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643章

问镜-第643章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一些灵感。

  此时海面上,无论哪位,状态都不怎么样,都少了一种“精气神儿”,高处的焚天大火,使得众修士都很难再投入进去,鬼厌大概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心思。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中心”,成为主导事态发展的关键力量,可在此时,不论是挟天梭潮浩荡而来的役灵老祖,还是力争建功的夜狮、郑曼成,在漫天火云之下,定然都是清楚,他们这里绝不是中心,而是在距离中心亿万里开外的一隅之地,为人遗忘,实不免意兴索然。

  对此,鬼厌有所感受,不过相较于这几位,此间事,事关这具重要分身的死活,他的动力和精力投入,可要强出太多。

  从另一个方面讲,其实他也不像夜狮等人,困居一隅,对焚天一事,茫然无所见。

  由绝善魔君透露出的信息,还有来自于广阔世界、多个方位的反馈,共同拼接出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只不过有些比较详实,一些则比较粗略。但无论如何,总好过“坐井观天”。

  不知不觉,鬼厌神思飘移得更远,等他醒悟的时候,已经再次进入到那个宽阔辽远的视角中去。

  不久之前,他还因为这超出其既有层次的压力而感到不适,但如今,在被绝善魔君和幻荣夫人的交锋,弄得头晕脑涨之时,奋力一跃,登高望远,观此界阔大之景,心情竟是猛然一畅,对所谓的“压力”似也是更适应了些。

  鬼厌……或许现在已经不能称之为鬼厌,因为视角扩大的缘故,一隅之地的鬼厌,已经不适合作为主导该视角的中枢,这个职能已经自然而然从这具分身上,转移到了本体处。又因尚在幽蕊怀中的本体,受三方元气的蝉壳禁锢,与外界隔绝,内外交换的枢纽,随即又转到了承启天中。

  这样迂回两次,从东海到北荒的漫长距离,就是长生真人,也差不多要把腿跑断了,可对于余慈来说,只不过是两个闪念的功夫,几乎没有耗费任何精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由于心意移转化合,承启天中,隐约显出一道虚影,正是余慈的形貌。

  这个虚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为人的惯性而已。

  余慈虚影坐在中央法坛上,位置不算高,可他的“视界”,却是屏蔽了一切实体上的阻碍,或许还有许多不能畅达之处,但也可说是瞭望四极,感接八荒。而另一方面,他也无比真切地体会着鬼厌分身、三宗修士、役灵老祖,乃至于幻荣夫人、绝善魔君困居一隅的局限。

  奇妙的感觉,从心底深处泛起来。

  这不是什么优越感,而是两种极端状况的对比下,见出了比平日更真切的差异,再从差异中,见出道理。

  所谓的道理,还有些模糊迷离,一时难以详细描述,可相应的,余慈发现,当他的神意在这片天地间穿行、流淌之时,却是越发地自在悠游,似乎天地法则对这种神游的方式,并没有太多束缚,且越是层次提升,越是缺乏“管制”的手段。由此反观天地,自然就能见出更多奥妙。

  为此他突有一个想法:那些前辈先贤,将“通神”视为修行的门坎,要求后世弟子,定要先掌握神意力量,其根源,或是从此中来?

  第四十五章 天地如网 神术如蛛(上)

  余慈的思路生发开来,形神交界地,亿万念头此起彼落,分散聚合,蔚为壮观。

  他想到,神意力量确实有超脱束缚的力量,但其绝大多数时候,还是依托于肉身而存在,总要受到限制,这种超脱和束缚彼此作用、相互妥协,哪个多一点,哪个少一点,都会形成不同的结果。

  便以魔门为例,其炼体、魔识、魔主三种修炼体系,对神意力量的重视、运用程度就都有不同,相应的,怎么利用这种比例,加以作用或妥协,都是与之相关的重要学问,从这里,就可以衍生出千万种各自不同的修行之法。

