣为首的上百朝廷官员,列队开怀的跟在后面。
凯旋而归的赵磊,在朝廷百官和五百禁军的护卫下,将围绕汴京半个城池游城接受汴京百姓的欢迎,这种盛大的场面在北宋已经几十年没有出现过了,上次出现凯旋游城盛况的时候,还是真宗缔结“檀渊之盟”,给大宋带来宋辽和平的时候,许多汴京的老人不禁将赵磊的功绩开始和先帝真宗比较,由此可见赵磊在大宋百姓心中的地位,已经达到何种程度。
战马上的赵磊虽然脸上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但是心中却在暗自叫苦,他今天的行程从万胜门西大街开始,从曲院街转道朱雀门街,然后是南门大街、东大街,最后转道御街,在宣德楼前拜见官家赵祯之后,才算结束这次凯旋游街。
虽然很荣耀。但是用赵磊现在比蜗牛快不了多少地速度,这二十多里走下来,估计就要到天黑了,赵磊本来就是从南方一路快马加鞭返回汴京,人困马乏的他,这些天休息的本来就不好。如今再摊上这么一档子事,坐在战马上的赵磊已经开始摇摇欲坠,昏沉欲睡了。
赵磊强提精神,努力在脸上挤出笑容,挥手示意围观百姓,心中却已经在想萧若若和杨金花她们是不是已经返回赵府了。
……
入夜十分,宣德楼前的御街之上却***通明,平常已经人影稀少的御街之上,此时人海如潮,宣德楼前百丈地宽阔广场之上。赵磊恭敬的率领身后朝廷文武百官跪拜天地,扣谢天恩,而官家赵祯则在众多禁军的护卫下,兴奋的站在宣德楼上,看着下面为他和大宋带来巨大胜利的功臣赵磊以及新军范仲淹、杨遵、石元纯、高尊平、韩绮等将领。
范仲淹等新军将领是在半路加入游城队伍的。除了范仲淹等新军高等将领之外,还有三百多在攻打麻逸立下大功的将士也将跟随赵磊在宣德楼前接受官家赵祯的再次封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太师、新军指挥使、海军指挥使、龙图阁大学士、开国县侯、定波将军赵磊,平定吕宋路,功高劳苦……”内侍甘龄在官家赵祯的授意下。开始拿起手中圣旨,长篇大论的朗朗读起。
赵磊听到圣旨中他头上地各种官职,就头大不已。北宋时期的官职在赵磊看来简直太变态了,那赵磊来说,他一个小小的三品官,还没有爬到八大重臣之列,就已经有六个官衔笼罩在头上,太子太师和龙图阁大学士是虚职,荣耀的同时能带来的只是每个月几百两银子地俸禄,而开国县侯是爵位、定波将军是勋位,这两个也只能换来一些俸禄而已。只有新军指挥使和海军指挥使是赵磊的实缺,但是现在新军实际掌控者却是范仲淹,而远在广州的海军也交给了官家赵祯派去的原来大宋禁军水军指挥使,实际上赵磊身上的六个官衔,现在全部都是虚衔,现在地他,一点实际权利都没有。
赵磊昏昏沉沉的听完甘龄长篇大论的圣旨,最后也没有听明白官家赵祯到底封给他什么官职,就被身边兴奋地新军将领拉了起来,拥着他经过宣德楼步入皇宫之中,接下来就是更加庞大的庆祝宴会,而可怜的赵磊,在精神萎靡的情况下,被一群朝廷百官拉住灌了一肚子低度白酒,很快就彻底醉倒在皇宫之中。
……
当赵磊被饥饿唤醒而神清气爽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又一个美丽的夜晚,醒来的他迷茫的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才意识到昨晚醉倒皇宫盛宴之上,现在身处之地,肯定是官家赵祯在皇宫招待官员地起居殿。
“来人!”看着空旷而豪华的卧室,赵磊环顾四周居然没有找到他的衣服,只能大声对外呼喊说道。
随着赵磊声音响起,一阵急促的步伐从卧室外传到他的耳边,一个有着月牙一般的双眸,身材娇小的十四五岁的小宫女,匆忙走进卧室,看到起床的赵磊,连忙上前施礼说道:“奴婢月儿见过赵大人!”
