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幽州是曾炩的地盘,他们不可能攻得下来,只好将舍掉最好的选择,转而攻打并州。
张牛角定了行动计划。先全面开花,攻占常山、赵国、魏郡,吸引冀州曾炩的主力部队,为部队筹集足够的粮草。然后佯攻钜鹿,以绝对主力猛攻并州,争取在夏天来临之前,拿下太原郡、上党郡和西河郡,为明年占据整个并州打下扎实的基础。
过年过后,张牛角一面派遣各位黄巾军小帅到各地相机起事,一面派遣部队陆续下山,黄巾军开始展开军事行动,他们攻城夺邑,焚烧官府,扫荡豪强们的坞堡,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张牛角带领黄巾主力在魏郡展开行动,褚飞燕率军攻打常山国各地州郡,杨凤则率领大军,在褚飞燕的配合下,迅速占据赵国各城。张牛角计划在三路大军实现战略目的之后,合力扑向钜鹿郡,牵制征北将军曾炩的军队,方便其他的黄巾军不对占领并州各郡。
朝中的一帮子士族大臣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只是一个劲的叫嚣着要杀光这些反贼。
天子也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现在全国之内又是蚁贼四起。可是,朝廷的一点精锐北军却是正在西疆和西凉叛军对垒,天子此时面临着一个无兵可派的窘境。
天子不由得想起了去年年底时曾炩所说的那些话。当时,他还将信将疑,但是,此时这黄巾叛贼再次掀起叛乱,已经非常明显的说明了曾炩的那句话的正确性。
可是,知道了又怎样,天子不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知道了,他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改变。因为这些人都是皇亲国戚、列侯贵族、门阀大族,都是大汉朝的顶梁之柱。当然,这里面,还离不了天子自己。
老百姓为什么造反?当然是没有活路了。为什么没有活路?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要饿死了。老百姓终年忙忙碌碌,为什么不但没有吃的穿的还会饿死呢?
本朝一个五口人的农民家庭,每年粮食消费约谷150石左右,加上食盐和衣服费用,全年最低限度的生活费用约需240石左右,如果一个家庭的收入达不到他们所需要的最低生活费用,他们就不免要陷入饥寒交迫的境地,更不要说维持来年的耕种了。现在一大亩田大约可年产粟3石,一小亩可年产粟2石左右,也就是说,耕种百亩土地的五口之家,全年可收获粮食200石左右。但是本朝不少农民家庭占有的土地实际上都不足百亩,一般只有几十亩甚至几亩,一年只有一百多石或者更少的收入,扣除各种租税之后,已经所剩无几,根本无法生存。
皇亲国戚,列侯贵族的收入主要来自各人的封地租税。封邑越多人口越多,租税也越多,有的列侯每年租税收入就达千余万石。至于诸侯王的收入,更是惊人,上亿石的比比皆是。而官吏们以谷物定秩禄,三公秩万石,九卿中二千石,郡守二千石,万户县令六百石,县丞、县尉四百石。门阀富豪们占有的土地,多者达数百顷,甚至千顷以上,他们的收入远远比官吏要高。而且这仅仅是大家都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更加不可计数了。和贫苦百姓的最高收入相比,一个小小县丞和他们之间最小的差距都有四五倍。
土地。土地都给有钱有势的权贵们抢去了。他们在城里有大片的房子,在乡里有数不清的田地。他们拥有成千上万的奴婢和徒附。而农民在丧失了自己的土地之后,多数沦为有钱人的依附农民。他们除了交纳高额地租和服徭役外,还是他们的“奴隶”,现在没有这个说法,大汉国不允许有奴隶,但他们和胡人的奴隶有什么区别?家主要他们死,他们还能活吗?
