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活该你见鬼! >

第136章

活该你见鬼!-第136章

小说: 活该你见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疑,他召了好几位太医同时进殿,将这种可能性说给他们听。

邹齐朝胤禟那方看了一眼,心里信了七成。

作为太医院第一人,他还没开口,其他几位就叽喳起来。

“没听说谁家瘟疫会发七八天热的,早该起斑了。”

“地动带来的灾难已经过去了,这是谣言!铁定是谣言!”

“到底是何人说这样的话扰乱民心?请万岁爷严厉惩处。”

……呵呵。

康熙毫不客气的朝胤禟那方指了指:“老九方才说起,他建议拿出瘟疫的应对措施。”

抢答的太医一个个面如土色,这话是九阿哥说的?他吃错了药才插手管这样的事,说好的一心一意捞钱呢?

“这,相比九阿哥并不清楚热毒和疫病的区分,咱大清朝开国以来也爆发过几次大型的瘟疫,在太医院也能找到相关记录,一般过程是,发痒——长斑——腐化——死亡。我们已经掌握了鼠疫的应对之法,就算碰巧被九爷说中,也有足够的把握能够应付。”

“臣同郑太医的见解相同。”

“臣以为,九阿哥还是管好自己的事,我们做太医的自有一套判断方法。”

你一言我一语,他们说得好不热闹,胤禟嘲讽的勾起嘴角,很快,他们就会知道自打耳光是什么感觉,这次瘟疫绝对是大清朝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根本就不是什么老掉牙的鼠疫,而是尸瘟。四人身体发生病变传播的病毒比八竿子打不着的老鼠严重多了。发热只是前兆而已,这些第一批被“选中”的人,若能扛过发热期,并没有长出斑点,那就是平安度过了,好似天花一样,以后也不会再感染。至于那些进入第二阶段的,连抢救的机会也没有,必死无疑。

想要对抗尸瘟,着手点就是这漫长的发热期。

这些个大臣心里惴惴不安,胤禟却没有同他们计较的意思,这种不用两日就能揭穿真相的事,打嘴仗实在没意思。他耸耸肩:“本阿哥已经提醒过,既然太医院的大人都这么说,那就这样吧,我得提醒一句,大丈夫一言九鼎,说的话可要记住。”

他话音刚落,邹齐往前进了一步,他拱了拱手,道:“禀万岁爷,臣以为,九阿哥说得很有道理。如今正是伏天,是疫病的高发期。虽然症状像极了热毒,会传染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思考。但凡是会传染的病,就没有轻的。”

邹齐号称本朝医术最高者,这样说是红果果打了同僚的脸。

几人表情变了又变,终于没忍住。

“臣坚持之前的说法,这不一定就是瘟疫,也有可能是带有传染性的热毒。”

康熙皱了皱眉,“真不想听这样模棱两可的话,是或者不是,不一定是什么意思?让朕猜测结果拿出应对措施不成?”

到最后还是一场闹剧,没能拿出一套方案。

邹齐和胤禟都觉得瘟疫的可能性更大,要做好防范工作。其他太医则坚持认为瘟疫不可能烧这么久,早就该进入下一步。康熙没有章程,吩咐他们严密观察,一旦有任何新变化立刻呈报上来,同时要做好防范工作。

乌鸦嘴就是这样的,康熙这么说了之后,当天夜里,最初发热的那批百姓就出现两极分化,其中极少的一部分人退了热,恢复正常。生育那些都进入到长斑期。

当夜,众太医被临时召集,看到这份报告之后,他们脸色就难看了。

白天信誓旦旦的向万岁爷保证说,一定是热毒,瘟疫没有这样的,当晚就有了新变化,还是朝着他们最不愿看到的方向去。想起九阿哥的表情,除了嘲讽还是嘲讽。

“这……怎么会这样?”

“真的是瘟疫不是热毒?”

“这瞧着也不像是鼠疫啊!又是什么新花样不成?”

