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末魏武帝 >

第76章

秦末魏武帝-第76章

小说: 秦末魏武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公还记得当日桓将军向您效忠时说过的话吗?与其扭转乾坤不如开天辟地,这便是扶苏的心声,扶苏知道以扶苏的身份,想要保住秦国故地并非不可能。只要我召回蒙恬将军,和我弟胡亥打上一战,若胜。余下兵力也许就能保住关中这一寸土地。可这又能如何?天下苦秦久已,六国百姓无不恨秦。秦国不灭,战事不休。到时苦的将是我大秦的百姓,苦地将是千千万万地华夏子民。纵然保住了秦国,天下将再度陷入春秋战国时期,那种动荡的局势,华夏大地将永无宁日。”
    “扶苏地原话是力挽狂澜不如开天辟地!于其力挽狂澜死保秦国,让天下陷入动荡,杀戮之中。不如开天辟地,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天下没有秦、韩、齐、魏之分,华夏大地皆是华夏子民。人人放下仇恨,放下恩怨,友善而快乐的生活着。”“陈公之才,不用多说。让扶苏真心归附的乃是您的治国理念,您与萧何交谈时说的治国方针胜秦多矣,您的治国理念完全可以给天下带来太平……言尽于此,扶苏以死过一次,不在乎再死一次只希望,陈公能够善待我秦国子民,消弭各国的仇恨,让他们融入华夏和华夏百姓一起生活。”
第一百三十九章 杀还是不杀
           曹操神色万变的看着张,无可否认,张确实说的有理有据,也符合他仁慈的特点,只是自己能够相信他吗?相信一个大秦王子会安分守己的为自己效力?
    “你们都出去,让我好好想想,任何人都不许打扰我。”曹操独自坐在军帐内沉思了起来。
    杀!!!
    不杀!!!
    两个念头在他脑海中交火。
    一个声音告诉他:“扶苏是扶苏,张是张。扶苏已死,张是一个全新的人,他以看开了一切,值得信任。”
    另一个声音却说:“扶苏即是张,张即是扶苏,他们本就是一人,是大秦王子,焉能将他留在身旁?此人甚得名望,不可不除。”
    曹操只觉得脑袋都要炸开了,似乎分裂成了两半,双方争执不休。
    若在早一阵子,曹操知道张的身份或许不会这么为难,可是此刻真的让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因为,在早一阵子前,曹操在军中有绝对影响力和号召力,他完全不必在意扶苏是否居心叵测。
    但此刻他手握十万大军,可这十万大军其中有六万余是秦兵啊!
    还包括了四万的长城戎守和八千李由的青木卒。
    李由是扶苏自小到大的伙伴,关系非同一般,还曾一股在蒙恬麾下学习兵法,一同上过战场杀敌,有如亲兄弟一般。而扶苏更是三十万长城戎守的副统帅,在长城军中威信仅仅逊色于蒙恬。
    这也便是等于扶苏很有可能调动他麾下的一半军队,
    万一他有反心,那可如何是好?
    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只怕万
    万一在关键时刻,被对方咬了致命一口,那又将如何好?
    其实曹操也知,以扶苏这年余的表现。他又八成的可能说的是真话。那就是那两成,让性本多疑的他。难以释怀。
    这时,曹操想起了荀。
    如此情形与当年自己逼死荀一样。
    荀是自己麾下最重要的文臣,没有一个人能够取代他的位子,他辅佐、举人、建计、密谋之功无人能比。
    只是因反对自己称公,疑他不忠,遂暗示他自尽。
    事后想来,也颇为后悔,只是对方已死,后悔以是无用。
    如今,情形再现。自己又因如何抉择?
