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奋斗在隋末 >

第147章

奋斗在隋末-第147章

小说: 奋斗在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外面有人找,说是大人家里的人。“那老衙役说着,就递上信。
    侯岳接过一看,是侯老爷给他的信,说是让侯岳接待一下他姑妈。侯岳奇怪了,什么时候又有个姑妈了?
    原来年初时,太宗释放宫女,而侯老爷子确实有一个的堂妹在宫里当宫女,多年来一直没有消息,再加上大家族里,亲兄妹之间,尚有不太亲近的,何况堂兄妹之间,那更是没有多少亲近的感觉,所以侯老爷子也就一直没有跟侯岳提及过。而这次侯岳的这个姑妈也在释放之例,只是如今侯家的老太君已然过逝,姑妈去了嫡宗,却总觉得格格不入。前不久便来柳城投奔侯老爷子,侯老爷子倒是欢迎,可如今侯家是侯老大当家,那王玉娇却是有些看不上这姑妈,言语之间的冷落是少不掉的。
    而这姑妈原来在宫里是教导宫女的女官,本就是一个挺好强的人,也有一些脾气,自然受不了小辈的冷落,便打算搬出来单过,侯老爷子过意不去,便想着老三一向好说话,性情也好,便写了信,让她来找侯岳,那姑妈初时不愿意,想着老大这样,那老三官居朝中御史,说不定更是两眼朝天的人物。
    侯老爷子没法子,实在不想这个妹妹孤单单的一个人终老,便把小绿荷的事情说了一遍,就说是拜托她帮着三媳妇照顾一下小绿荷。那姑妈一听这个,那自然是义不容辞。于是便来了蓟县找侯老三。
    小淘看着信里关于小绿荷的部份,便有些不痛快了,说起来,她家下人一直用的不多,那姑妈来她这里,她自然欢迎着,想着那姑娘在宫里三十年,那一些宫廷秘闻怕是知道不少,没事,唠叨唠叨,那也有说不完的话题不是,可侯老爷子问也没问过他们,就让这姑妈教导小绿荷,给小淘的感觉,就好象怕她亏待小绿荷似的。
    对于小淘那点小心思,侯岳也是心知肚明,一边挥手让差役请人进来,一边扯着小淘的手:“又钻牛角尖了吧,老爷子就算是有那心思,那也是人之常情,咱们做事堂堂正正的,又何必去再乎别人的看法,走,怎么说也是姑妈,咱们出去迎迎。”
    小淘笑着推他:“做了御史就是不一样了,摆着正身不怕影子歪,但显得我小家子气,钻牛角尖?”
    侯岳摸着鼻子,好好先生似的打着哈哈,小淘这话可接不得。一会儿,两人就到了园门处,就看到那老衙役领着个四十多岁的女子,女子身后,跟着的是侯老爷子身边的刘海。刘海的父亲就是以前侯老爷的护卫刘大木,也算是侯老爷最贴心的人了。
    那女子瘦削着脸,眉间总感觉着有些皱着,眼角有些淡淡的纹,跟在那老衙役的后面,脸皮儿有些绷着,这会儿见一对年经夫妇迎了上来,但不由的停了脚步,想着这对年轻夫妇应该是侯家老三和三媳妇吧。这老三和老三媳妇能亲自相迎,看来还是识礼数,守孝道的,同她原先想的不一样,那脸皮儿便松了松,嘴角也挂上了一丝淡笑。
    她在宫里做女官,虽有些小权势,但宫中的斗争之惨烈是常人所难以想像的,本来,这次如她这种女官是可以不出宫的,可她实在太累了,只想过过平常人的生活,所以才自请出宫,说实在的,在受了嫡宗和王玉娇的冷落之后,她是打算一个人买点田地,过过日子,毕竟这些年来,她也是小有积蓄,只是听了侯老爷子的话后,她对小绿荷倒是上心了,她如今四十多岁了,她没打算再嫁人,只想一个人过段平静的生活,而小绿荷是侯家二房的遗孤,想那三房,自己有子有女,她若是能把小绿荷带在身边,那以后老了,也有个依靠不是。所以,她才来蓟县,本打定主意,就算是拼着受冷落也要留下来,倒没想,这侯老三夫妇倒是一点架子也没有,如同平凡人家的后辈迎她这个姑妈,让她心里感到一丝温暖。
    侯岳轻轻一揖,小淘作了个万福,然后笑着上前,扶住那女子的一条胳膊道:“这位是英姑母吧?”
