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之书--紫钦天太极博弈原理 txt版-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级:灵光一闪(能量值:80 神通值:10 知梦档:低)
偶尔能知梦,知梦的感觉一飘而过,随即马上又转到普通梦。梦中梦见自己知梦或者梦里有讨论清明梦的情节。
第六级:初觅清明(能量值:100 神通值:20 知梦档:一般)
偶尔能知梦,不到一个月一次,知梦后很兴奋,马上会醒。知梦后超级兴奋或害怕,迅速耗尽能量值。
第七级:知梦一族(能量值:200 神通值:30 知梦档:一般)
经常能知梦,一周一次以上,马上会醒;或者经常能获得半清明状态。知梦而不能控梦也属于此级。
第八级:梦痴一族(能量值:400 神通值:50 知梦档:较高)
经常能知梦,知梦后能维持至少一分钟,能自主控制梦。
第九级:梦匠一族(能量值:600 神通值:70 知梦档:较高)
经常能知梦,掌握梦里延时的方法,知梦后能维持5分钟以上,能改变梦境。
第十级:梦侠一族(能量值:800 神通值:80 知梦档:高)
经常能知梦,开始研习更高级神通,知梦后能维持10分钟以上,梦里无所畏惧。
第十一级:梦尊一族(能量值:1000 神通值:90 知梦档:高)
经常能知梦,梦境稳定,基本突破时间限制,能量充足,清明梦收发自如,初窥清明梦自由王国。
第十二级:梦修一族,深度探索
在清明梦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融追梦与生活一体。
第十三级:梦神一族,无梦
返璞归真,不是真正的没有梦,而是没有了梦与醒的区别,梦即是醒,醒即是梦,任何时候都是清明的,据说佛祖开悟,老子得道就是这样的境界。
清明梦知梦有两个要点:
要点一:梦中提醒。
人在做梦的时候,更容易接受外部刺激(比如在空调房间里做梦梦到南极,在很热的夜里做梦梦到火炉,在公共汽车上睡觉梦到地震,而且外部的声音也容易变成梦里人物的声音等),所以如果睡觉前你直接或间接暗示过自己:遇上这些外部刺激(比如你在梦中梦见你在雪地中)就是在做梦,结合暗示,从而知梦。
要点二:唤醒意识。
人在经过足够的睡眠以后,显意识有抬头的迹象,这时候的睡眠状态就是“昏昏沉沉、混混沌沌态”,这个时候显意识经过几个小时的休息,已经具备形成梦境的条件,但是梦境大多支离破碎,发梦很浅,更别说知梦控梦了,究其原因,还是显意识不够活跃,潜意识压制显意识的原因。
例如就在你刚睡醒时,处于半醒半睡的状态,你的意识有点模糊,但是你不要真正睡过去了。你可以闭上眼睛时脑海出现的画面,意识跟着画面,当画面清晰时,时机到了,你要知道你自己是在做梦,知梦你可以尝试飞天,遁地,穿墙等等。
也有部分研究者指出,清明梦其实和灵魂这个话题有莫大的关联,笔者在此就不详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些相关资料了解。
第七章影响人类认识的因素
以“谈早恋”为例,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早恋了,你会怎么办?
A:我会训导他一顿,告诉他不能早恋,会荒废学业。
B:我会让他与对方禁止来往三个月,后决定。因为心理学里面有提到一个人的心理保鲜期为三个月,三个月过后,孩子就会明白了。
C:我不提倡也不反对,我让他兼顾好学业和感情。
……
读者的你,可以试着发表你们的看法。但是,请不要急于评论谁对谁错,因为每一种观点,每一个道理都有其适用性的。假如离开实际的情况去谈论,那就未必对了。
在这里,笔者仅仅是引例作为要讨论的话题。
透过例子,我们会发现,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可能会有着不同的看法。
那么一个人的认识,想到什么,除了生理的大脑结构,心理的意识外这两个专业术语上的角度外,从认识的内容角度去看,是由什么因素影响的呢?
