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 >

第6章

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第6章

小说: 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我们公司大学生的比例已经占到员工总数的25%,在同等企业中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这些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种类也是非常多的,从服装设计到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会、人力资源等等各个专业的人都有。
不过在我刚刚创立公司的时候,是一个大学生都没有的,能有高中毕业生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那时候大学生可是个宝贝啊,他们一般在大城市就能找到工作,在我们这里不是什么国家级大型企业还真不好意思招呼他们呢。
当然这些年就不是这种情况了,现在大学生哪儿都是,想招人还是没问题的。我们公司前几年业务扩展了不少,因此新设了许多重要的岗位,想要引进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几位部门主管还因此专门跑了各地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当时在招聘人才方面,他们是比较青睐应届毕业生的,认为年轻人热情、好学、可塑性强、干劲足,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13节:凭什么我掏钱挨骂
凭什么我掏钱挨骂
当时是1995年,我们公司那年就招了8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其中有四人学的是学服装设计的,两人是企业管理,还有两人是化工类专业。当时,我真的是很器重他们,给他们的待遇也相当不错:工资开到3000元……那个时候的3000元估计要比现在的3000元顶用多了吧?还有住房单间、三险一险不少。给这些待遇就是不想让他们觉得到我这儿来觉得委屈,我没有亏待他们。
可是,没想到只过了一个月,就把他们中的两位给辞退了。这两个学生学历是高,简历上记载他们的在校学习成绩也确实好,但他们进公司干的第一件事就让我大跌眼镜。
当时有个任务是让他们发几份国外传真,因为可能要与对方通话,要用上这两个大学生的外语。他们踌躇满志地走到了传真机旁边,也没先问问前台秘书怎么操作,就开始摆弄。摆弄了一会儿后,估计是没辙了,才冲着前台秘书招招手:“嗨,你过来看一下,传真发不出去了,怎么回事呢?”
前台秘书走了过去一看……好嘛,传真机壳被打开了,里面有个零件叫他们给掰断了。不明白怎么不虚心请教别人呢?我听秘书汇报了这件事后,心里有点恼火,我不是心疼传真机,这不是耽误我事儿吗?
想想这属于年轻人的莽撞,总以为没有自己不会摆弄的,我就没有深究这件事。传真机修好后,我就让前台秘书去教他们发,反复教了他们好几遍。可眼见他们还是很不当回事,一边唠叨“就这么简单呀”,一边东张西望,漫不经心的。我在旁边看得很不舒服:什么事都是从小做到大的,再简单的事你要是不学就是不会啊!
与这两个大学生相比,我们现在的办公室主任助理文化程度不高,可他现在的组织能力、人际协调能力、敬业精神在公司里是数得上的。他们俩倒好,刚进公司的第一天就在背后嘲笑这位助理普通话说不利索,认为他是大老粗,是裁缝出身,没学过管理还管人,说这不是什么现代企业制度的表现。除此之外,他们还爱攀比、爱发牢骚,经常用公司的电话给以前的同学打长途。
一天晚上下班后,我请了几个台湾来的客商吃饭。饭后我忽然想起当天买的几本书落在公司办公桌上,于是便回公司取书。远远地看见公司的灯还亮着,心想都晚上十点了,怎么还有人加班呢?打开门一看,好嘛,两个大学生一人抱着一部电话正在高谈阔论呢,他们看见了我,笑着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又继续和电话那头聊了起来。
我此前也听一些公司里的老员工跟我抱怨过,说这两个孩子经常在上班时间打私人电话,至于电话内容他们自己也并不掩饰,主要都是“在哪儿工作,一个月拿多少钱”这样的话题。此类电话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在公司食堂吃饭的时候他们会逢人就说这儿有多么多么不好,他们的同学工作环境和待遇有多么多么好,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有一个老师傅很气愤地跟我说:“曹总,我们聘的哪是职员,分明是祖宗!”