    那英姑母点点头,淡笑着。
    初次见面,多少亲近也谈不上,小淘两夫妻尽到礼数,迎了姑妈进屋,又上了茶水。
    “英姑母,你先喝口茶水,歇息一下,我带人去整理一下你住的屋子。”小淘道。
    “一切由岳媳妇安排。”那英姑母说道,倒是很有一些入乡随俗的样子。
    刘海喝了茶就起身告辞了,返回柳城,小淘打赏了些碎银,让他欢喜不禁。回到侯老爷子身边,倒是说了好些小淘夫妻的好话,让侯老爷子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第二百零一章 突厥局势
    第二百零一章突厥局势
    英姑母在宫里做女宫。那每日里琢磨来琢磨去的就是人的心思,她如今到了侯家三公子这一边,没几日就将府里每人的心思琢磨了个差不多,而侯老三夫妇以诚相待,还有家里那种少有的温情感觉,倒是让她的心里起了一种归属感,觉得这里,就是她下半辈子要呆的地方。
    转眼就进入了八月,整个八月份都是月娘娘节。最主要的看头就是庙会,灯会,诗会,道坛,等等,可以说自八月后一直到明年正月,那是节日不断,再加上一些有钱的人庆生,祝寿,也会办灯会应景。
    可以说蓟县的灯会在整个幽州都是了名的,如今再加上烟花,让人流连忘返。
    晚上,天气的热的紧。侯岳和小淘准备带着大家去看灯。便在屋里换着衣服,紫衣和珠儿都跟着她换了男装,这样看灯方便不是。
    出了屋,到了堂前,就看丽娘和珍儿正围着那英姑母。
    那英姑母虽然四十多岁了,可她保养的好,看着也就如同三十多岁的模样,此刻她穿着一件小衣,长裙及地,肩上披着披帛,那颈下一大片白花花的肉,在烛光下晃人眼的很,那脸上,画着一个宫妆,额上贴了花钿,还梳了一个时下京里比较流行的高云髻。
    这一身打扮就是放在京里,那也是绝对赶潮流的。
    “真漂亮,姑奶奶跟娘娘似的。”珍儿在几个丫头里面最是爱美,如今见了英姑母这身装扮,那感觉如见仙人,一脸羡慕的,恨不得自己立马整上一套。
    “别胡说,娘娘什么的岂能随便出口。”英姑母瞪了她一眼,珍儿立刻闭嘴了,这世间一物降一物,珍儿最是嘴利,可遇上英姑母。叫她一瞪,那大气都不敢喘。
    几人看珍儿吃憋,都暗自偷笑。
    再看一边小绿荷都是别样打扮,穿着水绿裙装,额上画了额黄,小丫头,站在那里,真跟个小公主似的,只是神情里有些不知所措,这身打扮同平日妈妈帮她打扮的那是完全不一样,小小的心眼里,觉得这是漂亮的,便有些小兴奋,可同时,这样不太舒服,每迈一步都特别小心,让她很不自在。
    小丑丫仍是一身男装,戴着个小纱帽,倒是一个俊秀非常的公子。
    不一会儿,侯岳和侯山也出来了,看着英姑母的一身打扮。偷偷的跟小淘说:“没看出,咱们姑母也是挺潮的一大妈。
    小淘捶了侯岳:“咱也挺潮,明儿也弄一身穿穿。”
    “你要想穿这一身,还得再吃胖点。”侯岳道,这厮坏心的让小淘去纠结,因为这是胖瘦两种审美观的大破撞。
    小淘一挺胸:“明儿个儿我就穿给你看看,如今也是挺有料的。”
    “你都一大妈了,还臭美。”侯岳不忘打击一下,却被一边的小丑丫暗暗的踩了一脚,帮自个儿妈妈出气。若得小淘偷笑。
    侯岳摸鼻子,别看小丑丫温顺乖巧,这小妞儿有时有点腹黑的本质。
    几人说说笑笑的就出了门,街上人本就多,再加上英姑母的一身打扮,吸引了无数大姑娘小媳妇视线,敢情今晚上最出彩的就是英姑母了。
    刚才一座桥,小丑丫便连猜几个灯谜,得到了许多面人,倒是便宜了小绿荷。被紫衣抱在怀里,吃的不停。
    “今儿个,哪是来看灯的?这根本就是看人头的,以后,这样的热闹,我可不来凑了。”小淘道,一手紧紧牵着小丑丫的手,生怕叫人群给冲散。
    就在这时,就看前面人群一乱,一个一身是血的少年手里舞着剑朝这边飞奔,一路撞倒许多人。而少年后面,有几个大汉挥着马刀,一看这马刀,再看那有些类似于胡人的外貌;侯岳可以肯定,这几人就算不是突厥人也跟突厥有关系,这种马刀是突厥人惯用的武器。
    一边的小十八和赵五连忙迎上,而灯市上闹出了凶案,自然也引起了衙差的注意,如今梁道数在这任刺史,下面的官员,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不敢怠职,上行下效之下,梁道数倒是为幽州带来了一股清正的官风。
