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谈 >

第677章

杂谈-第677章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而不包括驻外的部队)都拥有一个重型突击炮连,50年代主要装备以T…54坦克的底盘为基础,安装威力强大的122毫米D…74榴绊炮的突击炮,以后130毫米M…46加农炮装在T…62坦克底盘上。为了不使别国了解苏军在这方面的技术和具体进展,苏联对所有的突击炮均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它们被封存起来,几十年不见阳光,其乘员只在配备突击炮瞄准具的T…54和T…62坦克上训练。他们知道将来要运用的战术,也知道如何维修发动机,但除此之外,他们仅仅知道在未来战争中并不使用坦克,而是装备一种威力更大且装甲防护更好的武器。70年代中期,所有突击炮部队被另一种火力更加强大的型号所代替,但退役装备并没有熔化销毁,而是送到中苏边境,装进混凝土掩体内,以望有朝一日充当坚固火力点使用。 
其他秘密武器 
苏军对JT…1,JT…2反坦克导弹(注,是型号为。3M7的反坦克导弹,苏军绰号“飞龙”,无北约编号,1968年服役,性能不祥)及“轻剑”…2,“轻剑”…3反坦克炮也同样保密。 
JT…1装在T…62坦克的变形车上,但它无主炮而只安装反坦克导弹发射架。每个集团军配属一个JT…1型的反坦克导弹营,导弹被严密地封存起来,从不让该营的士兵们看到。如果该营所归属的集团军被派往国外,这个营仍留在苏联境内,从外表看来完全是一个普通的坦克营,士兵们训练时使用普通的T…62坦克和反坦克导弹模拟器。 
所以,如果你在苏联陆军中服役直到复员关于军队中装备却什么也不知道,或者只知道凤毛麟角――这样,不管你将来到那里,哪怕是跑到国外,也无法准确描述苏军的情况。
第503章刘伯承元帅战略贡献
           1、治军先治学 
刘帅从苏联刚回来,就着手建立指导我军作战的军事理论体系,这种思想贯穿着刘帅的一生,在我军发展的每一阶段,刘帅就着手翻译和论述符合相应阶段军事斗争的有关军事理论,刘帅在各个军事斗争时期,都表现上佳,与其军事理论是分不开的。 
在几十年军事生涯中,刘伯承立足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纵览世界战争风云,写下了一百余万字的军事著作。同时,翻译、校译和编译了数百万字的外国军事论著,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我国现代军事翻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在留学苏联期间,刘伯承一边学习,一边练习翻译,为回国开展武装斗争作准备。回到上海以后,他和周恩来、聂荣臻等同志一道,创办“地下翻译所”,为开创我国现代军事翻译事业进行了艰苦努力。在红军学校,他一边训练干部,一边组织翻译;在****苏区反“围剿”作战前线,他一边打仗一边抽空翻译;在长征路上,他一边行军一边翻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运筹帷幄,仍然不忘翻译;建国以后,他一边培养高级将领,一边坚持翻译……几十年来,他边作边述,述作结合,在向人民奉献大量理论著作的同时,奉献了数百万字的译作。他的这些作品,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为广大“阵中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军事知识,传播了最新的军事信息,增添了战胜敌人的智慧和力量。叶剑英元帅曾高度评价说:“我们的刘伯承同志四十多年战场生活、军队生活,俄文、中文,战斗经验,像他这样精通、丰富是很少的,很红,很专。” 
刘伯承军事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十分丰富、十分深刻。他在各个时期的著作和译作,为我们展示了彼时世界军事的图景,成为将中国军事与世界军事联成一气的桥梁。纵观中国军事史,我们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刘伯承是中国历史上敢于面对世界,大量介绍外国军事经验的第一人,也是系统介绍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科学的第一人 
2、不支持“立三路线” 
30年刚回国时,正是“立三路线”(中心城市暴动的右倾路线)盛行的时候,在****局会议上提出“目前进攻重点不应指向统治的中心区域”,并明确指出即便南京暴动成功,根据力量计算也“仅可以固守一月”。 
3、注重和实践军队正规化。 