到了月底,电话清单打出来一看,办公室的电话费翻了快一倍,好几个外地长途都是超过3个小时的!我把他们两个叫到经理室询问、想借这个机会加以告诫。他们满不在乎地说:有急事的时候打了公司几个电话,也不至于这样吧。言下之意是在讽刺我小气了。我被他们气得够呛,再想想听到的那些“劣行”,得,算是我小气,浅池子养不下您这两位蛟龙。我多给了他们一个月工资后立马请他们走人。思来想去也还不只是电话费的事,就他们那个吊儿郎当、不屑一顾的态度很让我气恼:该干的活做不了,拿公司的电话骂公司、丑化公司形象忙得却是那么起劲!我又不是欠他们的!
其实我也知道招应届大学生既有利也有弊,而且我当时是有心理准备的……要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给他们张扬个性的空间。我也做好了用至少一年的时间把一个应届生培养成企业人才,用至少3年的时间把他们培养成骨干。我也并没有急功近利,想要他们一下子就什么都懂,什么都做好。大学刚刚毕业没有实践能力,这很正常,毕竟没有进入社会接受锻炼嘛,而且经验也是可以慢慢积累的。
可他们呢?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却着实让人心凉啊,让你不想辞退他都不行。其实这些也只是工作中的小节,但是如果这些事情都处理不好,我们怎么相信他们能干出什么大事来呢?
像这样的大学生我怎么敢用呢?倒不是说他们人有多坏,就是觉得还是没有很好地转变社会角色,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甚至还把学校里散漫和无组织无纪律的习气带到了工作上。这一点我是最看不顺眼的。
从内心讲,我是比较认可大学毕业生的,毕竟要读到这么高的学历,都是忍受过十年寒窗的。他们具有很强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刻苦求学的精神,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这些都是很值得肯定的。不过我想他们很可能把这些优势都留在中学阶段了,上了大学后他们就自我松懈了。
第14节:找不到配得上他的同事
找不到配得上他的同事
不到一个月先走了两个,两年后剩下的六个人也都走光了。我记得六个人中有一个姓武的。之所以能记住,是因为他有点特别。
小武是学化工类专业的,考虑到销售部门缺人,就把他安排到销售部去了。平心而论,小武是一个能力颇强、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的学生,这学生的个人形象很不错,一看就是一个利利索索的小伙子。他在校时是班上党支部的书记,专业课几乎是门门优秀,动手能力也很不错,公司交给他办的事都能办得八九不离十。其实,只要是当老板的,都会喜欢这样的员工:把事情交待下去,下面的人能顺顺当当地办成,不就行了吗?
没想到,不到半年他就说要辞职了。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吃惊,找人一问,才知道,小武辞职的原因是“做得不开心”!听了这个消息后,我很紧张,难道我们公司的工作环境就是那么压抑吗?
我自认为是一个为人还算谦和的人,我从来不会当面指责某个员工,更不会责骂下属。凡是公司员工在工作上出了事,我都会找到当事人,将问题摊开说,一起解决。只要双方能本着诚信公平的理念,还有什么事解决不了呢?我明白,这是构造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对于这些东西,我看过许多大企业老板如杰克·韦尔奇的自传,他的很多管理理念我都很佩服,并且也努力在公司管理实践上加以学习,想构造属于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想不到我所做的一切还会让人觉得压抑!
我有些不解,私下里问过几个和小武共事的员工,无论是新来的还是老员工,对小武都有这么一个一致的看法:这个年轻人太狂,做事太独!众口一词,我想也不会离真相太离谱吧!