    立时一队衙役也冲了过来,那后面追着的几个大汉一看不妙,便混在人群里逃走了。
    侯岳大手一挥,指挥着小十八:“封城,搜人。”如今他是幽州都督,有外族人在城内行凶,岂有不管的道理。
    那少年扑到侯岳跟前,叫了一句侯叔叔就晕了过去,侯岳仔细一看,居然是李靖的三子李昭。
    连忙让侍卫护着。这时,大家哪里还有看灯的兴致,只巴望着赶快回家,小绿荷吓的一脸发白,倒小丑丫,难得的镇静,蹲下身子,帮李昭做一些急救措施。
    回到御史府,大夫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李昭身上中了六刀,侯岳在边上看的咋舌。这小子还真是命硬,一般人早挺不过来了。
    小丑丫一直在边上给大夫打下手。
    然后就是等待了,如果不发烧,那就没事,如果发烧,那又麻烦了。
    还好,也许是李昭习武的原因,体质十分小强,第二天就醒了过来,而且一切正常,接下来主要的休养就成。
    而李昭也给侯岳带来了一个消息,因为上次,莫冲全歼了同罗部的马贼,同罗部的首领不肯善罢甘休,本来就要拉了人马打过来,只是前不久,回纥等部完全脱离了东突厥的控制,颉利派人攻打,不想反而大败,损失了不少人马,也就无法派兵进攻幽州了,于是同罗部便打算联合奚人,霄人共同攻打幽州,同罗部的首领还许诺,只要攻下幽州,地盘归奚人和霄人,同罗部就是为了族人报仇血恨。
    侯岳自家知道自家的事,这样的大战,自己这个都督必须挂帅,挂帅上战场他不怕,可问题是他丝毫不懂军事,这里面可容不得半点差错的。只怪李二,怎么一个都督到现在都没决定下来。
    “侯叔叔不必担心,这两年,我为张岛主打理中原境内的生意,同奚人和霄人交往甚多,他们如今对颉利可汗是敢怒不敢言。自去年冬以来,颉利的盘剥是越来越重了,谁都吃不消,不反叛才有鬼,这次小侄是在奚人那里得到消息,正是由奚人的首领透露给小侄,小侄想,侯叔叔若是有心的话,完全可以将奚人和霄人拉过来。
    侯岳听了李昭的话,沉默了,他记得,似乎,正是因为奚人和霄人转投大唐,使得突利可汗备受颉利可汗的责骂,此后,突利可汗也投了大唐,然后便开始了唐平突厥之战,李二同学一血便桥之耻。
    说着,那李昭又从身上拿出一个烟花飞箭,递给侯岳道:“侯叔,奚人首领让小侄把这个交给你,侯叔若是愿意谈,就把这个飞箭射上空中,奚人一旦看到信号,便会派人跟侯叔谈的。”
    而侯岳没的选择,似乎历史不就是这么走的吗?
    三天后,永和军屯。
    侯岳同霄人首领以及奚人首领进行了一个会面,谈了一些具体条件,奚人首领和霄人首领明白,一旦脱离了东突厥,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他们就要面对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的报复,所以,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寻求大唐的保护。
    初步的协义很快谈妥了,当然接不接受他们,侯同学说了不算,得李二发话。
    “两位,即然要归附,那怎么的也得拿出诚意来。”侯岳道。
    “此话怎么讲?”奚人首领道。
    “我听说同罗部正在同奚人和霄人接洽,准备三族一起攻打我幽州。”侯岳啜着茶道。
    “侯大人说笑了,即然我们能坐下来跟侯大人会谈,自然已经回绝了。”霄人首领道。
    “我的意思是,不如我们三家联合,灭了同罗这一支吧,就我所知,他们是颉利可汗安置在突利牙帐这边,就是突利可汗的命令,他们都不一定听,突利可汗对他们也是怨恨的很,,何况同罗部常常让其族人化成马贼,四处劫掠,抢了我们汉人的,怕是你们奚人和霄人也没少被抢吧。”侯岳道。
    说到同罗部,奚人首领和霄人首领也是恨恨的咬牙,奚人和霄人的损失绝不比大唐这边少,他们曾跟同罗部着领提出抗议,可同罗部首领来个一问三不知。
    “若是能解决同罗这一支,突利不会太怪罪你们,你们则更向大唐皇帝献出了十足的诚意,大唐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