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谈 >

第342章

杂谈-第342章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度等。通过探空仪人们就可以精确地了解近风暴中近地面的风速了。每个探空仪造价550美元,一旦当从飞机上弹出后,就不能再回收了,但是这个仪器使得气象学家能够获得宝贵的气象要素资料。
WC…130H的涂装数年来有很多细微的变化,标准浅灰和彩色机徽仍是标准方案。在未拆除机背个包前,大部分飞机的鼓包被喷成白色。1990年有4架WC…130H被临时改装成运输型进入第815中队服役时,改为绿色“蜥蜴”涂装,1993年重新成为WC…130H后仍维持了“蜥蜴”涂装。现在基斯勒基地的第53中队正混合使用WC…130H和WC…130J,有传言说WC…130H将会改装成HC…130P进入空军特别行动司令部(AFSOC)服役。
◆ WC…130J
1992年8月,飓风“安德鲁”横扫佛罗里达州南部,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再一次给国会敲响警钟。他们开始觉得有必要加强WC…130机队,尽管此时国防预算在大幅削减,国会还是为10架新型WC…130J(每架大约6000万美元)拨出专款,并委任第53中队使用最新的飞机和装备继续实施气象侦察任务。到2002年,这10架飞机已全部交付。
这是航空气象处第一次大批量获得全新的C…130。像以往一样,第53中队没有浪费时间,立即使用新机投入工作。1999年11月16日,96…5301在持续14。5小时的一次任务中对飓风“莱尼”进行了14次穿越。WC…130J上的气象侦察系统被称为“a…1”,与多数新系统一样,还要花时间进行缺陷修正。
根据最新消息,WC…130J雷达出现很多故障,至今还不具备飓风侦察资格。系统同时遇到了螺旋桨分页问题,因此产生了过度震动和导致卫星通讯中断问题。空军对该飞机目前的能力不满意并正与合同商一起解决这一缺陷。空军对WC…130J的APN…241导航和气象雷达不够满意,AN/APN…241雷达对于飞机规避恶劣天气条件非常有效,但问题是当执行在飓风环境内飞行的任务时,雷达不仅需要知道风暴的存在,还需要透过风暴了解其强度,APN…241雷达甚至不具有退役飞机所具有的能力。
解决方法是对诺斯罗普&;#183;格鲁门公司的APN…241雷达进行软件升级并安装更强大的发射机,以便飞机能够在飓风气候条件下飞行,预计要到2006年才能完成修改。
不管怎样,WC…130J将会是最先进的气象侦察飞机,成为气象侦察机队的中流砥柱并一直服役到2030年。
◆ 补遗
英国空军也将一架C…130K改装为气象侦察机,型号改为大力士W。Mk 2,绰号“史奴比”。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在机鼻安装了一根5。5米长的仪器探杆,被挤占的雷达天线重新安装进驾驶舱上方的吊舱内。“史奴比”为英国气象办公室服役了29年,从1971年到2001年。其间进行了1800次气象飞行,除了英国气象办公室外,世界各国政府和气象组织也可以使用该机进行研究飞行,其航迹遍布全球。2001年3月31日退役,“史奴比”的最后一次任务是2001年3月28日前往挪威特罗姆瑟监测北极冰盖。
1960年代中期,阿拉斯加州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西德莱茵…美因空军基地分别是美国空军在太平洋和欧洲地区的核心基地。但是这两个基地经常受寒流影响,被大雾笼罩,严重干扰美国空军的任务部署。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播撒干冰促使空气中的水珠结冰沉降到地面来消除大雾。经过实验他们终于找到播撒雾种的最佳方法,驱雾的任务就落在航空气象处的肩上。
从1966年到1972年,每逢雾季(11月到来年2月中旬),第54中队就进驻埃尔门多夫基地,第53中队则进驻莱茵…美因兹基地。他们的WC…130安装了一台特殊的干冰碾碎机,用来将每块4。5公斤重的干冰碾成粉末。粉末存放在被绳索固定在货舱中的一个绝热箱中,然后通过探空仪投放孔道释放,被机身紊流打散,分布在空气中。干冰使雾气变成雪花洒落,这个方法相当有效,但是代价昂贵。当更经济的驱雾方法被发明以后,航空气象处的驱雾任务也随之结束了。
第309章马岛战记
           ○ 前言
