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者无敌-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变中公然声称支持张杨二人,这使得他和委员长的关系早已经空前恶化。日军进攻山东,韩长官的境地会左右为难,硬拼的话,他手上的老底子会拼得干干净净,没有了兵权,他转过身就会被委员长给轻而易举地收拾掉,而且委员长也有可能故意不派遣援军,从而坐山观虎斗,借日本人的手来吃掉韩长官的家底,实现借刀杀人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韩长官面对华北日军的大举进攻,很有可能不战而逃,以此保存手里的实力。接下来,无论是黄河天堑还是山东,都会被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那么,徐州在这之后自然会成为日军的目标。”
孟翔这番话说得十分轻松,但却让谢大墉和几个卫兵们都听得瞠目结舌,特别是谢大墉,眼睛瞪得有鸡蛋大,因为孟翔说得实在是太“大胆”了,甚至太“放肆”了。蒋委员长毕竟是国家元首,韩长官毕竟也是战区副司令,两人的威望还是很高的。按照道理,孟翔身为一个小小的少尉军官,应该对这两位领导人毕恭毕敬,但孟翔却轻描淡写地把两人之间的争斗直言不讳,而且分析得也是入木三分。对于谢大墉来说,孟翔的这番话是对上峰非常不敬的,把领导人们的阴暗面赤裸裸地揭露了出来,毕竟韩长官现在是第五战区的副司令,而孟翔却在他背后说他很有可能做出临阵脱逃的举措,确实有点胆大妄为,但分析的角度也是令人眼前一新。谢大墉只是从军事方面进行单纯的分析,认为以韩长官和他部下第三集团军的实力,是不会轻易让日军突破黄河天堑的,但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个局势背后的政治斗争。因此孟翔的话让谢大墉既感到茅塞顿开,又感到难以接受。
足足楞了半晌,谢大墉才张口结舌地道:“小孟,你是认真的?”
孟翔莫名其妙地看着他那错愕的表情:“当然是认真的。”
谢大墉诧异道:“那。。。那你觉得山东什么时候会失陷?”
孟翔耸耸肩:“顶多半个月吧。”
谢大墉摇摇头:“小孟啊,你这样在背后胡乱揣测韩长官,说得不好听,就是诋毁上峰、制造谣言,要是被其他人听到,你恐怕要脱了军装回家种田了。小孟,你的说法确实让我感到很新奇,但韩长官身为堂堂山东省军政主席和第五战区副司令官,应该是不会做出这种令国人唾骂的事情的。退一步说,山东毕竟是韩长官的地盘,他个人也不会眼睁睁让日本人占领他苦心经营七八年的山东的。”
孟翔哂笑着摇了摇头:“谢长官教育。”但他仍然坚持道:“长官,我希望您在赵参座那边申请能够重视滕县,并提前在滕县地区布置防线,因为滕县确实很重要。”孟翔心知肚明,历史上122师在日军大兵压境的时候才仓促守卫滕县的。如果提前做好准备,那么122师也许不会落个全军覆没的结局了,滕县也不会是122师的坟墓,孟翔本人自然也不会刚上战场就随着整个122师一起葬身在滕县。
谢大墉虽然对孟翔这种显得有点过分的“居安思危”略不以为然,但还是点了点头:“我会在参座面前说的。”
短短几天后,谢大墉对孟翔的看法便发生了翻天覆地般改变。
元旦这天,当孟翔单独带着两个卫兵前往临城以北的郭荆河一带勘测地形时(这几天在谢大墉的身边,孟翔已经学会了不少军事上的常用技术和勘测地形时基本知识,因此也能单独地执行这种任务),谢大墉突然从后面骑着马沿河赶了上来。跳下马后,谢大墉顾不上擦拭额头上的汗珠,反而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敬畏眼神看着孟翔,这反而倒让孟翔很不自然起来。
“谢长官,您怎么这么看我?搞得真恕!泵舷柰菲し⒙榈氐馈�
谢大墉不言不语地上上下下看了孟翔好几圈后,才开口道:“参座要见你。”
“参座?赵参座?”孟翔吃了一惊。
“嗯,我刚刚去过师部,参座说他想见见你本人。”谢大墉拉过孟翔:“参座现在等着呢,别浪费时间了,赶紧上马吧!”