  但无论怎么千变万化,都不会出了此类规矩方圆。

  正是有此感悟,余慈再观天地,其间迷障就更稀薄了些,更因为明晰了如何更有效地摆脱天地法则的束缚,两个分身,多处天魔眷属与本体、承启天之间的联系,也有所增强。

  这种情况下,临时拔高层次所带来的压力,也在慢慢地消解,再不成问题。

  他心中微动,念头洒开,将这一结论在他控制的那些天魔眷属身上验证,果然并无谬误。而这一切,又相应地推高了余慈对天地法则限制的理解,使得他再有所得。

  寇楮、李闪、幽蕊、无羽,还有在北荒、南国遍洒魔种时,那些根本记不住名姓的诸多眷属,只要修为境界上差不多,束缚的法则就相差无几——差别只在于前面认到的,对神意这等超脱力量的重视、运用程度,也即心法的差异,而法则的限制范围、束缚力度,都在一个档次上。

  可一旦境界上有了差异,束缚法则就会发生极其明显的变化。

  这些渐进的变化,往往是以常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显化,比如通神修士可出窍神游、还丹修士可法身无漏、步虚修士可登临外域等等,可实际上,归根结底,都是束缚法则的变化。

  在余慈看来,天地法则就是一张层次繁复的大网,覆盖了此界内外。

  越是低层次的,网眼越是细密,结构越是复杂,束缚也越发繁多、越发强大,就像那些不曾修炼的凡俗,受一条条法则约束,形神受限,寿元有尽,受病气所染,甚至一口饭噎着,顷刻就要绝命。

  但只要一层层地突破出来,越向高层次去,大网的束缚力量就越小,到最后,疏而不密,自然就自在逍遥。

  此结果也可以与剑修斩断法则束缚的修行方式互相印证。只不过,若不走剑修之路,摆脱束缚的方式,就不是那么激烈,更多的是以异化、替换的方式进行。

  具体表现在低层次的繁复法则,会受到修士修行境界的压迫,断开、抛弃一些相对而言不怎么重要的,将剩下的暂不可改易的统合成一种较高层次的法则,以此来代替原先的束缚,等于撑大了“网眼”,获得腾挪变化的空间。

  这样一层层统合、代替下去,最后合成了最高层次那疏而不密、却是很难再异化、替换的高等法则,这也是余慈感应的极限。

  就是不知道,更高层次的那些人,是不是就真的将这些高等法则摒弃——想来也不至于吧,若不然,像陆沉那等人物,早该超脱生死,哪还怕什么剑仙和自在天魔围攻?

  知道了天地法则的层次分别,由此再反推修行境界,可以见出,如通神、还丹、步虚等等,每一个境界的初始和圆满,乃至于境界之中的小阶段的分际线,都确实是破开、改变天地法则束缚的关键节点,极具代表性。

  相应的,一旦看透了这种束缚,高层次的修士,很容易就能利用这股力量,捻蚂蚁一般,将低层次的对手抹杀;而若看不透,被法则显化出来的外相蒙蔽,其优势自然也就无法完全转化为胜势,达不到预计的效果。

  这一瞬间,余慈就想到了至少七八种不怎么费力,就可利用法则,将境界优势最大化,最终形成压倒性力量的手段思路。当然,是否真的可行,具体如何运使,都还要花费相当的时间来验证。

  他又深想一层,思及以前自己迎战高层次对手的时候,却是冷汗横流:他不得不庆幸,以前碰到的那些决出生死的对头,不管强弱,似乎还没有这种能耐,或多或少,都有浪费境界优势的现象……若不然,他现在早就化为枯骨一堆,身埋黄土了。

  唔,这是不是就是说,他目前的所在、所见、所感,已经超出绝大部分修士的窠臼,进入到了一层相当高的层次?

  这真是个好消息,余慈心中不免有些愉悦,但他还没有想通透,凭什么他能做到?

  或许,是他这半调子的神主法门?

  话又说回来,像是郑曼成、夜狮这等大宗弟子,还有俞南那样的惊才绝艳之辈,其举手投足之间,其实也暗含法理,与他所推演出的“精确”应用,不过毫厘之差,显示其传承着实不凡,心法体悟、应用也几近圆满,而且人家是当真应用于实战,比余慈现在的空想,要更实际一些,余慈自不会因此而自负其能,目空一切。

  而且,目前余慈只是和长生真人比较,至于劫法宗师如何看待、控制法则,当年他虽然也见到辛乙、柳观等人出手,今日又有役灵老祖现身说法,但旧眼光想转换过来,还需一段时日。

  再说了,这对他目前面临的局面有什么用处么?