    张就站在帐外,没有离去,他在等曹操的决定。
    无论生死,他都无悔,只是希望曹操能够将他心中地治国理念用在万千百姓身上。用在万千秦国子民身上。
    “扶苏公子,扶苏公子!”张口中突听一阵叫唤,贼头贼脑的赵高在一旁呼唤着,神色讨好谄媚,像极了一条正在摇尾乞怜地老狗。
    “做什么?”张皱着眉头,厌恶的看这赵高。眼中同时闪过一丝恨意。
    赵高低声道:“扶苏公子,曹操是不会放过你的。你是大秦的王子,他怎么可能会纵容一只猛虎在身侧不顾?还是早走为妙,此刻他正在犹豫,没有限制你的行动。你可以大大方方的逃出这个鬼地方。只要你带上我,后半世做牛做马我赵高也心甘情愿。”
    “闭嘴。我死不死,跟你何干?”张不屑的说道:“再说,我早已死过一次,何惧在死一次。到是你,我不知你是如何逃出来的,但你落在陈公手上保证难逃一死。”
    赵高面色僵硬,心中着实找恼,但还是赔笑道:“扶苏公子何必如此?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一个人呢?只要扶苏公子能带我离开。****我赵高保证。可以让你十辈子衣食无忧。”
    张干脆闭上了眼睛,理也不理赵高。
    赵高尤不放弃。一遍又一遍的低声劝说哀求。
    张烦不胜烦,叫道:“来人,将他押解下去,听候陈公发落。”
    赵高见张心如铁石,高声怒骂:“好你个扶苏,我赵高就算是化做厉鬼,也不让你活得安宁……”
    呼声渐渐远去,张看了看自己的空空如也地右臂,心神以飞到了一年以前。
    那时一个炎热的夏季,大秦王子扶苏正在演练阵仗,那是属于他自己的军队,看着一个个威武的秦国健儿,他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暗自想道:“父王见了一定很开心吧!”
    在不久前,他收到了他的父亲大秦始皇帝地来信,信中说他们父子以多年没见,趁这出巡之际打算来亲来北地郡审查他的变化,看看他是一个大秦好男儿还是原来那个仁慈至愚蠢的懦夫。
    扶苏日夜期盼,可他等到了却是一道圣旨,一道让他自裁的圣旨。^^ ^^
    当时,他只觉得天昏地暗,他想不明白自己的父王为何要杀自己,是为了让胡亥安稳的即位吗?
    眼泪不住地流淌了下来,他不是怕死,而是是伤心秦始皇为什么会这样误会他,所加的罪名根本都是他没有犯过一样。
    如果真的想他死,只须一句话,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借
    他拔出了剑,准备自尽。
    便在这时,大将军蒙恬一把夺过了剑,沉声道:“这诏书上所说的一切,我蒙恬是再清楚没有的了!始皇帝说你日夜怨怼,我看到地是扶苏公子却是时时自责不能讨父皇的欢心;诏书上责你上书诽谤,而我看到的却句句都是肺腑的血泪之言。”他惨笑道:“始皇帝深明大义,纵是公子的意见与之不和,他也不可能杀你,这其中定然有诈。”
    扶苏仰天长叹,指着书架上的诏书说:“书是父皇的亲手笔迹,这是熟知而且核对无误,上面盖的密玺,乃是父皇随身所携带,绝不会假手别人。蒙师所说不无道理。但也许是父皇生病,性情一时大变吧……罢了。君命不可违,父命不忍背,君父赐臣子死,我扶苏焉有颜面存活世间?”
    扶苏正欲自尽,但觉脑后一痛,什么也不知道了。===
    当扶苏在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以离开了北地,在上郡地一处医馆,怀中有一封蒙恬地亲笔书信。
    “事有可疑,公子恕罪。扶苏以自尽,蒙恬也不知能活多时,速查真相。另外,蒙恬有心腹十人,武艺高强。值得信赖,任由差遣。”
    其实,赵高地诏书却有许多漏洞,扶苏为人多谋,本不至于看不透,但他为人至孝。闻自己最敬慕地父亲要杀自己,早已失去了一切理智,现今想来却有许多漏洞。
    于是,扶苏领着十人赶来了秦始皇的御驾,老远闻得御驾内一阵鲍鱼的腥臭,心中登时如遭雷劈一般。
    他知自己的父王始皇帝是一个工作狂。常常以檀香提神,而且颇爱干净。御驾内怎么可能传出恶臭的味道?