孟翔急忙推道:“长官,我根本不会骑马。。。”
谢大墉不由分说地把孟翔拉上马:“抓紧我就行了!走!”说完两腿一夹马肚子。胯下的这匹体型矮小而健壮的云南马立刻离弦之箭般向前飞奔而去,吓得孟翔连忙死死地抱紧谢大墉。颠簸十多分钟后,两人长驱直入地奔到设立在临城郊区的122师师部前,谢大墉跳下马,把已经颠得脸色发白的孟翔搀扶了下来:“快进去吧!参座正在里面等着你。”
孟翔勉强定住神,刚刚下马就看到门口有个熟悉的脸孔。正在师部门口巡视的赵海军惊奇地看到孟翔骑马过来,看到他的狼狈样后忍不住哈哈笑道:“孟副官,骑马的感觉怎么样?”
孟翔苦笑着摆摆手,然后整了整军装,深吸口气后大步走进了师部。
第七节 路在脚下(3)
能够获得参谋长的接见已经让孟翔受宠若惊的,但他进去后才发现,这位赵少将并不是现场最大的官,正襟危坐在正面办公桌后的居然是一位肩膀上两颗三角金星的中将。孟翔猛地醒悟:整个122师总共就一个中将,那就是师长王铭章本人。大吃一惊的他急忙肃然立正,分别向坐在一边的赵参谋长和王师长敬礼:“报告!卑职孟翔奉命来到!见过师座和参座!”
王铭章年过四旬,相貌堂堂、神情和蔼,戎马大半生的这位川军悍将身上倒没有太多的不怒自威气势,举手投足间除了十分标准的军人气质外,他身上更多的则是一股平易近人的亲和力;旁边的赵渭滨和王铭章同年,但长得则是剑眉星目、眼神果决,浑身洋溢着除雷厉风行的精武气息外,还有一股文人的儒雅气质,这也许和他爱好藏书和钻研文史的喜好有关,并且在参军前他还曾拜师四川著名学者李培津,文学功底很好,可谓是一员儒将。总体而言,两位将军看上去都比较亲切,并不很严厉,再加上这两位将军在历史上都在滕县血战中奋勇杀敌直至以身殉国,是真正的爱国将领、抗战军魂,因此孟翔的心里充满了发自肺腑的敬意。
看到孟翔进来并向自己敬礼后,王铭章和赵渭滨对视一眼,都露出了一个略有点欣赏的笑意眼神。王铭章首先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开口道:“孟少尉今年贵庚啊?”
孟翔连忙道:“回师座,卑职今年二十三。”
王铭章点点头:“了不起,小小年纪便有着如此深远的见地,确实与众不同。”
赵渭滨望向孟翔:“前几天谢大墉在向我汇报工作时,突然提出要重视滕县的防御工作,我问为何,他便把原因来龙去脉都告诉了我。当时我并没有在意,但这几天,几份紧急军情从战区长官部送到师部后,我阅后在震惊之余便想起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孟翔恭敬地道:“请长官示下。”
赵渭滨笑了笑,然后递过来一份文件:“你自己看看。”
孟翔连忙一丝不苟地打开这份盖着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印章的文件,尽管上面都是繁体字,但孟翔也勉强看懂了这里面的内容。山东战局还真的按照他的“预言”急剧恶化了:12月23日,华北日军一部在济阳地区展开渡河作战,对黄河以南的山东地区发动了初步进攻;短短四天后,12月27日,山东省会济南便闪电般沦陷,负责坚守山东的那位韩长官带着他的第三集团军几乎是不战而逃,狂奔到了泰安;但就在昨天,也就是12月31日,这位韩长官又命令放弃泰安,继续南逃。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渡过黄河天险的日军以区区万余兵力便兵不血刃地横扫了鲁北大地,超过五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在短短一个星期内便尽皆沦落敌手,这使得华北战局和第五战区的处境一夜之间空前恶化。战区司令长官李上将忍无可忍地致电韩长官,要求他死守泰安。但这位韩长官却回复道“南京既失,何守泰安?”,把李上将气得几乎吐血。
赵渭滨用沉重的语气道:“当初谢大墉对我不经意说,你预言山东在半个月内就会沦陷,韩长官会不战而逃,他本人对你的这套预测不以为然,我本人也不以为然。但现在,你的预测居然全部实现,这不得不让人痛心疾首而又啧啧称赞。山东一丢,徐州就彻底暴露在了日寇兵锋前了,你说的那三个徐州门口确确实实也即将首当其冲。一方面,我和师座都为韩长官的行为感到悲愤不已,一方面我们也有些自惭形秽,想不到我们这些戎马半生的职业军人,眼光还没有你这个从军不满半个月的年轻人长远哪!”言语间,赵渭滨确实唏嘘又悲愤不已。短短一个星期内便丢掉近半个省,这确实令人忍无可忍。
孟翔连忙谦虚道:“师座和参座都过奖了,卑职也只是误打误撞猜中了而已。”
赵渭滨摆摆手:“既然有此能力,又何必妄自菲薄呢?听谢大墉说,你是南洋归国学子?”
