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第9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颇倒是赞成十六阿哥的话,因为内务府就是个聚宝盆。
官员三千多人,工匠过万,聚集国内做好的工艺。要是好好运用,一年收益几百万两银子不是难事。那样的话,就足以供应内库开支,就真的能将盐茶赋税收归户部,减轻国库压力。
十七阿哥启程的日子,就定在五月十六,至今就剩下三天。他需要处理的琐事还多,十六阿哥则是要安排几个内务府官员与十七阿哥南下,要将内库里的一部分金子运到广州去兑换白银。因此,他们两个没有多待,又说了几句话就起身告辞。
曹颇亲自送到大门外,目送两位阿哥带着随从侍卫远去,才转身回府,叫了个小厮,吩咐他去传张义与郑虎到前厅来。
不是他殷勤,即便十七阿哥不南下,他也想着派郑虎出京。
不为旁的,就为留在江宁的魏信的几个子女。
曹颇已经得了消息,魏信之父上个月病故,魏信之母也缠绵病榻,听着大夫的意思,怕也是这两三个月的事。
魏仁虽对侄儿们还算不刚则旧口阳…渔书不样的体蛤!蝴,丑是毕竟辛持中家务的讣是他妻魏信的三子两女,虽有魏信之妾桂姐照看,但毕竟不是嫡母。名不正言不顺。
当年曹颐探望过这几个孩子后,曾派了两个武师过去。这两年也有几封信回来,虽说在吃穿上没有短了几个孩子,但是没有父母照拂,多少要受些委屈。
曹颇本想亲自去一趟,但是江宁到京城,往返要月余,他衙门杂事还多,哪里能请这么长的假。
实是没法,他就便想派郑虎过去,将孩子们接到京城。
如今,郑虎随同十七阿哥南下也便宜。先去江宁看看孩子们。让他们好生准备,等到郑虎从云广回来时,再一同回京。
少一时,张义与郑虎先后脚到了。
听说能去广州,张义带了几分雀跃,道“早先还不觉得,直回到京城,才现那边有几个朋友舍不得。原想这辈子也没机会得见,如今还能过去一遭,真是叫人欢喜。”
郑虎笑眯眯地看着他,道“什么朋友,这么牵肠挂肚的?不就是舍不得那几头洋马么?”
张义听了,笑着说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开开洋荤,见见世面也好。”说到这里,道“怎么就没人想着弄几头洋马到京城?西洋的不好弄,弄些东洋的也好。定会是门好生意。”
郑虎见他面皮厚,对曹颇道“老爷您瞧瞧,这小子在在广州待了几年,心都耍野了。”
曹颇看着张义道“心野不怕,中国这么大,你想去哪里转,我都不拦你。出洋的话,就免了。海上风险太大,有魏信一个下落不明的就够了。”
最近一段日子,张义话里话外问了好几次,都是出洋之事。
张义讪讪道“老爷,小的只是好奇,想要去见识一下。不知为何小的总是不信魏牟就这么没了。要是小的有幸,将魏爷找回来,就更好了。”
曹颇摇头,道“海上风浪大,民船又不保准。等等吧,说不定过两年,十六阿哥就要组织船出洋贸易。到了那时,若是你还想去,我再替你安排。”
张义听了,眼睛一亮,道“那小的就等着。”
因他们两个三日后要随十七阿哥南下,所以曹颐便放他们三日假。
回到梧桐苑,曹颐便是觉得不对。
他记得清楚,那年在广州,张义晓得自己能回京城,不胜欢喜,并没有表现出对广州的留恋。
毕竟,南北差异大,北方人未必能受得了广州那湿热的气候。
如今他却生出出洋之心,为了什么缘故?他在广州几年,如何不知道出洋是生死莫测之事。将丫鬟们打下去后,曹颗问初瑜道“喜云这段日子,有什么异样没有?”