  神思百转之时,遍洒的心念忽地一“烫”,却是触碰到了一片特殊的区域。

  由于渐渐习惯了天地法则的“常态”,余慈第一时间就发现,这里的天地法则,简直活泼得过份,说是“沸腾”都不准确,简直就是在“燃烧”,之前感应到的种种法则规范,在这里彻彻底底地扭曲了。

  念头随便一扫,他竟然在此区域外围,发现了几处惊人的法则空白——意思就是说,相应的天地法则被破坏殆尽,灰飞烟灭。那种彻底的死寂空无,以及与之相应的天地法则意志的暴。动,使得这片区域及其周边,天地法则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到了洗牌重构的阶段!

  是的,天地法则的重构……

  承启天内,余慈心意投影剧颤,相隔亿万里,两具分身的脸色都是铁青一片,越是了解天地法则的微妙,他越是知道与法则相关的天地伟力,是何其恢宏和恐怖。

  与之相应的所谓重构,那不就是天地大劫的同义词吗?

  他知道这片该死的区域是哪儿了——除了七位地仙的战场,还会是什么?

  这几位大能,这么快就打到真界里面来了?

  第四十五章 天地如网 神术如蛛(中)

  余慈终于感应到了地仙大能的存在,即便只是对战的余波,对天地法则层次的解析,也有了更确切的依据,可他一点儿也不觉得高兴,

  一点儿也不!

  他飞快地回撤心念,要离那个恐怖的区域远一些,可偏在撤离的时候,他心底陡然生寒,像是飞虫遇上了青蛙、青蛙碰见了毒蛇,那种如遭天敌的冰冷和压抑,再多一线,就是绝望了!

  在这种时候,他的脑子反而越发地清楚,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判断:

  被盯上了!

  根本没时间去想究竟是谁,此时能在战场附近区域放出神意,又是如此强横霸道的,怎么看都是最顶尖的人物,而且这一位的脾气似乎还不怎么样。

  他回撤心念的速度更快,其神意力量本来已经扩散得初具规模,一下子就往中间“塌陷”,大概是受此影响,已经适应了的高层次压力,也重新压身。

  余慈感觉到了眩晕,可那令他窒息的冰冷和压抑,却是离他远去,也许,那不过是某位大能的一瞥吧。

  眼下感觉挺不好受的,但余慈还是松了口气,继续回收神意,但幅度有些放缓。

  此时他已经可以下定论,目前七大地仙的战场,正是南国某地,方位大概就是东华山附近吧,他一个不注意,神意就铺展了那么远,究其原因,还是某个染化的眷属在那附近凑热闹。

  很快余慈就又发现,相较于这个不起眼的眷属,附近凑热闹的大人物,其实相当之多。

  之前余慈专注于天地法则本身,有些忽略了外部环境,现在刻意关注,发现在七大地仙战场附近,天地沸腾,法则翻覆的此刻,不知有多少强者,将其神意洒入虚空,冒着被天火灼伤的危险,彼此交错,就是碰上了,也都立刻错开,都是将全副精力投注到天地法则之上,捕捉天地间那显化的玄机。

  此时他飘游的神意,位于距离战场较远的外围区域,附近属于长生真人级别的神意力量,至少有数十股,都是从千里、万里之外沿伸过来。要辨别也非常简单,只看他们神意聚散之时,牵涉到的天地法则层次,就能猜得八九不离十。

  这时候,余慈也大概明白,为什么那位脾气不太好的大能,取消了对他的关注,原因就是他撤回神意时,撞入了这片长生真人神意交错的地带,与众多目标混在了一起。

  见到这些人物,余慈先是发愣,随后便被他们神游时牵涉的法则玄妙引去了心神,刚才种种猜测和结论,只是在自家眷属身上验证而来,多少缺乏了外界的参照,眼下有这么多素材,让余慈得以参照感应,稍释先前疑惑。

  尤其是对天地法则感应的“特殊性”,及其原由。

  相较于周围这些长生真人,余慈对天地法则的理解,的确是很特殊的那一个,但这种“特殊”,首先是建立在“特殊时段”的基础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