孟翔心虚地道:“是。。。是的。”
赵渭滨感兴趣地道:“听说你并没有上过军校,只是经常听一位前德国军官讲课,是吧?”
孟翔愈发心虚:“是。。。是的。”
赵渭滨再次笑着望向王铭章:“师座啊,这位孟少尉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才能,假以时日,必然是咱们一二二师的人才呀!”
王铭章也笑道:“是啊。当此时刻,人才难得。况且我川军乃地方军队,大部分官兵都是泥腿子出生,说难听点,都是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别说军事韬略了,绝大部分士兵甚至大字不识一个。孟少尉既是海外归国学子,又受过德国军官的教育,确实是个人才。这在我们川军里,在我们一二二师内,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让他当个小小的少尉副官,有点屈才喽。”
孟翔微微脸红地道:”谢师座夸奖。”他确实内心有鬼,因为他的军事才能都是山寨版的。
赵渭滨露出心照不宣的笑意地望向孟翔:“孟少尉,你认为临沂、滕县、台儿庄将会是徐州迎华北日寇的三大门户?”
“回参谋长,是的。一旦国军与日寇交战于徐州,这三地将是重中之重。”孟翔非常肯定地道。熟悉台儿庄大战的人都知道,徐州会战时,最险恶的三场战役就分别发生在台儿庄、临沂、滕县这三个地方。
赵渭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的想法其实和我也不谋而合,这三地呈现鼎足之势地护卫徐州北门,同时又以台儿庄为主,临沂和滕县为辅。临沂方面,张自忠的第59军和庞炳勋的第3军团正在集结向那里,而滕县方面则在我川军第22集团军的防御范围内。但目前,我军各部都没有料到日军会这么快地突破黄河天堑,因此防线松垮分散且参差不齐,都没有做好准备。如果日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恐怕我们仓促之间是很难守得住滕县和临城的。”他又望向王铭章:“师座,正所谓未雨绸缪,看来我们应该趁早向孙代军座提出我们的看法,提前在滕县和临城做好备战工作,以免日军正式进攻时仓促应战以致贻误大局。”
王铭章赞同道:“象贤,你言之有理,我今晚就去见孙代军座。”(赵渭滨字象贤)
赵渭滨又大量了一下孟翔,笑着对王铭章道:“师座,您也说让这位孟少尉当一个小小的参谋副官有点屈才了,所以我准备把他从谢大墉那里调过来,您看?”
王铭章莞尔道:“行,就把他升为中尉,做你的副官吧!他能够看出山东局势骤变以及滕县的重要性,也算立了个功劳,晋升一级军衔也不为过。既是人才,自然要不拘一格使用。”
赵渭滨哈哈笑道:“谢师座。”他转向孟翔:“孟中尉,从现在起,你就改做我的副官了。”
孟翔有点难以置信,自己居然这么快就升官了,不但军衔升了,而且职务也升了。欣喜之下,孟翔连忙再度向王铭章和赵渭滨敬礼:“谢师座提拔!谢参座提拔!”
赵渭滨收起笑容:“孟副官,你觉得我军如何以低劣装备和羸弱兵力来坚守住滕县呢?”
孟翔犹豫了一下,坦率地道:“请参座给我一点时间,让我详细制定出一个作战计划来。明天早上,我将我的设想和计划呈递给您。”他对这个问题确实措手不及,如果说探讨此时的整体战略,他当然可以说得是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但如果说到具体一场战役的细节战术,他自然就无法洋洋洒洒地出口成章了。
赵渭滨谦和地道:“好啊,那我就给你一天时间,看你这个副官是不是称职。你现在出去吧,我和师座还有其他事情商谈。”
孟翔再次敬礼:“是,师座!是,参座!卑职告退!”
走出师部的时候,孟翔感到心头一阵阵意气风发。自己既然拥有超越时空的能力,自然不能做一个普通的士兵,自己必须要靠自己的特殊能力来尽最大限度地改善祖国苦难的抗战史。本来自己只是一个默默无名的无名小卒,没想到机缘巧合之下能够得到两位高级长官的另眼相看,这也是一种优势。既然长官给自己出了具体题目,那自己就万万不能让长官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