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旗杨 >

第143章

三国旗杨-第143章

小说: 三国旗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堂上的事情在之前就已经处理完了,何进选在刘辨宣布退朝的时候才暴起发难,未必就没有抱着不扰乱整个大汉朝廷的正常运转。若是一开始就发难,这一天什么也不用做了,就再那里讨论今天发生的事情好了。现在虽然免不了一些人胡思乱想,下面的惊异不定。但大事件在朝会上已经定下了基调,损失也被降到了最少。
    因事情已经在之前处理完,董太后离开之后,经受了惊吓的刘辨,便急忙的宣布退朝,抱着何太后走回后宫去了。
    何进从大殿之中走出,一路上恭贺之声不绝,意气风发下的何进不免多说了几句,最后邀请朝堂上所有人前去何进府上欣赏歌舞。相对于何进的意气风发,一人就显得孤单了许多。那就是何苗,这次事何苗出力巨大,整个事件都是何苗奔走联系起来的,但到了最后他什么都没有得到,他的妹妹从董太后那里夺回了权力,在刘辨未能亲政以前,整个大汉都处于她的掌控之中。世上最有权势的女人,没有之一。
    何进现在只是赢得了声望,朝堂上硬生生的逼得董太后回宫,对名声虽有些受损,但却显示了他的实力,无形之中把何进的声望拔高了一大截。而且表面上何进在这件事上出力最多,又因此损失了不少名声。何太后自然对这个亲哥哥感激无比,何太后绝不会让她兄长吃亏,之后定会进行弥补,无非就是权力的增加,来笼络和讨好兄长。
    而何苗,最开始的发起人,最后却完全被被边缘化,朝堂上只能够在下面不停的随着何进高呼,看样子什么都没有失去,但什么也没有得到,何太后可不会认为这些都是何进的安排,说不定还会认为这是何苗自己躲了起来。何太后既然夺得了位置,就要做出一些事来封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因此首先就要做得赏罚分明,何苗几乎看不到什么功劳,之后就算是想要提拔,也要考虑一下名声,何苗最大的可能依然是他的车骑将军。最后只有何苗什么都没有得到,何苗不甘心啊!
第二百二十六章 决裂
    自从大殿之上,董氏被驱回后宫,何氏掌权。这大将军府前的人流,就未曾停歇过。有的是那名士大儒,武士游侠。每天都是络绎不绝。何进也是来者不拒,大开方便之门,大有昔者孟尝君门客三千的气势。
    远处的何苗看着大将军府门庭若市,脸上浮现出不甘的神色,右手的马鞭,狠狠的抽打在墙壁之上。似乎要把这一段时间的不甘和愤怒都发泄出来,抽打的墙上泥土纷飞,泥块迸溅。
    何苗转身离开大将军府,心中本来的还有的一些疑惑,也就此抛弃。已经决定要按照成公英安排的行事,一定要把何进踩在脚下,来证明他才是最强的人。他不甘心一直被何进踩在肩上,凭什么他就能够在众人面前,指点江山,享受那万人敬仰的辉煌。而他就只能是枯坐在他的将军府中,看着人流车水马龙从门前而过,却无一人停下。同样是国戚,何进也未必就比自己强上多少,凭什么他就是大将军,而他就只是一个车骑将军。同样是将军,但世人都只看到大将军的威风,谁会注意到还有何苗这一个人。
    何苗本不愿行成公英所计,成公英在替何苗谋划时,已经把其中的利弊可能产生的事情,都一一告知何苗。无论外界把何苗传的如何不堪,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上,即便有着妹妹的缘故,也不是一个傻瓜就能够做到的。而且何苗也是因为军功一步步升上来的。把他看成傻子的人,都付出了血的代价。
    成公英既然要挑起何进和张让他们的争斗,计谋之中的主要目的也是如此,几乎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为了取得信任成公英几乎是把一切都照实说的,除了没有说还有人在后面等着两家斗起来,其他的可能产生的任何事情,成公英都与何苗分说清楚。最严重处,两者之间的争斗未必就能够让何苗上位,说不定会让何氏从此湮灭。
    有着这些顾虑,何苗并没有一开始就按照成公英的计策行事,而是思索着,考虑着。一度把成公英的计策置于脑后。不再理会。
