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护花高手-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广仁两口子和周广江两口子也在,见到了才子和镰刀也热情的相迎。
进院,周广仁介绍了周海山的大哥,一个老实巴交的中年农民。他不会说啥,介绍完只是和才子镰刀握握手笑了一下。
这时,周广仁说:“才子啊,海山的大哥是个孬人,办不了什么事。他对于老父亲的葬礼到现在也没拿出个意见来,主事的是他的老姑。他家有做不到的,你们别跳他?”
才子听后点点头,示意明白。
此时,老爷子的遗体停在屋子中间的地上,底下是一块门板,他的遗体还没有入殓(也就是装棺材)。
才子问周广仁说:“我记得小时候,晚辈要给老去的人要磕头的?”
周广仁说:“磕头是直系的晚辈的事,外姓人行礼就行了。”
才子说:“不行,我们是替海山给老人尽孝来的,我们也得磕头,他们家不会有什么说道吧?”
周广仁说:“这磕头是大礼,表示对死者的尊重,怎么会有说道呢!”
就这样,才子和镰刀在周广仁的引领下到屋里老爷子的遗体前。他俩跪在地上,每人磕了三个响头,周海山的大哥也跪在地上还了三个头。
磕完头,才子和镰刀从屋里出来。
这时,一位老爷子来到了才子和镰刀近前,周广仁介绍说:“这是村里的德高望重的周老爷子,也是现在的主持人。”
周老爷子竖起大拇指说:“你俩果然够格啊!我知道你俩是从沈阳大老远来的,我也知道你们和海山的关系。你俩做的对,人嘛!就得这样!”
才子谦虚的说:“周老爷子,我们做的还不够。”
说话间,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颤颤巍巍的向这边走来,周广仁急忙去迎。周广仁说:“老姐,你行动不便就在屋里坐着吧?你怎么还出来了?”
那老太太说:“我能坐得住吗?我得看看沈阳来的两个小伙,听说两个外姓人给我哥磕头了,这可不得了啊!”
周广仁扶着老太太走到了才子和镰刀跟前,周广仁介绍说:“这是海山的老姑,在周家是一个说的算的人。”
才子和镰刀急忙迎了上来,才子说:“您好,老姑,我俩是沈阳来的。”
老太太仔细的瞧着他俩,之后说:“按照我们周家的规矩,只有周家的儿子儿媳、女儿姑爷、侄男八女、孙男弟女、外孙子、外孙女才给老去的人磕头,其他的人行礼就行了。我这大侄子也不会说啥,我代表周家感谢你俩了!大老远的从沈阳赶来还行大礼。真是过意不去!我哥哥在天有灵一定会保佑你们的!”
听着周家老姑奶奶的话语,才子和镰刀心里都热乎乎地,才子激动地说:“老姑,这没什么,我们……”
他刚要说是替周海山尽孝的,可是他怕提到周海山老太太会更伤心,因此他停顿了一下。他改变了话题说:“我们这是,也是应该做的,我们是晚辈吗!”
虽然话有些不顺溜,可是也表达清了意思。
老太太说:“你俩进屋,这外面冷。”
才子说:“老姑,不冷,您老进屋吧。”
老太太说:“这事安排的不周,你俩可别挑啊?”
才子说:“老姑,没事。您老进屋吧,这有广仁陪着就行了。”
周广仁把老太太送回屋。
听老太太这么一说,才子看明白了,这周家的丧事组织的有些乱。
周广仁从屋里出来,才子说:“问问主持的周老爷子,还需要什么?我们能干点啥?”
周广仁很快把主持的周老爷子叫来,才子问:“是否需要我俩做点啥,我俩可是替海山尽孝的,我俩不能在这楞呆着啊?”
主持的周老爷子说:“不瞒你说,周家人除了老姑奶奶没有人能张了事,就靠我一个人张了。我这把年纪了,记性又不好,丢三落四的,刚安排完谁做啥事回身就忘了。”
才子说:“张了事我俩是不行,对这葬礼什么都不懂,那我们能干点啥?”