本朝自和帝以后,皇帝都是幼年即位,由外戚,宦官轮番把持朝政,朝纲日趋腐朽。州郡官职有时一月轮换几次。官吏到任后,就聚敛搜括,横征暴敛,敲诈勒索。自安帝以后,朝廷长期对羌族用兵,耗费军饷高达四百多亿,这一沉重负担又全部落到了百姓的头上。若是碰上灾年,就更惨。田中颗粒无收,大批农民没有收入,只好四处流亡,造成饿殍遍野的惨状,连京师洛阳都有死者相枕于路。但是有钱人呢?他们不劳而获,照样过着豪华奢侈,纸醉金迷的生活。
因为国家财政枯竭,所以经常削减百官俸禄,借贷王侯租税,以应付国家的急需。先帝时期还公开地卖官鬻爵,大肆聚敛。当今天子更加变本加厉,他的**彩女都有数千人,衣食之资日费数百金,所以他拼命的搜刮钱财,无所不用其极。他公布卖官的价格,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甚至不同的对象也可以有不同的议价。既然可以用钱买官,贪污就成了合法行为,官吏一到任,就尽量搜刮。政府为了多卖官,就经常调换官吏,甚至一个地方官,一个月内就调换几个人。为了刮钱,灵帝还规定,郡国向大司农、少府上交各种租税贡献时,都要先抽一分交入宫中,谓之“导行钱”。又在西园造万金堂,调发司农金帛充积其中,作为他的私藏。他还把钱寄存在小黄门、中常侍那里,各有数千万。
皇帝都这样,何况其他王侯大臣?
第一章 颜良文丑
常山国相张纯被黄巾军打得一路逃窜,狼狈不堪。~~~~好不容易逃到真定,褚飞燕率部又渡白渠枝水而来。张纯无奈,只得逃离真定,再渡滹沱河准备逃到九门暂住。九门靠近中山国,征北将军府实力强大,蚁贼必定不敢追得太急,赶到九门会安全些。
上个月他还雄心勃勃准备带着部队到西凉战场杀敌立功,没想到这个月就被黄巾军赶得上天无门,入地无路。他现在恨张温恨得咬牙切齿。他的参战要求没有得到批准,还被车骑将军张温骂了一通,叫他好好守常山国,没事不要瞎折腾。假如到了长安,现在也不会被黄巾军追杀得这样可怜。更重要的是,他丢了常山国,如果不能夺回来,他的脑袋恐怕很难保住了。按黄巾军现在这个发展势头,短时间想打回去,简直就是笑话。
就在这个时候,他在滹沱河边看到了曾炩。
曾炩的部队刚刚到达滹沱河河畔。
七万骑兵大军,在河边排成方阵队列,其气势之雄伟,让人无不生成气吞山河之感。
张纯就象看见了救命稻草一般,领着手下急奔而来。
双方做了一番自我介绍,曾炩见对方是常山国相张纯,对对方并没有好感。他从后世穿越而来,自然知道这个家伙在不久的将来将发动叛乱,祸害大汉国。照曾炩心中的真实心思,最好是马上干掉张纯了。不过,现在张纯怎么也是大汉国的两千石的大官,曾炩还是不敢随便杀掉的。
张纯知道对面是征北将军,连忙上前以下官之礼相见。他还盛赞曾炩的少年英雄,随即提出让自己的人马加入曾炩的骑兵大军,为剿灭黄巾尽尽常山国的微薄之力。
张纯的目的很简单,跟着这个人,这支可怕的骑兵大军,什么事搞不定。他在去年剿灭了六十多万黄巾军,还把十几万鲜卑人都打败了,那些实力差得太远的黄巾军自然不在话下了。如果曾炩打败了黄巾,帮他收复了常山国,他不但无罪还有功。曾炩就是他的救命稻草啊。当然,前提是他必须要让自己的军队加入曾炩的大军,这样将来上书论功时才有说服力。
他已经没有军队了,只剩下一百多名侍卫和亲兵。但这就够了,因为曾炩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张纯从身后的郡吏中叫出来两个大汉。
“这两位是我常山国府里的门下贼曹(主侍从),就让他们带着人马跟在征北将军大人后面效力吧。”
这两个人都是二十五六岁,身材高大健壮,比曾炩还高一点。其中一人方脸浓眉,相貌堂堂,一双大眼睛里隐含着些许杀气,让人总感觉有点畏惧;另一人则是显得文质彬彬,颇有一些儒将的气质。
曾炩心中大奇,他没想到张纯手下居然还有如此将领。曾炩的眼光狠毒,眼前的两人,武力绝对不比典韦差多少。
两个大汉立即单腿跪下行了个军礼,沉声说道:“下官颜良(文丑),愿誓死跟随大人,杀敌卫国。”
曾炩心中说道:原来是颜良文丑两员大将,难怪有如此气势。
颜良,字子善,常山真定人,东汉末年河北军阀袁绍部下名将,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准备攻许,次年兵进黎阳,遣颜良攻白马。曹操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遂被关羽击斩。
