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嫡女华第 >

第166章

嫡女华第-第166章

小说: 嫡女华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九便与她说起了各地的风景与人情,说是“去过几个地方”那是谦虚的说法,他从北燕的风土人情说起,一路说道北魏,甚至说到大晋也是如数家珍,比起沈沅钰这个“大晋人”还要清楚的许多。他言语生动,口角留香,听他说话简直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
    沈沅钰和他聊了几句,只觉得这人思路清晰,每每一语中的,所学之渊博简直令人惊骇。仿佛这天下之间,就没有他没去过的地方,也没有他不知道的事。
    沈沅钰说着说着,竟然不知不觉顺着他的思路开始说话,等她反应过来,背后已经出了一身冷汗。
    这个人实在太可怕了!
    沈沅钰两辈子接触过的牛人也不算少了,但是论谈吐,论风度,竟没有一人能望其项背。
    庾璟年、谢纯、三皇子这些人和沐九年纪差不多大,都是大晋数一数二的俊彦人物,可是和沐九一比,立刻就显得嫩了许多。沐九风华内蕴,单单那份渊深如海耸峙如山的气质和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就不是众人所能比拟的。
    更何况,沐九自身的容貌本来就俊美的近乎作弊。
    沈沅钰想来想去,也只有“深不可测”四个字可以形容他了。
    自己平日里交往的这些小字辈的年轻才俊,和这位来自异国他乡的年轻公子一比,竟然全都被比成了渣渣。沈沅钰心里竟然有一种微妙的不爽感。
    就好像自家地里种出的小白菜,竟然被别人家地里种出来的给比下去了。那种感觉十分的奇怪。
    不知不觉之间,竟已日头西斜,沈沅钰这才惊觉了过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小女子实受教了。耽误了沐公子这么长的时间,实在是不好意思。”
    “三小姐言重了!”沐九翩然一笑,仪态风度无可挑剔。“三小姐肯坐在这里听在下讲这些枯燥的东西,实在是我的荣幸才对!”
    沈沅钰便道:“沐公子太客气了。时候也不早了,咱们还是说回正题吧。”她这话一说,在场的众人全都露出失望的神色来,连金灵都不例外。沐九的口才实在太好了,好到连金灵都听得津津有味,感觉意犹未尽。
    要知道金灵可不是沈沅钰,对游山玩水远远没有对美食的兴趣那般大,可见沐九此人的惊人魅力了。
    “哦,三小姐还有什么吩咐,但讲无妨。”
    “吩咐不敢当,听说沐公子买下一块前朝制砚大师李处士的一方绿端砚,不知道能否借给小女子一观?”
    沐九笑道:“这有何难?”吩咐一旁的随从将那块砚台拿了过来。
    沈沅钰这才发现沐九身边的随从也是器宇不凡,看起来年纪不小,有三四十岁的年纪,一双眸子神光闪闪,看人的时候,里面仿佛爆出两团星芒一般,沈沅钰觉得他身上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压迫感,仿佛就像是一把藏在剑鞘中的绝世名剑一般。
    总而言之,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随从,可是因为他站在沐九的身边,便是再有气度被沐九一衬也成了灰土一般。所以沈沅钰竟然直到现在才看见他。
    那人便取了一个紫檀木的小匣子过来,交到沐九手里。
    沐九亲手打开匣子,沈沅钰果然见里头躺着一块绿端砚。沈沅钰小心地将那方砚台取在手里,她跟着沈昀学了一段时间的制砚,沈昀也教过她鉴定砚台的方法,这块砚台可能是因为长时间被人把玩的缘故,表面已经摩擦得十分光滑,拿在手里石质细润坚实、轻重适中。
    第一感觉就十分满意。
    鉴定是否名家真品,最重要的是要看砚台上的铭文与印章,要知道某些名家的手笔,模仿是模仿不来的。洗笔阁的大掌柜替她拿来了早就备好的放大镜,沈沅钰在放大镜下细细观看了片刻,最后放下手中的放大镜道:“果然是李处士的手笔无疑。”
    沐九大感兴趣:“没想到三小姐还精通鉴定古董?”
    沈沅钰道:“精通二字实不敢当。家父酷爱书法,也爱制砚。闲暇之时,也教了我一些鉴定方面的东西,在沐公子和大掌柜的这样的大行家面前不过班门弄斧而已。”
    沐九道:“愿闻其详!”