周老爷子说:“你不是有车吗?你就出车吧,许多事得用车跑。”
才子说:“这行啊。”
之后对周广仁说:“你这村里哪有电话,打个电话,把商店的两台车调来,让他们加满油到这听后安排。加上我这台车,都听老爷子的安排。”
周广仁说:“村部有电话,我这就去打。”说完他走了。
没多长时间,周广仁很快回来了说:“车子安排好了,估计四十分钟就能到。”
不到四十分钟两台货车到了,两位司机和才子打了招呼,才子说:“你俩的车这两天就在这呆着,这里有用车的地方,你俩负责出车。”
两位司机点头。
才子把老主持人又叫来说:“有用车的地方就尽管吩咐他俩,另外,这葬礼一共安排了多少项,我想听听?”
老主持人说:“按照我们当地的规矩,老人死后,亲人戴孝、买寿衣、烧纸上香、买棺材、买纸活,也就是花圈和纸牛纸马纸车什么的。晚上黑天前遗体入殓、设灵堂、吊唁、亲人哭丧、送行、出殡、下葬、上旺等。后期还有烧五七、烧周年啥的。”
才子听后说:“这些程序还挺复杂,我也没听明白,这样吧?这些程序一共得花多少钱,这些钱我来拿。”
周老爷子思索一下说:“这当然好了,这老周家正为这事犯愁呢!具体的我也说不准,估计怎么也得一万多元钱吧?”
才子对身边的周广仁说:“你媳妇呢?把她叫来。”
周广仁去了,不一会王月娥来了。
才子回到了车里打开背包拿出了两万元钱,对王月娥说:“嫂子,这两万元钱交给你,老爷子葬礼的花销就从这里出,不够我这里还有。”
王月娥说:“到啥时还得才子啊!人有困难时真帮啊!好吧,我掌管着。”说话间,她把两万元放在自己的背包里。
这时,周老爷子说:“既然才子这样敞亮,王经理就按照老周家成年的儿子、孙子、孙女的多少每人扎一副花圈,找最好的纸活扎马扎车,再请来鼓乐手,让周家这个丧事办得体面些!这事你就安排人去办吧。另外,你再赏打棺材的木匠些钱,让他们快点干,免得误了入殓的时间。”
王月娥说:“行,这点事我会办好。”
才子对王月娥说:“这周家的丧事,你多费点心,老主持人有想不到的你帮着想着点,我们对办丧事一点不明白。另外,我和镰刀每人送一对花圈,对了,还有我舅舅三歪也送一对,我舅舅对周海山出事心里也一直不得劲,必然当年是他找大伙到我那里干活的,这做法也算是一种对周海山的一种补偿吧!你安排好了。”王月娥点头走了。
这时,才子想起舅舅三歪还没来,他把周广仁叫来问:“我舅舅我怎么没看见来啊?你看见没有?”
周广仁说:“没看见,不过他晚上会来的,虽然不是近枝,但也是一个姓,估计是白天卖肉没空。才子,你放心他会来的。”
才子听后点点头。
此时,王月娥得到了才子和周老爷子的授权,开始忙活起来。她开始指挥着来周家帮忙的这些人,开始干这干那。
这样一来,葬礼开始有序进行着。
实际上,现在的王月娥在村民的眼中可是一个不一般的人物了,不管什么辈分的都叫她官称,一口一个王经理。
开始也许大家这样叫是带有一定的忌妒和讽刺意味。
时间一长,见这王经理干的确实有模有样。加之这王月娥泼辣,这种带有忌妒和讽刺的称谓已经转换到了尊重和羡慕上来了。
随着时间的延续收入的增加,周广仁家逐渐富裕起来。王月娥在村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她在村中“哼”一声还真的好使,就连长辈们也都跑着去办。
第七卷 进sdb得到发展和锻炼机会,情感袭扰 第217章 才子参加增人气,葬礼有序又顺利
接近傍晚十分,鼓乐手来了几个,供鼓乐手工作的台子很快搭好,鼓乐手开始了吹奏哀乐了。
花圈摆满了满院子,纸马纸车也摆上了,灵棚也搭好了,棺材也运来了,摆在灵棚里,就等着晚上入殓了。
才子的舅舅三歪来了,他也是周姓和周海山家虽然过了五辈,但也是血亲,他自然要来。按辈分三歪要比周海山大两辈,比周广仁大一辈。
三歪因为白天要去市场卖肉,所以晚上才有时间过来。才子的一些做法,在村民中很快传开,自然会传到他的耳朵里。
在市场,他就听说了这大外甥来了,出钱让自己献了花圈,还给周家出车、出钱什么的,听到这些他心里很激动。
三歪来了,才子急忙把自己的这些做法向他做了汇报,并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三歪自然满意,三歪是个聪明的家伙,他知道才子这样只会给自己带来荣耀,不会是负面。
他自然高兴,夸奖了几句才子:“才子你做的对,也是应该的,这样做虽说是做个样子,让人看得,必然海山出事你也有一定得责任。”
才子一听,这些话心里不太高兴。
才子看了一眼三歪,没说话。心里却想,舅舅怎么这样说话,我是真心实意地在为周家出钱办事!海山出事我有责任不假!可是我怎么是做个样子给人看的那!哼!舅舅的歪心眼歪到这来了!
