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靖康志 >

第264章

靖康志-第264章

小说: 靖康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百八十年前,藤原氏开始掌权,通过接受庄园寄进开始变成大庄园主,最盛时,藤原氏庄园已占全国土地十三分之一,所谓‘天下土地悉成一家之领’。藤原氏专擅朝政,随意废立天皇,管理摄关家的机关‘政所’成了国政的中心,从摄关家发出的命令作为‘政所下文’、‘殿下御教书’,取代了迄今为止的‘宣旨’、‘官符’,朝廷变成仅司礼仪的场所。摄关藤原道长曾经写过一首诗,道:“此世即我世,如月满无缺。”话虽说的狂妄,倒也符合实情。

目前,关白大臣是藤原忠通,他还有一个弟弟藤原赖长为左大臣。不过由于院政的出现,关白大臣的权利已经被大大削弱了。”

赵谌望着朱孝庄,然后两人一起望着第五风,第五风好不局促,问道:“有什么问题?”

“藤原道长为什么自己不做天皇?”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

是啊,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既然有了如此大的权势,为何不把皇帝干掉,取而代之?简直是太奇怪了,搞不懂的东瀛人。

第五份摇摇头,道:“殿下与相公都不知道,下官就更是糊涂了。”

稍做休息,喝一口茶,再听第五风讲故事。

“七十年前,东瀛白河天皇为了夺取摄关家的权柄,摆脱藤原氏势力的控制,开始扶植忠于天皇的新兴势力——武士集团,在位十四年后,于永保三年,也就是大宋哲宗元祐元年,让位给堀河天皇,以上皇资格在院中听政。此即院政之始。院政不为旧的烦杂仪式所束缚,按上皇意志行事。行使院政的最高机关是‘院厅’,起用身份较低而有能力的人作‘别当’、‘年预’、‘判官代’、‘主典代’等院司,执行政务;并且利用经过长期斗争已经上升为一种政治势力的武士团作为院政的武力支柱。上皇颁布的诏令称‘院宣’,其效力胜过天皇所颁的‘诏敕’。经历白河上皇、鸟羽上皇两段院政时期,摄政关白虽然继续存在,但已是有名无实。

院政这种统治形式出现之后,促使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更加复杂化和尖锐化。除了皇室同摄关家的矛盾外,在上皇与天皇之间以及藤原氏内部也都存在着矛盾,并且这些矛盾又总是和新兴的源氏、平氏两大武士集团之间、每一个武士集团内部的矛盾纠缠在一起的。”

孝庄亲自为第五风上茶,道:“别急,慢慢说!先理理思路:也就是说,目前东瀛掌权是两位上皇——鸟羽上皇、崇德上皇,一位天皇——近卫天皇,一位关白大臣——藤原忠通,还有从地方起家的新兴势力——源氏、平氏,是不是这样?”

第五风擦擦汗,道:“相公所言极是。”

赵谌接过话茬问道:“两位上皇之间关系如何?”

“鸟羽上皇当年传位给儿子的时候,不过三十岁左右,但是做天皇没有权利还不如做上皇,索性把位子传给儿子。崇德天皇过了十七年无权无势的日子,三年前,眼瞅着鸟羽上皇身子骨不济要升天了,马上传位给儿子近卫天皇,很想品尝一下大权在握的滋味。谁曾想,鸟羽上皇的身体奇迹般地好了,崇德天皇成了一名闲散上皇,他们父子的关系,能好到哪里去?”

“关白大臣与他的弟弟左大臣藤原赖长之间关系如何?”

第五风道:“左大臣藤原赖长,源氏族长源为义,平氏族长平忠正都是鸟羽上皇的亲信,而关白大臣、源为义的儿子源义朝、平忠正外甥平清盛则都是崇德上皇的人。两派斗得很厉害,势同水火,早晚会大打一场的!”

这种形势不正是大宋所需要的吗?也许,现在着手布置东瀛的事宜,正是天赐良机啊!

赵谌赞叹道:“风花雪月果然了不起,事情了解得这么清楚,多花些钱也是值得的。”

“下官虽然做了一些事情,也不敢将天大的功劳据为己有。聂府尹打下了好底子,下官只是在桃子熟了之后摘下来罢了。说到花费,前期工作确实花了很多钱,一旦站稳脚跟,不但会大幅度减少开支,也许还能赚一些钱回来呢!去年,在大理、辽国、高丽的兄弟不但自给自足,还成了当地有名的大商人。东瀛闭关锁国,过去的兄弟不能经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第五风的回答很得体,还不忘夸赞一下他的前任,姿态拿捏得相当高!