    沈沅钰就把绿端砚翻了过来,指着后背的一个地方道:“这是李处士的印章。这还不是最紧要的,李处士的雕刻功夫天下一流,看这砚台上的铭文,流畅细腻,极为奇特,只有李处士能够雕出这样的线条。别人是绝计模仿不来的。”
    又问大掌柜:“大掌柜,我说的可对?”
    大掌柜连连点头:“三小姐家学渊源,小人佩服!”
    沈沅钰脸上毫无骄矜之色,沐九看向沈沅钰的目光中就又多了一丝赞赏之色。
    沈沅钰犹豫了一下,终于道:“小女子有个不情之请,说出来还公子不要见怪。”
    沐九笑吟吟地看着她,其实他已经知道沈沅钰要说的是什么。“有什么话,三小姐只管说。”
    沈 沅钰微微有些窘迫,还是道:“我知道这方绿端砚价值不菲,实属难得。不过能得到李处士的真品砚台乃是家父一直以来的心愿,所以……不知道公子能否割爱,将 这方砚台让予我,为了补偿公子的损失,我愿意出双倍价钱,或者公子喜欢什么别的藏品,我愿意用两件价值相当的东西与公子交换。”
    沐 九看着沈沅钰的眼睛,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说起来,这方砚台虽然值一些钱,但是也还没到价值连城的地步。所谓有钱难买心头好,这东西放在普通人眼里,也就 是那样,可是若到了一个喜欢书法,酷爱收藏的人的手里,想让他再割舍出来,那可就跟割了他的肉一样了。而在下不才,正是这样一个书法爱好者……”
    沈沅钰微微一叹,说这话之前她就知道沐九肯让出这方砚台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他一看就不像是缺钱的人物,买这方砚台必然是为了赏玩收藏,只要是抱着这个目的前来的,自然不会为了些银子就把这难得的古董让出出来的。
    “既然如此,是小女子冒昧了。”
    沐九却微笑道:“三小姐,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沈沅钰:“诶……”
    “若是三小姐想从在下手里把这砚台买走,而且是用双倍的价钱,我是绝不会同意的。可若是将它送给三小姐,在下却是心甘情愿的!”
    包括沈沅钰在内,众人听完他的话全都楞了。送给沈沅钰?这小小的一方砚台,至少也得值数千到一万两银子,就这样随随便便送给了沈沅钰,这手笔也太大了吧?
    沈沅钰不由警惕起来;“沐公子如此大礼,我怎么敢收呢?”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沈沅钰可不敢收这样的重礼。
    沐公子深深看了沈沅钰一眼,道:“实不相瞒,在下与三小姐一见如故,很想交你这个朋友,这方砚台,就当是我送你的见面礼,若是三小姐愿意认下在下这个朋友,就请千万不要推辞。你若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沐九!”
    他 这话说得十分诚恳,一时之间沈沅钰竟然生出不忍拒绝的心思。不过这样贵重的大礼,沈沅钰无论如何也不好意思收下,她推辞道:“沐公子风华无双,能结交沐公 子这样的雅士是我沈沅钰的福气,如果沐公子愿意把我这个小女子当做朋友,我自然是愿意的。可是这样贵重的见面礼,所谓无功不受禄,我实在是不能收的。”
    沐九眉头一皱,随即道:“不若这样,既然你如此喜欢这方砚台,我便还是按照原价卖给你,如何?”这算是卖个她一个天大的面子了。
    沈沅钰见他态度如此诚恳,倒是不好意思再拒绝了。
    接 下来的事情就容易了,双方问清楚了价格,沈沅钰没带那么多钱,随手写了一张字条,在上面签字画押,并用了随身小印后道:“公子只需拿着这张字条,到城西的 沈氏银号中就可兑换相应的银两。”这其实就相当于支票了,沈昀去司州之前,将家中的一应事物都交给了沈沅钰,包括手中的产业。一方面他对沈沅钰十分信任, 另一方面就算沈沅钰不成,他也有考验考验沈沅钰的意思。
    因为沈家实在太有钱了,沈沅钰经常出去淘些好东西,有的时候没有带钱,为了方便交易,就想了这么个法子,不过是和自家的钱庄约定好了而已。在建康各大商铺,如今沈三小姐的字条早已是“信得过产品”。
    沈沅钰解释道:“若是公子不相信,我可以指派一个丫鬟跟着您的随从去兑银子。”
    沐九哈哈一笑,“不必不必,三小姐还有什么信不过的。”似乎沈沅钰拿出的这张条子让他分外高兴,搞得沈沅钰有些莫名其妙。
    沐 九并没有叫自己的随从,而是将这张“支票”转手交给了大掌柜。“烦大掌柜将这比银子兑出来,就直接交予四大门阀共同出资建立的养济院吧。”养济院是古代收 养鳏寡孤独的穷人和乞丐的场所,为古代的福利慈善机构。养济院一般是由政府出资修建,但也有以私人名义捐修的。
    沐九这番举动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大掌柜连连拱手道:“沐公子高义,老朽代建康百万黎民谢过沐公子。”要知道沐九并不是大晋的人,却能为大晋的慈善事业做出这样的一番善举,的确是值得佩服的。沈沅钰给他的那一笔钱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沐九客气了两句,又对沈沅钰道:“在下借花献佛,用小姐的钱做些善事,小姐不会不高兴吧。”
    沈沅钰摇摇头道:“怎会?只是小女子有个问题,沐公子为何忽然想起要救济我大晋的百姓?”