初瑜有些好奇,道“爷怎么想起问这个?月初因病请过几天假,病好了,就消假了。瞧着有些清减,并无其他异样。”
“你使人私下打听打听。张义他们夫妻因何生了嫌隙。早年他还抱怨过魏信不当出海,即便不为父母,也要顾念儿女。如今,不知何故,他竟生出出海的念头。”曹颗道。
初瑜听了,皱眉想了想,长吁了口气,道“哎,这其中缘故,我大概其也是晓得。”
“哦?何故?”曹颗也生出八卦之心。
“端午节前赵同、喜彩使人送回来节礼,当时有人说了几句。不外乎喜彩好福气,做了知县话。喜云有些不自在,回去夫妻两个有了口角。喜云借病休了几日,我隐隐地听到缘故,只是她没有说出,我也就做不知。”初瑜淡淡地说道。
曹颇见她神色,似乎对喜云有恼意,道“你也不必怪她,她不过是妇人见识。早年她在你跟前,比喜彩还体面几分,如今比不上喜彩,心中不自在也是寻常。”
“主子赏出身是一回事,自己想要谋出身是另外一回事。还是额驸与我待下人太宽厚了,使得他们心里不安份。”初瑜道。
喜云是她的大丫鬟,出了这档子事,她这做主子的也跟着丢脸。
赵同之所以能外放当官,是因赵同有这个本事。他虽是长随。却喜欢读书,跟着曹颐去衙门。充当了几年文书案头,行的是幕僚事,熟悉官场规矩。
张义人际往来没问题,买卖也能上手。但是不爱读书,勉强认识字。
若是因他早年去广州几年,有了功劳,就要搞赏他,那还有吴家兄弟,这些年这功劳也不弱于张义。
“既是你的丫头,就你看着处置。张义虽风流些,但是顾家,待妻儿也细心。
让喜云惜福,要是真将张义逼得出洋,哭的还是她。”曹颐想了想,道。
初瑜道“都闹到额驸跟前,是该敲打敲打她…”
喜云还不知初瑜已经恼了她,听说丈夫要跟着十七阿哥出差,既是舍不得,又带了几分欢喜。
不过,她还是麻利地将准备的行李,嘴里已经说着,叫他好好当差,不要让王爷失望,丢了自己老爷的颜面什么的。
又道“既是跟着王爷出门,不好叫人小瞧。今年虽制了新衣服,还是太简朴些,要不爷去成衣铺子,挑两袭新衣?”
张义听了,只觉得心里憋闷,揣了两徒银子,寻了个由子,出府去了。喜云只当丈夫为十七阿哥的差事出门,并没有拦着。直到丈夫出门,才想算着广州那么远,丈夫这趟出门最少要小半年的功夫。
她有些欢喜不起来,坐在炕边愣。
过了半晌,她还是决定出府世趟,给丈夫置办两身新衣。
她收拾妥当,就往梧桐苑来,想着跟主子请两日假。
还没到梧桐苑,便见乐春迎面走来。
乐春也见到喜云,疾行两步,走到她眼跟前,道“太太正使我找姐姐,姐姐这是要去上房?”
喜云止住脚步,笑道“太太寻我何事?我也正想着去见太太。”
“太太说了,张管事要出门,叫姐姐的差事歇两日。”乐春道。
喜云闻言,笑道“我也正想着到太太跟前请假,还是太太疼我。”说着,还打算往梧桐苑去“我要去趟前门,不知太太有没有想带的小东西?”
后一句,她像是在告诉导春,又像是自言自语。
乐春侧身拦住,轻声道“姐姐糊涂了,老爷这会儿在呢。”
喜云听了,拍了拍脑门道“瞧我,忙糊涂了。那我先去了,等明儿再给太太请安。”
她着急出门,说完这些话,便急匆匆离去。
乐春看着她的背影,轻轻地摇了摇头。心中却生不出幸灾乐祸的念头。
现下,她是梧桐苑大丫鬟之;早年。这个位置上是喜云。
不管是做丫鬟,还是配人做媳妇子,还是要记得本份,才是自保之路”
转眼,到了五月十六,张义、郑虎,随十七阿哥出京。
喜云到梧桐苑消假,初瑜吩咐让曹满家的接她手中的差事,吩咐她不用操心弃里,尽心照看孩子就好。
喜云心中惶恐,不解其中缘故,却也不敢在初瑜面前歪缠。只好私下去找到乐春屋里,想要问问缘故。
“姐姐问得好没道理?还能有什么缘故,不过是老爷太太看重张管事同姐姐罢了。如今正热,谁耐烦跑前跑后的,姐姐倒是落个轻省。”乐春笑道。
喜云见乐春神色如常,担忧减了几分,去寻曹满家的交结差事。
乐夏与乐春同屋,网好从正房回罩房,看到喜云从这边出去道“她怎么来找到这来?”