    现在何进和何苗之间的差距,何苗认为的不公,刺激的何苗,已经不管不顾了。
    “将军,世上本来就没有长久的王朝,也没有长久的世家,尤其是将军以外戚之身份,凌驾于朝堂之上。自古便是一条艰难无比之路,霍光权势滔天,废立皇帝,死后还是免不了身死族灭的下场。窦宪,梁冀皆权倾朝野,最后也免不了一个身死的下场。恕小人直言,将军与大将军,怕也是不能幸免,除非将军能够自立为帝,但也要防那王莽之事。虽不是毫无生机,却也相差仿佛。窦宪,梁冀等都死于宦官之手,因此大将军便以宦官大敌,实非好事。大将军之大敌非是宦官而是士人,天下士人,据天下半数之土地,人口,可与大汉想抗衡。实为大将军之大患。窦宪,梁冀之死,若无士人从中推波助澜,几个宦官便能诛杀梁冀等人,简直可笑。”
    “大将军,受士人蛊惑,已意不可改。士人堪比猛虎,放任猛虎于侧,必不得善。恐为猛虎所噬,已不可救。将军若要扭转局面,救何氏。唯有一计。那便是将军在士人之前,吞没了宦官和大将军二者,最后唯剩将军一人,如此将军有大将军之手下,宦官之权柄,士人不战而退。多者不敢说,当今圣上在位一天,将军便可掌天下一天。”
    “将军万不可有与宦官合作,对抗大将军的想法,无论宦官是否是忠于皇室,百年来,宦官之名声已毁,若是平时,将军于他们厮混一处,上不打紧。现在却是一步错,步步错。将军名声一毁,大将军手下必然摇摆不定。而且弑兄之名一有,将军便再没有留在朝堂的希望,最后罢去官职,赶出雒阳,便已经是将军福大命大。”
    “这事,须太后合作,方可成事。若无太后支持,取得皇上圣旨,占据大义。将军收取两者势力,便要困难百倍,甚或一无所得,太后之态度至关重要。将军不可忽略,行事之前,必须取得太后同意。将军可放心,太后虽非支持,却也不会反对,最大可能便是不管不问,任由将军行事,而太后则坐看事态发展。”
    ……
    成公英曾说过的话,一点一滴的浮现在心头。何苗渐渐的也明白了,自己要怎么做,而不是刚刚那样,就要找到张让,把大哥何进的计划和盘托出,然后张让一步步的谋划,把大哥送入死地。
    这不过是何苗一时气愤所想,正如成公英对下人所说,这雒阳城内,便是一个扫地老人,都绝非凡人,更何况这些走到巅峰之人。何苗或许莽撞一些,却绝非蠢人,怒火过后,便知道自己先前冲动之下,差点酿成大祸。若真的按之前所想的把何苗所知的一切告知张让,让张让能够从容调度,说不定真的能够一举击溃何进的势力。
    何苗也是何氏之人,何进势力的崩溃,对何苗来说并没有多少好处。至少在何苗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是如此。张让等击溃何进,必然实力大增,到时又哪有何苗的容身之地。无论怎么看,有着血缘关系的哥哥,都比那些被阉割了的宦官要可信,安全的多。
    何苗思索着,自己要走的道路。首先,和张让他们合作,是绝不可能的,甚至连二者之间的交往,都要立即终止,同时还要给以前交往找到一个个合理的解释。第二就是要开始布局了,以前何苗虽然是车骑将军,但实际上雒阳城内并没有多少何苗的人,并不是说何苗没有手下,何苗曾任河南尹,有带兵攻打荥阳贼,手下无论是谋士和武将都有一些,但都不是什么顶尖之才。文士不过是处理一些公案罢了,离谋士还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何苗在回到雒阳的时候,听从何进的建议,把他们都留在外面,就连亲兵也不过是选了几十人而已。其他人都被扔在军营之中。既然要谋划一件大事,人手定然要充足,因此这些人都要一点点的召回,同时要避免被何进发现。这两件事都是要首要完成的。
第二百二十七章 董氏亡
    一队队精锐的汉军士卒,在各自队长的指挥下,把一座团团围住。
    繁华的街道,来来往往的富商,权贵,不停穿梭在各个里坊之间的商贩,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不见,宽阔的街道上除了士卒移动脚步外,便只有那呼啸而过的风声。
    领兵的将领看着面前那高大的院门,唏嘘不已,想那里的人是何等的高贵,现在却落得这个下场。就算是他们这些小人物业觉得世事无常,天意弄人。这些士卒只是把那座房子团团围住,不允许任何人进出,偶有经过的大臣,见此也是加快脚步,不愿停留,似乎被士卒围住的不是什么房子,而是史前怪兽似地。普通百姓问起来,便会有那识字的告诉他,那上面写着骠骑将军府。