“得了,别说了,都想想办法拿出个章程,省得万岁爷怪罪我等。”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回归,存稿没了,今天将就看吧。

因为没有按照历史轨迹走,这场瘟疫是新皇登基的铺垫。

第105章

康熙起了个早;正要招人来伺候洗漱;就见李德全匆匆走入寝殿内,他径直来到床边,给康熙请了个安;不敢有任何耽搁,立刻说出关于“热毒”事件的最新情况。

“奴才得到消息说,那些病患果真如九阿哥所说,起斑了。”

……“你说什么?”康熙还没回过神来,这消息实在太震惊。昨个儿听胤禟说起他就觉得有道理;特地将太医院资深的几位找来;问他们的意思。这些所谓的权威人士全是一个口风;都说这不可能;一定是热毒,再不济也是变异后的热毒。

呵呵。

这不是瘟疫?

一定是热毒?

我草啊谁家热毒还起斑的?

康熙整个都不好了,他揉了揉额头,又问:“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太医院那边可有说法?多久能把局面控制下来?”大地动已经让他备受议论,在竭力挽救之下艰难的保住了百姓的信任度,接连的瘟疫不仅会让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还会让那些等待朝廷救援的百姓强势反抗。

地动只是一瞬间,能逃出来就万事大吉,瘟疫才是真正动摇民心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太医院要多久才能找到抵抗的方法……更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传染上。这世上总有那么些变态,自己出了事就想捎带别人。

只要想到后续可能发生的事,康熙就头皮发麻,“让太医院全力找出抵御的方法,把邹齐给朕找来。”康熙朝第一大夫不是白叫的,与太医院的同僚相比,他理论更扎实,中医融会贯通的同时还掌握了一些西医的理论和技巧,这是和传教士以及宫里的洋人画师交流之后获得的。

大清朝的瘟疫,就是西方说的传染性/病毒,鼠疫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老鼠身上的脏东西进入人的身体里面并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同今次相比,过去那些大瘟疫都是小儿科。昨日,胤禟提起这种可能,邹齐就想到了,若真的如他所说,是瘟疫,死的人或许会超过之前几次的总数,甚至可能动摇国之根基。

并非所有汉人都真心诚服,也有假装归降伺机而动反清复明的前朝“余孽”,对他们而言,这个机会简直太难得。

邹齐知道问题多严重,他尽可能的用简单的说法表达自己的意思,大概就是说——这是过去从未出现过的新型疫病,暂时没有预防和对抗的办法,他们需要进一步观察,并且要做些实验。这个说法康熙很难接受,他希望听到的是“情况尽在掌握之中”这样的话,邹齐打破了他最后的幻想。

“这次比从前如何?”

“……恐怕是本朝最严重的一次。”

“你觉得多少百姓能撑过去?”

“根据头批感染的比例以及扩散速度来看,若七天之内找到抵御的办法,死亡在一成以下,半个月的话,三成;拖延越久情况就越严重……”邹齐想说的是你把老子叫过来说这些屁话有个鸟用?连瘟疫爆发的真正原因都还不清楚,这样关键的时候他作为本朝第一太医,怎能缺席?心里这样想,话当然不能随便说,邹齐耐着性子回答了康熙提出的所有问题,让这个门外汉对情况有了大致的把握。

听之任之的话,半个月就能让京城百姓死三成,这个数字让康熙颤栗。

鼠疫也没有这样严重的。

“引发瘟疫的源头可找到了?”

“并没有。”

“昨日,胤禟提到过前阵子那场大地动,他认为那就是悲剧的开始。”

“……”九爷总有渠道探得一些旁人不知道的□□,听康熙这样说,邹齐就陷入了沉思。他从医这么多年,也研究过瘟疫,却没有将它同地动想到一起去。

一个是房屋垮塌砸死人,一个是感染病毒让身体由内而外坏掉。

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臣不明白,请万岁爷开尊口,不吝赐教。”

康熙能知道才怪,昨个儿胤禟说起,也只是说那是猜测罢了,大概同地动有关系,具体是啥还不好说。这种猜测性质的言论康熙最不爱听,做皇帝都喜欢看证据摆在眼前,然后判断怎么给人量刑,没根据的话听来作甚?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虽然记得胤禟说过这样的话,却不知道详细解释的原因。

直接说不知道也忒丢脸,康熙毫无压力的说:“这个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说清楚的,你去问老九,他对这场瘟疫倒是挺有见解。”现在杀都不重要,最关键的就是将情况控制下来,不让他蔓延,将邹齐送走之后,康熙就颁布了确认瘟疫爆发之后的第一道旨意:“停朝,关闭宫门,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只要是有权势的大臣,都有眼线在宫中,他们第一时间得知详细情况,也学康熙,囤积了食物之后立刻关闭府门,拒绝与外面往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每次到这种时候众生平等这个理念就会深入人心。