马岛战争的陆上作战从本质上讲可被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和作战模式,第一阶段是在强大空军和海军支援下执行的旅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英国皇家海军第3突击旅在这一阶段作战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在圣卡洛斯地区的登陆成功使得马岛战争胜负的天平立刻向英国特遣舰队倾斜;第二阶段作战则是在海军和空军直升机支援下进行的新型的山地作战,这一阶段作战中,第3突击旅和第5步兵旅一起南北并进,经过一系列山地要点的争夺,逐步蚕食阿军控制地区,将其压缩在斯坦利港狭窄的区域内。虽然有直升机的加入,但第3突击旅在这一阶段的山地作战中仍然吃了不少苦头,帮助他们拿下斯坦利防御圈外围几个重要山峰的仍然是其士兵过硬的基本作战技能和为数不多的炮兵部队的有效支援。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在马岛地面作战中的任务基本上在斯坦利港外围就停止了,夺取斯坦利港的光荣主要应归功于皇家野战炮兵和海军舰炮的不间歇轰炸,打败斯坦利阿军的是火力而不是步兵。皇家海军陆战队在马岛地面战中的出色表现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当时冷战高峰的时代背景下,整个英国军事力量建设都围绕着欧洲大陆的大装甲集群作战进行,陆军重装甲化倾向日益明显,马岛战争的爆发完全使英国陆军处于措手不及的境地,他们根本没有准备在遥远的海岛进行这样一场以两栖登陆和山地战为主的战争。皇家海军陆战队凭借其传统和扎实的训练打赢了这场地面战,保住了英国人的面子。
○ 英阿陆军力量对比
阿根廷陆军是南美地区少有的一支专业化的陆军部队,其数量远远超过派往马岛的英军地面部队,但其质量则显然无法同后者相提并论。
阿根廷陆军总兵力为60000人,包括20000名正式军官和军士。整个陆军编为5个军团,主战单位为旅,共有2个装甲旅、1个机械化步兵旅、4个步兵旅、3个山地步兵旅、1个丛林作战旅和1个空降旅。每旅下辖3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1个工兵营。此外还有5个防空营和1个航空兵营。阿陆军包括其海军陆战队部署在马岛的武器装备包括潘哈德装甲车、105和155毫米榴弹炮、20/30/35毫米口径防空炮以及罗兰、虎猫(Tigercat)和吹管防空导弹。 
一开始部署在马岛的阿地面部队只是阿海军陆战队以及少量陆军卫戍部队,但在英军登陆并向斯坦利港进攻前,阿军在马岛的地面部队就已经增加到超过10000人。当时阿军的部署主要是一个约8000人的加强旅及其炮兵、防空兵、装甲车和工兵单位部署在斯坦利港防御圈内;约1000名步兵被派往古斯格林地区;马岛西部、霍华德港和狐湾每处部署了大约800名步兵并有工兵支援。
阿根廷陆军航空司令部/突击队司令部装备有固定翼飞机和数量不少的直升机,最后部署在马岛的阿根廷航空力量全部损失殆尽——2架CH…47C支奴干、5架美洲狮SA…330L、3架阿古斯塔A…109A和9架UH…1H易洛魁人。
英国特遣部队地面力量主要包括2个步兵旅,但在第一阶段作战中只有皇家海军陆战队第3突击旅作为地面部队在行动。它的任务是在陆军第5步兵旅上岸之前夺取一个关键性的桥头堡,为后者的登陆作好前期准备工作。随后,两支力量将一起向斯坦利防御圈发起进攻并最后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第3突击旅拥有3个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队,每个突击队下辖3个120人的步枪连、1个指挥连和1个支援连,在他们的身后还有大量的舰队和海军陆战队以及陆军突击队训练单位支持。陆军部队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首先是伞兵团第3营,随后又派来第2营与皇家海军陆战队一起行动,最后整个第5步兵旅也加入到对斯坦利防御圈的进攻作战中来。
英军主要的步兵武器是7。62毫米自动步枪和7。62毫米通用机枪、66毫米劳式轻型火箭筒和84毫米卡尔&;#183;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火力支援连则拥有81毫米迫击炮和米兰反坦克导弹。