    沐 九知道她暗指的是什么,道:“大晋也好,北魏也好,北燕也好,其实都是我华夏一脉,大晋的百姓和北燕的百姓又有什么分别呢?这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 分,如今天下三分迄今已有百余年,想来一统之日当在不久的将来,倒是建康的百姓和大燕的百姓更会成为一体,我救济大晋的百姓又有什么错呢?”
    沈沅钰道:“倒是我狭隘了。既然沐公子有此心,我也凑个热闹。”便叫了金灵来,重新写了一张“支票”,钱数和刚才写给沐九的一样。
    沈沅钰将这张字条也交给了洗笔阁的大掌柜,“既然沐公子身为燕国人,尚能如此高义,我身为大晋人更是责无旁贷。我便也出一份力,权当是好事成双了。”
    洗笔阁的大掌柜能够参与此事也大感荣耀。
    算来算去,沈沅钰到底还是花了双倍价钱买下了这方砚台,而沐九则是相当于白送了一件古董给沈沅钰,当然,最终受惠的仍然是普通的老百姓。
    沈沅钰看时间不早就起身告辞,退出了洗笔阁。沐九也不挽留,只是看着沈沅钰的眼睛,意味深长地说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三小姐,咱们后悔有期”。他用的是肯定句式。


☆、第136章 旻文太子 
    坐上马车,沈沅钰才感觉自己的脑子完全清醒了过来。不知不觉间,她竟然在洗笔阁呆了足有两个时辰。
    在此之前,在与沐九的对话之中,两人看似随意闲聊,实际上沈沅钰几乎一直被沐九牵着鼻子走。直到现在她才回过一点儿味来。
    就连一向懵懵懂懂的金灵都忍不住对沈沅钰说:“那位沐公子,实在是太太太……”她一时找不到一个词,如果说他英俊吧,他确实英俊,比金灵见过的任何一个男子都要英俊,可他身上的那股气质又不单单只是英俊。
    沈沅钰给她找了一个词,道:“是太有‘范儿’了!”
    “范儿?”金灵自然听不懂她的意思。
    沈沅钰也不好给她解释,她搓着自己的衣带,陷入了沉思之中。河东沐氏竟有沐九这样出色的子弟,按说他在北燕不应该籍籍无名才是,自己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刚才在洗笔阁被他的风采所慑,居然没有想到这些疑点。沈沅钰总是觉得他对自己所说的那些话若有所指。
    沐?慕?慕容?
    沐九?慕容九?
    旻文太子刚好排行第九,那不就是旻文太子吗?
    应该是没错的,这天下间除了旻文太子,谁还能有沐九那般的风采气度?可是他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建康,三皇子和庾璟年这些地头蛇还丝毫不知。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他是化妆进城的,旻文太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停车!”沈沅钰叫住了马车。
    “小姐,有什么事吗?”张宏连忙打马上前问道。
    沈沅钰觉得自己应该把旻文太子已到了建康这件事告诉庾璟年和三皇子他们,可是事到临头,她又有些犹豫了。
    她 现在是大晋人,旻文太子若有什么不利于大晋的举动,她也得不着什么好,可是……旻文太子毕竟是这个世界上,她所知道的,唯一的一个来自于前世的“老乡”, 一旦将他的行踪告诉庾璟年他们,难保他们不会趁此机会安排刺客将他刺杀,因为他并非是以官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