32年宁都会议后,刘伯承出任总参谋长,就开始注重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刘伯承认为,建立指挥员与司令部相互间的正确关系是司令部顺利工作的首要条件。当时正是面临“四次围剿”的急难之际,临战之时,刚建立的红军司令部又来不及制定一套章程。为着应付战争,刘伯承断然采用“拿来主义”,结合中国的情形加以运用,使战火逼迫下的红军司令部有章可循,职责分明,为保证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4、刘帅为“四次反围剿”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总部成员,参与了整个“四次反围剿”战略战术的策划,直接的建议:1、集中主力,在固崗,登仙桥以东,河口、黄坡以西地区,伏击敌第52;59两师。2、早台岗作战建议,该战11师几乎被全歼!!这是“四次围剿”中的关键两仗,此两战后敌军纷纷后退,“四次围剿”破产。 
5、反对“堡垒对堡垒”“御敌国门之外”的李德作战方针。 
在理论方面 :由于李德以正统身份否定中国的游击战,运动战的红军战略战术,刘帅为从“正统”途径论述中国游击战的合法性,必要性,刘伯承意义找出苏军野战条例的旧版本,专门从中挑选有关章节,译出【苏联旧野战条令的游击对动作】,介绍苏军关于游击战的理论与实践,通过译文,人们可以可以正规的苏联红军尚且重视游击战争,研究游击战争,说明游击战争是一种正确的斗争形式,并指出1906年列宁就发表过《游击战争》的长篇论文,阐述游击战争的产生与发展,批评社会民主党人反对游击战争的错误论调。为了对革命战争负责,刘伯承又多次找到李德,对军事教条主义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并指出“如果我们不停止这种拼消耗的战术,采取机动灵活的方针,根据地将会丧失,红军将会拼光,我们将变成千古罪人!” 
在具体作战方面提出:“到敌人深远后方开展游击战争,威胁敌人根本重地,以打破敌军围剿”的战略思想。 
6、智取遵义后的战略的眼光: 
攻占遵义以后,刘伯承又快马急驰赶到四团团部,命令该团立即出发,追歼北逃之敌。 
当时,耿飚和杨成武率领的四团,在泥泞路上急行军三个多小时,刚刚踏入遵义北城,部队十分疲劳,上下都盼着能休整一下。 
刘伯承看团首长面有难色,便亲切地说:“想休息一两天吗?不行!现在还不行!必须趁敌人在桐梓和娄山关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来一个穷追猛打,扩大我军的前进基地。你们的任务是:坚决夺取娄山关,相机向西北发展,占领桐梓县城,粉碎敌人的反扑,以拱卫遵义的安全。”(这些周全的安排,并非是个普通的将领可以做出的;,可以说充满了全局观念) 
看看严肃的官方材料的评价“刘伯承率部智取遵义成功,其意义远远超过夺取这座城市本身。首先,智取贵州重镇遵义,是红军长征以来夺取的第一座较大的城市。这一胜利,对整个红军产生了强大的心理影响,振奋了军心,提高了士气,使广大红军战士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增强了胜利的信心。其二,智取遵义的胜利,再一次显示了红军游击战法的威力,宣告了“左”倾军事路线的破产。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即遵义城为我所得(并立即巩固周边),为**********扩大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7、提出北上汇合四方面军的战略建议:刘伯承与聂荣臻一道,提出红军北渡长江与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合,以求建立川西根据地的建议。当时,刘、聂认为四川条件比贵州好得多,属西南首富;再者,川陕的四方面军可以为之接应。加上四川对外交通不便,当地军阀又有强烈的排外思想,蒋介石难以调兵入川。 
8、巧渡金沙,为全军开创北上之路 
军委命令****纵队,1;3军团分三路渡江,1;3军团均糟失败,全军最后从刘帅建立的皎平渡口渡过金沙江。究其原因,刘帅一是高度重视,对部队指出能否抢占渡口关系到北上战略方针能否实现,关系到全军的前途命运。二是措施得当,刘帅将先头部队化妆成部队,沿途遇到敌军民团,不与纠缠,一天急进160里,抢占皎平渡,使敌人“烧船封江”的策略未能实施,控制渡口后,立即强渡,并不顾疲劳,迅速控制纵深,打垮敌军赶来增援的两个营,为全军北上打开了通路。 
9、民族政策的先驱 
过彝海,刘帅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政策,创造性地采用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著名的彝海结盟),最终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民心,使得红军化艰险为坦途,不费一枪一弹,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说对我党的少数民族政策都有着深远影响!! 