1。常识
指的是毋须特别学习的判断标准,或是众人皆知、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
例如学校中的常识科目,鱼在水上活着;数学的基础知识,1+1=2,1+2=3;生活中的,用残茶叶擦洗木、竹桌椅,可使之更为光洁。
等等传承于书本,或是生活积累。这些都是生活中已经证明了。这就如同各种各样的捷径,人们告诉你这条路不可行,这条路可行,你照着做就可以了。我们绝少去问,假如“我要走这条路,可行吗?”,绝少去考究,“这些道理在什么情况下,会不成立?”。
但是这种捷径总是双刃的,一方面,它降低了大脑的认知复杂性(笼统的看一个问题要比细致的分析简单得多,所耗费的时间要小),有助于迅速作出绝大部分情况都正确的判断;但另一方面,它也常常导致人们把大部分情况下成立的法则当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公式。
甚至慢慢地会出现一种情况,一旦有反面的情况出现了,人们就会出现排斥的倾向。
国外有一项研究统计,爱因斯坦年轻和年老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知识量之间的关系时,有以下一个关系图:
从1905年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开始,有将近20年的时间里面,他在科学领域方面有长足的进步。而在晚年的爱因斯坦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走向下坡了。我们以一条向下的斜线作为代表。虽然到晚年,但是他依然坚持不懈地专研科学领域上的重要问题。他的物理学与数学方面的知识更渊博,但是此时他没有再解决任何重要的科学问题。
我们本来预计爱因斯坦的解决问题能力与他的知识应当成正比的。但是,随着知识的增长,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反倒下降。知识在最低点时,创意达到最巅峰。
图:爱因斯坦的鬼面
因为当一个人所知道的达到一定程度后,如果要再迈进一步,必须具备另外一些领域方面的知识,这个另外领域,意味着他需要重头开始,而这种重头开始又是受到已有的知识所影响。(注意联系太极建模一章内容)
常识,有横向和纵向之分。
所谓横向的常识,指的是一个人了解各行各业。可谓博学多才,旁征博引,天文地理无所不晓,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在本书中称,其知识很有广度。
而纵向的常识,指的是一个人在某方面专研很深,能追根究底,探源溯古。在本书中称,其知识很有深度。
一个人在脑海里所记住的常识,直接成为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的主要素材。
一对男女在讨论城市的建设问题,女的很专业,我们可以猜测其是公务员背景的;你假若跟杀猪的人谈话,他每句话里面都有可能涉及猪的比喻,用刀的比喻。
不过,一些情况下,我们要通过对话猜测对方的认识水平是很难的,当一个人的知识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并且可以融汇其他知识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是很圆融的,即便你有手段地探知他,为难他,他也能信手沾来,轻松解围,甚或来个大智若愚将计就计。
2。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是一个人将常识加以整合,形成一连串具有关联性的认识。
比如一个人一旦遇到困难,就想到放弃,退下来;
而另外一个人遇到困难,先歇一歇或退下来,寻找机会再进取;
又有一个人遇到困难,一股劲儿地往前冲。
这三种情况是三个人的思维模式,也是三个人的做事方式。
在这里,笔者强调的是这三种模式本是没有好坏之分,只在具体情况下,具体策略里面,也必须在成败已定的情况里面,我们才能表示哪种好,哪种不好。这点在成功的演义一章里提到的成王败寇的道理是一样的。
思维模式,就如同水渠一样,将水引渡所形成的轨迹。人的思想,想法,认识籍由思维模式而展现。
比如一对陌生的男女初次相亲,那么一方可以通过自然的对话和言行举止来判断一个人的涵养,修为与学识。但是我们知道,人与人在一起有可能会历经无数的波折与诱惑,这时候就可能有变数了,当初的文质彬彬顷刻间就有可能粗暴残忍。会不会不幸发生在你身上,你的他也会如此呢?要对一个人变数的预测,我们可以探知一个人的底,看这个人在某一个底线环境里面的变化是如何的,这相当于要了解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什么条件,什么情况下,这个人的思想会怎么样,会怎么样变化。在这些底线环境下,我们诘难他,看他的反应变化如何,我们就能知道这个人的底线如何。