在天灾面前,大臣也好,庶民也罢,都是同样的……不分尊卑贵贱。

只要是感染了瘟疫,吃好穿好有万贯家财无数妻妾也没用,要么挺过去,要么死。

概率都相同。

因为这……百姓之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他们的确担心自己就是下一个被感染的人,同时又有大快人心的爽感,那些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二世祖也不敢出来了。身份有贵贱,人命的重量却是一样的,断头台上都是一刀必死,染上瘟疫也基本活不过一个月。

你说也有人烧过了就熬过来?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那样的太少了。

少到无法动摇大局。

九门提督衙门被指定为太医院的唯一合作伙伴,他们“请”来几位成功挺过来的,让他们口述发热之后吃过什么东西,做过什么事。希望从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或者找到一味能够抵御病毒的药。

这个做法是很科学的,不过,进展却不顺利。

吃过什么?

不就是白领回的稀粥和粗面馍馍,难不成还有山珍海味不成?

做过什么?

去医馆抓药来喝,别的就没有了。

……

汇总之后,得到的都是这样的内容,官家赈灾的稀粥和馍馍?……吃的人那么多,别人咋就没挺过来?难不成米面还能抵御病毒入侵?别闹了。

太医院的进展不顺利,官老爷们更是紧张,非但大门紧闭,连存粮也省着吃,就怕在瘟疫结束之前就将家底掏空了,好不容易避免被病死,结果却饿死在府中这简直不能忍。

在其位,谋其政。

当官的大多是一个想法,看宫中风向以及万岁爷的安排。

阿哥们情况也都差不多,确认没被感染的话,他们倒是能进出宫门,不过有限制次数,不能随进随出。康熙是真的不好了,京城接连出事,好不容易挺过地动,又闹出瘟疫,简直是逼死人的节奏。他也不容易,在位四十七年,自诩没做过丧尽天良之事,甚至为百姓谋了不少福利,减轻赋税,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作为皇帝,他简直少有的平易近人,一路走来却这样坎坷。

外头谣言满天飞,朱三太子的人又开始闹事,天地会也不安分,宫里也不见得有多好。虽然暂时没出现发病的状况,后宫妃嫔却太不懂事,先是哭闹着要见儿子,还有些想借这个机会让死对头感染瘟疫,就此暴毙。她们也不想想关闭宫门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让皇宫和外城隔绝开。

康熙严肃处理了那些心术不正的妃嫔,找邹齐问话,得到的答案是,情况依然很棘手,还没找到解决的办法,因为之前有太多人聚集在医馆,加上统一发赈灾粮,许多被感染的百姓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依然坚持不懈的出来领稀粥,一来二去,被感染的人就多了。

邹齐已经找过老九,问他是不是知道些什么,胤禟挑了挑眉,反问他:“太医院才是权威的,爷能知道什么?”

一句话险些把他气死,九阿哥胤禟就是这样记仇的,不过好在,万岁爷问意见的时候,他虽然犹豫,倒也赞同九爷的观点,看在这个面子上,胤禟松了口。

“提出瘟疫这种可能的,另有其人。”

“……难道是贾侧福晋?”

这就是事实,不过胤禟会告诉他?

不,当然不。

他翘着腿坐在椅子上,悠哉哉开口:“内宅妇人哪能想到这些,是我家元宝。他不知从哪里翻出一本《林氏医典》,说要学习林家的医道,以渡疾病缠身的百姓,让他们重回健康。那里面提到这种可能,但凡是天灾过后,恐有*……这次的瘟疫不是老鼠带来的,是自作孽。”

邹齐知道元宝是谁,不就是颇受万岁爷宠爱的弘相阿哥,听说学问极好,在上书房也是横着走的……他竟然学起医术来了,还有超出常理的见解。

“臣不明白,请九爷赐教。”

这个态度倒是不错,胤禟满意的点点头,道:“大地动才过了不到一个月,京城并不是灾难的中心,却也受了不小的影响,当然,主要是房屋垮塌,死伤还在可接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