这个村子的壮劳力,以前很多和才子都干过,在家的也来帮忙料理着。
村长,会计,治保三人也来了,老主持急忙介绍着沈阳来的两位贵客。
这才子和镰刀的到来,确实给周家带来了人气。
有的虽然和周家没什么礼往,今天也来了。进行入殓仪式,仪式搞得很隆重,帮忙的人很多。
当然有的不是为的上礼,而是看看这沈阳来的老板,想混个脸熟,也想将来出去打工有个依靠。
晚饭时,村长、会计、治保、三歪、周广仁、王月娥陪着才子和镰刀坐在一桌,大家喝了点酒。
吃完饭,晚上大家要守夜。守夜的可以玩玩麻将、扑克什么的用以消遣娱乐,好熬过这慢慢地长夜。
三歪是个好赌的人,这场自然少不了他。
三歪一边和才子镰刀唠嗑一边等着组局,坐在才子和镰刀旁边,三歪感到无比的自豪。
因为,这大外甥是这群人的中心,就连主持人周老爷子和海山的老姑有什么事都要请示一下才子,这使他脸上有光。
镰刀也是好赌的,他也想玩玩。
一些和才子镰刀干过的人和现在正在和镰刀一起干的人的家属又都没走,一边看热闹一边唠嗑。
村长自己提出要守夜,当然也是想玩玩,很快第一局就组成了。
三歪、镰刀、村长、周广仁人组成了一桌麻将,这桌玩的比较大一点,五元钱打底的,必然这四人兜里都有些钱,玩得起。
在这桌的带动下,随后就有了第二桌、第三桌。当然后来的几桌都是玩五角钱的,纯粹的娱乐。
最后竟然组织了五桌,这可是历来一般人家都达不到的。
这也代表着这家的人气,村民们很看重这点。一些人家办丧事,为了晚上守夜的人多,都要邀请一些好玩的人组局,玩的人越多,显得这家越是有人气越旺。
这其中有一桌是打扑克的,这里村民玩的是开八零,也有的人管这种玩法叫做三打一或者叫玩调主的。
才子以前在家时见过大人们玩过这种玩法,所以也懂得点。
他不懂打麻将,只好坐在打扑克的桌边看热闹,正在看的入神。这时,老主持人周老爷子过来悄悄地对才说:“周家老姑奶奶找你商量点事,请你到海山家一趟。”
第七卷 进sdb得到发展和锻炼机会,情感袭扰 第218章 才子认下干儿子,一份责任一份情
才子二话没说,跟着老主持人来到了海山家。
屋里有十来个人,周家老姑奶奶也就是那个住着拐棍的老太坐在炕的中间,旁边还坐着海山的母亲。另外,还有一男一女两个老年人,其中的老头才子似曾见过,但一时想不起来了。地上站着王月娥、周家的大儿子、大儿媳、海山媳妇李秀娟和孩子。
才子知道这些人是周家的核心,王月娥一一介绍一遍。
介绍后,才子才想起来了,那个老头是周海山的叔叔。
周海山出事那年,他去过沈阳的,那个老年妇女是周海山的婶婶。
王月娥特意介绍周海山的叔叔和婶婶是去北京打工刚赶回来,海山的叔叔和婶婶俩拜祭哥哥之后到了海山家,当时才子在屋里看扑克没注意到海山叔叔婶婶。
王月娥搬来一个板凳给才子,才子坐下。这时,王月娥说:“才子啊?我转达一下周家的意思,你看看你愿意不?他们经过商量,决定把海山的儿子交给你,因为这孩子念书念的好。让他做你的干儿子,你把他领到沈阳,让他上好的学校。目的是想让这孩子将来有