而影响人的思维模式,有两个主要因素:
2。1情绪
比如说,如果你憎恶一个人,对一个人有偏见,你往往就会反对他的所有立场。反之亦成立。
情绪,是属于类象动力的一种。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们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要比他们感情贫乏的时候要强。我们在很多经典镜头中会看到,主角在沧海桑田的那一刻领悟的上乘的心法。同时你也可以留意一些历史中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作者带着情绪,怀着“千思万虑尽如空”的情感去创作的。
情绪要能往“好”处发展,这个人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反之,如果没有引导好,情绪就会一股劲地往一边钻,我们常称之为钻牛角尖。
情绪,就像你走一条路,“深深”地走进去,这时候你假如回不了头,而且又没法达到目的地,那么这个情绪对于目的来说,是副作用的;反之,假若你“深深”地走下去,在某一深处,旁边出现一条通往目的地的道路(这条旁路,即为类象),那么这个情绪对于目的地来说是正作用的。情绪单独来说本无好坏,只因存在的环境和你所设定的目标而有好坏之分。
因此,名家曾仕强前辈在情绪管理中有一段话是很精辟的:
“什么叫做情绪?一般人呢,他想到情绪,总是往负面的方向去想;你看,又闹情绪了,好像情绪都是不好的。其实不是这样。情绪没有什么好坏,情绪是我们对环境的一种反映。那什么叫环境?以前我们只是知道外界的是环境,好像自己就不是环境,我们只知道事物、山水、风云、是环境,人好像就不是环境。其实这也是错误的,我们自己对自己也是一种环境。你看我们的心情变动,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
所以我们现在要扩大范围,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外在的、内在的,任何的变动,都会使得我们有一种反映。而这种反映就叫做情绪。当你看到好吃的东西,你的肠胃会蠕动,甚至会流口水,你很想去有所动作,那就是情绪反映,他无所谓好坏。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要了解任何的环境,它都是会变动的,他不可能固定。
那什么叫管理,管理一定有方法,没有具体的方法不叫管理,管理一定有效果,管理要提出具体的方法,而且你照这个方法去做、多练习,你一定回收到好的效果,这样才有资格叫做管理。情绪能不能管理,很多人认为不能管理,情绪不但可以管理,而且它比其他的事情,你的自主性更高,因为它跟别人没有太多的关系,他完全是你自己在决定,情绪是你自己的一种反应,你是可以控制的,你是可以管理的。中国人跟全世界的人一样,他都有情绪的起伏,情绪为什么会起伏,因为外界的环境,內界的我们的感受,随时都在变化。但是,全世界的人,他们情绪的起伏,都没有中国人这么大,中国人起伏最大,我们最容易生气,好像感觉不对就要发泄出来,很难得忍耐。”
当情绪渐显副作用时,我们有无什么好办法应对呢?——冷静
○回返模型——冷静
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星云大师
经常听到一些人受挫折之后都会被建议出去散散心,这样做回容易放得下,又或有时候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时候,在休息期间往往能有瞬间的灵光闪现。
这就是所谓的克服“惯性”——当你往着某一个方面不断深入,无论是思想文化,经济营生,一旦存在深入就不可避免地“惯性”(注意,惯性这个词本原并无褒贬,勿往此方向想,下文将有更详细的探讨。)而此时这种深入的方向一旦与预期相左的时候,那么就演变为生活中的:一个人辞去专长的行业后再无求生的机遇了,一个犯人的童年充满相当的原则性观念,一个突然更改体制的团体瞬间解散……
所以在谋略八字诀中首要提到两点是:“时”,“势”在这个时空领域里面存在的一切事物均如数学领域中抛物线,存在趋势以及拐点。要冷静,必须要制造惯性的拐点!
有人看完《老子》的几千字后就放言:“我都明白了,而且都想过,换成是我写,肯定比这优秀多了。”
而现实是,当你读过上百本书也未必能创作出一页纸的内容,道理听起来都是感觉很有道理的,就是偏偏不是出自你的身上;事后人人都可以当诸葛亮,可临场一战,就畏畏缩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