朱孝庄转回正题:“你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比较妥当?”

第五风早就等着了:“每隔几年,东瀛就会派出使节团朝拜天朝,我们当然也可以派人过去。假如由朝廷大张旗鼓地派出一个使节团,到了东瀛京城平安京之后,与几方势力同时接触,出手大方一些,多给一些好处,想必得到好处的人一定会想,他的敌人从大宋得到了什么。再派几艘最先进的铁甲战船,开到东瀛,只要朝天开上几炮,想反对大宋的人都要好好思量一番了。同时,可以由一些精干人员秘密进入东瀛,寻找可以扶植的势力。依我看,虾夷人可以成为我们大宋的朋友,一旦东瀛人发现虾夷人变得越来越厉害,不付出巨大代价绝不可能战而胜之,就会乖乖地跟我们谈判了吧?”

哎呦,看得出第五风是下了功夫,筹划多时了。难道他有先见之明,还是……朱孝庄听到过一个笑话:第五风的正室妻子脱列哥那,由风花雪月的人秘密护送逃离金国的时候,途经东瀛,被扣了半年,后来朝廷派人过去,才算解决了问题。但是,回到大宋的时候,脱列哥那的肚子鼓得老高,据说第五风看到妻子的时候,得知肚子里怀着自己的孩子,激动得呜呜大哭。孩子两岁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经竟然是“巴嘎”,孩子太聪明了,连东瀛话都会说,第五风又哭了。去年,云捷军团都指挥使成闵回京,见到第五风的孩子,说了一句:“操,怎么不像你啊?”

第五风大笑:“操,别管他像谁,他也得跟我叫爹!”说完,终于可以自称老子的第五风,又是好一阵哭。

此事无须求证,朱孝庄已经断定:第五风的三次落泪,是真的哭了。

第四章 平安京(一)

师兄回来了,王世雄过府来拜,没见到师兄,却看到了师兄的弟子书痴霍易书。霍易书挂着一个闲散馆职,看书成为人生唯一的乐趣与职业,大学的书看完了,进入宫廷,今天龙图阁,明天天章阁。拜码头一样拜过去,大宋宫廷内的书很多,多的数不清,书痴霍易书像今天一样清闲倒是少见得很。

见到长辈,霍易书一丝不苟,端正地行礼:“弟子参见师叔。老师上朝去了,归期未定,师叔要等呢就请到书房奉茶,要走呢,把需要交代的事情吩咐下来也是一样的。”

谁说霍易书不通人情世故,还不错嘛!

不远处,自在亭内围着一群人,司墨正在奋笔疾书,朱府衙内小娘子们将眼睛瞪得大大地,兴奋得小脸通红,待到一幅写就,爆发出一阵欢呼。

王世雄过来,闪目观瞧,堪称大家的司墨,写出来的东西,如同小孩子兴之所至的涂鸦之作,这又是为何?

司墨自信地说:“我敢保证,这一幅师弟的先生未必能识破,明天拿到学堂,少不得要得些彩头了。”

大衙内紧搓着双手,满头都是汗:“多谢师兄。二弟,把你的脏手拿开;小妹,乖,快松手。”

老大的作弊行为受到弟弟妹妹们的严正警告,老实的大哥被敲诈了很多好东西,鬼精灵们这才肯罢休呢!

孩子们高兴地去了,亭子里剩下三人,坐在阴凉之中,微风拂过,品着香茶,岂不是美事?

“信手拈来,即成佳作,师侄的造诣又有精进啊!”王世雄赞叹着。

司墨道:“昨天刚刚被老师骂了一顿,说我尽是显示小聪明,却不明白大巧若拙的道理,若想再得寸进,功夫还在书墨之外。唉,谈何容易啊!”

王世雄听得一惊: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师傅曾经说过,出世修道,入世也是修道,所以他从清净世界来到这繁华之地。不知不觉几年过去了,道法可曾精进吗?师兄朱孝庄龙凤之姿,可惜无意修道,否则定成大道;师兄又强在哪里呢?

“霍师侄遍览史籍,可知望舒草和如何树吗?”

