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末当土匪-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郁闷,但是,杨承瓒还是打算继续说下去,并想着,可以稍微的加大一点分量。
“如今,东北割据东北三省,逼迫清军于死守山海关,占据大半朝鲜。但是,如果没有继续后续的能力的话,恐怕也是为此不久。”
而这个时候,陈冬生就插话了:“哦,那我东北应当如何!”“承瓒一人之间,应当拉外团内据清。首先,我们东北必须要得到洋人的支持,这一点,可以从发匪之乱就可以看的出来,当初,天平天国已经占据大半江山,可是,最后还是有着洋人支持的朝廷给灭了。这里,洋人的支持绝对是要争取的。
第二卷 展翅 第七十五章 招揽人才
更新时间:2008…12…17 21:55:20 本章字数:3355
杨承瓒说了后,暂时停了停看了看陈冬生后,见他没有什么反应,就继续说道:“承瓒曾在东洋留学,后又到西洋游列。此期间,也做过一些比较以及调查。从中,得知一个国家要发展,就必须有强大的武备力量,而这一点,也正是目前我们东北最为着重的一件事情。
而要发展军备,就要装备大量的新式武器。这也就表明了,我们制造武器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中华大地在洋务方面和外国洋人国家相比,犹如孩童和成年人。我们要想大力发展军备就必须要有外援的支持,取得他们的技术和设备。”
陈冬生听到这里,稍微的点了点头,虽然杨承瓒说的对于陈冬生来说毫无新意,但是,纵观当今天下,能和杨承瓒一番见识的人着实已经不多了。
“恩,说的没有错,目前,我们也正在准备这样做。”
杨承瓒一听陈冬生的话,一楞,而后很快的就恢复的神色,因为陈冬生说的也是事实,从东北军政府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东北的确正在做,不管是发展军备还是说引进外援。
“所以,承瓒认为,我们必须先极力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大力发展军备,同时,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西洋列强的支持。如果按照目前的形势的话,在年底前,就应该要准备好力量,到时候,直接挥军南下。横扫万里江山。”
“哈哈!”陈冬生听到这里,哈哈大笑起来,听了这么多。就最后面的一句话最合陈冬生的心意。不外别地,只为了这一句话中杨承瓒表明的那种投靠自己的心意。如果说不想要投靠自己的话,是绝对不会说出对于满清朝廷来说属于大逆不道的话来的。
“好,杨兄,可愿和冬生一道横扫万里江山!”说话的时候,陈冬生已经是有点心情激动,连话语之间不都自觉地显示出来那种豪气。
而看着意气风发地陈冬生。杨承瓒那多日来从怀才不遇造成的郁闷心情也是一扫而空。当下也是一阵豪气风发道:“愿随军座鞍下!”
“好!好!来人。今晚都把人叫来,欢迎杨兄的加
心情大好的陈冬生甚至已经决定,经过一番培养后,就直接把杨承瓒扶上高层,直接插手政务。虽然说从刚才的谈话中,陈冬生并没有从杨承瓒的话中感觉到什么心意,也没有感觉什么很出奇的地方。他说的这些自己都知道地一清二楚。
但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目前的东北军政府中,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目前形势的人还没有几个,就连韩章,以及其他人都是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东北中需要面对的是什么。现在的东北军工作可以说是在陈冬生地一手策划下进行,如果没有陈冬生的指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样做,甚至可以说。一但陈冬生暂时没有办法的时候,东北军完全就没有了前进的方向。
原本,陈冬生对于杨承瓒这人期待也不会说很高,只要能理解明白自己说的意思就可以了,但是现在看来。杨承瓒已经比大多数留过洋地人的见识和能力要高很多。甚至能准确的分析出东北军现在面临的局势。如果说陈冬生不是穿越而来的,多了这一百多年地见识地话,肯定会被吓到。恐怕,就连李鸿章这样的开创洋务地洋务先驱人物都不太能理解杨承瓒的话。
而接下来,陈冬生则是继续拉着杨承瓒谈了许多。一直到华灯初上。才和他一起到了大厅。而这个时候,被陈冬生召唤而来的韩章。郭丰台,沈重阳等人已经早就等候在那里了。
他们一见陈冬生到了后,全都起身来,同意而恭敬的道:“军座!”