    不详的预感在中心回荡,当时蒙毅不再,扶苏唯一信任的人便是李斯。
    一来,他与李斯之子李由,情若兄弟,二则,李斯是一个真心为秦国效力的忠臣,扶苏虽然对于他那有些出阁的法治不满。但也不能否认李斯对秦国地忠诚和对秦国的作用。
    他暗中联系到了李斯。查问情况。
    他万万想不到对大秦忠心耿耿的李斯竟然于赵高这等小人同流合污,李斯先将他安置在一处房舍中。然后引来了一批的车府鬼士。
    他们送上了有毒的食物,然后放火烧屋,意图将他们烧死。
    幸亏,扶苏为人机敏,从李斯地神态中察觉出了一丝的反常,并未食用毒物,也亏赵高、李斯不敢声张,更不敢派兵,能动用的仅有赵高身旁的二十余名死士。
    在十名勇士的保护下,他们成功突围而出,但是他的半脸颊却在突围地时候被赵高亲自用缠着油布的火箭射中,伤口并不致命,但在油的流动下,半张脸给毁了。
    他们一路奔逃,追击的车府鬼士越来越多。扶苏凭借着机智屡屡躲过一劫,但十名勇士还是相继阵亡,他的一条手臂也在这时被车府鬼士砍了下来。
    他忍痛逃跑被好心的商旅所救,逃过了一劫。
    伤病好后,他找到了自己唯一能够信任地朋友,剑圣聂盖,请他帮助除去赵高的心腹车府鬼士,然后在尽量不引发内乱的情况下,绊倒赵高、李斯。
    只是剑圣聂盖侠义心肠,为了救村民,误中车府鬼士的毒计,聂盖被三百鬼士围攻,受重伤遁走。
    而扶苏自己也受到了车府鬼士的袭击,他在聂盖徒弟的保护下,两人一路停停杀杀,聂盖徒弟力竭战死,而他也被逼下了黄河。
    在跳河之前,扶苏冷静的找到了一块木板这才让他不至于溺死于黄河之中,而他也疲累的睡在了木板之上。
    等醒来时也是黑夜,不知漂了多少路程了,幸运的是他及时看到了一艘大船,用尽吃奶地力气爬了上去。
    那时,正有两人在船头叙话,言语中说出自己对天下地看法。其中一人说道:“秦始皇是伟大的,因为他终结了五百年地大动乱,开创了一统的新世道。但秦朝确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他给六国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难堪、耻辱还有杀戮。就象你的父亲一样,一说道秦国。他就有恨,灭国之恨、亡国之恨,那种无法忘怀的恨意不但在他的胸中缠绕,还要将这仇恨传给下一代,告诉下一代,秦国是仇敌,要反秦。试问如此,即便秦始皇做的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六国遗民会接受秦国的统治吗?只有推翻秦朝,再由一个新的人,建立一个全新的家国,如此才能得到天下百姓的认可。”
    藏身在了暗处的扶苏很想反驳此人的话,但却发现自己竟然无力辩驳。
    因为,他说的是事实。
第一百四十章 破开张彧的脑袋
           当扶苏再度醒来时,他身处在了一个上山,曹操、萧何、桓、夏侯婴四人轮流照顾着他。
    开始扶苏还当心桓会将他认出来,因为他的容貌跟他娘亲有七分的相似,而桓是当年是秦始皇的近臣,才干比不过当时的王翦,但却比王翦还要受到器重。时常出入内室,在他的印象中,自己七、八岁的时候,便不只一次在内院见到过桓。
    好在刚开始的时候,桓是对他的模样有些熟悉,也许是因为他被毁了半张脸,看不出全貌,这才躲过了一劫。
    于是,他化名为张,在不断的跟曹操、萧何接触中,他发现此二人都是当时罕见的不世奇才。
    一个善于文韬武略,精于用兵之道,安民之策。另一个身怀治世之能,刑法律例,无一不晓。
    同时,曹操对天下大势的评价更是字字珠玑,似乎在千下为乱之时,已经料想到了大秦的灭亡。
    扶苏对于曹操对秦国的评价心底认同,但又不甘,同时还有一些迷茫。
    他知道秦国真正的弊端在
    法治,法治让秦国强大,同时也将秦国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并非法治不好,而是有待改善。** ***尤其是严法和对民的态度。
    法过严必乱,此乃秦国的弊端之一。
    其二、商鞅在法治上放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在商君书中写道“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当时,孔子有教无类,教化万民。成为了世界第一个敢于传播文化的人,他让六国国民有了自己的思想。令华夏文化得以迅速传播。
    六国子民大多都可以受到各种各样的学习,但秦国在一统天下后将他们的文化尽数烧毁而且还剥夺了他们学习知识地机会。
    扶苏认为只要宽松法治,效仿孔子有教无类,教化万民,就可以让六国臣民归心。
    下了山后。扶苏本打算离开曹操、萧何等人,按照自己的计划拯救秦国。可是,一则消息打乱了他所有的部署,胡亥已经登基。李斯、赵高完全把握了朝政。蒙毅竟然死了,还被冠上了不忠的名号。
    扶苏立刻意识到了蒙恬危险了,于是,他故意说了出来,就是为了要让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