那日对兰若所说的话并非虚假之词,要炼制“长生不老药”,只缺两味药材,一种是望舒草,一种是如何树的果实。

霍易书放下手中的书,痴痴道:

“汉朝东方朔的《神异经》记载,东南大荒之中有望舒草。不过《神异经》多荒诞之言,似乎并不可信。

《广志》记载:晋太始十年,也就是修建河桥的那年,异域扶支国来献望舒草。那草是红色的,叶子像荷叶,近看就像卷荷,远望就像舒荷,圆圆的,就像车盖。也有人说,月出的时候叶子就舒展,月落时叶子就卷拢。这种草被种植在宫内,穿凿水池宽百步,叫做“望舒池”。愍帝末年,胡人把望舒草移植到胡地。听说,服食望舒草之后,男人精满筋实,女人驻颜有术。可惜现在已经绝种了。

《墉城集仙录》中记载,南朝齐武帝时期,张玉兰从东瀛人处得到望舒草,遂登仙界。

易书孤陋,只从此三处看到了有关望舒草的记载。”

霍易书提到的三本书,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今日获益良多,王世雄非常兴奋:“那么如何树呢?”

“神农氏《三坟》中记载:南方大荒中有一种树,名字叫做“如何”。这应该是如何树最早的出处。

《紫灵宝箓》中记述得比较详细:如何树三百年一开花,九百年一结果。花色朱红。果实正黄。高五十丈。树冠枝叶全都铺陈张扬,形如车盖。叶长一丈,宽二尺多,像菅苎,青色,五分厚,像厚朴,可以用来絮棉衣。共结九粒种子,味道甜美。果实有核,形状像枣子。种子长五尺,围长也五尺。用金属刀剖它,它就酸;用芦苇做的刀剖它,它就辣,必须用火焰刀才能得到可以入药的果实。

晋朝名士张华《博物志》中说,秦始皇派徐福带领五百童男童女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其实就是为了取得如何树的果实。徐福不知所踪,如何树也就下落不明了。

南朝刘敬叔的《异苑》中说,东夷之中有虾夷人,虾夷人掘通玄之穴,植如何之树。东瀛女王卑弥呼觊觎多年,屡次征伐而不得。大唐中宗时期,大和人再征虾夷,虾夷大败,烧如何树远遁。”

天授仙师说过,或许在这一界也可以找到望舒草、如何树,又说,入世修行或有所得,难道指的就是今天?王世雄正在沉思,忽然听到:“虚妄藏真,真中亦幻,真假全在人心,师弟不要执着才是!”

抬眼望去,师兄朱孝庄引着两个人,轻摇纸扇,施施而来。

孝庄上下打量了一番师弟,道:“你现在的样子,我就放心了。我来介绍,小师弟王世雄;这位是龟山先生杨公的再传弟子,礼部王侍郎;这位是吏部李郎中。”

“王岩!仙师高足失敬了!”

“李颢!”

王岩是杨时弟子大儒罗从彦的弟子,为人方正,学问精纯;李颢是李纲相公的三衙内,李府九衙内,文有李颢,武有郑七郎,名满京城。

王世雄客气了几句,朱孝庄临走时撂下一句话:“我们需要谈一个时辰,掌灯的时候你再过来。”

三人进了书房,不知要商议什么。

朱小乙凑过来,悄声道:“知道吗,相公要派人到东瀛去。门外聚了很多的贵家子弟,争着抢着要去,我说相公没时间见他们,他们就是不肯走,门房都没办法下脚了。得,还得给他们准备茶水点心,都是惹不起的主儿,慢待不得!”

小乙越来越磨叽了,办事远没有年轻的时候干脆利落。

“东瀛?虾夷族?望舒草?如何树?”

王世雄恨不得马上见到师兄,一定要到东瀛去。而霍易书则说道:“师叔,听说东瀛天皇有三件法器八咫镜、坂琼曲玉、草剃剑,不知有何神通?”

王世雄道:“应该再加上天皇印、玉辂祥云车,只是后面两样法器不知落在何人之手。我问过师傅,师傅笑而不答,只是说,到时自知!”

王世雄灵光乍现,到时自知,岂不是说……

第四章 平安京(二)

跨海东渡使团的正副使节人选已经敲定:正使为礼部侍郎王岩,副使为相府衙内吏部郎中李颢,随行的还有一枝精干的队伍:一千人的虎翼军团蛟龙军,五百名虎贲,指挥官是蛟龙军都指挥使罗亚多。虎贲双煞夷腊葛、阿没里先前在宗炜一案中立下大功,官家有意锤炼虎贲军团中的可造之才,集中编成一个营,以左虎子为指挥官,出去见见世面,积累一点实战的经验。已经确定,经历过远洋考验的五艘铁甲战船,五艘福船将成为东渡海战的主力。

也许根本不会有战争发生,但是,大宋使节团此行的目的就是以武力保和平。武力方面准备的比较充分,文制方面则需要花费一些精力。王世雄主动入瓮,可算是意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