赵磊看着眼前叫月儿的宫女微微点点头,然后就看到又有几位宫女走进卧室,手上的金盘之中放着赵磊的各种衣服。
“本官睡了多久,现在什么时辰了?”赵磊随意的站在卧室之中,任由宫女们帮他穿上繁琐官服,对着最先进来的宫女月儿沉声问道。
“回禀大人!官家和另外几位大人刚刚进过晚膳,现在正在紫宸殿议事,大人已经睡了八个多时辰了。”宫女月儿一边帮赵磊穿着繁琐的官服,一边恭敬的对他回答说道。
八个时辰,第二天晚上了,看来这些日子太过劳累,没有想到一睡就是十几个小时,昨天昏昏沉沉的,应该错过不少好玩的场面吧!赵磊听到宫女月儿的话,心中苦笑想到。
“官家吩咐下来。如果大人醒来,马上去紫宸殿,官家还有其他几位大人正在那里等候赵大人呢!”宫女月儿帮赵磊穿好衣服之后,恭敬地对他说道。
这么急!什么事情?赵磊听到宫女月儿的话,微微一愣心中疑惑的想到。
……
紫宸殿威仪依旧,入夜的大殿之上巨大的宫烛闪烁着淡淡的火光。照亮本来阴暗地庞大殿宇,已经二十七岁的大宋官家赵祯,留着威严的短须,那张英俊的脸上不复天圣年间的青涩,已经正式执政长达八年之久的官家赵祯,彻底适应了大宋皇帝这个角色,虽然性格依然软弱,脾气依然纯良,但是八年的上位者生涯已经将他锻炼的喜怒不行于色,威仪日重的他现在已经是个合格的大宋皇帝了。
紫宸殿下。孟王赵元俨坐在八位重臣地最前面,现在的赵元俨已经不复前些年的潇洒风流,年以五旬的他在今年年初大病之后,身体一下子垮了下来,现在就是做些剧烈运动都要大喘气。长久站立更会头晕眼花,在官家赵祯的关心下,孟王赵元俨成为在紫宸殿上第三个得到大宋皇帝长久赐座地宗室王爷。
赵元俨的身后,大宋两位宰相一左一右分列两侧,而殿中最年长的老宰相王曾脸色也非常不好。太医院备案的王曾脉案几次显示王曾身体有隐疾,但就是找不出到底有什么隐疾,只能看着王曾一天天瘦弱下去。苍老而瘦弱的王曾,现在已经到了油尽灯枯地时候,殿中所有人都知道王曾时日不久了,但是没有人敢提出这种事情,就是官家赵祯也瞒着王曾这位为大宋辛苦操劳数十年的老宰相,默默的等候着王曾离开地那一天。
刚刚五十出头的张士逊眼神怜悯的暗中看着他对面老迈的王曾,这位官家赵祯当太子时候就跟随赵祯的近臣,已经在大宋两任宰相,他是看着官家赵祯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变成大宋皇帝。然后一步步掌控大宋的权利,对于官家赵祯这些年的变化也清楚的看在眼里,对于官家赵祯如今地威仪和深沉,张士逊感叹的同时,心中也深深的畏惧着。
三位大宋权柄最大的重臣,有两个已经病入膏肓,恐怕距离西归也不远了,而三人的身后,六十多岁的参知政事李若谷,精神抖擞、老当益壮的和另一位年仅四旬的参知政事晏殊并列站在一起。
这一对老中组合可谓大宋精英,一位是经历数十年官场浪涛的官场常青树,另一位却是年少成名,有大宋第一神童之称的官家近臣,一个老谋深算、一个精明能干,是官家赵祯在朝廷中最倚重的官员之一。
两位参知政事的身后,就是四十出头,一脸沉重的三司使叶清臣,这位官家赵祯最看重的大宋财政官,最近正头疼万分,赵磊的归来让叶清晨格外小心,要知道他在赵磊离开的这一年多时间里,用尽办法从新军后勤衙门抠出几千万两银子,这些银子可是赵磊的命根子,如今赵磊凯旋返回汴京,叶清臣已经在考虑怎么应付赵磊随即而来的怒火了。
叶清晨身边,七十多岁的枢密使陈尧佐和三十八岁的枢密副使陈希亮也正在头疼赵磊的凯旋返京,他们在赵磊离京的这段时间,联合汴京将门世家,多方游说,最后终于说动官家赵祯,将赵磊在新军的那些秘密武器一分而空。
而陈尧佐和陈希亮知道赵磊对那些武器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