这就要说到团队意识了,这在一个企业或者任何一个单位真是重要了。作为企业的一分子,你可以有个性,你可以出类拔萃,但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所有环节的工作,你仍需要各环节的配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进入职业社会安身立命,则需要给自己补课,懂得“真相”与“理想”之间的差异,学会包容自己不认同的生活方式,学习用理性的头脑认真工作,用感性的心经营感情。
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学会利用资源,事半功倍,工作又有什么难做的呢?有许多职场新人就是个人的性格原因才造成种种失败的。小武家庭情况比较优越,自己也经常被周围的人称赞聪明、有出息;所以一直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养成了现在骄傲、自负的脾气。骄傲的本性使得小武在平时摆出了与众不同的姿态,看不惯别人的工作方式,总是想帮助别人改正,但是到了实际说出话来的时候,又变成了教训他们。
也许有人会说:我的知识可以为你的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我为什么不能傲气?没错,有很多应届生的确很有才华,确实有些想法很独到。可是要知道你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公司没有人能和你搞好关系,那又有谁会配合你完成你想完成的事情?你认为你自己可以把所有职能工作一肩挑?谁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偏偏就是有很多像小武这样的应届生会犯这样的毛病!在一个集体里团队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再说了,能人不止你一个,老板不可能为了留住你一个人才而把其他所有人换掉,倒是会把你换掉,再找个有同样才能却又懂得人际关系的人,这样成本不是更低?
所以说应届大学生在就业之初应该对职场的方方面面考虑周全,因为毕竟进入了社会,开始独立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考虑好这些,你将很容易地知道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应该避免的,什么是应该克服的。你就要远离一些影响你胜出的小事。如果你过于注意周围的小事,你就会看到有的人对你好,有的人对你不好,有的人在议论你等等。如果你将精力集中在这样一些琐碎的小事上,你就会忘记真正重要的事情,从而影响你的进步。
小武因为个性太强,跟周围的同事无法相处,工作中总是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摩擦,用他的话说就是工作环境压抑,所以做不下去了,要换工作。我找他谈了数次,他依然解不开这个疙瘩。既然他已经下定决心,我当然也只好尊重他的意见。
据说他找到别的工作之后,依旧不断跳槽,两年当中又跳了四五次槽。由于跳槽过于频繁,“跳”出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最后没有办法,只好送到医院进行治疗了。其实这也好理解,因为老是想跳槽,所以平时工作不认真;同事们当然也不认可他,于是常常和同事发生争执。慢慢地,他越来越不自信,而且经常失眠、做噩梦,记忆力也开始下降,最后不得不去医院了。
年轻人对工作渴求完美,很容易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不满情绪,动辄就想通过改变环境来解决内心的焦虑,很容易出现早期焦虑症。然而他们很可能越换工作越沮丧,因为十全十美的职业并不存在。所以说年轻人刚开始工作上不能太求“冒尖”了,还得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慢慢积累“资本”、打牢根基,厚积而薄发,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第15节:难道民企就该捡剩骨头
难道民营企业就该捡剩骨头吃
对这些大学生来说,起初他们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对社会虽不能说是一无所知,但总的来说认识是很模糊的,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设计也不明确。等有了一两年的经验,刚刚在工作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有些承当,这时候他们又开始琢磨着要跳槽了。这也是民营企业最头疼的……我们花了大力气培养了他们,他们掌握了行内的资源与技术后却轻轻松松地跳走了。这对我们公司无论是在人事上还是在整体利益上都是很大的损失。
小张是这批学生中我最舍不得放走的一个。不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虽然当时我们公司处在关键的转折期和上升期,经济效益很好,对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还是无法与“国”字号的企业相提并论啊!小张辞职后去的是某国家级银行总行。
说起小张,可算得上是一个出色的人才,没得挑。他是我们公司的人事主管张经理特地到北京某名牌高校招聘的。论起来,他与张经理还是亲戚,否则我们也不可能千里迢迢地去北京招人。换句话说,不是因为这层关系的话他也不会离开北京到我们公司来了。张经理事先就跟我说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起初我还是有点犹豫。后来想啊,我们这些民营企业的管理层中,多半是沾亲带故的,用自己人总觉得踏实、放心。如果真的不错,不仅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而且还能给足张经理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