陈冬生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拘谨,然后开始向他这个东北军政府的这几个核心人物介绍杨承瓒。
“这位是,杨承瓒先生,今后就是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的人了。”
杨承瓒很明显,心情也是大好,也放下了平时的高傲形象,对着众人行礼后道:“鄙人,湘潭杨承瓒,表字,皙子,今蒙得军座赏识,欲于诸君同创东北大业!”
说话间,神情之中也是带有着一丝的谦虚,但是,同样可以看的出来,他的那种豪气。
等众人都介绍认识过后,就开始了上席了,酒席间,虽然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但是,已经那个放下傲气面子的杨承瓒是妙语连篇,连把东北军中的这几位高层人物都说的酒兴大起。
“来,杨兄弟,给我们说说那洋人的地方,我这辈子,除了东北,可什么地方都没有去过。”沈重阳也是商人,算起来,除了眼前的这位杨承瓒外,也就他加入东北军中的时间最晚了,所以,对于杨承瓒,不但可以摆脱他这个最晚新人等名头外,杨承瓒的年龄也的确不大,看上去也是仪表堂堂。
对于杨承瓒,沈重阳可以说是大有好感,甚至已经生出要把自己那个尚未出嫁的小女儿也介绍给杨承瓒的意思。
“恩!我就简单的说说…………”
众人喝酒行令,一直到半夜才结束。而当天,杨承瓒也就留了下来,住在了东北王府。其他的那些喝的有些高的人也都是由着下人扶着送回去了。
当陈冬生带着些许的酒兴回到房间的时候,却又是让郭雪这个年纪轻轻的老婆说上了一阵:“真是的,天天这么忙,还要喝那么多的酒……也不怕喝倒了回不来…………
在确定了杨承瓒的事情后,陈冬生并没有立刻把他安排到政务院中,而是直接把他留在了身边,作为自己助理。而陈冬生自己的头衔就是东北军政府总司令,号:东北王。
所以现在杨承瓒的头衔也就是东北军政府总司令助理。而这个头衔也是陈冬生一时兴起而取的。
几天后,杨承瓒为了表明自己的能力,也是考虑和分析了好几天,也拿出了一个关于东北军后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虽然在陈冬生看来,这些建议并没有多大的新意,但是作为一个正宗的这个时代的杨承瓒来说,确是一个极为不容易的事情了。而这也让陈冬生更加肯定了杨承瓒的能力。
后几天,又通过了杨承瓒的引见,陈冬生又得到了白通宇这个也是留过洋的人才。一下子,陈冬生的人才班底可以说增加不少。
而那白通宇也确实如同杨承瓒所说,是一个:对于洋务中的财务管理方面很有一套。所以,白通宇也从一个还在苦苦等待招贤馆通知的人一举成为了东北军政府中财政部的一个高层管事。而招收到了这两个人才,陈冬生自己的心情也是大好的,连着几日都是笑容满面,连带着,跟在陈冬生身边的李俊等侍卫看着也是心情好了不少。
因为一直以来,陈冬生虽然也对下面人比较和气,但是,每当东北发生大事的时候,陈冬生的脸色都是极为难看的,虽然外面的那些高层不清楚,但是天天跟在陈冬生身边的侍卫可是知道的。上次东北军锦州军区的第三师发生叛逃的时候,陈冬生就没有忍住,直接叫了人把那几个犯了事的军官家属等亲戚全都都处理了。连带着,当时有下人无意中冒犯了陈冬生,也当场挨了十几个鞭子,虽然性命可保,但是,却是在也不能生活自理。
而这几天中,虽然陈冬生和杨承瓒心情不错,但是却有人也在这个时候郁闷无比,那个人就是郭丰台。
欢迎杨承瓒的晚上,当郭丰台一回到家里面,就把脸色摆的高高的,连着打骂了好几个下人。其实,对于杨承瓒这个人,郭丰台原本也说不上讨厌,但是,作为一个已经是东北军政务院二把手的郭丰台,同时又是一个满清官员出身的他。对于官场上的一些东西可是看的很透切,从当晚的情形来看,军座已经对于杨承瓒非常看重,而那个杨承瓒又是一个内务性的人才,这对于郭丰台来说,是一个不能接受的打击。
要知道,郭丰台为了这个东北军政务院的二把手位置可是花尽了心思。为了能得到陈冬生的赏识,他放下了读书人的面子,向着那些懂得洋务的年轻人请教,甚至不在看论语等旧书,改看的一些洋务方面的书籍,通常都是一看就是看大半夜。不但这样,甚至,他还把自己的大女儿给送上了陈冬生的府邸。