尽管英军的海鹞战斗机、海军炮兵和特种部队在登陆作战前对阿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压制和削弱,但无论如何,阿根廷地面部队在数量上、重型火力、攻击机和直升机战术机动力量上都占有明显优势。但阿军过于依赖其构筑良好的防御工事执行静态防御任务,而缺乏主动作战精神。这一点在很大程度制约了其作战效能的发挥并为其最后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 圣卡洛斯登陆及后续行动
随着英国两栖集群(Amphibious Group)驶向马尔维纳斯海峡,马岛地面战斗在5月20日周四夜间正式拉开序幕:首先,考虑到大约半个连的阿根廷步兵在800英尺高的高地上俯瞰着圣卡洛斯海湾的入口。为拔掉这颗钉子,“安特里姆郡”号起飞2架威塞克斯直升机运载大约25名SBS部队士兵和1名海军炮兵前观员。这支小型机降部队在“安特里姆郡”号的火力掩护下降落在阿军哨所以东,在劝降被阿军拒绝后,英军强攻高地,战斗中阿军大部被击毙或俘虏,其余逃散,对登陆作战至关重要的港口高地落入英军手中,登陆艇得以免受阿军炮火威胁。在更南面,达尔文要塞的阿军发起的向滩头阵地的进攻被SAS部队D中队挡住,该中队由戴维斯少校指挥,受到格兰瑟姆海峡外的“热心”号的炮火支援。第846中队的海王直升机降落的北面,攻击者在地面与阿军激战,遭到阿军机枪、反坦克武器和迫击炮的攻击,据称阿军人数约1个营。尽管整个登陆过程有些混乱,也没能完全按照时间表进行,但仍然取得了彻底的成功。两栖集群的主要舰只都停泊在圣卡洛斯湾外,第2伞兵营和第40突击队作为第一波登陆部队将首先在圣卡洛斯登陆,伞兵们的任务是向南运动占领苏塞里克斯山以防止达尔文的阿军的反冲击。随后第45突击队将在阿贾克斯湾上岸(Ajax Bay),第3伞兵营在圣卡洛斯港上岸以完成对滩头阵地的环形防御。第42突击队留在“堪培拉”号(Canberra)上担任预备队,轻剑防空导弹、火炮、弹药、燃料和其他各种给养将在滩头阵地建立后由直升机和登陆艇运送上岸。运载第一波登陆部队的登陆艇在5月21日星期五凌晨2。30抢滩。
两栖登陆进展的并不顺利,舰队进入待机区域和部队上舰的时间都被拖延,但是这些拖延并没有影响到大局。“不惧”号船坞登陆舰的人员登陆艇运载着第40突击队,2艘通用登陆艇运载着4辆蝎式轻型坦克和短弯刀装甲侦察车为步兵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和他们一起出发的是“无畏”号放出的4艘通用登陆艇(运载第2伞兵营)。英国人从普利茅斯出发,到达万里之外的阿森松岛,然后又跨越3800海里的波涛,终于踏上了马岛的土地。
尽管第40突击队的登陆时间比预定时间晚了1小时,但他们没有看到任何敌人。随后第2伞兵营也登陆了,他们上岸以后就马不停蹄的急行军5英里,前往苏塞克斯山,担负起警戒任务,而第40突击队则开始在佛德山西侧山脊构筑防御阵地。破晓时分,登陆艇返回停泊在圣卡洛斯湾外海的登陆舰上,准备运载第2波登陆部队——第45突击队主力(“Stromness”号运载)和第45突击队Z连及第3空降营(“无畏”号运载)。白天,海军陆战队在西侧的阿贾克斯湾的废弃的肉类加工厂附近登陆,第3伞兵营在北面圣卡洛斯港以西1英里处上岸。在第3伞兵营构筑好阵地,保护滩头之前,第3突击旅遭受了在D日唯一的伤亡。
随着三个滩头阵地连成一片并建立起完备的防御圈,12艘登陆舰艇在大白天进入圣卡洛斯湾水域卸货——“堪培拉”号和其他一些大吨位舰只在北面深水区抛锚,小一些的舰只停靠在靠近圣卡洛斯港的地方。护卫舰队在马尔维纳斯海峡巡逻,随着白昼的降临,阿空军的攻击拉开了序幕。英军显然也估计到了阿军的空袭,因此第846海王中队的优先任务就是将装备轻剑防空导弹的T连运送上岸,在滩头阵地环形防线上布设12个导弹发射架以迎击可能到来的空中打击花费了很多时间。在行动开始前不久的5月21日上午9点,1架海王直升机在圣卡洛斯港东部飞行时不慎进入了阿军轻武器射程,它成功脱离,但为它护航的1架小羚羊直升机被击中坠毁在海岸,飞行员重伤。仅仅几分钟后,另一架小羚羊遭到了同样命运,坠毁在山坡上,飞行员全部阵亡。 
随着重装备登陆的开始,皇家野战炮兵第29突击团的3个105毫米榴弹炮营以及皇家野战炮兵第4野战炮兵团的唯一个炮兵营也上岸了。此时,空袭开始了,登陆舰艇和他们运载的物资面临巨大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