颜良是中国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
200年,袁绍、曹操终於在官渡交战。开战时,沮授劝谏袁绍「颜良性急不可单独任用」,但是袁绍仍以颜良进攻单独守护白马的曹将刘延。面对这个形势,曹操采纳荀攸的建议,扮作攻击袁绍军队背后的样子,因为参加了进攻所以打算防御的袁绍军队变得缺少,颜良军因而孤立地作战。这时,张辽推荐当时变成曹操俘虏的关羽,关羽作为援军被派遣而跟颜良碰上。据说颜良才看到了关羽,关羽就闯入到袁绍军中刺杀颜良,带回了颜良的首级。
在《三国演义》中白马之战时,颜良斩杀作为曹操属下的武将魏续和宋宪,惊慌失措的曹操派遣关羽出马就是为了斩颜良。所以文丑才会履行和结义兄弟的誓言,然后被关羽所斩;不过,那样的剧情《三国志》等的史书找不到。一说颜良十分傲慢,就连出城巡查军务也坐车而行,颜良就是在在坐车巡查军务的时候被关羽偷袭,没来得及防备才被杀的。至于颜良的武艺如何,史书没有记载,但对于他能够在人才济济的袁绍手下成为头号大将,可见其武艺非同一般。
有一种说法,《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英雄。这正与《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的地位是相符合的。尤其,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这个时代,更是群雄逐鹿、英雄辈出。
在这些英雄中,既有指点江山的君王,也有运筹帷幄的谋士,更有三国迷们不能忘怀的超流武将。但超流武将并非都是英雄,比如文丑。
和吕布一样,文丑在演义里尚未出场前,就已经是名满天下。而获得这个荣誉,则需要经历多次残酷的战场考验。这些考验,演义不必提及。因为文丑称雄一方的时代,与三国时代还很遥远。他在演义里需要做的,只是一个陪衬,一个配角。在文丑短暂的一生中,结局是不光彩的。
看文丑的武艺,应该先将这个结局掩住。然后,留下来的就是文丑在最成熟期的武力表现了。文丑是个枪将。长枪与大刀不同,大刀的杀伤面积大,往往砍中一刀,非死即残。而长枪重量相对较轻,以刺杀为主。枪的杀伤面积小,所以,枪法尤其讲究准、快、狠。在演义里,虽然没有特别的刻画过文丑的枪法,但从他仅有的几场武斗中,却逐一的凸现出来。文丑和许楮不同,许楮突出的是力量,而文丑擅长的是武技。
文丑是个进攻型的武将,他的枪法最大的特点是“狠”。这在与公孙瓒一战中,表现的十分精彩。比起吕布战退公孙瓒,虽然多费了几个回合,但公孙瓒败给文丑,在形象上是非常屈辱的。
演义里形容他“弓箭尽失,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这里,真实的反映了文丑枪法的凶狠,以及公孙瓒内心在交手后的极度恐惧。这种狠法,在超流武将里算得上是独树一帜。这一点,同样一个公孙瓒,至少吕布没有做到。
其二,文丑的枪法在准确和快速上也做的不错。面对公孙手下四员健将的一齐出战,文丑没有给他们出手的机会,早早便刺一将下马,令其他三将“作鸟兽散”去。
在与一流武将的交手时,文丑的表现应该令人满意。虽然速败徐晃这一战例,在一些武评里提出了质疑。但如果当时文丑的部队没有上来,徐晃又能支持几十合呢?应该不会超过三十合,因为文丑的枪够狠的了。所以说,文丑的武力需要张辽和徐晃的组合,才可能出现下风败退的可能。
但面对这种情况,文丑却做的太好了。他先是射倒张辽的战马,再从容击退挂了单的徐晃。这里,不能不让人对文丑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精妙的射术拍案叫绝。
文丑是一个纯技术型的武将,在力量上相对较弱。在演义的几次战斗中,文丑没有生擒过对手,这是一个比较轻型的力量表现。这个弱点,直接影响到他与关羽交锋时的迅速落败。由于力量的先天不足,文丑重攻轻守,强调先发制人。
这在通常的情况下,即便遇到超流武将,文丑也能在前几十合之内抢得上风,甚至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