10、强渡大渡河,侧击泸定桥 
抢占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是刘帅一手策划和安排的,在过彝区时刘帅就把能否渡过大渡河,同金沙江一样看作关系红军命运的大事,并通过细致的安排,一举拿下安顺场,并强渡大渡河成功,但由于船只太少,时间紧,全军从安顺场渡江不能实现,军委安排抢占泸定桥,刘帅率领过江部队采取侧击行动。泸定桥被林彪部队先到攻占,无可否认林彪是立了大功,但也应该看到,刘帅前进中打垮了对岸的两个团,对泸定已造成包抄之势,动摇了敌军守桥信心,在1军团正面攻击下先行溃散,试想如果没有这个因素,敌军集中西岸的3个团专心守桥,红军20几个人能从没有掩体的铁索上爬过去吗?
11、同张国涛斗争,坚持正确的战略路线 
张国涛要求红军南下,并要朱德,刘伯承明确表态,刘帅指出“我同意北上,从全国形势看,北上有利,南下是要碰钉子的。薛岳,李抱冰并没有走,向南走,就会碰到薛岳和川军,打得好可以蹲一段,打得不好还得转移北上”,局势的发展,完全和刘帅的预见一至!! 
12、对抗日战争“统一战线”得形成,刘帅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37年7月22日至25日红军总指挥部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讨论国共合作,红军改编问题,刘帅发言指出:“卢沟桥事变有世界大战的性质,往北直接构成对苏联的威胁,往南已严重损害了英、美的殖民利益。日本陆军的重点是对付苏联,海军则是针对美国的。蒋介石搞中庸之道,实行投机政策。他这个亲英美派一方面依靠英、美的支持来牵制日本,一方面想利用日苏冲突来坐收渔利。看他17日的谈话,软话对日本,不肯关闭和谈的大门;硬话对民众,对民众抗日运动提出种种限制。然而日军重兵已临华北,危及他的统治地位,因此又不得不对日本也说几句硬话。不这样,他就控制不住抗日运动,担心被我们所利用。 
我们应该按照******7月21日关于目前形势的指示去努力,争取发展到积极抗战、全国性的抗战。国共合作、联蒋的目的是为了一致抗日。从国际国内矛盾来分析,蒋介石是有可能抗日的。如果他不抗日,则毫不留情地批评、揭露他,促进内部的分化。归结到一点,中心在抗日,同时中心也在我们自己,我们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努力。我们有不少有利条件,特别是我们代表社会进步力量,有国际性党的组织,我们是抗日力量的核心。我们为了抗日才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否则就变成了无目的的行动。我们与联合,是两党平等地位,为抗日而合作,而不是依附于的无条件的合作。大革命时期蒋介石倒到了帝国主义的怀抱,这个历史会不会重演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工作,我们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争取民众上面。当前只有抗日才能挽救民族的灭亡,才能争取民众,才能在蒋介石一旦倒向帝国主义时不致被出卖。为着达到这样有利的目标,红军改编有重大的意义。但我们要有名正言顺的指挥机关,对的让步不能超过这个限度。” 
刘帅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联合抗战的意义,以及坚持我军独立自主等都进行了阐述,抗日战争的实践,证明了刘帅的英明论断!! 
13、以理论指导抗日战争 
刘帅的“神头岭之战”被日寇称为“支那第一游击战”“八路军典型游击战”;创在黄崖底战斗中仅以30人代价毙伤日军300多人的奇迹和急袭长乐村毙伤日军2200人的八路军单战记录,我以为绝非偶然。从一开始刘帅就注重抗日战争特点的研究,利于一切机会向部队讲解对日的战略战术,在129师在营以上单位均成立“军事研究会”,一二九师的广大指战员,从上至下都结合实战战例,认真总结抗击日寇的经验;各部队结合练兵活动,探讨游击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