现在的他已经在自诩为东北军内政方面的第二把手了,东北军政府的第三把手了。可是一想到陈冬生对于杨承瓒的态度。郭丰台就暗自的握紧了拳头。
第二卷 展翅 第七十六章 强硬的态度
更新时间:2008…12…18 21:13:07 本章字数:3180
不管别人怎么想,杨承瓒这人在陈冬生的一手扶持下,很快的就融入了东北军政府的体系中。这其中的原因中除了陈冬生的扶持,最为关键的还是杨承瓒的实际能力的确不一般。
在没有多久的时间里面,杨承瓒就已经完全熟悉了东北军政府的各方面运转的体系,同时也根据他的一些想法对陈冬生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比方说,在有关于移民这一块,之前的东北吸引移民的地区主要是集中的南方沿海以及靠近东北的贫困地区,通过发放土地这一点来吸引物价可归的移民。
而杨承瓒就提出了,除了以发放土地外,还可以增加其他的一些,比如,可以在移民刚到来的那一年,免费提供种子以及耕种工具,并,可以在一些值得开发的地区建立新的移民区,由东北军政府统一规划管理,由政府免费统一建造房屋。
还有在人才方面,由于东北军政府缺乏有力度的威望,所以,很多的旧式读书人都不肯折腰投靠东北军政府。虽然设立了招贤馆,但是已经及个月过去了,除了盛京内的一些商人子弟肯通过招贤馆进入东北军政府工作外,其他的那些东北内的大量旧式读书人基本上没有多少来。
而跟这个问题并存而生的就是这些东北的旧式读书人中,对本地的一些居民有着很大的影响里,而现在,他们没有认同东北军,也就造成了,当地的一些愚昧的老百姓被他们带领着做一些愚蠢的非暴力抵抗行为。
在古代中。人们当中地识字率是非常的底下的,而那些读书人自然在当地也就有了很大的影响力,而从古至今以来,士子就作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着,也可以说是这个社会的精英分子,不管是关心民生还是国家大事,除了他们,也就没有多少人关心了。
因为对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填饱肚子,只要能够活得下去。他们才不管是谁当皇帝。这从东北军当初采取了分发土地的行动中得到了大量无地农民的支持就可以说明,只要有好处,他们是不会管是你满清当皇帝还是说陈冬生占据东北,这一点,就连那些东北境内的满族贫困农民都不例外。
而那些读书人,基本上都是整天拿着书本,摇头晃脑地念诗词,一般来说。古代人能够读得起书地人家,基本上也就不为生活发愁。但是,不用担心生活,天天对这书本也是闹心的很,无聊之余。总得找些事情做不是。所以,国家大事就成为了他们最有兴趣谈论的事物了。不但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甚至,有时候。语出惊人了还可以博得一个不畏强权的好名声。
陈冬生给他们下的定义就是:就是没事做,到处找抽的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杨承瓒就建议,重开科举。东北的士子之所以不对东北军政府有好感,除了东北军中陈冬生地出身是大土匪外。还有一点也很关键,那就是东北军的突然占据东北军,吧那原本的科举也因为动乱而停掉了。并且从东北军政府的一系列的开办洋务的动作中,有些人就看出了东北军政府对于读书人的无视。
而科举一事,在杨承瓒之前。根本就没有人提出来。而陈冬生也不在意,所以。才会让那些士子们有着那么大的怨气。试想,一个苦读诗书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地人,天天不事生产,游荡于风花雪月之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
但是,东北军的突然崛起,又不开科举,很大程度上就是断送了他们金榜题名的路,这才会让这些士子们对于东北军政府是一点好感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