    许久之后,街道一侧有着无数士卒开道,旌旗羽扇铺天盖地,这声势虽不至于皇帝出行时的仪仗,但却也是郡王仪仗。皇家威仪显示无疑。
    赵忠从马车上走下,抬眼看了一眼四周的士卒,从鼻孔之中发出一声低哼。看着前面骠骑将军府五个大字,赵忠心中感慨良多。这五个字是由先帝刘宏亲笔所书,当时本来还要赏赐爵位,太后便进言:“天下为陛下之天下,陛下须为天下之表率。董重为皇亲,也须为表率,这爵位便不要给了。”因此董重至今仍无爵位,这五个字便是陛下为补偿,而亲手所写。
    想到以往的事情,赵忠也不由的有些恍惚。董氏并不像之前的外戚一般的跋扈,反而是有着儒家的儒雅和温和。董氏从不敢于朝政,唯一的一次,就让董氏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虽然董太后也是为了大汉,但朝堂上的争斗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是不死不休,你死我活,其残酷比战场更甚。董氏并没有真正的参与过朝政,对朝政没有足够的认识,冒然插手其中最后的结果便是如此。
    赵忠对董氏不会同情,也不会怜悯。只要参与其中,就要有着面对最后的结果的勇气,区别只是你输了而被人赢了。虽然董氏在某些方面上和赵忠他们一致,都是要保住皇上。赵总他们自不用说,他们的一切都和皇帝连在一起,哪管他权势滔天,亲善的皇帝一死,他们也免不了没落的下场。外面的士人第一个放不过他们。现在的皇帝刘辨,可说是赵忠一手带大的,如果灵帝说赵忠为我母,不过是少年时一时口快,或是安赵忠等人之心。面对刘辨,赵忠确实可以称得上其母。好不容易又一个对宦官有好感,甚至依赖的皇帝,赵忠他们自然要千方百计的保住刘辨的皇位。
    董氏保刘辨,其中三分是为了大汉天下,七分也是为了自己。灵帝去世之后,董太后地位就变得尴尬了。灵帝在时,她是皇帝母亲,自然是高贵无比。现在皇帝不在,董太后的位置就变的敏感无比。何皇后在刘辨继位后,也成为了太后。而且他的儿子还是皇帝。母子之间自然亲切无比,母子连心也不为过。但祖孙之间便隔了一层,无论怎么样,也亲不过母亲。刘辨年幼,何氏掌权,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正因为如此,董太后才要去争一争。
    董太后和何皇后的不合,整个雒阳都知道。董太后很清楚,何皇后掌权之后,绝不会对她客气。所以董太后才要支持刘协上位,其中固然有着喜爱的缘故,但更多的也是权利的缘故。皇家无亲情,这句话没有任何错误。一面是无边的权利,一面是死亡的深渊。在两者的夹击之下,所谓的亲情已经是可以随意抛弃的事物。董太后和赵忠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那甘美的权利。作为离皇帝最近的人,他们和其他人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还有着一丝对大汉的眷恋。
    现在董氏败了,大败亏输,输的一败涂地。连同他们的性命也输了进去。董氏小看了何氏的力量,也高看了大义的力量的。董氏或许占了大义的名分,但他们却没有寻找到足够实力的盟友,就这样一头闯入朝堂之上,和何氏撞在一起。最后被撞的头破血流,被赶了回去。
    本来事情到了这里也就该结束了,但马上就要有一场大战在朝野之间上演,这场大战无论是哪一方都不希望有意外发生。因此都开始为大战蓄力,何进选择做得第一件事情就是扫清道路。董氏作为一个威胁,自然被放在第一位清除。
    何氏为了避免骂名,还去求了一道圣旨,让赵忠来操办此事。赵忠也需要董重做一些事情,普通时候董重,自然不愿,现在证可以借此逼迫董重就范。因此两者一怕就和,赵忠欣然应允了这件差事。
    自有人向前敲开了骠骑将军府的大门。在一名老仆的带领下,走入骠骑将军府中。围困的士卒,都知道这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