乐春不愿嚼舌,道“太太让找那两匹犀纱找到了么?过些日子要拿去王府给七格格添妆使。”
“找出来了,已经交给乌姐姐收起来了”乐夏道“听说年家的聘礼送了几十抬,都说年家老太爷极喜欢七格格。
“还是少说两句吧。”乐春压低了音量,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太太规矩,何苦非要闹得没脸,才长教。”
乐夏伸了伸舌头,道“再不说了,就是又不是坏事”
年家前几日已经往淳亲王府行了聘礼,两家定好了在六月底迎娶。
因七格格生母已故,淳亲王福晋这两年身子也不爽利,初瑜身为长姐,少不得费些心,预备些好东西给妹妹添妆。
没想到行骋没几日,八格格得了急症,天折了。
因她年纪幼也没有治丧,用口小小的棺木装着,在寺里停了几日,就在王府墓地葬了。
她才四岁,算不上殊,按例无服。
饶是如此,也没有妹妹夭折不满月,做姐姐的就出门子的。这八格格虽是庶出,生母也不受宠,却是淳王府最小的孩子。
淳王爷主动去了年家,跟年老太爷请罪,将七格格的婚期延期到九月。
要知道年熙之前定亲的两家,都是在迎娶前出事的。如今与王府结亲,这眼看着就要迎娶,又出了这档子事。
即便是不信鬼神的年老太爷,心中都要犯琢磨,更不要说那些无知小人。
年熙“命硬克妻”的闲话,又在京城权贵圈旧话重提。
有些无聊小人,甚至已经开堵,淳王府这位七格格的命格重不重,是被年熙克了,还是压住年熙,逃过一劫。
虽说年老太爷下令自己府中下人禁口,可年熙二十多岁,少不了出门往来,听了这些话,气的呕出一口心头血。原本网气色的身子,又彻底病倒。
曹颇也听到这些闲话,他关心不是年熙“克妻”而是年熙再次卧床。
“左右七格格还能不能跟岳父说说,让她晚两年再嫁。”曹颗道。
他虽不知年熙活到多大,但是年家雍正三年就失势。
因是御赐婚姻,淳王府现下不敢抗旨退婚,可要是这样稀里糊涂嫁了,年熙熬不住怎么办?
初瑜皱眉道“七格格虽年熙却不小了。早先议婚期时,阿玛就想借口年羹尧不在京,拖两年再让七妹嫁的,可年老太爷却说他上了岁数,想要看着长孙娶妇,实是等不得”
原本要写六千二合一章节,结果写到现在才写了五千,先了,剩下的明日补。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新举人
听到这个结果时,曹融并不意外。像年熙那样,十二岁中举的。毕竟是少数。
要是十二岁中举,就有可能十三岁中进士。若是能考上庶吉士还好。还有三年馆学过度;若是考不上,直接外放,十三岁的七品正印官。不是闹剧是什么?
直隶是乡试大省,应试士子众多。天佑年纪阅历在,落第也不稀奇。
虽说如此,可天佑依旧很沮丧。
他没有请假,仍是每天去旗,但是眉目间难掩失落。
曹圃曾开解他一次,同那些而立之年才过童子试的士子相比。他已经幸运太多。如今这一科,没有取中。也是正常。
旁人读书十几年、几十年,他才学习七年。之前能够以头等的成绩。过了童子试,就已经是侥幸。
若是他挫折一次,就如此沮丧。那寒窗苦读数十年,仍不能中举的读书人如此自处?考场上。最不乏四、五十岁的老儒,这个是他亲见的。
左右明年还开恩科,三年后再逢乡试之年,就算再考两次中举。也不过十五岁,比叔叔们中举时还天佑听了这话,似是有些开解。
初瑜晓得儿子心高,怕他因落第不快,想要给他请几日假,让他去海淀庄子散心。天结谢过了母亲,只说无事,还是如常去读书。
没想到,没几日的功夫,他就在旗学里昏厥过去,被学堂里同窗送了回来,,
蔡院,上房。
送走了太医,看着坑上小脸惨白、阖着双眼的儿子,初瑜望向天佑身边的丫鬟乐青与白露,脸上带了几分怒意。
乐青手中奉着熬好的中药。带着几分忐忑送到初瑜手上。
初瑜俯身唤天估。天佑睁开眼睛,看到母亲担忧的脸,讪讪道:“母亲
初瑜见抽双眼洼陷,想着太医说他“郁结于心、心火过盛”心疼地不行,含泪道:“你这孩子,既是心里不自在,为何还强撑着?这回不能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