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早慧成才的奥秘 >

第28章

早慧成才的奥秘-第28章

小说: 早慧成才的奥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时。他说:“压力来自自己。我喜欢接受挑战,我永远不会让自己停下来!我每月有一周要从香港去加拿大,一年坐飞机来回20多次。每次一下飞机便上班,确实有些累。因为两地时间颠倒,经常睡不着。”李泽楷对事业也十分投入和勤勉,经常工作到深夜,忙起来一做就是16小时。
当儿子们刚刚懂事时,李嘉诚便经常对两个儿子进行颇为独特的商业实践教育。每逢董事局开会,兄弟俩就坐在专为他们设置的小椅子上,看着父亲如何与其他商人谈生意。多年来的潜移默化,加上父亲的耳提面命,儿子们对商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让两兄弟继承和发展自己创立的事业,李嘉诚在安排儿子工作的问题上可谓“处心积虑”。泽钜24岁时就被安排在中环华人行长江实业的办公室上班,跟随父亲学习经营之道,并负责处理加拿大温哥华世界博览会旧址的物业发展,同时精心安排前董事总经理周年茂、副董事总经理甘庆林等资深元老辅佐其熟悉业务。公开场合的传媒采访,李嘉诚常有意把机会让给儿子,说他对这方面情况较熟悉,回答更合适。可谓用心良苦。泽钜25岁时,李嘉诚大胆提拔他为长江实业的执行董事;26岁时,被委任为机场咨询委员会委员、汇丰银行董事;27岁时,代替父亲被委任为总督商务委员会委员,为李嘉诚逐渐“淡出”作平稳过渡。
次子李泽楷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取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后,回到香港,父亲安排他在和黄集团内工作,跟随李嘉诚的爱将马世民学艺。24岁时,李泽楷被委任和黄资金管理委员会董事;1991年3月,卫星广播有限公司(和黄集团与李嘉诚家族各占一半权益)正式成立,时年25岁的他被委任为执行副主席,李嘉诚出任主席。李嘉诚找来曾任香港电视总经理的陈庆祥出任卫视的行政总裁,辅佐次子泽楷经营。
李嘉诚教子有方,两个儿子也没有令他失望。他们初入商海便崭露头角,通过大手笔的商业投资和经营,显示出了大企业家的气魄,取得了世人注目的业绩。
一个人应该勇敢地到世界上去,寻找更新的思想,扩大认识面,增广见闻。
——艾芜
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将要在这三块基石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
——巴斯德
镭是一种元素,它是属于全世界的
——居里夫人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好妈妈
被称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好妈妈。
居里夫人一心钻研科学,很晚才结婚。婚后她生了一个女儿叫绮瑞娜。绮瑞娜出世后,居里夫人把她当做掌上明珠,疼爱地叫她“我的小皇后”。她对“小皇后”可爱啦!每天她都把女儿的体重、饮食和乳齿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来,就像观察镭一样细致地观察女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绮瑞娜的胆子很小,连雨天响雷她都怕。居里夫人心想:一个人要在科学上有所发明创造,胆小怕事是不行的。于是他便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她不怕雷鸣的勇气。一次夜里下大雨,居里夫人悄悄地到女儿房里一看,绮瑞娜正用被子蒙住头呢!居里夫人掀起被子,把她领到窗前,给她讲雷电的原理。从此,女儿的胆子渐渐大起来了。
居里夫人深知,优裕的生活和奢侈的恶习,会误了女儿的前程。她两次得过诺贝尔奖金,收入很多,但她不让女儿挥霍浪费。她最初得到的镭,价值一百万金法郎,可算得上是百万富翁,她可以将这笔可观的财产分给女儿。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她认为,这样做不是爱女儿,而是害女儿,不能让她做寄生虫,要让她自谋生活。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将镭赠给了实验室。她对女儿说:“镭是一种元素,它是属于全世界的,任何人都不能拿它发财致富,享受荣华富贵。”
当居里夫人看到女儿取得优异成绩时就鼓励她,叫她不要骄傲;看到她工作松懈、精神不振时就用自己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模范行动教育她。在妈妈的教育下,绔瑞娜进步很快,1935年她和丈夫发现了“诱导”发射性,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获得了诺贝尔奖。
……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伟大的工作,并不是用力量,而是用耐性去完成的。
——约翰生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贝多芬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爱因斯坦
科学是无国界的,它的成就是人类的公共财富。
——玻尔
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了。
——高尔基
总统和父亲不是一回事
——铁托教子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铁托把儿子扎尔科送到反法西斯战场的前线。1944年扎尔科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负了重伤,失掉了一条手臂。当时他已是一名中尉军官。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苏联授予他两枚勋章。不久,扎尔科回到了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最高司令部所在地维斯岛。当父亲来看望他的时候,他的伤还未痊愈。铁托默默地走到儿子的床边,望着他那残废的身躯,心情沉重地说:“孩子,要坚强,革命即将成功,人民的幸福就在眼前。”
战争结束了,根据扎尔科的功绩,他完全可以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但铁托没有这样做,坚持让他当一个普通的公民,自食其力。后来扎尔科被送到贝尔格莱德学习,毕业后,在一个机关里当一名普通职员。他对自己的事迹从来没有宣扬过,直到他退休时,仍然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没有担任任何领导职务。
铁托的小儿子米绍曾经对人说:“铁托作为总统是一回事,而作为我的父亲则又是另一回事。总统和父亲不能等同。我父亲历来对我们要求:在国家我们是普通公民,在家里我们是普通的孩子,所以,我从没有考虑利用父亲的地位和资历打算自己的前程。”
米绍从学校毕业后,根据父亲的建议,到一家机床厂参加了工作。后来,被调到萨格勒布石油工业公司,仍然是一名普通的职员。
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
——狄根
自己去走生活的道路
——印度电影演员帕里维拉严格教子的故事
在电影《流浪者》里扮演法官的帕里维拉,是位蜚声世界影坛的电影明星。
帕里维拉成了电影明星,儿子卡布尔神气起来,他经常驾驶着父亲的小汽车到处兜风,并夸耀自己的身世。父亲看到儿子的这种表现,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把儿子叫来,约法三章:
第一,爸爸是明星,但你却是个普通人,不许到处吹嘘自己是明星的儿子。
第二,不许驾驶着我的小汽车到处游逛。
第三,你虽有一定的演出才能,但不许一登台就演主角。
帕里维拉还告诫卡布尔说:“在我的房子里,你是我的儿子,我们可以随便说话,无话不谈。但是,一出房间,你就是名演员的儿子,别人会捧你,抬举你,你要十分警惕!要和其他许多人的孩子一样,和许许多多普通演员一样,要自己去走生活的道路。”
卡布尔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育。这之后,他确实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在一切场合的。18岁时,他才以一名场记员的身份进入银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在电影里演的尽是一些三等角色。有些人劝帕里维拉:“你儿子是有演出天才的,凭你的地位、名声,只要对儿子稍加提携,让他演个主角,是很容易的。”
帕里维拉总是说:“老子要提携儿子是不难的,让他演个主角也不愁没人捧场。但如果是这样,纵使卡布尔天赋极高,也会慢慢毁灭的。这不是真正的爱护儿子。”
由于父亲的严格要求和自身努力,卡布尔终于登上了艺术表演高峰,他在《流浪者》中扮演的拉兹,轰动了世界影坛。
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养一个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职责了。
——贝多芬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安格尔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件好事,常人都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艺术不是享乐、安慰和娱乐;艺术是一桩伟大的事业。艺术是人类生活中把人们的理想意识转化为感情的一种工具。
——列·托尔斯泰
节俭·创业
节俭是人的一种美德。俭以养德是古人的一句名言。如果你以为节俭仅仅是为了积累财富,那还不够全面。
节俭不仅能使你的家庭富裕、温馨,还与你的子女成长有关,因为节俭能培养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很难设想,一个挥金如土、贪图享受的“小少爷”或“大小姐”,将来能成为艰苦创业的栋梁之才。
俭以养德——诸葛亮教子的故事
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机妙算而闻名。他为子孙的打算,也是算计得比较久远的。他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说到他的儿子诸葛瞻: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正器耳。”
诸葛亮担心的是: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给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远”。他给外甥的信也说:“志当存高远。”这都表明他希望后代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样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呢?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信中指出了两个条件:一个叫静,一个叫俭。他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他认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学习,要学习就要有志气。还要心静,心不静就不能专心治学。生活太舒适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俭朴才是涵养道德的主要条件。
他在给外甥的信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自己的远大志向,“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这就是说,要不考虑一时的得失,不贪图生活上的享受,广交师友,不计较个人的恩怨,这样做了,“虽有淹留”也许一时不成功,“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学习之中有乐趣,也一定会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质生活和情欲的影响,失去坚强的信心那就会“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可见,诸葛亮让子孙生活俭朴,是为了使他们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不说“超俗”远大!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
——爱默生
勤俭朴素,人之美德。
——程颐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
世传的财富往往造成后代的恶行。
——乔叟
节约——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
——大仲马
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约是幸福的右手。
——谚语
由俭入奢,易于落水;由奢入俭,难于登天。
——格言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
不能乱我家法——范仲淹教子的故事
范仲淹(989…1052)是北宋有名气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一向生活俭朴,为人正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人品的写照。
范仲淹有四个儿子,受父亲影响,个个喜文善画,富有才气,为一些豪门大户所羡慕,都想把女儿嫁给他家。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做了参知政事(副宰相)之后,上门为孩子提亲的更是接连不断。
一天,有个人到他家为他的大儿子提亲,想把女儿嫁给范家。那人原以为宰相家里一定十分豪华,吃的、穿的也一定比一般人家好上几倍。可是进门一看,家里陈设十分简陋,既没有富丽堂皇的家具,也没有绫罗绸缎的服饰,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土布衣衫。但那人心想:范家吃穿这样俭朴,一定有不少积蓄,来日方长,和这样的人家成亲定有后福。再说范家孩子个个身体健壮,为人正派,以后肯定都是大有出息的。想到这里,那提亲的人当即答应将女儿许给范家。
范家的大儿子纯佑准备成亲了。女方心想:范家兄弟们多,家底厚实,结婚时应要点像样的衣物家具。如果结婚时不要,等过了门就不好张口了。而范仲淹呢,他再三向儿子交待:现在国家困难,老百姓也很穷,你结婚时不能添置昂贵的家具和华丽的衣服,一定要和普通人家一样,勤俭办婚事。
不久,范仲淹听说儿媳妇不要什么昂贵家具、华美衣服了,但是还要一顶绫罗做的蚊帐。范仲淹听了气愤地说:“我家素来节俭,钱财都用来帮助老百姓了,做什么绫罗帐子!”
后来女方提出,既然范家不肯做这样的帐子,我们家自己做一顶好了。
范仲淹听后,仍然不依。他说:“勤俭节约是我的家风,也是做人的美德,我家是不兴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